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文明的根柢:民族復興的核心價值

中華文明的根柢:民族復興的核心價值
定價:210
NT $ 183
  • 作者:姜義華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2-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208104077
  • ISBN13:9787208104075
  • 裝訂:247頁 / 24 x 1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大一統 家國共同體 以天下國家為己任

中華民族核心價值的百年追問

民惟邦本 以義制利
和為達道 天下文明

中國精神的歷史總結 中國道路的文化解讀

李捷 張維為 林尚立 許紀霖 誠摯推薦

許紀霖

華東師范大學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常務副院長、歷史系教授

姜義華教授的這本大書,所展現的是一位著名歷史學家歷經半個世紀的深邃思考,穿越古今,融會中西,氣勢恢弘,力透紙背。他從中華文明的歷史深層所提煉的若干大問題,既是處於十字路口的中國之現實抉擇,也將為人類的普遍困境提供東方的智慧。

中華民族的復興是歷史的偶然,還是歷史的必然?中國究竟基於什麽樣的文明根柢,經由怎樣艱難的探索和艱苦的奮斗歷程,方才走到今天?中國憑借著這一文明根柢,將迎來一個什麽樣的明天?

著名歷史學家姜義華教授,深刻總結了中華文明的三大根柢與四大核心價值。作者用事實告訴我們,中國、中華民族、中華文明,作為世界上屈指可數而且一直綿延不斷的巨型國家、巨型民族、巨型文明,從來就有著自己獨特的堅守,有著自己難以摧毀的根柢,因此總能一次次在極其嚴重的威脅和極為劇烈的沖突中重新崛起。近百年來中華民族的復興,正是立足中華文明的根柢,充分依靠支撐著這一文明的核心價值,在完全改變了的現實環境中,積極吸收世界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的各種優秀成果,對自身進行有效的變革而一步步實現的。


姜義華:教育部社會科學委員會委員、復旦大學資深特聘教授、復旦大學中外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主任,從事中國文化史、中國近現代思想史、史學理論及近代中外關系史研究。代表作有《章太炎思想研究》、《百年蹣跚——小農中國的現代覺醒》、《理性缺位的啟蒙》、《現代性:中國重撰》、《章炳麟評傳》、《天下為公——孫中山思想家剪影》、《史學導論》等。
 

目錄

序 認真思考一下:我們文明的根柢和核心價值是什麽?
第一章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柢:歷久彌新的中華文明
一、民族復興是不爭的事實
二、民族復興是內生與外鑠積極互動的成果
三、中華文明是一個自成體系的文明
四、中華文明歷久而彌新
第二章 根柢之一:百年來大一統國家的成功再造
一、放棄建立漢族單一民族國家,堅持中國多民族統一國家傳統
二、放棄建立聯邦制國家構想,堅持建立單一制國家
三、修正分權制設計,強化和改善中央集權制
四、地方自治與中央集權的爭衡
五、從醉心兩黨制到一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制
六、民族復興與王朝體系的完全終結
第三章 根柢之二:家國共同體的傳承與轉型
一、中國傳統家國共同體的基本結構
二、復合型所有制奠定家國共同體經濟基礎
三、傳統家國共同體中個人存在的價值與功能
四、近代個人本位主義對傳統家國共同體的挑戰
五、社會大同主義打破傳統家國共同體的嘗試
六、家國共同體在中華民族復興中重建與轉型
第四章 根柢之三:以天下國家為己任的民族精神堅守與弘揚
一、中華以天下國家為己任民族精神的歷史傳統
二、民族精神與辛亥革命時期救國救民各種方案的探求
三、民族精神與中華民族、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創立
四、當代民族復興中民族精神的堅守與光大
第五章 中華政治倫理的核心價值: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一、「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治國的核心價值和制度沿革
二、近代西方民主主義對中國傳統國家治理的挑戰
三、「民惟邦本,本固邦寧」的當代演繹: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的發展
第六章 中華經濟倫理的核心價值:以義制利、以道制欲
一、「以義制利、以道制欲」的傳統經濟倫理
二、「經濟人」與功利主義沖擊下的中國回應
三、「以義制利」現代版: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
第七章 中華社會倫理的核心價值:中為大本,和為達道
一、「中」為大本、「和」為達道的意義
二、近代線型進化學說的輸入及其實踐
三、民族復興:叢林法則與「中和」法則的再次博弈
第八章 中華文明世界倫理的核心價值:德施普也,天下文明
 

中國正在崛起,中華民族正在實現偉大復興,這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面對中華民族的復興,贊許者有之,詆毀者有之,支持者有之,反對者亦有之。所謂中國經驗、中國道路、中國模式,已成為海內外熱議的話題,有的肯定曰其有,有的否定曰其無,數以百計的各種解讀令人眼花繚亂。

