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信仰

中國人的信仰
定價:119
NT $ 104
 

內容簡介

其實中國人並不缺乏信仰,只不過它以另一種形式表現——對傳統道德的堅信不疑。

儒釋道的本質是什麼?

神、鬼、祖先與祈福儀式有怎樣的微妙聯系?

情歌對唱如何演化成天地信仰?

在這里,讀懂沉澱5000年的國民文化。

在中國人的心里,從來就沒有宗教的地位。

佛道,不過是妄圖逃避苦痛時日的借口,以及期望上蒼賜福的交易;儒教,毋寧說是現世相處的哲學;而面向祖先的祭供,則除去追憶過往的儀式,剩下的就只有盼望冥世先祖們能夠保佑和降福于自己了。

功利性,使中國人的信仰失掉內在的虔誠,也使中國人失掉本心的純粹。


葛蘭言(Marcel Granet,1884—1940)

1884年2月29日出生于法國東南部Drome省,20世紀法國著名的社會學家和漢學家,是法國著名漢學家埃瑪紐埃爾‧愛德華‧沙畹的學生。他運用社會學理論及分析方法研究中國古代的社會、文化、宗教和禮俗,而且主要致力于中國古代宗教的研究。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民間信仰
1.鄉村生活
2.民間神話與傳說
第二章 封建宗教
1.貴族的生活
2.土地崇拜
3.祖先崇拜
4.神話故事的創造
第三章 官方宗教
1.儒家士大夫
第四章 宗教的復興
1.道教
2.佛教
3.結論︰現代中國人的宗教情結
 

子日︰“可與言,而不與之言,失人;不可與言,而與之言失言。”

——《論語‧衛靈公》

本書共包括四章及一個結論。其中,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別論述了封建宗教和官方宗教的狀況以及影響。在這兩章中,我使用了分散于中國大地各處的重大歷史事件和史實,它們集中在一起就構成了統一的中華民族的文化基礎。公元前2世紀以前的中國,是諸侯國分裂割據的時代t.那時的中國並非是因為有相似的政治關系而被稱為中國,而是因為擁有共同的文化才被稱為中國。這種共同性又有其自身的復雜性,因此在中國廣闊的大地上,差異性一樣有自身生存的空間。然而.我在第二章《封建宗教》中並沒有涉及差異性的探討,沒有把因地域差異而形成的獨特性納入其中。我試圖描繪宗教生活在各個地區的一般形式。

必須補充的一點是,通過研究一個個的特例來描繪一般的形式和規律,往往會存在一些風險,因為相關的歷史記載幾乎全部來自于魯國。我們也有足夠的理由認為,從封建王朝開始,魯國的風俗文化就被奉為規範;到了封建大一統的時代,它們終于被尊為不可動搖的準則。從這點來看,也許我們根據魯國的史料描述封建宗教的情況,並試圖構建中國宗教發展的整個面貌,也沒有太大的錯誤。被歷朝歷代的統治階級奉為祭祀禮儀的典範,恰恰就是由魯國的封建宗教歸納衍生出來的。也正因為如此,我們有必要對魯國的情形加以詳細的論述。因此,第二章將是本書中最長的一章。我將在這一章中,描繪崇拜和信仰的主要形式,並推測其發展趨勢,希望借此揭示在宗教生活形成的過程中信仰與社會組織的相互關系。這些崇拜和信仰的儀式、活動都發生在城市中,換句話說,是各個地區城市里貴族世家的信仰崇拜活動。因此,在本章開篇會描寫有關城市貴族的生活情況。

第三章的開篇將是對一個特定的社會階層描寫︰這個社會階層擁有特定的集體特征,這些人被稱為“士大夫”,他們所構成的階層影響了後世的宗教儀式發展進程。他們遵守自家學說,有時各個派別針鋒相對,派別之間的差異極其明顯,最終,現實的環境和歷史潮流使得“儒家”學說獨佔鰲頭。孔子作為儒家學說的創始人,雖生活在封建時期,但因其思想對于整個封建社會的宗教信仰體系具有長遠意義——它維護和保持了封建宗教信仰體系,同時又與古代統治階級的需求相協調,是整個封建社會不可或缺的思想,所以我有必要在此多費筆墨對儒家思想予以考證。儒家思想又被稱為儒教,也有人稱其為中華民族的宗教.甚至“國教”。它被稱為“國教”是因其完美地詮釋了中華民族的民族性,至少對社會中的中產階級來說,它是一種道德和行為的準則。從現實意義上說,它其實是文人的宗教信仰;從其起源和禮儀規範上看,它又是一種階級宗教。因此,我將其定義為“官方宗教”。這個定義可以解釋我為什麼對儒家的神話創造毫不熱衷,而且也覺得其中大部分並不出色,因為那些神話中有太多的人工斧鑿的痕跡,是人為制造的信仰體系。我所定義的“官方宗教”,是從研究中華民族文人階層的宗教習俗、道德和心理角度方面出發的。因此,我的主要研究對象可以被稱為中國統治階級的“儀式化形式主義”及其成就。令我自己也感到驚訝的是,我居然花費如此大的篇幅來描述一種沒有神職人員和實質性教義的宗教,一種僅僅建立在社會規範性和道德實證主義之上的宗教。

