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與自我

中西文化與自我
定價:288
NT $ 251
  • 作者:張世英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1-10-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010103097
  • ISBN13:9787010103099
  • 裝訂:317頁 / 普通級 / 初版
 

內容簡介

張世英所著的《中西文化與自我》對中國和西方思想語境中的「自我」概念作了深入的理論梳理和比較分析。全書分四篇:第一篇《「本質」的深層含義》,探討了「本質」的雙重含義,即以普遍性為本質和以個體性為本質,分析了這一轉化過程,重點闡釋了黑格爾「實體本質上即是主體」的思想。第二篇《自我的主體性與個體性》,深入闡述了自我的自由本質、創造性和自我的個體性,對中國與西方不同的個體性自我顯現的歷程作了比較分析。第三篇《中西美學思想與自我》,探討了中國古典美學思想中的自我和西方美學思想中的自我,特別結合西方現代畫派、后現代藝術和中國傳統哲學的相通和不同之處作了比較分析。第四篇《「東方睡獅」自我覺醒的歷程》,系統而精要地梳理了中華思想文化史上自我的覺醒過程。全書援引思想資料豐富,並富有創見,是一部學術分量較高的哲學著作。


張世英,1921年生,武漢市人。1946年畢業於西南聯合大學哲學系。1946—1952年在南開大學、武漢大學任教。1952年至今,歷任北京大學哲學系、外國哲學研究所講師、副教授、教授,所學術委員會主任,校學術委員會委員。現為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美學與美育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主任。兼任《黑格爾全集》中文版(人民出版社)主編、中華全國外國哲學史學會顧問、中西哲學與文化研究會會長、全國西方哲學學科重點第一學術帶頭人。曾應邀到德國關因茲大學、奧地利維也納大學、日本京都大學作學術講演,到美國、瑞士、法國、德國參加學術會議並作學術報告。主要著作有《哲學導論》、《天人之際》、《進入澄明之境》、《解讀黑格爾精神現象學》、《論黑格爾的精神哲學》、《論黑格爾的邏輯學》、《黑格爾詞典》(主編)、《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張世英學術文化隨筆》、《北窗囈語》、《歸途:我的哲學生涯》等。
 

