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科舉與應試詩研究

唐代科舉與應試詩研究
定價:348
NT $ 303
  • 作者:徐曉峰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5-04-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301254180
  • ISBN13:9787301254189
  • 裝訂:403頁 / 普通級 / 1-1
 

內容簡介

應試詩產生於唐代以詩取士制度下,本身體現了科舉與文學的緊密聯系,《唐代科舉與應試詩研究》以其為中心,將唐代科舉與文學發展關系這一熱點研究推向深入。上編研究「應試詩與唐代科舉」,勾勒唐代科舉以詩取士制度的全貌,以便加深對科舉制度文學化特性的認識,同時明確應試詩的性質及其存在的主要類型。

下編考察「應試詩與唐詩發展流變」,將唐代的應試詩視為一種特殊文學,研究其特殊的體制形式、創作模式和內容風格,並將其置於詩歌流變中,考察它與日常詩歌的互動,為唐詩研究提供另一視角。本書認為唐代社會與文學的諸多重要現象都在應試詩中有所反映,因而應試詩的價值不在自身的創作質量,而在它的詩史意義。

徐曉峰,文學博士,北京外國語大學教師。
 

目錄


緒論
一、唐代應試詩研究述略
二、本書的研究思路和行文框架

上編 應試詩與唐代科舉——「以詩取士」制度考述

第一章 朝廷考試及其試詩(上)——進士科「以詩取士」的確立與調整
第一節 唐初至高宗調露二年進士科「止試策」考辨
第二節 《永隆科舉詔》與進士科雜文試的確立
一、劉思立奏請與《永隆科舉詔》關系考察
二、進士科帖經和《永隆科舉詔》關系辨
三、科舉所試雜文的界定與唐人雜文觀念的變化
四、進士科加試雜文溯源
第三節 玄宗朝進士科試制的調整與雜文試漸以詩賦為主
一、武則天至玄宗朝進士科三場試的反復與調整
二、開元、天寶間禮部「以詩贖帖」現象分析
三、雜文試漸以詩賦為主
第四節 中晚唐進士科雜文試的地位變化與內容調整
一、進士科三場試順序的調整以及雜文試地位的變化
二、進士科雜文試的內容調整——取消詩賦的嘗試

第二章 朝廷考試及其試詩(下)——制舉、日試百篇科、日試萬言科及吏部試
第一節 唐代制舉試詩
一、制舉釋名
二、制舉試詩
第二節 唐代制舉中的「八科舉」
一、《登科記考》關於「八科舉」認識上的矛盾
二、唐代「八科舉」應試名錄輯考
三、「八科舉」的性質及舉行時間
第三節 唐代的日試百篇科與日試萬言科
一、唐代百篇科與萬言科施行時間考察
二、百篇科與萬言科的性質
第四節 唐代吏部試詩
一、吏部常選的重文詞傾向與試詩賦
二、吏部科目選與博學宏詞科試詩

第三章 唐代州府取解制度及州府試詩
第一節 州府取解的界定——兼論與鄉貢、州府試的異同
第二節 州、府解的區分以及各州、府的取解地位
一、州解與府解的區分
二、各州、府取解地位的差異
第三節 州府取解的主持者
第四節 鄉貢再次取解與拔解現象分析
一、鄉貢再次取解制度的存在與意義
二、鄉貢拔解的出現及其概念的演變
第五節 唐代州府試詩分析
一、州府試詩的科目
二、州府試詩考索

下編 應試詩與唐詩發展流變

第四章 文體因革與唐代應試詩的體制特征
第一節 唐代應試詩的限題
一、限題人:主司與帝王
二、限題方式:「有所出」和「自以意為之」
第二節 唐代應試詩的限韻
一、限定韻字
二、限定韻數
第三節 詩體律化與唐代應試詩體制定型
一、五言律體定型與「以詩取士」
二、應試詩對應制詩體制的借鑒

第五章 唐代應試詩的創作模式及其影響
第一節 唐代應試詩的章 法結構
一、律體的三部式結構與應試章 法的形成
二、應試章 法與八股文法
第二節 唐代應試詩的緣題創作
一、「緣題落韻」考論
二、識題與見題
三、賦題與隸事、體物
四、結題與性情
第三節 唐代應試詩的雅體規范
一、初唐詩學中的雅體觀念
二、應試詩雅體規范的表現與突破

第六章 唐代應試詩中的「齊梁體格」與唐代律體新變
第一節 由開成二年的「齊梁體格」看唐代應試詩的特殊格律形式
一、唐文宗開成年間的「齊梁體格」
二、與開成年問「齊梁體格」相類的其他應試詩
三、應試詩中的平韻、仄韻「齊梁體格」
第二節 「齊梁體」和「齊梁格」的界定
一、唐人仿效「齊梁體」「齊梁格」聲律探討
二、唐人「齊梁體」「齊梁格」觀念的界定——兼論「格詩」與「齊梁格」之關系
第三節 中晚唐律體創作的新變——以皎然聲律理論及律詩創作為中心
一、以「齊梁格」寫作律體與中晚唐律體創作的新變
二、皎然的聲律理論與律體新變

結語
附錄:現存唐五代應試詩題
參考文獻
后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