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偷走了我們的財富?

誰偷走了我們的財富?
定價:270
NT $ 269
  • 作者:張化橋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6-06-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300225578
  • ISBN13:9787300225579
  • 裝訂:209頁 / 普通級 / 1-1
 

內容簡介

「最佳經濟分析師」張化橋,秉持大膽敢言的作風,在《誰偷走了我們的財富(精)》中揭示股市的真相及投資者最易跌落的陷阱。他憑借多年來在投行及小額貸款行業的經驗,提出獨到的投資智慧及尋找優質股的法則:選擇有「護城河」的公司、避免頻繁交易、小心看起來便宜的股票、H股比A股值得投資、放棄私募股權市場、挑出有潛質的企業……

本書中也提及中國經濟問題及觀測中國股市的走向,不但讓股民穩守口袋里的財富,還讓金錢持續創造價值!

張化僑,「最敢講真話的和有良知的分析員」

前瑞銀中國投資銀行部副主管,現任慢牛投資公司董事長。1963年出生於湖北荊門縣,中國湖北財經學院經濟學學士、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碩士,后加入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工作;並於1991~1994年間於澳洲堪培拉大學任金融講師。

1994年,張化橋移居香港,先后於惠嘉、里昂及匯豐等多家外資銀行擔任經濟師和股票分析師。1999~2006年,在他擔任瑞銀中國研究部主管、聯席主管期間,他的團隊連續五年被《機構投資者》雜志評選為「最佳中國研究團隊」,他本人也連續四年被《亞洲貨幣》雜志評選為「最佳中國分析師」。

2000~2003年,他在瑞銀大力推薦小型民營企業,並創立民企指數,被冠以「民企之父」之稱;2003年,協助推進中國QFII(合資格境外投資者)機制;2006~2008年,擔任上市公司深圳控股的首席營運官;2008年底,重回瑞銀當投資銀行家;2011年離開瑞銀,轉而從事小額貸款業務。
 

目錄

第一章 誰能戰勝股市?
1.01 打工仔的發財夢
1.02 踏踏實實的個人投資
1.03 我的資產分布
1.04 國有企業好過民營企業
1.05 看好銀行股的理由
1.06 老股民的新困惑
1.07 股市見底了嗎?
1.08 債券與股市的關系
1.09 A和H,買哪個?
1.10 我們會犯的七大錯誤
1.11 我的選股路線圖
第二章 股民要如何避免越來越窮?
2.01 「股市真便宜」是什麼意思?
2.02 為什麼中國股票不盡人意?
2.03 投資者需要安全感
2.04 股民怎樣才能越來越富?
2.05 我們要與時俱進
2.06 你究竟是股東,還是捐款人?
2.07 股票市場需要游說者嗎?
2.08 擺脫流動性刺激,振興股市
2.09 A股的未來十年
2.10 該控制貨幣供應了
2.11 中國股市需要QFII嗎?
第三章 什麼是能讓你安枕的好公司?
3.01 你的錢屬於誰?
3.02 董事長的業績
3.03 董事被迫發大財
3.04 投資者踩着舞步去上班
3.05 企業執行力左右大局
3.06 好行業也有壞公司
3.07 高速公路公司H股的投資價值
3.08 看見魔鬼時,別吭聲!
第四章 金融創新成了危機之源?
4.01 中國的銀行不能再膨脹了
4.02 銀行可以上市,但不得融資
4.03 中國銀行股的黃金歲月
4.04 余額寶想動銀行的奶酪?
4.05 政府必須獎勵余額寶
4.06 開辦民營銀行的「捷徑」
4.07 談影子銀行內幕
4.08 小微貸款的基礎設施在哪里?
4.09 銀行業的前景如何?
第五章 咱們的財富在哪里?
5.01 如果水價漲五倍……
5.02 咱們為什麼都愛發改委?
5.03 最簡單的政策就是不行!
5.04 誰奪走了企業家的快感?
5.05 企業的並購和噩夢
5.06 降低中小企業資金成本的關鍵
5.07 咱們天天被攤薄,還在傻樂
5.08 衡量通脹,看科長指數
5.09 「貨幣戰爭」的可笑
5.10 中國必須加息,而不是減息
5.11 我們的兩個信貸市場
5.12 建議發行「中華地票」
附錄A 投資要有護城河
 

