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草的數學聖杯─探尋無所不在的胚騰

阿草的數學聖杯─探尋無所不在的胚騰
定價:280
NT $ 60 ~ 252
  • 作者:曹亮吉
  • 出版社:天下文化
  • 出版日期:2003-03-3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4171135
  • ISBN13:9789864171132
  • 裝訂:平裝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幾年前,數學家阿草(曹亮吉教授)寫了一本書《阿草的葫蘆》,特別標明「人類文化活動中的數學」。出版後頗受好評,不過也有人反應,還是寫得太深,跳得太快。因此阿草考慮再寫一本書,能讓一般讀者發現數學是身邊事,因而引起對數學的興趣。

  參加國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數學領域的設計,阿草更能體會到,一般國民需要什麼樣的數學。所以就寫了現在這本書,定位是一般國民能夠知曉的數學。

  究竟什麼是數學的聖杯?在哪裡可以找得到?這聖杯就是數與形所能呈現的各種胚騰(pattern),也就是廣義的規律。其實在世足賽成績單裡、在問路的時候、在氣象報告中、在數星星的時候、在音樂裡、在鋪磚的時候、甚至在笑話中都能找到數學的聖杯。只要跟著阿草追尋聖杯的過程,你會發現它無所不在,而且可以體會到發現數學的喜悅與衝動。

作者簡介

  曹亮吉,大學入學考試中心副主任,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銀籤獎得主。

  台大數學系畢業,美國芝加哥大學數學博士。曾任台大數學系教授、系主任。

  研究興趣為數論、科學教育。除了學術研究之外,也致力於數學與科普寫作。著作有《阿草的葫蘆》(獲第一屆吳大猷科普著作獎創作類銀籤獎)、《阿草的曆史故事》等書。

 

目錄

序 數學就在你身邊

第0篇 學篇——學什麼、怎麼學

  • 0.1 人是尋求規律的動物
  • 0.2 從規律到胚騰
  • 0.3 問路
  • 0.4 尋根
  • 0.5 成績單的學問

第1篇 說篇——說什麼、怎麼說

  • 1.1 1、2、3……
  • 1.2 向前看,怎麼解?
  • 1.3 雞同鴨講
  • 1.4 分門別類
  • 1.5 舉一反三

第2篇 算篇——算什麼、怎麼算

  • 2.1 現代的覺者
  • 2.2 焦點新聞數字
  • 2.3 差不多先生的一天
  • 2.4 去零術
  • 2.5 八分之七等於一
  • 2.6 潛在的無窮

第3篇 變篇——變什麼、怎麼變

  • 3.1 代數思維的核心
  • 3.2 類化的系統
  • 3.3 關係的類化
  • 3.4 數學模型
  • 3.5 等比的世界
  • 3.6 音,調對了嗎?
  • 3.7 頻率的平均

第4篇 看篇——看什麼、怎麼看

  • 4.1 找路
  • 4.2 登高遠眺
  • 4.3 台灣的面積
  • 4.4 左邊的路給誰走?
  • 4.5 孿生的左與右
  • 4.6 對稱
  • 4.7 帶狀裝飾

第5篇 想篇——想什麼、怎麼想

  • 5.1 數學是一種語言
  • 5.2 集體與個別之間
  • 5.3 人皆有死
  • 5.4 混水可摸到魚?
  • 5.5 0與1之間的選擇
  • 5.6 挑戰約定,突顯特色
 

數學就在你身邊

  幾年前我寫了一本書《阿草的葫蘆》(遠哲科學教育基金會出版),特別標明「人類文化活動中的數學」。出版後頗受好評,不過也有人告訴我,還是寫得太深,跳得太快。

  我承認,該書的讀者應該是已對數學有興趣,而更想知道數學在文化中所扮演角色的人。我考慮,是否該寫一本書,能讓一般讀者發現數學是身邊事,因而引起對數學的興趣。

  參加國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數學領域的設計,讓我更能體會到,一般國民需要什麼樣的數學。所以我就寫了現在這本書,定位是一般國民能夠知曉的數學,內容固然有些九年義務教育該學習到的數學,也有不少以義務教育為基礎,在終身學習的實踐中,一位成熟的社會人士也能領會的數學。

  「數學是科學之母」,學科學的人都會同意這樣的主張,但一般人為什麼要學數學?很多人說離開學校後,除了簡單的算術外,數學是沒有用的;少數人說學好數學腦筋會比較清楚。前者屬數學無用論,後者屬數學抽象有用論。無論怎麼說,數學教育之功能是件很神祕的事。

  這使我想起了尋找聖杯的故事。從十二世紀開紀,英國流傳亞瑟王及圓桌武士的故事。除了主架構外,後人又添加了許多新武士及他們的冒險故事。冒險故事之一就是尋找聖杯。

  聖杯是耶穌及其門徒,在最後晚餐所用的杯子,自然神聖得很;傳說聖杯又可變出許多食物,所以又是有用得很。「神聖得很」類似於數學抽象有用論?「有用得很」類似於「數學是科學之母」,或者對一般人真有用?

