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收錄了國家天文台各研究領域首席專家、研究團隊學術報告及科普文章22篇,所涉及的內容包括我國領先或知名的天文觀測設備天文望遠鏡、具有悠久歷史的天文觀測站、前沿的天文研究領域等,以生動形象的內文設計、通俗易懂的語言表達勾勒出更加的天文知識體系,書中每篇文章給出科學家寄語,補充文章相關主題天文知識。書中凝聚了國家天文台具時代和歷史意義的研究內容,是一本面向公眾的國家天文台科普品牌圖書。
石碩,理學博士,高級編輯。1999年于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畢業后,在中科院系統工作至今。曾任中科院辦公廳信息宣傳處處長、綜合處處長、秘書處處長,先後兼任中科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中科院新聞中心副主任等,2016年1月到國家天文台工作,現為黨委副書記兼紀委書記,分管科學傳播、院地合作等業務工作。
牽頭策劃完成中科院60周年院慶系列活動,鳳凰衛視《向科學進軍——共和國60年科學往事》六集專題片等大型活動和報道,參與制作十二屆「華表獎」獲獎影片《侯祥麟》;全球性會議「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星』征程專題論壇策劃及負責人;撰寫文章《讓科普與創新比翼齊飛》發表于2017年12月18日《人民日報》,撰寫文章《當前科普工作發展特徵分析與未來展望》發表于《科學通報》2018年第63卷。榮獲國防科工委「我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新聞宣傳工作先進個人」(2008年2月),科技部「科技奧運先進個人」(2008年10月),國防科工局「探月工程嫦娥二號任務新聞宣傳工作先進個人」(2010年12月)等榮譽。
嚴俊,理學博士,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任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項目工程經理部經理,探月工程月球應用科學首席科學家,國防科工局空間碎片專項首席科學家,曾任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台長。主要從事天體物理研究工作,在星際分子雲和恆星形成研究方面,特別是在赫比格-哈羅天體觀測和理論研究方面有較深的研究。主持和承擔10多項中科院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重大、重點和面上項目。1992年起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2008年獲國防科工委中國首次月球探測工程有功人員獎,2010年獲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6部委「探月工程嫦娥二號任務突出貢獻者」獎,2011年獲國防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2012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
國民海洋意識發展指數報告(2017)
$355 -
ArcGIS for Desktop基礎操作實踐教程
$188 -
星星離我們有多遠
$256 -
引力波:愛因斯坦最後的禮物
$256 -
工程地質學
$260 -
湘贛丘陵區更新世以來紅土沉積與環境演變
$412 -
關於太陽與太陽系,我們還不知道的
$198 -
北斗衛星系統的定位技術及船舶導航應用
$512 -
政治理論與全球氣候變化
$240 -
如果宇宙可以伸縮
$573 -
中國海洋經濟(2019年第1期 總第7期)
$534 -
天體運行論(全新插圖版)
$355 -
工程地質與土力學(第三版)
$261 -
探索真實宇宙:宇宙學思想的工具、形成和代價
$773 -
工程地質
$260 -
微地震反演研究
$773 -
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原理:GPS、格洛納斯和伽利略系統
$534 -
追捕祝融星:愛因斯坦如何摧毀了一顆行星
$246 -
甲烷氧化菌--生物學基礎與應用
$512 -
測量學
$16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