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光祈音樂論著二種

王光祈音樂論著二種
定價:240
NT $ 209
  • 作者:王光祈
  • 出版社:上海書店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1-07-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4580404X
  • ISBN13:9787545804041
  • 裝訂:平裝 / 373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建基于王光祈先生對中西音樂的廣博知識和深刻體悟之上,以書寫音樂的手法寫史,將樂理常識埋藏于歷史脈絡之中,闡明了中國音樂的肇端、發展、流派和原理,是一本關于中國音樂的不可錯失之作。

作者以嚴謹的態度和扎實的考證功夫,對音樂進行史學的研究,他查閱了大量的古代文獻和樂典,不僅理清了中國音樂發展脈絡,而且澄清了一些前人的錯誤與偏見,同時也作了大量的比較研究,加深了讀者對中國的律、韻、調、樂器、技法的認識和理解,此外書中還有大量的專業音節運算,讓人讀來既清晰又新奇。
 

目錄

中國音樂史
自序
上冊
第一章 編纂本書之原因
第二章 律之起源
第三章 律之進化
第四章 調之進化
下冊
第五章 樂譜之進化
第六章 樂器之進化
第七章 樂隊之組織
第八章 舞樂之進化
第九章 歌劇之進化
第十章 器樂之進化
參考書
中文名詞索引
西方名詞索引
東西樂制之研究
自序
著者敬白
補記一則
甲編 樂制概論
乙編 中國
丙編 歐亞非三洲接壤諸國
丁編 希臘
戊編 歐洲中古時代
已編 歐洲近代
 

本書,十之七八,系余個人心得。其余材料則取之于國內時賢著作者,十分之一;取之于國外西儒著作者,亦十分之一。在國內時賢著作中,尤以童斐君《中樂尋源》-書,使余得益不少。鄭覲文君之《中國音樂史》,材料亦甚宏富,可惜多未注明出處,是以不敢盡量采用。在國外西儒中,則以法人苦朗( Courant)君所著《中國雅樂研究》(Essaihistorique sur la musique classique es Chinois)一種,最為精博。本書之中,多采其說。此皆余個人對于國內外作者,應致其感謝之意者也。

時人關于中樂之著作,實以西儒所撰者,遠較國人自著者為多,為精。此無他,西人科學常識豐富,遇事觀察銳利故也。在西洋所謂“漢學家”中,現在尚無以音樂一學為專業者。在西洋一般“音樂學者”中,又無人曾經習過漢文者。上面所述西儒關于中樂之著作,類皆出自彼邦教堂牧師、使館譯官、商人、旅客之手。往往嫌其美中不足。然持與國人自著者相較,固已高出數倍。蓋彼輩一方面曾受普通音樂教育;在我國詫為艱深樂理者,在彼邦已成為家常便飯。他方面西洋各種學術發達,易收相得益彰之效;讀者諸君如曾閱過拙作《西洋音樂史綱要》一書者,當知音樂史一門,需要其他各科學術之助,為如何密切者。(見該書卷首)現在一般國內人士,既無享受相當音樂教育之機會;(此刻國內所謂學校音樂,尚無資格與西洋音樂教育相提並淪.)同時,其他各種學術,又均不發達;而音樂一物,更為國人所視為末技小道,不能修洋房,造汽車者,國內音樂同志處此環境之下,安能著出一部可與西儒比美之中國樂史。故現在國內音樂著作界之可悲現象,非國內音樂同志之咎,乃一般社會之罪也。

至于吾人之所以毅然從事樂史研究者,至少當有下列兩種理由︰(I)吾國音樂進化,除律呂一事外,殆難與西洋音樂進化同日而語。但吾人既相信“音樂作品”,與其他文學一樣,須建築于“民族性”之上,不能強以西樂代庖,則吾人對于“國樂”產生之道,勢不能不特別努力。而最能促成“國樂”產生者,殆莫過于整理中國樂史。蓋國內雖有富于音樂天才之人,雖有曾受西樂教育之士;但是若無本國音樂材料,(樂理及作品等等,)以作彼輩觀摩探討之用,則至多只能造成一位“西洋音樂家”而已。于“國樂”前途,仍無何等幫助。而現在西洋之大音樂家,固已成千累萬,又何須添此一位黃面黑發之“西洋音樂家”?倘吾國音樂史料,有相當整理。則國內音樂同志,便可運其天才,用其技術(制譜技術),以創造偉大“國樂”,儕于國際樂界而無愧。蓋能創制作品者,不必具有整理史料之學力,能整理史料者,又不必具有創造天才也。而余個人終身學業,則只能以整理史料一事自勵。至于實際創造“國樂”,則有待來者。(II)國人飽受物質主義影響,多以自然科學為現在中國唯一需要之品。而不知自然科學,只能于吾人理智方面,有所裨益;只能于吾國生產方面,有所促進,而不能使吾民族精神為之團結。因民族精神一事,非片面的理智發達,或片面的物質美滿,所能相助者.必須基于民族感情之文學藝術,或基于情智各半之哲學思想,為之先導方可。尤其是先民文化遺產,最足引起“民族自覺”之心。音樂史,亦先民文化遺產之一也。其于陶鑄“民族獨立思想”之功,固勝于一般痛哭流涕,狂呼救國之“快郵代電”也。

又吾國歷史一學,向來比較其他各學發達。但在事實上,亦只有“史匠”,而少“史學家”。(如司馬遷之流乃系鳳毛麟角,不可多得。)只有“掛賬式”的史書,而無“談進化”的著述。從前((紀事本末》一類書籍,近于言“進化”矣,但亦只限于該“事”之本末,而于當時社會環境情形,卻多不作深刻探討。此與近代西洋治“歷史學”者大異。譬如吾輩治西洋樂史,凡研究某人作品,必須先研究當時政治、宗教、風俗情形、哲學美術思潮、社會經濟組織,等等;然後始能看出該氏此項作品所以發生之原因也。至于吾國歷代史書樂志,類多大談律呂空論樂章文辭,不載音樂調子,樂器圖畫,誠有如明末朱載育所謂︰“前賢多不留心于此,其以為深者,偷薄自畫,而討論不來.其以為淺者,鄙俚斯嫌,而潤色不出。故于論數目尺寸,聲調腔譜處,率刪去。此則史家之通弊也。”直至今日,其弊猶未一改。譬如近人張爾田君所編《清史稿‧樂志》八卷。其中便有五卷,專載似通非通之“台閣體”樂章文辭;而于有清一代盛行之昆曲京戲,則閉口不提。至于音樂調子及樂器圖畫,則更不屑附載矣。故此種《樂志》,只能代表有清一代宮中廟中之樂,不足以代表最近j百年來之中華民族音樂也。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