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出版緣起~

  我們寫這本書,是因為不得不寫。

  我們二人,都走到人生歷程中,該點存貨的階段?反省成就,追溯緣由。回頭看看我們已經爭取到的東西,然後自問:「此後,要何去何?」

  在人生旅途上,我們已經走到一個十字路口,遲疑著該怎麼前進,或者要帶著什麼一起進。我們發現自己,越來越疑惑,該帶什麼?該成就什麼?該放棄什麼?又該和誰攜手踏上旅途?

  我們彼此都知道,此時需要為生命注入新的活力,因此,合作著手進行這個計劃,但願能達我們的目標。

  直覺告訴我們,我們帶了太多昨日的行李?只是二人都不知道該如何減輕負擔。此時壓在肩頭上的重擔,正是支持我們走到此處的東西。工作、家庭、人際關係,都使我們的人生感到完滿,但同時,也常常超出自己能力所能負擔。至此不禁懷疑,我們的人生塞了這麼多東西之後,是否還有足夠的空間,可以真正活著?

  我們開始質疑從年輕時就一再努力的目標。似乎生命中最美好的一部份已經結束,此後的自己,只是一個不斷凋零的形體,而這個自己甚至不是我們真正想要的樣子,當然也不適合往後的漫漫長路。

  開始寫這本書時,狄克四十八歲,戴夫三十五歲。我們是「嬰兒潮」的壓軸,在我們的身上,反映著當代人曾經歷過,正在經歷,以及未來仍會經歷的事。雖然年紀不同,但正如同偉大的瑞士心理分析學家卡爾‧容格(C.G. Jung)所形容的,我們的人生已走到「下午」。我們帶著錯誤的假設跨出步伐,以為早上的真理和理想到了下午仍然有效。不過容格早就警告過:「我們不能照著上午的計劃來過下午的人生,因為早晨美好的事物到了傍晚可能就不微不足道,早晨的真理到了傍晚,就會變成謊言。」

  當然,在啟程時,沒有人考慮到這點,就一腳踩了進來。在成功地走過「早晨」的旅途,並要開始我們的「下午」之時,二人都相當茫然。我們甚至不自知,自己已臣服於這個文化對於成人的陳腐觀點?你在中年是什麼樣子,你的餘生就是這個樣子。

  但是,合作寫作此書,讓我們瞭解,事實並非如此。我們覺得生命已經不堪負荷時,也正是我們踏上出乎意料,充滿成長與活力的旅程。我們發現,適合下午,並且繼之步入黃昏的計劃,蘊藏在我們的內心。只有將目光轉向內在,學著依賴內在的方向感,我們才會知道此刻自己身在何處,想到哪裡,該如何到達;我們才會找到下午的計劃。

  我們必須解開包袱,重整行囊。

  解開包袱,意謂著好好地檢視我們所攜帶的東西,問問自己,為什麼要帶著它們。看看我們所擁有的東西、責任、關係,是否仍是促使我們前進的助力,或者已成為阻力。

  重整行囊,是要重新評估,重新發現。重新安排事物的先後順序,修改我們對於美好人生的看法,再次獲得活著的感覺,如此,我們才能昂首向前。

  一旦開始將目光轉向內在,我們很快就會發現,重整行囊是一項不可或缺的生活技巧。只有不斷重複這個過程,我們才能保持不斷的變化和成長,掌握人生的目的和方向,而不致陷入一成不變的公式裡,不但到不了目的地,還會不斷向後退。此外,我們也瞭解到,前方的路途,有可能是這場旅程最美好的部分,因為我們還有機會重新發掘,再次擁抱對我們而言最重要的事。這是個能讓你獲得更深刻、更真實的成就感的機會。

  根據研討會和訪談所得到的結果,我們相信,一向為人所輕視的「中年」,很有可能成為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光?只要我們願意重整行囊。

  此書是以記錄我們二人重整行囊的過程而寫成的。在這兩年中,我們相信,我們真正找到了自己,瞭解自己所追尋的生命,也知道該如何邁向目標。因此,我們將此書獻給和我們一樣,人生已走到下午的旅者,但願它也能幫助你,減輕你餘生的負擔。

【誰需要這本書】

  下面這些話很耳熟嗎?

