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華文離散敘事

閱讀華文離散敘事
定價:336
NT $ 292
  • 作者:朱立立
  •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5-05-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010142254
  • ISBN13:9787010142258
  • 裝訂:345頁 / 普通級 / 1-1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三輯:第一輯為「精神私史」,集中討論台灣文學知識分子的精神世界,內容包括楊逵日據時期的文學書寫、王文興《背海的人》中知識人的精神私史、白先勇的時間哲學、七等生的抉擇倫理、朱天文的感覺主義。

第二輯為「離散敘事」,探討華語文學的離散敘事與文化認同,內容包括李永平《海東青》的漫游與烏托邦、白先勇筆下「紐約客」的認同危機、《桑青與桃紅》中的國族寓言與離散華人女性文化英雄、嚴歌苓的邊緣人生、馬華新生代作家的原鄉迷思、郭松棻的憂郁鏡像與詩性救贖、馬森的精神突圍等。

第三輯為「思潮與論爭」,集中探討台港文學與文化思潮。內容包括五六十年代台灣的存在主義與浪漫主義思潮、台灣都市文學論述的興起與分歧、「多元文化主義」與台灣文藝思潮的新趨向。此外,作者還對藤井省三的《台灣文學這一百年》、陳芳明《魯迅在台灣》和周蕾的香港文化研究進行了批判性分析解讀。

朱立立,福建師范大學海峽兩岸文化發展協同創新中心研究員,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著有《知識人的精神私史》《身份認同與華文文學研究》《寬容話語與承認的政治》《近20年台灣文學創作與文藝思潮》(兩人合作,第一作者)等。在《文學評論》《文藝研究》《中國現代文學研究叢刊》《中外文學》等學術期刊發表論文80余篇。
 

目錄

第一輯 精神私史
庶民認同、民族敘事與知識分子形象
——楊逵日據時期的文學書寫
台灣知識人的精神私史:《背海的人》中的「爺」
時間之傷與個體存在的焦慮——試論白先勇小說時間哲學
荒謬境遇中的自我抉擇和倫理考辨
——七等生小說的精神現象分析
台灣文學浪漫性的個案研究——七等生小說浪漫精神辨析
「絕地求生」與「困獸之斗」
——從精神史角度看王文興小說的私語奇觀
台灣新世代都市小說初論
神話的建構與解構:解讀林耀德小說《一九四七·高砂百合》
物化都市的感覺主義書寫
——解嚴后朱天文短篇小說的身體敘事與頹廢意識

第二輯 離散敘事
漫游·時間寓言·語言烏托邦
——解讀《海東青》的多重方法
台灣旅美文群文學創作中的認同問題淺論
白先勇筆下「紐約客」的認同危機與歷史性視野
《桑青與桃紅》中的國族寓言與離散華人女性
民族國家意識與個體生命選擇
——從認同視角看於梨華、叢甦、陳若曦、張系國的小說
憂郁的心靈鏡像與詩性的美學救贖
——郭松菜、李渝的文學世界初探
漫游敘事與都市人的精神突圍
——品析馬森長篇小說《夜游》中自由的滋味
邊緣人生與歷史症結:簡論嚴歌苓的《海那邊》和《人寰》
異域與原鄉之間的華人女性
——裴在關小說《阿幸與阿孌》讀析
置身於苦難與陽光之間——非馬詩歌的意象世界
原鄉迷思與邊陲敘述——從散文看馬華新生代作家的散文書寫
馬華新生代作家的歷史書寫及屬性意識

第三輯 思潮與論爭
從存在主義思潮的引進看五六十年代台灣文化場域
浪漫主義與60年代台灣文學思潮
台灣都市小說研究的理路辨析
殖民體制下的「台灣民族主義」?
——從藤井省三的《台灣文學這一百年》及相關論爭談起
對「魯迅與台灣文學關系」相關論述的質疑
90年代以來台灣的多元文化主義思潮
意識形態與文化研究的偏執——評周蕾的《寫在家國以外》
視覺現代性與第五代電影的民族志闡釋
——以周蕾的《原初的激情》為中心

后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