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國學講壇

城市國學講壇
定價:414
NT $ 360
 

內容簡介

《城市國學講壇》編到第四輯了。“講壇”是廣州城市職業學院為貫徹“文化塑校”辦學理念,弘揚國學,培育師生本土文化自覺而建造的平台。幾年來,“講壇”不但成為校內外有影響的人文素質教育第二課堂,而且形成和保持了自己的特色。

一、通識性。“講壇”的定位,是讓普通大學生接觸、了解祖國優秀傳統文化,不求專精高深,傾向于通俗性、趣味性。

二、常規性。“講壇”通常每兩周舉辦一期,近乎制度化。

三、專門性。專門性不是專業性,是指國學這一大“門類”,專限于中國傳統文化範圍。

四、技藝性。西周時的“國學”就有“六藝”之學。與藝術和身心修養相聯系的傳統技藝,應是廣義國學或“大國學”的題中之義。“講壇”除了宣講傳統文化的理論知識,還介紹和演示古琴、書畫、茶藝等傳統技藝,有“說”有“練”。可惜這部分內容受文字載體的限制,精彩內容無法在書中一一展現。

五、課程性。“講壇”對本校學生而言也是可計學分的修習課程,這就不同于一般講座的課余性質,而具有課程性質。此外,身處南國,“講壇”還使“嶺南文化”佔據了相當的分量,從而形成自己的另一個特色。本輯《講壇》分為“國學總論”、“文史片論”和“嶺南散論”。
 

目錄

上篇 國學總論
中國文化的回顧與反思/王杰
國學是中國人的文化之根/張踐
儒學孝文化及其現代價值/張踐
儒家理論與當代學校德育/王殿卿
老莊道家的人文價值/馮達丈
中國管理智慧之源/黎紅雷
中篇 文史片論
中國古代禮儀文化探略
——《中國古代禮儀文化》第一講/賀璋珞
中國古代禮儀的理論與實踐
——《中國古代禮儀文化》第二講/賀璋
中國古代生活中的重要禮儀
——《中國古代禮儀文化》第三講/賀璋
五行與秦漢政治/楊權
下篇 嶺南散論
廣州歷史風貌/陳澤泓
廣州“海上絲路”文化遺址/黃淼章
千年禪聖/林有能
“國寶”陳垣/張榮芳
粵語吟誦/呂君愾
 

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建立時間不長,就成立了國學研究所(現已更名為國學院——編者注),並且開辦了國學講座。如今國學系列講座又要結集出版,名日《城市國學講壇》。這是一件值得祝賀的事。我也很願意為這部文集寫幾句話。

2 0 07年秋天,我訪問過這所院校。通過了解,我覺得她的辦學理念非常好,這就是︰質量立校、人才強校、文化塑校、特色興校。

在上述理念中,我特別關注“文化塑校”的提法。按照我的理解, “文化塑校”,就是強調人的全面發展。我國的學校教育,從小學、中學到大學,都是以知識教育為主,這一點無疑是正確的。但是,若以知識教育為理由,忽略人文教育,就會使我們的教育“產品”帶有“瑕疵”。 “文化塑校”的意義在于︰不僅強調科學教育、技術教育,也強調人文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身心健康教育。綜合起來說,我們也稱之為“綜合素質教育”。

關于人文或文化素質教育,教育部從20世紀90年代初期就開始提倡,並有一系列舉措,我自己一直參與其中,因而有一些切身的體會。人文素質教育,並不是若干種知識的簡單疊加,而是將科技與人文辯證有機地聯系起來。這里有幾層意思需要分梳︰第一,就科學教育和技術教育而言,不能只重科學知識教育而忽視技術知識教育。在科學知識學習過程中,職業技能、動手能力,都需要加強培養,否則素質就不全面。就當前情況來看,專門職業技能人才,顯得更加需要。廣州城市職業學院的建立,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體現了這種理念。第二,思想道德教育不能替代人文教育,二者相互促進、相互滲透,要結合起來。第三,科學技術知識的教育與文學、史學、哲學與藝術的教育需要兼顧融合。第四,在人文素質教育的過程中,對于“中華文化”的豐富資源需要有正確的認識,並努力地加以弘揚。

什麼是人文教育呢?從理論上說,文學、歷史、哲學、藝術等,可以稱為人文學科;人文學科所積澱的文化,可以稱為人文文化。這些都是人類的精神結晶。表現在一個人身上,就是人文修養或素養。就一個大學生而言,不管你是學習物理、化學還是計算機技術,都要懂得生活的藝術、做人的藝術,懂得什麼是美。就廣義而言,對整個人類的精神文化遺產,從古希臘哲學家到歐洲近代大文豪,都要有一些了解。這就需要提高人文素質。

在當今,我更想強調的,是對中華民族優良文化傳統的修養和認識。 “中華文化”和我們所說的“國學”在內涵上是相容的。它不僅包括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也包括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還包括中國的佛學和中國的道教。這些民族文化中的豐厚資源,是古代哲人智慧的結晶,在今天還有現實意義。

我在廣州城市職業學院親眼看到,他們重視人文或文化素質教育,不僅為學生們開辦了人文講座,請學者講授我國古代人文經典,還引導學生參加藝術實踐,如茶藝、彈琴、書法等活動,受到學生們的熱烈歡迎。我參加了學生的茶藝活動,感受到這些藝術實踐對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和涵養性情,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

為什麼我們要把祖國傳統文化作為當今人文素質教育的重點呢?這是因為,改革開放30年來,全國人民在發展經濟奔向小康社會的道路上,還面臨著“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任務。這是黨的十七大所明確提出的。胡錦濤同志在黨的十七大政治報告中說︰ “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團結奮進的不竭動力。”這里將中華文化的價值和意義提到一個新的高度,值得我們深思。

要全面認識祖國傳統文化,有一條原則,這就是‘c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之與當代社會相適應、與現代文明相協調,保持民族性,體現時代性”。貫徹好這個原則,我們還有許多艱巨的工作要做。

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國學所的成立、 《城市國學講壇》的出版,對廣州城市職業學院來說,是一個良好的開端。我希望國學系列講座今後能持久地辦下去,將國學所對中華文化的研究成果貢獻于社會。

是以為序。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