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史

中國哲學史
定價:270
NT $ 235
  • 作者:鄭紅峰
  •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1-04-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40225777
  • ISBN13:9787540225773
  • 裝訂:372頁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中國哲學是世界幾大類型的傳統哲學之一。它致力於研究天人之間的關系和古今歷史演變的規律,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自然觀、歷史觀、人性論、認識論和方法論,特別重視哲學與倫理的聯系。它以本民族特有的理論思維形式表現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相互斗爭、相互影響的過程,曲折地反映中國歷史上的階級斗爭和生產斗爭。

鄭紅峰編著的《中國哲學史》圍繞中國哲學史的發展,詳細闡述奴隸制及其向封建制轉變時期的哲學、先秦哲學、封建制時期的哲學、秦漢時期的哲學、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哲學、隋唐時期的哲學、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中國近代哲學、中國哲學的特點。《中國哲學史》理論豐富,具有極高的學術價值,可供廣大讀者參考。
 

目錄

第一編 三代及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哲學
第一章 論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之形成
一、夏商時期宗教信仰形態
二、古代朴素的辯證法思想
三、古代的陰陽五行觀念
四、早期的朴素唯物主義無神論
第二章 孔子與儒學的發展
一、孔子的「正名」思想
二、孔子的「仁」與「執兩用中」的中庸之道
三、孔子的認識論思想
四、孔子的天命、鬼神論
第三章 道家學說
一、「小國寡民」與「無為而治」
二、「道」生萬物的宇宙論思想
三、「反者,道之動」的轉化思想
四、「為道」與「為學」
五、庄子對道家思想的發揚
六、庄子相對主義的認識論
七、庄子的「齊物」思想
第四章 孫武的軍事哲學思想
一、孫武「富國強兵」的軍事思想
二、「知己知彼」軍事認知理論
三、《孫子兵法》中的戰爭觀念
第五章 墨子及其構建的墨家哲學
一、墨子的「兼愛」思想
二、「天志」、「明鬼」天命論
三、墨子的認識論思想
四、功利主義的社會歷史觀
五、后期墨家的邏輯理論
六、「循所聞而得其意」的認識論
第六章 《易傳》與《管子》中的積極思想
一、「道」與「器」
二、《易傳》中的宇宙生成論思想
三、管子的政治社會理論和「精氣」說
四、神秘主義的認識論
第七章 戰國時期的名家哲學
一、惠施的明辨思想
二、「離堅白」與「白馬非馬」說
第八章 戰國時期儒學的發展
一、告子的人性論
二、孟子提倡「仁政」及對儒學的深化
三、「性善」論和「良知」的認識論
四、荀子的社會歷史觀
五、荀子的人性論和「人定勝天」的天道觀
六、「虛一而靜」的認識論
第九章 商鞅與韓非的法家哲學思想
一、商鞅的社會歷史觀
二、韓非的法治思想
三、「緣道理」的唯物主義認識論
四、韓非的自然觀
第二編 魏晉—隋唐時期的哲學思想
第一章 漢朝初期的哲學流派
一、黃老學派及其代表人物
二、陸賈的《新語》
三、賈誼的哲學思想
第二章 董仲舒對儒家思想的改造和讖緯之學
一、董仲舒的政治理論
二、「天人感應」的世界觀及其認識論思想
三、「性三品」的人性論
四、西漢末年讖緯之學的盛行
五、《白虎通》的唯心主義和天命論
第三章 揚雄和桓譚的思想概述
一、對「天人感應」論的批判
二、《太玄》中的哲學思想
三、揚雄的辯證法思想可知論的認識論
四、揚雄的社會政治思想
五、《新論》對讖緯迷信的批判
六、「形死神滅」的形神關系論
第四章 王充與范縝的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一、唯物主義的天道觀
二、反神學目的論的認識論
三、王充的進步歷史觀與命定論
四、佛教的盛行與「神滅」論的產生
五、《神滅論》的主要觀點