至於中國未來,悲觀者預言中國危機四伏,不出三年必定崩潰,樂觀者相信中國經濟體不出十年即會超過美國,21世紀完全可能成為中國世紀。直面中國堆積如山的大大小小各色各樣問題,人們提出了互相矛盾的無數建議:從懷念一律公有、計划經濟、吃大鍋飯、所有人都只能憑票證得到有限供應的「平等」,到力主全盤私有化、不受限制的自由競爭,以及人人在市場交易契約關系中的平等;從倡導新權威主義,到倡導與之截然對立的新自由主義;從確保人們成為「經濟人」、實現利益最大化,到努力保障每個人都能自由而全面地發展;從法律至上、憲政至上的「公平」與「正義」,到理想至上、道德至上的「正義」與「公平」;如此等等,這些主張彼此完全抵牾,但每一主張都振振有詞,似乎都真理在握。我們所生活的名副其實是一個思想特別多元、主義特別活躍的時代。

然而,正因為如此,就特別需要嚴肅而認真地研究:中華民族復興是歷史的偶然,還是歷史的必然?中國究竟基於什麽樣的文明根柢,經由怎樣艱難的探索和艱苦的奮斗歷程,方才走到今天?中匡I憑借著這一文明根柢,將迎來一個什麽樣的明天?

中華民族復興,和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緊密相連。而所謂中國化,所謂中國特色,說到底,其實就是堅定不移地立足中國實際,立足當今世界的實際,充分利用歷史給我們提供的各種資源和全部主客觀條件,走中國自己的發展之路,走中華民族自己的發展之路,走中華文明自己的發展之路。

近代以來,中國、中華民族、中華文明所面臨的是來自西方資本主義的空前嚴峻的挑戰。這一嚴峻的外部挑戰又常常和內部日益激化的矛盾沖突互相交織在一起,中國、中華民族、中華文明,到了幾千年來所從未遭遇過的最危險的關頭。中國的社會精英,中國的草根大眾,挺身而出,為維護國家主權,為捍衛民族獨立,為復興自己偉大的文明,前赴後繼,不屈不撓,進行了殊死的戰斗。民族復興正是人們已經持續了一個半世紀以上共同奮斗的必然結果。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鑒外來各種新思想、新文化,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可以極大地豐富自己,可以幫助自己避免重犯別人所曾犯過的各種錯誤,使自己在發展過程中少走一些彎路。可是,近代以來,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抗擊八國聯軍戰爭的失敗,一次次喪權辱國不平等條約的簽訂,中國突然面對三千年未有之巨變,完全缺乏心理准備的不少中國人曾一度陷入迷茫,對自己的文明不再那麽充滿自信,總覺得自己萬事不如人。人們懷疑先前所做的一切,不斷地批判先前所做的一切,試圖全方位地找出先前各種差錯,好全面改弦更張。重點在找錯,只想著前人究竟做錯了什麽,便沒有精力去思考幾千年來,我們這個國家,我們這個民族,我們這個文明,究竟做對了什麽。然而,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從林則徐、洪秀全、曾國藩、張之洞,到康有為、嚴復、梁啟超、楊度、孫中山、黃興、宋教仁、章太炎、蔡元培、張謇,再到陳獨秀、李大釗、胡適、魯迅、瞿秋白,再到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直到鄧小平和中共新一代領導人,還有無數教育救國論者、科學救國論者、實業救國論者、宗教救國論者,以及投身各種救國建國事業的芸芸眾生,在奮斗中很快就開始覺悟,找錯,是必須的,但只是找錯,又是不行的。這些人幾乎都曾非常熱心地誠心地或師法過西方,或師法過蘇俄,力圖從他們那里尋得富國強兵的妙法良方。經過艱苦卓絕的奮斗,以及成功與失敗互相交錯的反復實踐,他們中的大多數,終於愈來愈清醒地意識到,別國成功的經驗,無論如何也代替不了自己的獨立思考,代替不了自己的獨立探索。對於中國、中華民族、中華文明這樣一個巨型國家、巨型民族、巨型文明說來,尤其如此。

人們愈來愈清醒地認識到,中國只能走中國自己的路,中華民族只能走中華民族自己的路,中華文明只能走中華文明自己的路。借鑒和吸取所有外來的成功的經驗,歸根結底,都必須使之能和中國的根柢、中華民族的根柢、中華文明的根抵相容、相融,而不是相悖、相害。實現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一個半世紀以來人們在不斷試錯之後做出的歷史性抉擇。中國的迅速崛起,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中華文明的現代轉型,是在思想上和實踐中有效地克服了脫離或偏離中國實際、中華民族實際、中華文明實際的各種思想和做法之後,一步一個足印,終於堅定不移、心無旁騖、踏踏實實地走中國自己的路的結果。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