對于佛教和道教的描述在本書中的篇幅卻十分有限,對于許多外來宗教,如摩尼教、景教、伊斯蘭教等,則我根本沒有進行描述。選擇放棄這後幾種外來宗教,我覺得是明智之舉︰研究它們在中國的歷史,不外乎是借助中國的證據來補充其總的歷史,但是無助于我們了解中國宗教生活的方方面面。不過,這個結論對于佛教則並不適用,道教的情況就又不一樣了。道教實質上是“一場古老而復雜的思想運動”,在古時侯,道教似乎與一種具有派別意識的哲學思潮相呼應。後來這種形而上學的理論激勵了一批宗教行動者,並且萌生了一種信仰——這種信仰始終保持了宗教宗派的外觀,並力圖成為國教。從形而上的角度來看,道教代表了中國人最本土的哲學本源觀念。這種觀念一旦形成宗教,就與民間習俗和傳統信仰觀念相始終,成為它們的避難所和保護者,因為民間習俗和傳統信仰一直受到官方宗教的排擠打壓。倘若這種認識正確的話,道教理所當然應該成為這本書的重點。但我的解釋是,我難以肯定這種結論正確與否,道教即是未知。

同樣的解釋卻不適用于佛教。為了與道教相對應,我對于佛教也沒有作更多的敘述。其原因當然不僅是為了滿足單純的文章形式︰如果按照中國當時的狀況來考慮,我認為將佛教定義為“一場利用官方宗教的不足而發起的宗教派別運動”是較為妥當的。而其作為外來宗教這一點,意義卻微不足道。所以,我將第四章命名為《中國宗教的復興》,主要講述的是道教和佛教。我會在文中介紹並分析這二者,尤其是它們之間的互補性作用。由于作為當時的國教,儒教並不能滿足文人士大夫之外的普通人在宗教生活方面的需求,因此,我有必要談談國教與其他宗教之間的持續斗爭。必須指出的是,這種爭斗的結果是儒教的勝利,而必然的趨勢卻是三教的相互融合。

在現代中國,由于儒釋道三教在形式上的重台,儒釋道三教在宗教生活、準則和象征手法上不斷融合的趨勢已經為世人所公認。現在我來介紹一下我是如何構思第一章和最後一章的。由于種種原因,這兩章的內容大都涉及我個人的觀察。第一章主要描寫在鄉村的民間宗教。實際上,隨著中華民族的統一,封建等級制度的建立和城市生活成為整個中國歷史發展的主導。但為了重建民間宗教和再現當時完整的農業社會狀況,我有必要利用不多的文獻進行歸納式的研究。恰巧魯國這份文獻為我提供了絕好的機會,讓我可以用歸納的方法作相對扎實的研究。歷史上的一切都是臆測。所以,如何著手進行我的研究呢?在導論中我將盡力闡明古代中華民族的宗教基礎。若沒有這樣一個導論,我們將如何理解官方宗教所獲得的發展,即在原有基礎上的抽象化、圖示化和空泛化帶來的發展呢?我們又怎能看清諸多不同教派所采用的策略呢?這些教派以不惜使宗教變得空洞為代價,尋求使宗教得以復興的方法。它們甚至從一種古代文明中吸取了頹廢的信仰、自然崇拜的元素,以促使教派在斗爭中獲勝。它們代表著中華民族性之中的一副面孔,而且在底層群眾中大受歡迎。也許,為了描述宗教生活的現狀,我們應該更多地走訪農民群眾,農民才是農村的中堅力量.我們應該重新發現底層文化的共同根基。

最後的總結部分論述的是中國當代宗教。這章無疑是要列舉當今整個中國顯而易見的實例和信仰。因為在此部分我必須對各種材料作出選擇,並且所有的選擇可能都是任意的,我只好走極端的路線。現代的中國人是如何理解那些西方人稱之為“宗教”的事務,我們如何理解中國人的宗教態度,我以我自己的方法來作出回答︰我嘗試考察現代中國人的宗教情感。我觀察得出的結論是,這種宗教情感建立在一種完美的信念基礎之上。這世間最好的信仰就可以通向真理嗎?在以信仰作為主題的書中我不能妄下結論。寫到最後,我將提出一個令許多中國人和西方人都感興趣的問題︰未來中國的宗教發展將呈現出何種態勢呢?這個問題的引出是很恰當的。我果真會嘗試去解答它嗎?宗教史學家應該不會自欺欺人地以為自己擁有未卜先知的能力。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