  ‧「我實在需調整自己的生活。」

  ‧「我不知道我未來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我並沒充分利用自己的生命。」

  如果你也曾說過這些話,「重整行囊:減輕你餘生的負擔」就是為而寫的書。

  如果你覺得過去的生活方式已使你不堪負荷,如果你不想要未來的你,是以前和在的你,你就更需要這本書;如果你覺得自己幾乎已擁有一切,卻仍然缺乏每個人都需要的成就感,那或許你會在「重整行囊」裡,找到你所需要的東西。

  如果你相信減輕負擔就必需要賣掉所有財產,然後隱居山林或者是遁入印度的修道院,本書並不適合你。那些奔波在家庭、工作、各種人際關之間的人,才需要此書,讓他們在蠟燭二頭燒的同時,還能夠保持平衡;商人、專業人士、家庭主婦、生、退休人士?也就是每一個人需要為人生的下一階段預作準備的人?都需要重整行囊。

  如果恰好是那些出生在一九四六到一九六四年之間的七千六百萬美國人?所謂嬰兒潮?之一,「重整行囊」對或許具有更特別的吸引力。看看你的四週吧!大部分的人都不再湮沒在一堆消費品裡,也幾乎沒有人仍相信擁有「最多玩具」的人最贏。不斷累積已經不再是遊戲規則?現在,你所有的朋友、同事都在問:什麼是真正重要的事?」「多少才夠?」以及「美好人生何處尋?」

  「重整行囊」提供一個嶄新的生活/工作模式,讓你重新思考對你而言最重要的事,並教你達成目標的方法。市面上有數不盡書在談求職,談寫履歷表,談投資理財,談生涯規劃。類似的話題無止盡,而且都持同樣的看法,那就認為生命是可以分割的,我們可以單獨討論生命的某一個元素,而不管其他部分。「重整行囊」則採取然不同的方法。相對於前述的分割手法,此書將各部分再重新組合,將生命視為一個整體,然後討論一完整成功的生命所需的四個元素:工作、感情、地方、人生意義。

  此書的前提是一個顯而易,卻又常被忽略的事實:每個人對「成功」都有不同的定義。為了要達到真正屬於自己的成功經驗,每人都要能夠內省。「重整行囊」提供了一個獨特的方法,來達到這個目的。其獨特性可分三方面來說:先,「重整行囊」讓你能建立自己對於美好人生的看法,因為你可以在本書所提供的美好人生一般公式,加入自己的觀點;第二,「重整行囊」,鼓厲你和自己及他人對話,藉以反應出你對美好人生的看法並將看法付諸行動;第三,「重整行囊」利用旅行及行李的比喻,讓你更能看清楚,生命是一場旅程,你在沿途的經歷均將無可避免地被裝在你所攜帶的行李裡,不管這些經歷是情感的、知性的,或者是身的。

  換個說法,「重整行囊」,會使你經歷一場蓄意的中年危機。不需要改變你生活上的每件事,不需要隱居山林,也不需要遁入印度的修道院裡,你的生命即將產生劇烈的變化。

  由寫作此書的同時,我們二人也都好好地整頓了自己一番,所以可以肯定告訴你,這本書所提供的方法是得通的。這並不表示很簡單,只是證明,我們做得到,你也一定做得到。

  重整行囊以及敦促己選擇一條更有成就感的道路之力量,蘊藏在我們的內心。寫作此書幫助我們成功,但願閱讀此書,也幫助你成功。

理查‧J‧賴得
大衛‧A‧夏派羅

如何掌握你的人生

確保前方路途是旅行最的部份

  整行囊帶你進入一個啟發而解的旅程,提供一個獨特特的機會,讓你放下生活的負擔,看看它們是否真能讓你快樂,並且找到減輕負的方法。本書能幫助你定義並且活出自己的美好人生,平衡成就自我的四個關鍵要素:

  • 和自己所愛的人一起
  • 住在適合你的地方
  • 從事適合你的工
  • 活出你的人生意義
 

目錄

PART 1 它們讓你感到快樂嗎?