  傳說聖杯放在某一個古堡中,也傳說聖杯無所不在,於是眾多武士忙得不亦樂乎。從事數學教育的人也在問,數學的聖杯是什麼?在哪裡找得到?經過多年的尋尋覓覓,我認為數學的聖杯就是數與形所能呈現的各種胚騰(pattern)——廣義的規律,在日常生活中,在各領域裡,它是無所不在的。

尋找數學聖杯

  我把各處找到的數學聖杯,彙整成這本書。這本書採例舉式的,儘量用實際的例子來表達意旨。全書36篇文章,依類分成6大篇,各以「學、說、算、變、看、想」為題。

  「學」篇強調學數學的重點應擺在胚騰的追求與了解,胚騰指的是各種廣義的規律,在許多事務中的數與形都會出現。學會追尋胚騰,使得數學能力生根,學數學才真正有用。

  裡面有兩篇文章談規律與胚騰。<人是尋求規律的動物>這篇文章,原來出現在黃敏晃教授所著《規律的尋求》(心理出版社出版)一書中,是我替該書所寫的一篇序文。第二篇文章<從規律到胚騰>則說明「廣義的規律」是什麼,為什麼選用「胚騰」做為pattern的中譯。另外的三篇文章則舉例談數學的學習。

  「說」篇談的是一般語言中,牽涉到數字的語彙,譬如數數、計量、說時間、說空間、說順序等等。我們用十進位夾帶萬進位數數,很有特色。我們用數詞來做為點數實物的單位,但數詞應用對象的歸類太馬虎,造成學習數詞的困擾。時間、空間、順序的說法,如果不去注意說話者的時空背景,有時會造成雞同鴨講的窘境,譬如「向前看」怎麼解?下一班車、這一班車又怎麼移轉?

  另外,有些用語和說法與數學有關,如亂七八糟、舉一反三等,已融入日常用語中,借來做為類比之用。能深究其原意,更能了解這些用法的深意。

  「算」篇談的是算術。算術不只是計算規則而已。我們經常遇到很大的數目,不可能細數,只能估算。估算當然要了解相關事務的背景。要與日常生活或其他領域連結,數學才會有用。連結從算術就得開始。

  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數目,譬如要過的日子、人口的多寡、航班的號碼,都有無限增長或重複利用的可能,我們稱之為潛在的無窮。怎樣掌握潛在的無窮,算術也能扮演重要的角色。

  「變」篇談的是代數,強調「變」是代數思維的主軸:把同類的事務,以變數x做標記加以類化;隨著事務x的變化,事務某種特定的性質f(x)也隨之變化。如何類化?如何由x確定f(x)?如何由f(x)之特值確定x?這三個問題都屬代數的範疇。通常代數的教學過分重視第三個問題,也就是設未知數解方程式的問題。其實在日常生活中,解方程式的機會是絕少出現的。第二個問題是建立模型的問題。類化與模型的應用最為廣泛,應是一般人學習代數的重點。

  計量心理學家提出了感覺M與刺激E之間的數學模型:E是M的指數函數。它可應用到地震規模與能量、星星的星等與亮度,甚至推而廣之,到都市規模、人才等級等等。另外各種成長現象,甚至音樂的音階設計,也可通過指數函數的數學模型來了解。

  「看」篇談的是幾何。我們不談平面幾何的推理,而強調的是「看」:看地圖、地標找路、看視界的遠近、看面積的大小。這些都是簡單的幾何應用,案例卻是潛在的無窮。

  我們也注意看平面的位置變化,鏡射的、平移的、旋轉的,進而探討各種對稱及帶狀裝飾。在這裡,我們發現了數學與藝術接壤的地方,數學提供了基本胚騰的理論基礎,藝術則在基礎之上發揮,做各種多采多姿的變化。

  「想」篇說明數學是一種語言,當然有其思考的特色。我們把這種特色融入一般語言之中,於是歸納的意義、個體與集體之間的關係、集體與整體的不同、三段論法的應用、充分必要條件的區分、多元的可能與選擇等等,就比較容易想得清楚。甚至幽默與笑話之所以幽默與好笑,也可以有些數學的道理。

  一本書不可能道盡尋找數學聖杯的所有故事,這本書希望能帶給讀者尋找數學聖杯的喜悅與衝動。

(本序文作者,曹亮吉現為《台灣數學期刊》總編輯)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21
    $60
  2. 新書
    9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