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表現”原本是美學和文學理論中的範疇,安克斯密特將之引入關于歷史敘述的討論,其意在于“提議從美學的觀點看歷史編纂”。在這一意義上,歷史敘述就像肖像畫,它不是有關對象的攝影反映,卻是人物風神的豐富表現。作者在《歷史表現》中從“史學理論”,“歷史意識”,“史學理論家”三個層次,系統討論了歷史表現理論。

《歷史表現》充分認識到,歷史寫作在滿足理性的、科學的探究要求的同時,審美也是其內在固有的要素。為了恰當理解歷史寫作的性質,應該區分表現與描述,並且以表現概念為核心,重新來定義諸如意義、真理和指稱等傳統的語義學工具。

《歷史表現》的目的,是要在歷史研究的文學進路之鋪張與實證研究之節制中間界定並探尋某種中道。這一思路導向了歷史研究的一種理性主義美學,在重申歷史寫作的審美維度的同時,也再次肯定了歷史學科之合理性。


安克斯密特(Frarlklin Rudolf Ankermit),荷蘭人,1945年生,現任格羅寧根大學思想史與史學理論教授,當代最著名的歷史哲學家之一。主要研究領域是美學、歷史哲學和政治哲學,著述多種並被翻譯為十幾種語言。主要著作有︰《敘述的邏輯》(1983)《歷史與轉義》(1994)《美學的政治學》(1997)《歷史表現》(2001)《政治表現》(2001)《崇高歷史經驗》(2005)
 

目錄

《歷史的觀念譯叢》總序
譯者序言
中譯本前言
鳴謝
導言
第一部分 史學理論
第一章 語言轉向:文學理論與史學理論
第二章 褒揚主體性
第二部份 歷史意識
第三章 吉本與奧威德:歷史的形變
第四章 敘述性歷史主義的辯證法
第五章 對過去的後現代“私化”
第六章 大屠殺記憶:悲悼與憂郁
第三部分 史學理論家
第七章 為什麼是現實主義?——奧爾巴赫論實在的表現
第八章 丹圖論表現、同一性及難以分辨之物
第九章 海登‧懷特對歷史學家的魅力
第十章 呂森論歷史與政治

索引
 

本書作者弗蘭克‧安克斯密特(Franklin Rudolf Ankersmit),1945年生于荷蘭德文特(Deventer)市一個兩百多年以來家境富足的中產階級之家。安克斯密特大學就讀的是荷蘭萊頓大學,本科階段學習過三年物理學與數學,後來發現自己“並不具備適合于那類學科的心智”。在服完兩年兵役之後,轉而到格羅寧根大學(Croningen University)歷史系學習,並于1973和1977年分別獲得史學與哲學的學士學位,1981年在該校獲哲學博士學位。1986年入選荷蘭皇家科學院(KNAW)院士。自1992年起,擔任格羅寧根大學歷史系思想史及史學理論教席。

安克斯密特教授是當代西方歷史哲學領域聲譽卓著的學者。他是本領域國際權威刊物《歷史與理論》和其他數家專業學術期刊的編委澮成員,並于2007年創辦《歷史哲學》雜志。他在學術上涉獵甚廣,研究領域涉及美學、歷史哲學和政治哲學三大板塊。自1983年38歲時出版第一部著作《敘述的邏輯:史家語言的語義分析》以來,迄今已累計出版論著14部(英文與荷蘭文,其中史學理論方面的有9部),主編文集10部,還發表了論文150篇。迄今為止,他已有多部論著被翻譯為德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俄文、波蘭文、芬蘭文、蒙古文、葡萄牙文、印度尼西亞文。中文方面,除韓震所譯《歷史與轉義:隱喻的興衰》(文津出版社,2005)之外,包括本書在內尚有數本著作在組織翻譯中。有同行學者認為,安氏“就其著作所涉及的範圍及獨創性而論,是當今唯一可以與海登‧懷特比肩的史學理論家”。揆諸安氏在歷史哲學領域的學術功力,這一評價對于他來說,確屬實至名歸。

