對話美國︰一個中國公民的思考

對話美國︰一個中國公民的思考
定價:168
NT $ 146
  • 作者:賈雲慶
  • 出版社:時事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1-07-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802324173
  • ISBN13:9787802324176
  • 裝訂:平裝 / 238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中國在崛起,美國在衰退。面對全球經濟危機,中美兩個大國該如何應對?未來二十年,兩個大國的博弈,必將成為全世界關注的焦點。隨著世界格局的變化,中國要找回屬于自己的尊嚴,美國要繼續維護自己在全球的主導地位。世界何去何從?大國之間,能否實現同生共贏?以及美國背後的考量,是期待中國的和平崛起,還是想最後的秒殺?關鍵時刻,中國該如何應對和出手?是對抗?還是合作?韜光養晦?中國是否該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等等問題,本書都有深入探討。對中國來說,發展是當務之急;對美國來講,中國的發展真的會威脅美國的利益嗎?兩國都有自己的憂慮。但雙方該如何加深理解,消除誤解,歷史是一面最好的鏡子。中美合作,世界和平;中美對抗,必將釀成世界的災難。如今的美國,仍站在世界的制高點上,引領著世界,並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的人間奇跡。中國要和平崛起,首先要面對的就是美國。《對話美國》約20萬字,共22章。緊扣時代脈搏,針對中美之間幾十年來,在有關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方面的分歧、博弈、合作等,深入淺出,娓娓道來。以史說實,以實入理,平實中給人留下深刻的思考。特別是在當前經濟危機的背景下,中國該如何布局,處理好與美國的關系,對未來發展尤其重要。本書語言精彩,見解獨到,對于專家學者,以及喜歡時事新聞的讀者來說,更是多了一部思考未來的參考資料。


賈雲慶 河北省作家協會會員,80年代開始在全國各類報刊雜志發表小說雜文等數百篇,並多次獲獎。主要作品︰長篇小說《月色門》,電影劇本《呼吸》,以及《雲慶文集》等,此系作者第一部時事專著。
 