  第一章 找回你的笑容

  第二章 何謂美人生?

PART 2 解開包袱

  第三章 我到底帶了些什麼?

  第四章 我真要帶這個東西嗎?

PART 3 工作行囊

  第五章 我的志願

  第六章 如何輕工作負擔?

PART 4 關係行囊

  第七章 想和誰一起旅行?

  第八章 何徹底卸下包袱?  

PART 5 尋找屬於自己的地方

  第九章 何處是我家?

  第十章 你在哪裡才能卸下行囊?

PART 6 重整行囊

  第十一章 我想帶些什麼?

  第十二章 如何平衡負擔?

PART 7 自由上路

  第十三章 了路怎麼辦?

  第十四章 如果沒有迷路怎麼辦?

結語 為什麼成功使人感到如此沉?

 

吹縐一池春水的問題……

生命不能匆匆忙忙。~瑪雅賽伊(Maasai)諺語

  狄克解釋其寫作這本書的動機如下:

  在一次沿著東非塞倫蓋蒂平(Serengeti Plains)邊緣高地的長征旅行中,我經歷了一次重大的突破。

  那一年,東非正遭著有史以來最嚴重的乾旱侵襲。廣大的平原焦炙成塵土;河床乾枯見底,往日綠油油的青草地,只剩下焦黃、雜亂的乾草;而那些曾經閃耀著五顏六色的花朵,也只剩下一片慘白。似乎只有囂張的塵土仍充滿活力,不時高高飛揚,然後落在乾硬、繃裂的土地上。

  越過塞倫蓋蒂平原的遠方,一大群動物移動著。超過三百萬頭的動物聚集在一起尋找水和食物的景況,令人瞠目結舌。他們的隊伍拖曳數英里長,步伐堅定地越過平原,這景像舉世無雙,令人難忘。

  太陽正緩緩落下,在我們的眼前形成迷濛的水霧幻影。徘徊不去的熱氣,像個惡夢,已經吸乾了我們的力氣。我們開著車,每個人都像個衣衫破爛的洋娃娃被綁在座位上似的。車體的小裂縫滲進大量的塵土,溜進我們的毛細孔,每個人都覺得自己乾枯得有如四週的土地。

  我們一行十二人,參加此趟與非洲面對面的「探索之旅」,已走了七千英里。身為這群中年探險家的領隊,肩挑眾人安危的責任同時,還要保持行進的速度,這些壓力和炎熱的天氣加在一起,幾乎使我心力交瘁。

  車隊開進馬加杜魯(Magaduru),一個塞倫蓋蒂平原外圍高地上的小村落。今晚我們將在此紮營,明天早晨將開始徒步的行程。

  突然一個高瘦、帶有貴族氣質的瑪雅賽伊人出現在我們的車旁。他將矛立在地上,以蒼鷺的姿勢站立,一隻腳平衡,另一隻腳舉起,腳掌架在支撐的那隻腳的大腿內側。他略為調整掛在胸前的刀後,用一種優雅自信的動作將身體包在一條老舊的毯子裡,姿勢雖然簡單,卻將他的氣質和地位表露無遺。他黝黑、銳利的目光掃過我們,猶如探測我們身後被風掃過的平原。驕傲、嚴肅的臉上,看不出任何表情。

  出人意料地,他突然咧開了嘴,笑著用英文和基斯瓦希里話歡迎我們:

  「堅保(Jambo)!歡迎來到我們的包瑪(boma)!」

  他和我們的嚮導大衛‧派特森快速地交談,先是看看我們,然後朝附近的牛群方向點點頭。婦女和兒童們藏在灌木叢後,傳來一陣大笑。

  「他說什麼?」我們問。

  大衛笑著說:「他希望你們不致於受不了那些牛隻糞便的味道。」

  這句話打破了緊張的氣氛,大夥都笑了起來,空中盡是這裡的主人和我們的笑聲。他叫薩德斯‧歐‧柯依,是這裡的村長。他緊緊抓住我的手,邀請大家做他的客人。

  在隨後生動的交談中,這個即將成為我們接下來行程嚮導的瑪雅賽伊人,告訴我們他曾在教會學校受過教育,也因此學會英文。不過,他並沒有解釋何以他後來又放棄「文明」的生活方式。當然,他是一個富有影響力的領導人,只不過在他的言談中,隱隱流露強烈的歸屬感,和對村落生活深刻的滿足感。

