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的初識︰北京與羅馬

中西文化的初識︰北京與羅馬
定價:179
NT $ 156
  • 作者:張西平
  • 出版社: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2-01-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61787987
  • ISBN13:9787561787984
  • 裝訂:平裝 / 285頁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全書以明清之際的意大利來華傳教士為中心,研究在17、18世紀中國和意大利文化交流的歷史。作者通過具體的文本和人物的研究揭示了中國文化最早在歐洲傳播的歷史過程。


張西平︰北京外國語大學教授、博導,亞非學院院長,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海外漢學研究中心主任,兼中文學院副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基督教研究中心副主任;世界漢語教育史國際研究會會長,中國中外關系史學會副會長,中國宗教學會和中國比較文學學會理事;《國際漢學》主編,《國外漢語教學動態與研究》主編;國務院有突出貢獻的專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目錄

導論:中西文化相互對話的可能性及其限制
第一部分:傳教士來華與西學東漸
羅明堅的漢語學習研究
明清間入華耶穌會士對托馬斯‧阿奎那哲學的介紹
明清時期入華傳教士所傳入的天主教倫理思想的思想意義:以利瑪竇和衛匡國“友論”為中心
西來孔子:明清之際的文人與傳教士
基督教在中國文化境域中的困境
西學與清初思想的變遷
第二部分:傳教士來華與中學西傳
從歐洲遙望中國:西方早期游記漢學簡述
《馬可波羅游記》與中國基督教史研究
中國赴羅馬的第一個使臣:卜彌格
基歇爾筆下的中國形象——兼論形象學對歐洲早期漢學研究的方法論意義
國外對明末清初天主教中文文獻的收集和整理
西班牙傳教士萬濟國的《華語官話詞典》初探
世界漢語教育史的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第三部分:書介與書評
方濟各會來華傳教史:清代天主教史的一個重要方面
傳教士漢學研究簡議
歐洲中國形象的塑造者:《耶穌會中國書簡集》
後記
 

中國和意大利——兩大文明古國的文化交往

在中國人眼中,意大利是一個神奇的國家。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米開朗基羅的《大衛》、薄伽丘的《十日談》,這些文藝復興時期大師們的作品,讀書人幾乎人人皆知。“意大利是歐洲近代文化的長子”,它這一特殊的歷史地位使中國的知識分子對它有一種特殊的親近感。

而威尼斯的水鄉、比薩的斜塔、羅馬的古斗獸場、龐貝的廢墟,這一切在聖彼得大教堂悠遠鐘聲中部被籠罩上了一種神秘的光環。“意大利是上帝選中的國家”,“羅馬是全球天主教徒的聖地”,這些使許多中國人對意大利有一種崇敬感。

但對中國來說,意大利還有著另一層特殊的意義,即它是我們最早結識的歐洲國家。中國古代史書所說的“大秦”、“拂(�林 lin)”,漢代甘英西使時在“條支”隔海相望的陸地,唐代東來的景教徒的故鄉,指的都是一個國家︰羅馬帝國。在《後漢書》中有對羅馬最早的記載︰

大秦國一名犁犍,以在海西,亦雲海西國。地方教千里,有四百餘城。小團役屬者數十。以石鳥城郭。列置部亭,皆堊暨之。有松柏諸木百草。人俗力田作,多種樹囂桑。皆髡頸而衣文繽,乘輜辯白蓋小卓,出入擊鼓。建旌旗幡幟。

所居城邑,周圈百餘里。城中有五宮,相去各十里。宮室皆以水精鳥柱,食器亦然。其王日游一宮,穗事五日而後碥.常使一人持囊隨王卓,人有言事者,即以吉投囊中,王至宮登省,理其枉直。各有官曹文害。置三十六將,即會議囤事。其王奧有常人,皆簡立賢者。圍中靈異廈凰雨不時,輒鏖而更立,受放音甘黜不怨。其人民皆畏大平正,有頻中國,故謂之大奏。

這里的大秦究竟講的是哪里呢?一些學者認為講的就是今天的羅馬。

對羅馬人來說,中國則是遙遠的東方。中國和羅馬帝國雖遠隔千山萬水,但在羅馬帝國東征和漢朝經營西域的過程中兩個偉大的文明或直接或間接地發生了聯系,這些歷史學家已經有深入的研究。

這樣,在羅馬人的歷史文獻中就有了對遙遠的中國的進一步的認識,在幻想中踏出了邁向實際知識的第一步。

首先,羅馬人對中國的地理位置有了進一步的認識。生于亞歷山大時代的希臘人科斯馬斯(Cosmas lndicopleutes)在他的《世界基督風土志》(Uruversal Christian Topography)-書中講到中國時說︰“我可以提一下,產絲之國位于印度諸邦中最遙遠的地方……。這個國家叫秦尼扎(Tzinitza),其左側為海洋所環繞,……秦尼扎國向左方偏斜相當嚴重,所以絲綢商隊從陸上經過各國輾轉到波斯,所需的時間比較短,而從海路到達波斯,其距離卻大的多。……從海上去秦尼扎的人……需要穿越整個印度洋,其距離也非常的大。所以,經路陸從秦尼扎到波斯的人就會大大縮短其旅程。這可以解釋波斯何以總是積儲大量絲綢。”

這里有兩點應注意:一是他較準確地記述了中國的方位;二是他明確指出了到達中國兩條道路的特點。英國學者裕爾認為這里談及的中國都是真實的,沒有把它神秘化。

其次,在西方歷史上羅馬人第一次報道了中國歷史的一個真實事件。這就是泰奧菲拉克特(Theophylacte)在他的《歷史》-書中所提到的“桃花石人”。在我們考察西方人對中國的認識過程時,有一點不能忘記,在歷史上中國和歐洲之間文化交流的橋梁是中亞地區和阿拉伯世界,西方關于中國的許多知識是經過中亞地區和阿拉伯文明這個中間環節的,泰奧菲拉克特關于“桃花石人”的報道就是根據突厥人的文獻而來的。他在書中說在桃花石城(Taugaste)附近形成了一個非常勇敢而叉強大的民族︰桃花石人的首領為Taisan,它在希臘文中的字面意思是“天子”。在桃花石人中,權力並不受派系之苦,因為對他們來說,君主是天生的。這一民族崇拜偶像,其法律是公正的,生活中充滿智慧。他們有一種具有法律力量的習慣,即禁止男子佩金首飾,盡管他們在從事貿易方面具有極大的規模和便利,使他們掌握大量的金銀。桃花石以一條江為界。從前,這條江將隔岸遙遙相望的兩大民族分隔開了。其中一個民族穿有黑衣,另一個民族穿鮮紅的服裝。到了我們這個時代,在莫里斯皇帝統治之下,那些穿黑衣者越過了大江,向著那些穿紅衣者發動了戰爭,他們成為勝利者並建立了自己的霸業。並說桃花石人在舊皇城“數英里遠的地方又築了另一城,蒙昧人稱這後一座城為庫博丹(Khoubdan)”。

……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