目錄

面對現實,心中的感言
社會在進步,時代在發展。當今的世界又走到了一個關鍵的十字路口上。中國在崛起,美國似乎在衰退,但不管結果如何,假如我們都能夠站在一個更高的角度,重新審視自己,並能正確地面對現實,我們還會懷疑這個世界嗎?
升值貶值,匯率的較量
美國一方面吹捧你,讓你自己拿主意;一方面又逼迫你快點升值。一會兒是風,一會兒是雨,顛三倒四,搖擺不定。為了世界經濟早日走出危機,也為了美國的未來,我們已經盡了自己最大的努力,甚至在一定程度犧牲了自己的利益。中國人是善良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但美國能理解我們的好心嗎?
生存危機,狗日的糧食
關于糧食問題,我們曾听到了兩種聲音︰一種是由統計數據和科學家們發出的,它告訴我們必須重視糧食問題,弄不好可能會出現危機;另一種聲音是由經濟學家們發出的,它告訴我們價格信息證明,所謂的糧食危機,純屬子虛烏有。忽然一天端起飯碗,我們發現缺糧了,這時我們該相信誰?
放下武器,圍堵的突破
要美國放下自己的武器不可能,但中國人民要保護自己的家園,也只有同樣地拿起武器。這時我們看到一個好消息,中國隱形戰機J-20橫空出世了。雖然,這些武器的用途,並不一定意味著中國將會攻擊美國,但美國仍存在一種難以名狀的擔憂。由此循環發展,我們彼此之間會不會陷入一種“冷戰”的怪圈呢?
美麗寶島,永遠的心痛
美國總是在引逗我們的幻想,因為割舍不下的寶島,我們總是輕易地被美國和台灣一些政客們騙來騙去,想起來就令人嘆息。不要以為,表面上沖動或幼稚的美國,就一定是坦誠的。騙子的演技有時候會遠遠超過最優秀的演員,這才是我們要警覺的。
“藏獨”黑手,掀起的蓋頭
就其實質而言,美國所維護的西藏宗教文化語言特征,就是要維護達賴的原有地位,讓西藏人民在膜拜達賴的同時,听任達賴分裂中國。我們已經被野蠻習氣十足的美國逼到了一個無路可退的角落里,而再無回旋的余地。當我們發現一切矛盾不可能通過和美國協商來解決時,所有的機會我們可能都已經失去了。回想起美國是如何欺騙中國、欺騙蘇聯、欺騙東歐、欺騙那些曾經相信它的國家,結果又一個個吃虧上當時,難道還不值得我們認真地思考和對待?
打遍全球,美國的招術
美國說,增加軍事透明度有助于維護世界的和平。美國同時希望世界上所有的國家都能像美國一樣增加軍事透明度,只是我們想過沒有,一個小時可以打遍全球的美國,跟一個沒有任何對抗實力、手里握著唯一一個殺手 的國家講透明?這不會是開玩笑吧?
貿易摩擦,背後的陰謀
所謂貿易摩擦的背後,絕不僅僅是貿易問題,是有關國家利益資源的爭奪,是國家間戰略發展的和平較量。但是我們應該明白,如今的世界已經日趨緊密地聯系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存,誰也離不開誰。如果真的有人想挑起一場貿易戰,難道彼此雙方會有贏家?
低碳生活,能源的背後
大力發展新能源是好事。為了人類未來的生存,為了我們這個美好的世界能夠健康持續地發展,美國找到了一個自我擺脫危機、繼續維護自己全球霸主地位的最後出口,只是好事多磨,又有誰能夠說出來,國與國之間的較量最後會“磨”出什麼?
金融大鱷,蠢蠢的欲動
索羅斯悄然潛伏。索羅斯代表的是美國一些超級富豪的利益,下一個狙擊的目標就是人民幣。在人民幣升值的時候參與催化泡沫的成長,在人民幣升值拐點來臨之後,狙擊泡沫的破滅。中國的資本市場似乎風雨欲來,這會是真的嗎?
自由谷歌,咕咕的咕咕
互聯網是一個技術平台,在這個平台上我們可以做任何事情,但我們必須遵守國家法律,這是一個最起碼的常識。一個高調侈談自由的美國,在拿不出任何令人信服的證據情況下,附和谷歌指責中國進行網絡攻擊,這是不是說明信息流通本身並不自由?
野心雄心,美國的領土
在過去一百多年的時間里,美國只用了5000多萬美元,就奪取了相當于獨立初期3倍多的領土。美國領土的擴張,對美國的發展和今天超級大國地位的形成,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美國的所作所為告訴了我們什麼?
一張圖片,多少的聯想
美國人將代表中國最尖端科技的繞月軌道衛星和中國農民近乎刀耕火種的原始耕作方式,拍在了一張圖片里,有點不倫不類。那麼,透過這張照片,作者想向我們傳遞什麼信息,想要告訴我們什麼?
歷史記憶,美國的證詞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已經快70年了,我們看到的是,美軍至今仍“佔領”著日本沖繩;日本政府至今也沒有對自己的侵略行為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更不要說戰爭賠償了。因為在一些日本人看來,我們的勝利主要還是因為美國有了原子彈。日本人為什麼會如此認識?美日之間私下是否還有什麼交易?
挑戰認知,感謝的感謝
人生之路不會一帆風順,有順心的時候也有苦惱的時候,哪怕是再苦再難,堅持下去才不會留下遺憾。生命尚且如此,更何況國家與國家之間的交往?在中美兩國近一百多年的歷史交往中,美國帶給中國的不只是傷害,同時傳送的還有友誼,以及美國人民的仁慈和善良。美國是給了中國幫助的。如此這些,我們怎能忘記呢?。
現代發展,滲透的影響
2006年8月,《環球時報》依時間順序,評選出了影響中國近現代發展的50名外國人,在這個50人的大名單中,竟然有13名美國人。如果把時間濃縮到最近的30年,在影響中國發展進程的10人中,就有6名美國人,而且所有美國人對中國的影響似乎都是正面的。巧合的是,我們是否想過,幾年前在新中國表彰的23名中國頂尖科技專家“兩彈一星”功勛的大名單中,竟然有一半的人曾經在美國讀書或學習?
海嘯警訊,呼喚的選擇
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經濟危機,愈演愈烈。當美國政府決心以相當于國民生產總值5%的7000億美元投入到金融危機的華爾街救市時,當歐亞許多國家政府紛紛采取措施拯救本國經濟時,一夜之間,國際輿論彈奏了一曲社會主義的大合唱。這時,忽然有人想起了馬克思,想起了《資本論》,有人甚至預言,資本主義歷史即將終結,社會主義即將掀開新的一頁,這會是真的嗎?
共處同生,互利的共贏
回顧歷史,中美兩國關系的發展,從來就沒有過一帆風順的,但發展趨勢卻一直保持基本穩定。兩國領導人都深深地意識到,中美兩國關系的發展,對彼此的重要。但由于兩國關系發展深受世界總體形勢,以及各自國內政治文化、人權、經貿等問題的牽制和影響,一時出現矛盾和問題也是正常的,只是為什麼就不能友好商量解決呢?
危險意識,衰退的毀滅
我們知道,世界上的任何國家都無法阻止美國,但美國卻掌握著世界的命運。美國的每一項新的科研成果,都有可能毀滅人類幾百次,這不是一種假想。當所謂的恐怖主義分子,一旦對美國發動“聖戰”,造成美國的悲劇時,誰敢保證美國不會以牙還牙發起攻擊,誰又敢保證美國會不惜動用一切力量,消滅異己,從而釀成人類最後的毀滅?只是中國的經濟可能崩潰,因為我們自己在面對飛速的發展時,有點自我膨脹、自以為是,而又太缺乏危機意識了。
增強互信,合作的基礎
中國的和平崛起,未必就是美國的衰落;在維護美國全球地位下,中國能夠和平崛起。從中美關系發展的歷史看,合作是主流。把“庚子賠款”返還中國的是美國;20世紀30年代初,第一個宣布支持中國廢除“治外法權”的是美國;新中國成立後跟中國第一個開戰的是美國;戰略包圍中國的是美國;炸中國使館的也是美國。兩國之間發生了那麼多的事情,我們難道不該好好反思一下嗎?
開啟未來,大國的共榮
一次會晤不可能解決中美兩國間的所有問題,關鍵是在面對出現的問題時,我們應該采取什麼樣的態度,以及該如何有效地解決即將出現的問題?中美之間在沖突與和平之間的選擇,已不再僅僅是一種選擇。對整個世界來說,中美之間沖突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問題是雙方之間該如何打造一條和平之路,並且找到一個方法來解決我們之間的摩擦和差異?
實話實說,最後的思考
中美關系既重要又復雜;既存在不少差異和矛盾,又存在難以割舍的廣泛共同利益。誰也取代不了誰,誰也不可能用脅迫的方式讓對方改變。在許多人的內心深處,美蘇“冷戰”的陰霾,還時不時在人們的腦海里閃現。中、美兩個不同政治制度、歷史文化背景,以及經濟發展水平等都不盡相同的大國,能否保持戰略互信和戰略穩定,發展積極合作的關系,這對兩國政府來說,都將是一個嚴峻的考驗。
 