  瑪雅賽伊人與熟人相處,極為自在,且善於言辭,但因為某些不為人知的原因,他們對陌生人相當疏遠而多疑,好在我們並沒有當多久的陌生人。

  大夥都迷上了柯依。他善交遊,又機智,輕易遊移在我們和村民之間,超越語言和習慣的障礙,讓人驚異不已。那天晚上,圍著小小的營火,當他談到這次的乾旱時,眼角瑩瑩閃著淚光。透過他充滿情感的言辭,我們才瞭解,這次的旱災對瑪雅賽伊人而言,與死刑幾無兩樣。

  第二天早晨,要離開柯依的「包瑪」開始我們的征途時,我驕傲地背起一個全新的背包。那是高科技的最新產品,質輕,‘容量大,有一堆按扣、鉤環和拉鍊,到處是口袋,口袋裡還有暗袋,是徒步旅行者的福音,更何況我的行囊還塞得滿滿的。換個角度來看,身為這次探險隊的領隊,我必須照顧全隊人,要帶的東西自然也比較多。除了必備的急救箱之外,我還帶著各種讓這次的旅行不只是安全,更要好玩的東西。我不是童子軍,不過我謹守他們的格言:「永遠做好準備。」而且,務必要萬事俱備。

  一路上,柯依不時看著我的背包。我覺得他一再將我沉重的負擔和他的隨身物比較。事實上,他只帶一隻長矛和一根趕牛的棍子。最後,他開口和我聊我的背包,想像著裡面到底裝了些什麼東西。我很高興他對我的背包如此感興趣,於是便打算待會休息時,打開背包,讓他看看我對這次的旅行準備得有多週全。

  等到那天下午,當我們靠近另一個「包瑪」,停下來準備紮營時,機會來了。我滿心驕傲地開始將背包裡的東西一樣樣呈現在他面前;我解開扣子,拉開拉鍊,從各個暗袋、夾層、口袋裡取出各式各樣新奇的東西。食具、切割工具、挖掘工具、指南針、觀星儀、閱讀地圖的工具,適合不同場合各種大小的服裝、護理藥品、萬用防水袋,以及各種瓶瓶罐罐,琳瑯滿目,說有多神奇就有多神奇。

  最後,我終於將所有的配備都陳列完畢,不用說,我是相當滿意自己的收集。

  我看著柯依,打量他的反應。他似乎覺得很好玩,不過沒說什麼。我想我可以理解;環顧著排列在我們面前的東西,其實我也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幾分鐘後,看過了所有的東西,柯依終於轉向我,問我一個問題。問題很簡單,但,也很強烈:

  「這些東西讓你感到快樂嗎?」

  柯依的問題,似乎直接命中了我的要害。老實說,那天晚上,我無法回答他的問題,甚至在後來的數個星期中,我也仍然無法肯定地說出答案。

  有那麼一、兩秒,他的問題震撼了我,使我不由得開始思考我所負載的東西,以及理由?不只是這次的旅行,更是我的整個人生。

  急著想要肯定自己的所做所為,不只是對柯依解釋,也是對我自己,我開始一樣樣檢視我帶的東西,試著想清楚,「它」讓我快樂嗎?我們二人圍著營火,談至深夜。不只他在聽我說,我也在聽自己說。最後,我終於看清楚我個人的價值核心。

  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我開始瞭解事實真象。的確,有些東西確實讓我更快樂,可是,許多東西並非如此,至少不值得我背著它們走這麼遠的路。因此,我重新整理了背包,將那些物品取出,送給當地的村民。接下來的行程我的背包裡少了很多東西,我不知道以後會不會再度需要這些東西,只不過,那次我並沒有因為少了那些東西而痛苦。

