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史學術文庫:南明史

明清史學術文庫:南明史
定價:276
NT $ 240
  • 作者:南炳文
  • 出版社:紫禁城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2-07-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13402876
  • ISBN13:9787513402873
  • 裝訂:385頁 / 普通級 / 1-1
 

內容簡介

原為作者與湯綱先生合撰的《明史》(下)的一部分,《明清史學術文庫:南明史》共五章節,內容包括初期南明史、浙東、福建政權,農民軍開始擁明抗清、永歷政權的建立、南明時期的終結、南明時期的對外關系等。

南炳文,1942年生,河北廣宗人。1966年畢業於天津南開大學歷史學系。現任中國明史學會會長、南開大學資深教授、故宮博物院宮廷史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中國社科院歷史所明史室客座研究員、天津市政府文史館館員。主要從事明清史教學和研究工作。著有《明史》(上下冊,合著)、《明史新探》、《20世紀中國明史研究回顧》、《明代文化研究》(合著)、《清代文化》(合著)、《明清史蠡測》等,主編有《清史紀事本末》(十卷本)、《清史》(下冊)等,主持國家文化工程《清史》子項目《遺民類傳》之撰寫及《「廿四史」暨修訂工程》子項目《明史》之校勘修訂等,完成《輯校萬歷起居注》(合校)、《泰昌天啟起居注》等古籍整理,翻譯有《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擇》(第6卷之清代部分)等。
 

目錄

引 言
第一章 初期南明史
第一節 弘光政權
一 福王即位於南京
二 連綿不斷的內部紛爭
三 「相公止愛錢,皇帝但吃酒」
四 人民的賦稅負擔
五 左懋第出使和史可法北上計划的失敗
六 弘光政權的覆滅
第二節 退出北京后的大順政權
一 晉冀魯豫地區原明朝官紳的叛變活動
二 永昌元年五、六月大順政權鞏固山西的努力
三 永昌元年七月至九月的順清戰局
四 懷慶之役、潼關失守與放棄關中
五 李白成犧牲九宮山
六 大順政權退出北京后遭受失敗的原因
第三節 張獻忠建立的大西政權
一 張獻忠占領四川
二 大西政權的建立
三 大西政權的幾項政策
四 明朝殘余勢力的抵抗和反撲
五 大西和大順兩政權在川北漢中的沖突
第二章 浙東、福建政權,農民軍開始擁明抗清
第一節 1645年下半年至1646年冬季的明清斗爭形勢
第二節 江南和皖南地區的抗清斗爭
一 江南地區
二 皖南地區
第三節 浙東魯王政權
一 浙東抗清武裝的興起和魯王政權的建立
二 錢塘江邊的戰斗和西渡包抄
三 脆弱的政權
四 江上師潰和魯監國南逃
第四節 隆武政權
一 隆武政權的建立
二 胸懷壯志的皇帝
三 難有作為的政權
四 數次出征的失敗
五 隆武政權的失敗及鄭芝龍降清
第五節 江西和鄂皖邊的抗清斗爭,大順軍余部擁明抗清的開始
一 江西地區的抗清斗爭
二 鄂皖邊的抗清斗爭
三 大順軍余部在湖廣地區開始擁明抗清
第六節 弘光政權覆滅后的大西政權
一 明朝在川的殘余勢力更加猖狂
二 張獻忠殘酷報復
三 放棄成都,出走川北
四 清兵偷襲和張獻忠犧牲
第三章 永歷政權的建立
第一節 1651年以前的永歷政權
一 永歷政權的建立及與紹武政權的沖突
二 1647年永歷政權的戰局
三 郝永忠部在桂林地區與南明部隊的共同抗清
四 江西、廣東「反正」與肇慶時期的永歷政權
五 兩廣地區的喪失
第二節 大西軍余部占據雲南及秦王封爵之爭
一 大西軍余部的政策調整
二 雲南的占據和治理
三 秦王封爵之爭
四 出兵黔川
第三節 堅持在閩浙沿海的魯監國政權和起兵初期的鄭成功
一 風帆浪楫魯監國
二 浙東山寨的抗清活動
三 鄭成功抗清隊伍的興起
第四章 南明時期的終結
第一節 大西軍余部的失敗和永歷政權的滅亡
一 大西軍余部與清兵沖突的開始及孫李矛盾的發展
二 到達安龍后的永歷帝及李定國遷之入滇
三 孫可望叛變降清和清兵入滇
四 永歷政權的覆滅和李定國之死
第二節 西山十三家——大順軍余部的最后階段
一 西山十三家的逐漸形成
二 西山十三家的活動概況
三 清軍的圍剿和西山十三家的失敗
第三節 鄭成功的繼續抗清和堅持永歷年號的台灣鄭氏政權
一 拒絕招降,英勇奮斗
二 進軍台灣
三 鄭成功逝世后的台灣鄭氏政權
第五章 南明時期的對外關系
一 乞師日本
二 遺民東渡
三 鄭成功父子的海外貿易
四 南明諸政權與西方傳教士
結語
明清紀元簡表
忘記
編后說明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