親愛的讀者,共同的關注,將我們聚到了一起。當你翻開這本書的時候,我想,在我們之間,對某個事物,我們應該有著共同的興趣。因為在我們心中,我們有著共同的期盼,那就是期盼世界和平,期盼我們以後的日子越過越好。

2 011年恰逢中美兩國重新打開交往大門40周年之際,也是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伊始,國際形勢出現了新的變化,中國與世界的關系也呈現著新的變化。

此時此刻,面對全球經濟和政治的新變化,未來世界何去何從?中、美兩個大國該如何應對?未來的二十年,中、美兩個大國之間的博弈,必將繼續成為全世界的關注焦點。

如今,中國的復興已不可逆轉,美國則要繼續維護自己在全球的影響力與主導地位。大國之間,能否實現互利共贏?美國是期待中國的和平崛起,還是想最後的秒殺?關鍵時刻,中國該如何應對和出手?是對抗?是合作?還是韜光養晦?中國是否該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等等問題,本書都做了有益的探討。

對中國來說,發展是當務之急,我們希望自己的國家越來越好;但對美國來講,美國也不會眼看著自己一步步往下滑,特別是面對中國的發展,美國想到的是會不會妨礙自己的利益?會不會與他爭奪世界的主導權?或者是別的什麼。

歸根到底,兩個大國之間,都有自己的焦慮和擔憂。雙方該如何釋嫌,消除誤解,增進理解?這既決定兩國關系的發展,也影響著世界的發展。

當今,面對世界金融危機,中、美兩國都已經走到了十字路口上,兩國關系的發展也已進入一個新的調整適應期。我們相信,雙方只要用積極的態度擴大合作,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彼此,用真誠的理智消除分歧,尋找新的共處之道,擴大共同利益,中美合作之路將會越走越平穩。

我們希望,中美兩國關系,能夠超越政治制度、歷史文化背景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成為21世紀新型大國關系的典範。本書作者以一個非學者的獨特視角和語言來分析和透視了中美關系,給人們一種別樣的感受和啟發。

最後,還是讓我們一起步入屬于自己的思考吧。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