你的艱難歲月,我的艱難歲月
雖然已經有了36年的經濟高速增長,但是從某些角度看,咱們中國確實還是很窮。而且,考慮到自然資源(包括水和新鮮空氣)等因素,咱們未來還會有段比較艱難的日子。

發牢騷很容易,但是,我這本書不准備那樣做。我只是想分析,咱們為什麼會如此。究竟是誰偷走了本來屬於咱們的財富?

說實話,我認為,其實咱們還是應該反思自己。我們的國家、做決策的部門,都是由千千萬萬普通人組成的。20世紀80年代,我本人就在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工作過三年。后來,我又到國有的大企業擔任高級管理職務。當然,決策部門在制定政策的過程中,實際上在大多數情況下反映了民意,但民意經常是錯的。有些政策開始是正確的,但是,時過境遷,政策就需要調整。有時候,民意可能會阻礙改革,阻礙進步。

本書分析了部分經濟決策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分析咱們自己的無知。本書的落腳點是,作為一個老百姓,我和你如何看到咱們自己的問題,以求盡量少犯錯誤。即使我們無力強迫別人改變看法,獨立思考和實現財務自由,總可以吧!

年輕時的艱難與幸運
我年輕的時候,日子過的很艱難。但是,今天的年輕人可能沒有我那時候幸運。你遇到的挑戰更大。

我已經52歲。1979年,我從湖北省荊門縣的農村考進湖北財經學院讀大學本科。雖然當時的中國和當時的我都非常貧困,但是,空氣是清新的,空氣中流動着希望。

我的父母都是農民,而且因為他們是老上中農成分,所以在村子里抬不起頭來。
在大學里,我們幾乎沒有學到真正的知識或者技能。因為,師資在當時非常差,課程安排和現在也不能比。我記住的僅有的兩個東西,就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財政取之於民,用之於民」。

大學生在那個時候是天之驕子,學費全免。生活費也有救濟,我家貧困,所以我每個月可以收到12元人民幣的政府補貼,父母再補貼3元,足夠了。衣服和其他消費大約每個月6元。

1983年,我們順利地畢業了。當然,我們的腦子里還是空空的,所學到的財經知識極少。但是,我們有擔保分配。我被分配到了襄樊市稅務局。不過,我還沒有來得及去襄樊報到上班,就收到了研究生的錄取通知書。雖然專業知識很少,但是我的數學和英文還算不錯。我考到了在北京市五道口的中國人民銀行的研究生部。這里的學制和師資跟武漢市差不多。三年又順利地過去了,我依然頭腦空空。

在五道口,我的月薪46元人民幣,再加上副食補貼5元,交通補貼3元,日子也能過得去。雖然當時北京的國營企業工人的平均月薪也不過40多元人民幣,但是人家還要養家糊口。所以,我必須開始儲蓄。我的學長跟我強調,我每個月至少要存15元才能保證五年以后成家!

我那樣一個農村的窮學生可以順利讀完七年大學和研究生,靠的是政府支持。而且,當時的城鄉相對平等,大家生活條件差不多,物價也很低。我並沒有感受到城里來的同學有太嚴重的優越感。

中國的巨變
到了30多年以后的今天,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跟30多年前比,你的名義收入比我當時增加了很多倍,你的財富增加了很多倍,也許你還買了好幾套房子。但是其實很多人還是會擔心,我們的退休真的有保障嗎?我們的房子會不會因為環境惡化而貶值許多?我們的子女能夠找到合適的工作嗎?他或者她會遇到何種競爭?

