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的金融危機再次激發了人們對《資本論》的興趣,新的解讀一般聚焦於全球化,說明資本與現代勞動結構的密切關系。但詹姆遜認為,《資本論》還試圖解決哲學和再現的問題。詹姆遜指出,馬克思試圖表達的是全球資本主義這一復雜的整體現象,對這種現象的回應是創造出一個概念不斷運動的文本,把資本的每一個新的特征轉變成一個問題,把每一種新揭示出來的特點轉變成有待解決的新的挑戰。這一過程表明了資本主義的神秘力量——它是一種自我修補的機制,通過擴展克服它的衰敗,而全球化正是這種修補的最新實例。然而,詹姆遜強調,資本主義是一種窮凶極惡的機制,其典型特征是浪費和破壞,當前破壞的體現是大量失業。因此,他的結論是:《資本論》適合我們當前的時代,因為它本質上是一部關於失業的著作。
      
      
      
      
      
      
      
    
    
  - 
				
					  社會學基本概念(第2版)$261
-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235
- 
				
					  從部落到國家:人類社會的崛起、繁榮與衰落$459
- 
				
					  看人心理學$208
- 
				
					  城市智慧卡標準與實踐$348
- 
				
					  現實的社會建構:知識社會學論綱$198
- 
				
					  鄉村江湖:兩湖平原「混混」研究$407
- 
				
					  秩序$308
- 
				
					  在群中:數字媒體時代的大眾心理學$183
- 
				
					  社交禮儀$312
- 
				
					  中國公共關係發展報告(2018)$668
- 
				
					  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的理論與實踐研究$512
- 
				
					  農村社會學$214
- 
				
					  全面二孩:政策、倫理與法律$308
- 
				
					  個人資源與家庭照料對健康老齡化的影響$459
- 
				
					  穿行社會:計程車上的社會學故事$303
- 
				
					  公關禮儀$312
- 
				
					  大癲狂:非同尋常的大眾幻想與群眾性癲狂$355
- 
				
					  鄉土中國$251
- 
				
					  場景:空間質量如何塑造社會生活$4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