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中的中國知識分子:尋求秩序與意義(1890-1911)

危機中的中國知識分子:尋求秩序與意義(1890-1911)
定價:252
NT $ 219
  • 作者:(美)張灝
  • 出版社:中央編譯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6-06-01
  • 語言:簡體中文
  • ISBN10:7511729746
  • ISBN13:9787511729743
  • 裝訂:249頁 / 普通級 / 1-1
 

內容簡介

伊薩以Eugene Ysaye(1858-1931)是19世紀比利時著名的小提琴家、作曲家。他集演奏、指揮、作曲、教師為一身,是古典音樂小提琴中,自科萊利、帕格尼尼、斯波爾、維尼亞夫斯基、維爾當等以來的小提琴傳統的繼承者和傳遞者。德彪西、佛蘭克都曾把自己寫的奏鳴曲題獻給他,肖松也把「音詩」題獻給他,而他卻把他的六首小提琴無伴奏奏鳴曲題獻給了比他年輕的六位小提琴家。他的小提琴無伴奏奏鳴曲既保留了巴赫以來的古典傳統,又具有現代的創新精神,成為小提琴經典曲目中的精品。前蘇聯小提琴家奧伊斯特拉赫說:「伊薩以的無伴奏奏鳴曲是小提琴曲庫中特別有藝術價值的,他的作品開創了小提琴技巧的新水平,是自帕格尼尼以來把樂器的潛力發揮得淋漓盡致。尤其是用復調手法的寫作,既有大膽的創造,又具高尚的藝術趣味。」

伊薩以是在一次聽了年輕的小提琴家西蓋蒂演奏巴赫的小提琴無伴奏奏鳴曲后,引發了創作無伴奏奏鳴曲之靈感的,他很快便構思了六首無伴奏奏鳴曲,其中第一首就是題獻給小提琴家西蓋蒂的。這些奏鳴曲是以巴赫無伴奏奏鳴曲作為模版,甚至所用的調與巴赫也是同樣的,如第一首g小調、第二首a小調、第三首d小調等。巴赫的精神在伊薩以奏鳴曲中時有體現,例如第一首,其樂章結構是慢板、賦格、詼諧曲、急板等;第四首中也采用了巴赫時代的阿列曼德、薩拉班德等古代舞曲的組曲形式。在和聲語言上,伊薩以大量運用減七度、增四度等音程,還采用了當時印象派作曲家常用的全音音階(1 2 3 #4 #5 #6)、三全音音程(1 3 #5)及五聲音階等,強調了色彩和力度的變化,音調新穎、熱情。作為一位對小提琴的樂器性能掌握得心應手的作曲家,他在小提琴技術上運用了許多新的演奏技法:如平行的六度音階、大跨度的經過句和上下快速飛奏,有貼近琴馬的敲擊又有左手撥弦的伴奏,還有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中國社會依然處於一種混亂而失序的局面。所謂「千年未有之變局」也提供了一種罕見的實驗環境,即所有的政治思想得以在此間交匯、碰撞。對當時許多中國知識分子來說,這段時期不僅意味着伴隨西方擴張而來的社會政治秩序的崩潰,更是傳統世界的瓦解。當危機加劇時,身處其中的知識分子自然會感到有必要設計新的世界觀,以恢復周圍世界的道德與社會秩序。

在本書中,張灝對康有為、譚嗣同、章炳麟、劉師培等四位在中國歷史轉變時期(1890-1911)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進行獨辟蹊徑的研究。這些站在時代前列的思想家,並不止於重塑政治秩序,他們要做的是改造整個社會。在這一背景下,作者試圖理解這些知識分子身上共存的傳承性和斷裂性:他們既受傳統漢學影響,又受西方思想浸染;既有世界主義的傾向,也有民族主義的激進;既關注個人如何追求至善境界,也關注人和外部世界的關系。

我之所以選擇這四個人物,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他們都在此時期以不同方式扮演了思想界的主要角色。更為重要的是,他們的世界觀反映了以往缺乏研究的這一時期十分重要的思想風貌。我相信,一並分析他們四人的世界觀,可以使我們從一個新的視野來審視他們的思想和時代。——張灝

19世紀與20世紀之交,中國社會依然處於一種混亂而失序的局面。所謂「千年未有之變局」也提供了一種罕見的實驗環境,即所有的政治思想得以在此間交匯、碰撞。對當時許多中國知識分子來說,這段時期不僅意味着伴隨西方擴張而來的社會政治秩序的崩潰,更是傳統世界的瓦解。當危機加劇時,身處其中的知識分子自然會感到有必要設計新的世界觀,以恢復周圍世界的道德與社會秩序。
在本書中,張灝對康有為、譚嗣同、章炳麟、劉師培等四位在中國歷史轉變時期(1890-1911)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進行獨辟蹊徑的研究。這些站在時代前列的思想家,並不止於重塑政治秩序,他們要做的是改造整個社會。在這一背景下,作者試圖理解這些知識分子身上共存的傳承性和斷裂性:他們既受傳統漢學影響,又受西方思想浸染;既有世界主義的傾向,也有民族主義的激進;既關注個人如何追求至善境界,也關注人和外部世界的關系。

我之所以選擇這四個人物,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他們都在此時期以不同方式扮演了思想界的主要角色。更為重要的是,他們的世界觀反映了以往缺乏研究的這一時期十分重要的思想風貌。我相信,一並分析他們四人的世界觀,可以使我們從一個新的視野來審視他們的思想和時代。——張灝連續不協和雙音以及三根弦上和弦的經過句等,大大豐富了小提琴的表現手段。

張灝,1937年出生,原籍安徽省滁縣。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后留學美國,獲哈佛大學碩士、博士學位,現為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香港科技大學名譽教授,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名譽教授。研究領域為中國思想史,特別是近代思想史。主要著述有《梁啟超與中國思想的過渡:1890—1907》《危機中的中國知識分子:尋求秩序與意義》《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張灝自選集》《時代的探索》等,他也是《劍橋中國史》晚清部分的撰稿人之一。
 

目錄

第一章 導言

第二章 康有為(1858—1927)
一 思想歷程的開端
二 探求思想融合
三 「仁」的道德玄學世界觀
1. 仁」的世界觀
2.「仁」的道德思想
3. 康氏的人性觀
4.「仁」的激進化
5. 仁」的歷史化
四 康有為的未來烏托邦思想

第三章 譚嗣同(1865—1898)
一 男子漢和殉道者
二 譚的思想探索
三 人性的研究:「仁學」
1.哲學源流
2.實在玄想
3.譚理念中的批判精神
4.譚的反傳統抗議

第四章 章炳麟(1869—1935)
一 兩條道路的選擇
二 章早期思想的形成
三 超越種族民族主義道德觀
四 超越種族民族主義:章氏走向唯識宗的道路
五 佛教世界觀
六 來自佛家觀點的文化批判
七 章氏佛教世界觀的兩面性

第五章 劉師培(1884—1919)
一 劉師培的思想淵源
二 尋求「至善之人」和「至善社會」
三 劉師培詩中的自我和世界觀念
四 無政府主義的理想

第六章 結語
附錄
譯后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87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