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系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庭主辦的業務指導和研究性刊物,自1999年4月創辦以來,秉承立足實踐、突出實用、重在指導、體現權威的編輯宗旨,在編輯委員會成員、作者和讀者的共同努力下,密切聯系刑事司法實踐,為刑事司法人員提供了有針對性和權威性的業務指導和參考,受到刑事司法工作人員和刑事法律教學、研究人員的廣泛肯定和歡迎。
 

目錄

張海岩等合同詐騙案(第807號)——承運過程中承運人將承運貨物暗中調包的行為如何定性
吳某合同詐騙案(第808號)——掛靠輪船公司的個體船主,在履行承運合同過程中采用以次充好的方式騙取收貨方收貨並向貨主足額支付貨款及運費的,該行為如何定性
杜戰軍徇私舞弊不征稅款、受賄案(第809號)——徇私舞弊不征稅款罪的認定及損失數額的計算
鄧明建故意殺人案(第810號)——對直系親屬間幫助自殺的行為如何定性處罰
趙新正故意殺人案(第811號)——如何認定「確已准備去投案」和「正在投案途中」
季忠兵過失致人死亡案(第812號)——特殊環境下被告人致人死亡,如何評價被告人的主觀罪過
楊道計等故意傷害案(第813號)——僅有被害人家屬證言證實被害人死亡的,能否認定被害人死亡?如何認定傷害行為與死亡結果之間的因果關系
劉某搶劫、強奸案(第814號)——為搶劫、強奸同一被害人,穿插實施多種多次暴力犯罪行為,致使被害人跳樓逃離過程中造成重傷以上后果的,如何定罪量刑
尹志剛、李龍雲搶劫案(第815號)——提供配好的鑰匙給同伙,讓同伙入室搶劫共同居住人的,行為人與同伙是否均構成入戶搶劫
范永紅、韓亞飛等搶劫、盜竊槍支案(第816號)——庭審后或者復核審階段發現庭審質證的證據存在問題的,應如何處理
汪久勝搶劫案(第817號)——被告人不如實供述的,如何根據在案證據認定其犯罪動機
徐偉搶劫案(第818號)——在高速公路上持刀搶劫出租車司機,被害人下車呼救時被其他車輛撞擊致死,能否適用「搶劫致人死亡」
曹海平詐騙案(第819號)——虛構事實,待店主交付商品后,謊稱未帶錢,在回家取錢途中趁店主不備溜走的行為,如何定性
黃某詐騙案(第820號)——侵入單位內部未聯網的計算機人事系統篡改他人工資賬號,非法占有他人工資款的行為,如何定性
李某販賣毒品案(第821號)——對被告人辯稱受人雇用販賣毒品的案件,如何把握死刑政策和證據標准
易大元運輸毒品案(第822號)——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過程中暴力抗拒檢查、抓捕,造成執法人員重傷、死亡的行為,如何定性
渚明劍受賄案(第823號)——法院如何審查受賄案件辯方提出的非法證據排除申請
(立法、司法規范)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務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出境入境管理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軍人保險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清潔生產促進法
最高人民法院
關於審理拒不支付勞動報酬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關於審理拒不支付勞動報酬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理解與適用
關於審理破壞草原資源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關於審理破壞草原資源刑事案件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的理解與適用
談談刑事訴訟法司法解釋的特點和亮點
(經驗交流)
關於集資類案件刑民交叉問題的調研報告
國家出資企業人員職務犯罪研討會綜述
關於職務犯罪案件被告人翻供及非法證據排除情況的調研報告
(實務探討)
非法證據排除規則司法適用疑難問題研究
刑事訴訟法修正后死刑復核程序的若干實踐問題
刑事案件審判中被害人訴求與被告人權益的平衡
醉駕超標電動自行車不構成危險駕駛罪
(審判釋疑)
在共同犯罪和一人犯數罪案件中如何認定自首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