一 安克斯密特學述

安克斯密特是在繼分析歷史哲學之後興起的敘述主義潮流背景下步入歷史哲學領域的,他發表其處女作的時間距亨普爾(Hempel) 1942年關于“歷史解釋”的那篇分析歷史哲學的經典名文(《普遍規律在歷史中的作用》)已有41年,而距海登‧懷特1973年標志性的敘述歷史哲學名著《元史學》的出版則剛好10年。在更廣闊的背景上,這也是哲學上“語言轉向”的年代。因而,毫不奇怪,正如他在一次訪談中坦承的那樣,“懷特和羅蒂同是我靈感的主要源泉”。

由關于史學的認識論探討轉向對史學的語言文本維度的關注可以概括懷特與安克斯密特的共同思想傾向,不過,二者的具體研究取徑卻並不相同。懷特的工作代表的是“修辭學進路”,其特征主要是援引文學敘述學理論對史學敘述做結構主義式的文本分析,安氏所取的則是對史學敘述行哲學語義分析的“哲學進路”,《敘述的邏輯》一書的副標題即“史家語言的語義分析”。二者之間一個關鍵的不同如安克斯密特在本書中文版序言中所說,是前者“完壘排除了關于史學文體與過去實在之間關系的認識論探討的可能性”,從而包含著將不同史學文本等量齊觀的相對主義危險。

黑格爾視哲學史為一系列範疇推陳出新的邏輯進程,安氏為學的一個重要特色,是他對範疇的理論敏感與提煉功力。因此,其思想發展的基本線索大致可以通過他在不同時期的三部著作(《敘述的邏輯》、《歷史表現》、《崇高歷史經驗》)之中分別提出的三個核心概念——“敘述體”(Narrative Substance)、“歷史表現”(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和“崇高歷史經驗”(Sublime Historical Experience)一來加以把握,而這三個概念之間的聯系與遞進關系則反映了其思想中某些一以貫之的東西。

“敘述體”乃“關于過去的綜合性觀點的語言學實體”,是安克斯密特用以分析歷史敘述文本整體不同于陳述句的語義學特征的概念工其,具體說來,諸如“拿破侖”、“文藝復興”或“冷戰”,都是代表某一敘述體的專名。敘述體的外延是關于上述某一專名展開的整個敘述文本,它在內容上並沒有對表達過去的個別歷史陳述增添任何東西,但是,作為隱藏在由這些陳述所刻畫的其屬性背後的邏輯實體,它賦予過去以特定的象征性意義。與通常關于歷史敘述的理解不同的是,敘述文本並非其中所包括的全部事實陳述句的總和,換言之,由史學文本中所包含的陳述句與文本本身之間不存在等義的“翻譯規則”。因此,各個陳述句之經驗所指並不匯合、轉換為對相關整體歷史實在的指稱。

安氏對“敘述體”非指稱性的論證涉及多方面的理由,其一是“本體論理由”。史書中所敘述的東西如“中世紀”、“工業革命”及“冷戰”等並非現成存在于歷史一隅、等著被言說的對象,這些專名所代表的歷史對象並不像自然界中的“山”、“河”、“月”、“樹”那樣天然具有清晰空間輪廓的存在物,它們在歷史學家對史料加以整理、闡釋之前可以說並不存在,只有在歷史敘述的語言之光照射之下,原本混沌未開的史料方才呈現出如此這般的輪廓與意義。在敘述文本以可信史料為“建材”的意義上,其言述對象當然不是單純用語言構造出來的,但是,正如古德曼所說的那樣,“談論未結構化的內容或一個未被概念化的所予之物或一個沒有屬性的實體都是一種自欺”,因為,“我們可以有脫離世界的語詞,但是卻不可能有脫離語詞和其他符號的世界”。在“建築”超越“建材”的意義上,敘述體作為賦予特定對象以特定存在形式的語言手段,不是對歷史存在的指實性摹仿,而是塑造。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