目錄


第一篇 「本質」的深層含義
第一章 「本質」的雙重含義:從普遍性到個體性
一、從柏拉圖的以普遍性為本質到黑格爾的以個體性為本質
二、自然科學的客觀性與人文科學的客觀性
三、從自然到人文是一個由以普遍性為本質到以個體性為本質的轉化過程
第二章 黑格爾的「實體本質上即是主體」的含義:事物的深層本質在於自我的「主體性」與「個體性」
一、現象學口號「面向事情本身」源於黑格爾的「實體本質上即是主體」
「哲學的事情就是主體性」/
三、事物深層本質的顯現是一個由外在的自在之物轉化為主體意識中為我之物的過程
四、事物的深層本質在於「具體的個體性」
第二篇 自我的主體性與個體性
第三章 自我的自由本質和創造性
一、西方哲學中的幾種自我觀
二、柏格森:在意識流的「綿延」中領悟自我的自由本質和創造性
三、「表層的自我」與「深層的自我」
四、只有審美的自我才是真正自由的和有創造性的
第四章 自我的個體性
一、自我的個體性與社會性
二、個體性的伸張
三、「個體性原則」在於尊重他人的「個體性」
四、讓「個體性」從「社會性」中脫穎而出
五、個性追求在於深入社會性中之人仍能保持赤子之心
第五章 我們一自我一他人
一、西方傳統文化:從「我們」優先到「自我」優先
二、西方現當代文化中由「自我」優先到「他人」優先的轉折
三、「他人」優先反對「自我」優先
四、尊重他人的「自我」才有真正的和諧
第六章 個體性自我顯現的歷程:中國與西方
一、西方的「個體性自我」發展至近代初期已完全脫穎而出
二、中國人的「個體性自我」顯現的歷程是長期湮沒於封建社會群體之中而力求自拔的歷史
三、中華文化思想發展的未來還需要再一次的「個體性自我」解放
第三篇 中西美學思想與自我
第七章 西方美學思想與自我
一、中西兩種不同的自我觀
二、古希臘的美學思想與自我:自我在孕育中
三、中世紀美學思想與自我一自我被蒙上了宗教神秘主義的陰影
四、文藝復興時期和近代的美學思想與自我——自我脫下了基督教宗教神學的外衣而展露自身
五、后現代主義美學思想與自我——自我作為理性與非理性相結合的整體更充分地表現了自由和個體性的特征
第八章 中國古典美學思想與自我
一、先秦儒家以表現「互倚型自我」之「仁」德為美和道家以表現「無我」為美的美學思想
二、秦漢至唐宋時期以無我為美和以自我表現為美之遇合
三、明末清初走向以自我表現為美
第九章 西方現代畫派的哲學——人的主體性與自我表現
一、西方現代畫派由理想主義、現實主義到表現主義的轉化
二、西方現代畫派的表現主義與中國古代重「神似」的畫論之間的差異
三、「后期印象派」與「野獸派」重主體、重自我表現的精神
四、「立體派」的表現主義重在表現自我的想象力與理性
五、「抽象派」超越物象的自我表現精神
六、吸取一點西方重主體、重自我表現的精神,是中西會通應走的藝術道路
第十章 西方后現代藝術的哲學思考
一、西方現代畫派的特點及其局限性
二、后現代藝術對科學和理性的批判
三、后現代藝術反傳統的特點
四、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
五、對西方后現代藝術特點的反思與吸收
第十一章 哲學之美
一、后現代藝術由視覺美轉向人生的哲學思考
二、割裂哲學與審美的西方傳統哲學應當終結,哲學應以提高人生境界為己任
三、西方「后哲學」與中國傳統哲學大都具有哲學與審美相結合的優點
四、道家哲學與西方后現代藝術的「相通」與「不同」
五、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哲學之美
第十二章 人生的四種境界
一、欲求境界
二、求知境界
三、道德境界
四、審美境界
五、四種境界總是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
第四篇 「東方睡獅”自我覺醒的歷程
第十三章 光輝燦爛的童年
一、無我的「仁」德之夢
二、「求知境界」之晚出
三、無我之美
四、懷瑾握瑜、特立獨行的偉大詩人——屈原的崇高境界
第十四章 思想的一元化
一、思想—元化初期「個體性自我」的閃光——賈誼卓爾不群的品格
二、孔子思想的變調——思想一元化之始創者董仲舒
三、處百家罷黜之世仍能成一家之言的偉大史學家、文學家和思想家司馬遷的「謗書」——《史記》
四、敢於「問孔刺孟」的「異端」——王充
五、科學求實境界與審美境界相結合的典范——張衡的自由精神
六、藝術中自我意識的閃現
第十五章 中華思想文化史上自我的蒙嚨覺醒
一、自我蒙嚨覺醒的哲學基礎——玄學
二、道教「求知境界」中的自我覺醒
三、玄學影響下「審美境界」中的自我覺醒
四、陶淵明不「自以心為形役」的崇高品格
第十六章 自我覺醒歷程中的另一番景象——佛教思想的輸入
一、談玄與成佛
二、佛教的中國化
三、柳宗元、劉禹錫對佛教思想局限性的彌補和韓愈的一味排佛
四、佛道審美意識中的自我覺醒
第十七章 從「天理」到「人欲」。從「理學」到「實學」
一、「萬物一體」之「仁」與名教綱常的矛盾
二、「仁」德中的自主與至公
三、人欲、功用、求知之公開倡導
四、不自由勿寧死的「真人」——李贄
五、從「文以載道」到「以美人情」
六、西學的輸入為中華文化首創自我覺醒的新篇章
七、早期啟蒙思想和「實學」的發展——「朴學」
第十八章 西方的「船堅炮利」對「東方睡獅」的震撼——西學的第二次輸入
一、中華傳統文化第一次吸收了西方「主體性」思想的新鮮血液
二、第二次西學輸入對審美意識和文學藝術領域的影響
三、「五四」運動的偉大歷史意義:「東方睡獅」如夢初醒
余論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