這30多年來,我認為中國最大的變化是:
(1)房改+利率管制。十多年前「房改」導致的巨大財富聚集。一大批本來的公共性房屋突然間變成了私有財產。擁有房產的人象征性地付了一點錢,但是這些錢還是大大低於公平價值的。隨后年復一年的經濟發展以及通脹推高了這些房產的價格,使房產擁有者的財富迅速升值,造成了與無房者的差距越來越大。
在一個資產價格持續膨脹的環境里,你必須有資產,才能跟市場保持一致。如果你的資產多於平均數,你就會跑贏大市;否則,你會被大市甩在后面。就是這樣殘酷。

(2)股市。這20年來的股市傷害了大量股民,養肥了部分上市公司大股東、PE(私募股權投資)投資者和內幕交易者。這里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呢?首先,我們把企業上市當成了「扶貧」,以及國有企業的「脫貧」。當然,這種特權不能太多太泛,因此,政府嚴格控制了上市企業的數量,其結果是股票價格的長期被高估。在企業上市數目不斷增加的過程中,股價就處於長期下滑趨勢中。

其次,每次遇到股市大跌,股民便「勇敢地」當起了炮灰。同時,股民看到了四面八方在給我們鼓勁兒:報紙的社論、電視演說、降低印花稅、停止IPO(首次公開募股)。

(3)城鄉差距。60多年來,中國的城鄉差距在迅速擴大。2014年,政府開始下決心逐漸取消這種城鄉差距。不過,我不知道真正取消戶口還要多長時間,因為畢竟這涉及到多方面的利益。

讓人十分擔憂的一點是,即使農民可以自由進城,他們中的一些人可能也沒有經濟能力住在城里。他們的醫療、教育、文化、經濟和政治地位在短期內還是會有巨大差距。30多年來的通脹和資產價格升值使他們離開家鄉的難度增大了。而農村的土地在萎縮,河流被污染或者干涸,森林在消逝,他們的生計受到了根本性的威脅。

(4)國有企業。特別是壟斷性國有企業,比如石油、石化、鐵路、電力、交通、水務、銀行等行業的參與者占領了有利的地位。他們的報酬越來越高,越來越高於其他行業,因此現在調整也漸漸開始,以免出現報酬與付出脫節的情況。畢竟,我們不能以「多勞多得,激勵機制」為理由,將國有資產本來就應該有的回報當成員工們的勞動回報。如果不盡快調整,在以上這些行業之外,我們很多人會越來越被甩在后面。
……

英國的一份報紙《每日電訊報》(TheDailyTelegraph)甚至組織了萬人簽名運動,呼吁政府緊急采取措施,要麼撤銷當時的條約,要麼增設對外來勞工和移民的限制(其實也是撤銷承諾)。英國政府雖然遇到來自選民的極大壓力,但是承諾就是承諾,條約就是條約。所幸的是,東歐的移民並沒有像潮水一樣涌人英國。
在整個抗議過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如果把英國換成中國,情況又會如何呢?說不定,我們會找無數個理由,說這個不行,那個不行,武斷地撤銷承諾。英國今天的富有當然跟它的開放密切相關。我問自己,咱們能否認識到這一點?

在倫敦,我經常碰到中國的企業家到這里來考察、旅游、經商,大家都說英國的法律制度透明和容易遵循。這就是英國成功的關鍵,也是它未來繼續繁榮的根本原因。它在外國人中的口碑,給外國人的消費者體驗實在是金不換。如果一個國家的人非要把外國人折騰得死去活來才善罷罷休,傷害的當然是自己。

我在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工作時,已經有大量的外國銀行在中國成立了代表處。但是差不多30年以后的今天,外國銀行還是受到諸多限制,它們在中國的銀行業務也一直在寒風中哆嗦。我們多年來奢談監管和限制,受傷害的當然只能是中國人自己。

有時候,我們可能還有一些心理障礙,導致了我們的貧困。在本書中,我希望通過各種話題,談談咱們公眾所需要的心態調整,也試圖對一些經濟政策和咱們老百姓的反應做一些評論,發表我的建議。

今天我們遇到經濟問題時不能歸罪於別人,不能歸罪於政府,只能反思自己。咱們自己的錯誤和無知是最大的敵人。如果我們想朝着美好的方向改變,最大的障礙往往是不能及時意識到或者改正咱們自己的錯誤。

本書前面幾篇文章是新寫的,后面多數是在我的博客文章基礎上整理的。得罪人不是我的目的,我只是希望講出實話。

張化橋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