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研究史(戰國至宋代)

《管子》研究史(戰國至宋代)
定價:318
NT $ 277
  • 作者:耿振東
  • 出版社:學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1-10-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07738280
  • ISBN13:9787507738285
  • 裝訂:精裝 / 415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管仲在中國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首先,他是兩千多年前華夏文明的捍衛者,是中華大一統思想的先聲,其次,他是中國古代成就卓著的改革家之一,被梁啟超譽為“中國之最大政治家”。再次,他是法家思想的先驅,開創了我國古代以法治國的傳統。作為春秋政壇上的領軍人物,管仲富國強兵的經世思想對後人影響深遠。據《國語‧晉語》,嫁給晉公子重耳的齊姜氏,在管仲去世若干年後依然嫻熟地背誦著管仲“綱紀齊國”的治國言論。到了戰國末期,承載著管仲思想的《管子》篇章已在社會上廣為流傳了。始自戰國末約1400余年的《管子》研究經歷了四個階段︰一曰兩漢的勃興,二曰三國兩晉南北朝的發展與沉寂,三曰唐代的再興,四曰宋代的繁榮。這四個階段構成了《管子》研究雖有波折但整體上升的歷史軌跡。耿振東的這本《研究史(戰國至宋代)》即對宋以前的《管子》研究作了初步探討。
 

目錄

第一章 導論
第一節 從管仲到《管子》
第二節 《管子》思想
第三節 《管子》散文
第二章 先秦管仲思想評說
第一節 《論語》對管仲思想的評說
第二節 《孟子》《荀子》對管仲思想的評說
第三節 《莊子》《韓非子》對管仲思想的評說
第四節 《呂氏春秋》對管仲思想的評說
第三章 《管子》研究在漢代的勃興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概況
第二節 黃老之治對《管子》思想的實踐
第三節 賈誼對《管子》思想的研習
第四節 晁錯對《管子》思想的研習
第五節 《淮南子》對《管子》成書的詮釋及其思想的汲取
第六節 東郭咸陽等對《管子》輕重學說的實踐及發展
第七節 司馬遷、劉向對《管子》的詮釋與編校
第四章 《管子》研究在三國兩晉南北朝的發展與沉寂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概況
第二節 諸葛亮治蜀對《管子》思想的實踐
第三節 傅玄對《管子》“輕重”篇的辨偽
第四節 劉勰對《管子》文辭的評述
第五章 《管子》研究在唐代的再興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概況
第二節 魏征等對《管子》文句的輯錄
第三節 劉彤等對《管子》輕重學說的闡釋、實踐及發展
第四節 尹知章的《管子注》
第五節 孔穎達、柳宗元對《管子》的辨偽與解讀
第六章 《管子》研究在宋代的繁榮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概況
第二節 李覯等對《管子》輕重學說的闡釋、實踐及發展
第三節 楊忱的《(管子)序》
第四節 蘇軾的《管仲論》與蘇轍的、《古史‧管晏列傳》
第五節 張□的《讀(管子)》與呂祖謙的《大事記解題》
第六節 朱熹對《弟子職》的注解及其對《管子》的辨偽
第七節 葉適《習學記言》對《管子》的解讀
第八節 黃震《黃氏日抄》對《管子》的解讀
第九節 其他學者的《管子》研究
結語
征引及參考書目
附錄
 

春秋戰國時期,王官失守,學術下傾,師徒授受蔚成風氣,個人著述隨之雲涌而出。相較于《詩》、《書》、《禮》、《樂》、《易》諸經,私人著述思想自由,內容豐富,體式多樣。老聃清靜無為而作《道德》,莊周幻夢逍遙而作《莊子》,墨翟兼愛、尚同而作《墨子》,孟軻稱美性善而作《孟子》,苟卿看透性惡而作《荀子》,鄒衍廣獵怪談而作《(鄒子》,韓非痴迷法治而作《韓子》。此皆當時著述之英華,學海之太液,載萬世而流芳。西漢劉向、劉歆父子董理群書而為《別錄》、《七略》,單列“諸子”一類;東漢班固《漢書‧藝文志》效仿劉氏,攬括諸子群英,歸為九流十家。至是,子學有名,諸家定稱。劉勰《文心雕龍‧諸子》日︰“諸子者,人道見志之書。”紀昀《四庫總目提要‧子部總敘》雲︰“自六經以外立說者,皆子書也。”子書立說見志,實為中華傳統文化之源頭活水。

然兩千五百余年來,諸子之學或盛或衰,各個時期呈現出了不同的發展態勢。戰國之際諸子活力勁健,生機勃勃,《莊子‧天下》列百家之學,《苟子‧非十二子》論十二家之失。兩文雖語含刺譏,亦足以窺見春秋戰國子學花爛映發、自由揮灑之盛貌。呂氏不韋,招撫賓客,結連辯士,揉合諸說,混成一統,故“循其理,平其私”(《呂氏春秋‧序意》),實暗啟子學衰敗之勢。秦皇暴政,黜文任法,漢武尊儒,排斥眾議。此間雖有淮南作
魏晉亂世,士人憚禍,慕玄風而尚清談,以期全生保真。何晏、王弼、郭象詮釋《老》、《莊》,新意迭起,葛洪著《抱樸子》內外篇,屢多創獲。然斯風獨盛,諸家皆成附庸矣。而自南北懸隔,文辭鼓蕩,吟賞之心漸熾,百家之氣日衰。惟梁元帝《金樓子》、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無名氏《劉子》,隋王通《文中子》,稍拾余芬,聊慰人心。

李唐開科舉而振世象,奉佛老而推貝典丹書,韓、柳又述儒家之道統。士人桎梏,難覓振聾發聵之音,諸子之學欲有所推深,不亦難乎!宋哲宗元祜中,呂公著上書請禁︰“主司不得出題老莊書,舉子不得以申韓佛書為學。”明神宗萬歷間,李廷機以子書盛行,不利孔孟之道,上疏請求禁止。二子之行,實以政治強壓,而子學積衰,難挽瀕弱之勢。然自明中葉以後,王陽明、楊慎、朱得之、羅汝芳、焦閎、楊起元諸人,重以老莊佛道推盛心學,子學亦隨之漸張。明末傅山倡導“經子不分”,日“有子而後有作經者也”(《雜記三》),且身體力行,評注《老》、《莊》、《墨》、《荀》、《(淮南》等,開近代諸子研究之先聲。

有清一代,文字惹禍,屢見不鮮。較之前朝,士人更不敢放言高論,遂扎堆故紙,提倡樸學,集中對周秦漢魏殘缺子書加以考訂輯校,補苴修葺。其保存子書,復興子學之功,可謂至高至偉。子學至此別開生面,遂有復興之勢。及入近世,政體更制,禁網松弛,加之西學沖擊,學者奮智,矚目諸子之書,子學于是彬彬復盛。錢穆、劉文典、馮友蘭、于省吾、嚴靈峰、王叔岷、陳奇猷諸君,皆是子書考究與子學推深之能手,其他學者的文章著作亦不可勝數,且有以兼愛附平等,以孔學效耶教,以《淮南》列電力,子學已與西學漸趨融合。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