  重新檢視需要,讓我減輕大半的負擔;餘下的行程,我因為重整行囊,而變得更加快樂。

  這次的經驗讓我開始整理自己的想法和感覺,尋找「減輕負擔」的方法。做為一個生涯規劃指導,我得以和許多當事人、同事、家人討論,再加上此次經驗給我的全新領悟,我終於瞭解,在人生各個階段,定期解開包袱、重整行囊,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

  以下是我和本書另一位作者,大衛,在思考這些想法時得到的領悟,同時也是本書的重點所在:

  ‧ 我們發現,有太多人終生汲汲營營,卻只為了對他們不再有幫助的束縛。引導他們走到目前這個地步的事物,並無法幫助他們到達真正的目的地,許多人因此而感到絕望,悲嘆自己已失去人生的希望。為了克服這種人生隨時會遇到的絕境,我們必須勇敢面對問題,尋找絕處逢生的方法。這就是「第一篇:它們讓你感到快樂嗎?」的重點。

  ‧ 我們發現,不必要犧牲我們已經習慣的便利和舒適,就可以簡化我們的生活。你可以自動放棄,不需要被迫讓步;生命裡填塞的東西越少,就可以發揮越大的潛能。要達到這個目標,我們必須找到對自己而言真正重要的事。檢查行囊,看看裡面的東西,是否都是我們真正想要,也應該要帶的東西。這就是「第二篇:解開包袱」的重點。

  ‧ 我們重新界定所謂「美好人生」,以及它的重要性。並由四個主要成分:工作、情感、地方、人生意義,來分析並進而建立屬於自己的「美好人生」。工作、情感和地方將分別在「第三篇:工作行囊」、「第四篇:關係行囊」、「第五篇:尋找屬於自己的地方」中討論,而人生意義則縱貫整本書皆有討論。

  ‧ 袋子裡的東西決定了我們利用時間的方式,而我們如何利用時間更決定了我們如何生活,以及我們是誰。可悲的是,大部份的人過日子的方式,都沒有真正利用到那些能幫助我們達到理想的東西。只要我們能夠重新打包,重新設計我們的生活,就絕對有可能重拾我們的理想,成為我們真正想要做的人。「第六篇:重整行囊」就是以此為重心。

  ‧ 我們發現,快樂不在於擁有什麼,而在於經歷了什麼。擁有的感覺很棒,可是那不是終極目的。大部分的人所尋找的,其實是一種感覺,一種活著的感覺。這就是「第七篇:自由上路」的重點。

  過去這些年,狄克和柯依的關係越來越好,我們從他身上學到的事也越來越多。那些和柯依圍著營火暢談至深夜的經驗,以及長途跋涉非洲被風掃過的平原,都使我們更能看清楚自己,以及我們的文化。柯依提醒我們,選擇的自由不是我們有或沒有的能力,因此也不會失去。它是我們深藏的本質,只等著有一天,被發覺、被喚醒。任何時候、任何場合,我們都可以自由選擇回歸單純的自我。每個人都有潛力解開包袱,減輕負擔,重整行囊。

  不管你是否已至中年,對大部分的人而言,甚至只是停下來想一想我們所承受的東西,都會是一場危機。更不幸的是,許多人太習慣在危機內匆忙做出決定,拋開一切,只曉得勇往直前,而不知道該暫停一下,想一想問題的根本,看看這條路,到底通往何處。我們不懂該冷靜做出合理的決定,迎向眼前的道路,只知道一味逃離驚慌和害怕的感覺,如此當然永遠找不到出口。

  這本書的目的,就是利用重整行囊的過程,讓你能從危機之外來想想這個問題,幫助你從行李中整理出對你而言最重要的事,也就是讓你快樂的事。接下來你就能打開一張新的地圖,帶著真正想帶的東西踏上全新的道路,迎向真正的目的地。

  這不是經歷一次就能解決的過程,就像柯依所問的問題一樣,那是一種環繞在你四週的感覺,能刺激思考與反省,促使你不斷前進。不論你現在過得好不好,都希望本書所提供的觀點對你有所幫助。

  進行的方式有許多種,很可能在過程中你會找到自己的方式。不過,也許最好的方式,是由這個吹縐一池春水的問題開始: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