第五章 王弼與魏晉玄學的興起
一、「無為」乃「名教」之本
二、以無為本,崇本舉末
三、「得意在忘象」
四、王弼對「聖人」的理解
第六章 裴頗和歐陽建的哲學思想
一、對「貴無論」的批判
二、裴頒的「崇有論」
三、「言」和「意」
第七章 郭象的唯心主義和形而上學
一、「獨化於玄冥之境」的觀點
二、郭象的形而上學思想
三、對庄子懷疑論的發展
四、郭象的社會政治理論
第八章 漢唐時期的佛教哲學及其宗派
一、佛教思想的傳入和盛行
二、慧遠的禪學唯心主義
三、「不真空論」與「物不遷論」
四、《成唯識論》與「唯識無境」說
五、法藏與華嚴宗
六、禪宗的產生和發展
第九章 漢唐時期道教的發展
一、道教是我國的本土宗教
二、葛洪、陶弘景的道教
三、隋唐時期道教
四、佛道二教的斗爭
第十章 韓愈、李翱的心性哲學與反對佛教的斗爭
一、社會和歷史背景
二、韓愈的「道統論」
三、李翱與「復性說」
第十一章 唐朝中期的哲學思想
一、政治社會背景
二、柳宗元的歷史進化觀點
三、無神論思想
四、「天與人交相勝」
五、對佛教的妥協
第三編 宋元明清時期的哲學
第一章 李覯的經世致用思想與王安石變法
一、李覯對《周易》的研究
二、李覯的「禮」
三、唯物主義的五行學說
四、「性無善惡」論
第二章 張載的唯物主義思想
一、「氣一元論」
二、朴素的辯證法
三、張載的認識論
四、「氣質之性」與「天地之性」
第三章 宋明理學的代表——二程
一、道學唯心主義的產生背景
二、周敦頤與《太極圖說》
三、二程的理一元論
四、二程的人性論
第四章 集理學之大成——朱熹的客觀唯心主義體系
一、「理一元論」
二、「格物窮理」的認識論
三、「順理以應物」的方法
四、朱熹對「天理人欲」問題的闡釋
第五章 陸九淵、王守仁以「心」為本的哲學
一、「心即理」
二、「易簡功夫」的修養方法
三、朱陸爭論的實質
四、「心外無理」、「心外無物」
五、「致良知」的認識論
六、「萬物一體」的修養境界
第六章陳亮、葉適的哲學思想
一、陳亮、葉適的功利學派
二、陳亮的功利思想
三、葉適的唯物主義觀點
四、對各派哲學思想的批判
第七章 羅欽順的哲學思想
一、「理只是氣之理」
二、羅欽順的人性論
三、對陸王心學的批判
四、王廷相的「理載於氣」說
五、王廷相的人性論與歷史進化觀點
六、對道學唯心主義的反對
第八章 王艮、李贄與泰州學派
一、明哲保身的認識論
二、泰州學派的代表人物
三、李贄的主觀唯心主義及其對社會政治的批判
四、真理相對性的問題
第九章 方以智的哲學思想
一、哲學與科學的關系
二、唯物主義的自然觀
三、「隨」、「泯」、「統」
四、對於理學和禪宗的批判
第十章 黃宗羲及其哲學思想
一、社會背景及對君權論的批判
二、以學校為議政機關的政治理想
三、「氣外無理」、「心即是氣」
第十一章 王夫之的哲學思想
一、「氣者理之依」的宇宙觀
二、「日新之化」的辯證思想
三、「能必副其所」和「知以行為功」
四、抽象的人性論
五、進步的歷史觀
第十二章 顏元、戴震的唯物主義思想
一、「理氣融為一片」
二、顏元的認識論
三、「正其誼以謀其利,明其道而計其功」
四、清初的社會情況及戴震的唯物主義自然觀
五、唯物主義反映論
六、「理存於欲」
第四編 鴉片戰爭以來的近代中國哲學
第一章 龔自珍和魏源的哲學思想
一、龔自珍的變法革新思想
二、「不拘一格降人才」
三、魏源的「師夷之長技」
四、「經世之用」的哲學思想
第二章 洪秀全和太平天國
一、原始的社會主義空想
二、對封建道統的批判
三、基督教神學思想的影響
第三章 變法維新時期的哲學思想
一、康有為的改良主義運動及大同思想
二、康有為的進化論思想
三、「仁愛」哲學
四、譚嗣同的「仁學」哲學
五、對封建綱常的名教批判
六、譚嗣同的相對主義理論
第四章 嚴復的經驗論哲學思想
一、宣傳民主自由
二、《天演論》及其進化論思想
三、「質力相推」的自然觀
四、經驗主義的認識論和方法論
第五章 20世紀初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
一、革命民主主義的興起
二、鄒容的天賦人權論
三、陳天華的英雄史觀
四、梁啟超的哲學思想
五、唯心主義先驗論
第六章 章炳麟的民主革命理論
一、對改良派的批判
二、對儒家學說的批判
三、唯物主義無神論思想
四、章炳麟的革命精神與虛無主義
第七章 孫中山的哲學思想
一、革命民主主義思想
二、三民主義
三、進化論思想與「突駕革命」理論
四、注重「行」的知行觀
五、孫中山的民生史觀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