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古今演變研究論集四編(上下冊)

中國文學古今演變研究論集四編(上下冊)
定價:1188
NT $ 1,034
 

內容簡介

本書為第四屆中國文學古今演變研討會的會議論文集。書中論文集中討論了前沿學術視點——文學古今演變的相關問題,匯集論文共計62篇,涵蓋了文學古今演變研究的各個領域,相當全面而具有權威性。
 

目錄

前言
深切緬懷「中國文學古今演變研究」創始人章培恆先生
回歸經典探究人心——由當前古典文學研究走向看《中國文學史新著》
傳統/現代:中國文學研究中的二元對立思維
面對傳統
中國文學數理批評的歷史與現狀
從「要素」說看中國創作主體論的古今演變
論中國早期自由職業文化人對文學現代化的貢獻
周作人與李贄思想接受過程的近代演進
中國現代主義文論發生的文化背景論
論中國現代文學思潮轉型背景下的左翼啟蒙派
當代文學及其「時間段」划分
尋根文學新儒家人格論
試論網絡文化對中國文學經典的傳播、接受和改編之影響
從比較文學看中國傳統文學的文化特性
關於中美文學比較的隨想
用西方理論解析和比較中國古代文論
從《新石頭記》的「中體西用」到胡適的「全盤西化」
——中國文學現代化進程的發生學考察
論林紓對中外小說藝術的比較研究
雅俗新舊中西之間
——從《忘山廬日記》看近代文人戲劇審美情趣
論魯迅早期的浪漫主義美學觀念
從西方到本土
——宗白華關學思想轉換背景淺析
清涼山下且安禪
——論唐代五台山文殊信仰
宋季浙江詞人的創作論與三家詞
話本小說的產生與杭州
浙江古代戲曲的演變過程
時事、民情與俗曲題材的擴張
——有關1924年「江浙戰爭」俗曲探究
明清之際寧國府的理學對施閏章家學
及其詩學的影響
明中葉秦隴文人集團及其詩學觀
清代吳地「九老會」文學活動探論
晚清小說中的「粵民走海」敘述及其先鋒意義
區域文化視角下的重慶文學
試論中國詩歌的敘事性與戲劇化手法
從《詩經》到《集結號》
——老兵一路走來
曹丕對《詩經》的接受及其意義
「宮體詩」的界定及其文體價值思辨
——兼釋宮體詩與宮體文的關系
論「詩人之詩」與「學人之詩」
互文視域下的《西昆酬唱集》與宋詩演進
東坡詩法與佛禪
論元泰定、至正間詩風之轉變
茶陵詩派新論
詩情心路張太岳
——關於張居正詩歌的文化解讀
屠隆與明代復古派后期詩學觀念的承傳與變遷
論「格調」的義涵與功用
「適獨坐」的審美實現
——論袁昶詩
末世智者
——俞明震論
論詞的運思結構對新詩的影響
朱疆村與20世紀的吳夢窗評價問題
中國小說人物研究方法的古今演變及其轉型之路
淺析古代小說中狐文化的演變
論唐傳奇在中國文學史上的演進與貢獻
「聖賢」「英雄」關系實質與「英雄」的多重面相
——《虯髯客傳》研究論文之一
如何開口
——中國小說敘述(者)古今演變的歷史軌跡
李贄評《水滸》問題爭論述略
傳播學視野中的《西游記》
——《西游記》研究的新轉向
論《紅樓夢》續書的批評價值
——小說名著的古今續衍現象研究之二
晚清以來俠情小說的發達與「俠」觀念的變遷
20世紀初與世紀末的非寫實小說高潮
言情與世情:張愛玲與中國傳統人情小說
在精神上的內在聯系
金庸小說聲音傷人母題及其淵源
《庄子大宗師》篇兩組莫逆之交的由來及塑造
現代散文創始者的自我溯源與傳統文學評價——以《中國新文學大系》散文卷導言為中心
試論明清近代時調結構體式的演變
論《昌黎先生文集》陳澧父子批點的學術價值
唐文治的文道論和文術論
附錄
第四屆「中國文學古今演變」學術研討會綜述(一)
第四屆「中國文學古今演變」學術研討會綜述(二)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