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在旅行的路上

建築,在旅行的路上
定價:300
NT $ 82 ~ 270
  • 作者:朱沛亭
  • 出版社:木馬文化
  • 出版日期:2005-01-03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7475348
  • ISBN13:9789867475343
  • 裝訂:平裝 / 176頁 / 17 x 2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旅行,就是在一連串情境的轉換間,不斷地移動。移動的過程中,有時費時良久,如果途中沒有什麼趣事發生,日後回想起來,就只能是一片空白,實在可惜。機場、車站、加油站、陸橋、候車亭、電梯,這些我們旅程中常會行經的公共空間,其實都是可以在設計者精心巧意的安排下,呈現出意想不到的視覺效果。
  經常出國遊訪的五年級建築師朱沛亭,多次長途旅行期間,除了名正言順觀摩各國的明星建築外,也會突發奇想專訪各地的交通轉運站,或是涼亭、扶梯、照明設備、投幣器、路牌等街道家具。在台灣接受完整建築教育的他,畢業後之所以經常出國取經,就是因為當代西方新建築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奇造型;每每見到不按牌理出牌的另類建築,總是像當頭棒喝般,讓他頓時從長久以來的設計盲點中醒悟過來。
  隨著作者的腳步,我們馬不停蹄橫越大半個地球,從香港、吉隆坡,一路跟到德國的柏林、慕尼黑、斯圖加特,比利時的布魯塞爾、安特衛普、布魯日,法國的巴黎、里耳、史特拉斯堡,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鹿特丹、烏特勒支,以及盧森堡和西班牙的巴塞隆納,造訪近三十座大大小小、奇形怪狀的當代建築和公共家具;其中最受矚目的,還是以新一代建築師庫哈斯(Rem Koolhaas)為首的荷蘭新建築。這些新建築,向來以怪誕、叛逆、糾結錯亂的輕薄型態、挑戰地心引力的強烈企圖著稱於世;不管是學校、圖書館、博物館,還是集合住宅,極端突兀的造型變化、顛覆感十足的空間配置,在在證明設計的領域沒有絕對而恆久的法則。荷蘭,這個位處西歐邊陲、與台灣地理條件近似的國家,如今就像縱情聲色的火爆小子,一躍成為全球建築界的閃亮新星。
  想多汲取國外城市和建築的成功經驗嗎?讀完本書,你就會明白其中的道理。

作者簡介

朱沛亭
  1968年生於台北,成功大學建築系、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畢業,建築師高考榜首,現任職南亞技術學院建築系講師,城市設計師事務所共同主持人。以上冠冕堂皇的學歷和職稱完全是無趣的官方說法,認識的人就知道,其實作者是典型的O型雙子座個性,表面上是乖乖牌,內心極不想受傳統制度束縛;對很多事物都很有興趣,像是攝影、音樂、閱讀、電影、旅行、咖啡、汽車等等,乍看之下多才多藝,骨子裡卻都只有五分鐘熱度,最近的興趣及工作重心放在室內設計。建築旅行的計畫仍持續進行中,相關文章陸續發表在《傢飾雜誌》(Interior World)上。

 

目錄

一、 夢想起飛的地方
 1. 旅行中的節點:飛機場篇
 2. 旅行中的節點:火車站篇
 3. 高速公路的二三事

二、現實夢境交會處
 4. 都市小手術
 5. 骨骼與血管的建築
 6. 電梯的奇妙創意
 7. 曲線奇才
 8. 錯亂與糾結
 9. 挑戰地心引力

三、國小志不小的大建築
 10. 荷蘭新社區
 11. 荷蘭學校建築
 12. K書大事記

 

  當我還是建築系的學生時,就經常莫名其妙地接到一個訊息──「學建築的人一定要去歐洲旅行,很多大師都是經過這一步才成為大師的。」有時候是從某位老師口中冒出來,有時候是在某本書上看到,彷彿是上帝從天邊不時提醒你一般。說也奇怪,老天爺明示暗示了這麼多次,我一點反應都沒有(註定就是沒有成為大師的緣分),直到念完研究所,服完兵役,好心的爸媽在我完全沒有經濟基礎的情況下,幫我出旅費和他們一起參加旅行團去歐洲。二十七歲那年夏天,我頭一次出遠門,下飛機第一步踏上的國家是瑞士,我想這真是天意!老天爺用暗示的不行,只好用絕招把我引到當地來個當頭棒喝,這第一站,至今仍是我心中最美的一站。我深深地被歐洲人文美景所吸引(這與美、加壯麗的自然風景又大不相同),從此陷入建築旅行的泥沼,無法自拔。
  從第一次跟著「義瑞法十二天旅行團」走馬看花之後,我陸陸續續去歐洲玩了好多趟,當然後來「懂事」之後,就再沒有跟團了。歐洲好玩的地方在於,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玩法,而且各各都能滿載而歸。學建築的我當然少不了是去看建築,不過單是看建築,也可以分成好幾種方式。最早我是和一般的自助旅行觀光客一樣,到各個城市的大教堂和市政廳,玩遍「到此一遊型」的景點,拍些與建築史課本上同樣角度的照片回來。不過仔細想想,若是將「這棟是八百年前的哥德式教堂」、「那棟是五百年前的文藝復興市政廳」都背得滾瓜爛熟,對一個住在遙遠亞熱帶小島上的人而言,到底有什麼用呢?後來索性就轉變目標,鎖定一些新設計的當代建築,多少試試看在台灣做設計時能不能偷抄一些靈感!不過,這些房子往往不在火車站附近的市中心區,一般旅行者不太容易到達。說到這裡,就要感謝我親愛的老婆大人肯犧牲自己,在天寒地凍、窮極無聊的比利時工作一年,讓我能夠「揀現成」,利用寒暑假藉探親之便,順道包吃包住、還有公司提供的雪鐵龍小車一部,如此才能開到一些鳥不生蛋的鬼地方,去看怪怪的新建築。習慣了這種玩法之後,胃口就養大了,後來去歐洲,一定是先在台灣找好一堆要去看的建築,然後在網站上租好車,一下飛機取了車,就開始馬不停蹄地「考察」起來。說句實在話,某些「享受人生型」的朋友一定笑我是笨蛋,在台灣還不夠忙嗎?去到歐洲還不放鬆一下?幹什麼這麼辛苦?沒辦法!這已經是醫不好的職業病了。
  這本書當初只是想介紹一些「參加旅行團不會去的地方」讓朋友知道,但是因為有「建築職業病」,所以講來講去都是在談一些怪建築,後來就乾脆試著寫成「大家都容易看懂」、「不是學建築的人也會有興趣看」的另類建築書。本來這種事情應該都是功力高深的大師級人物來做,他們才有本事把艱深的道理講得淺顯易懂(君不見諾貝爾獎得主費曼先生來講「大一物理」,就是最好的例子)。小的我不才,也斗膽來寫這種文章(其實也是因為肚裡沒什麼墨水,天生不是學者型的人,逼死我也寫不出深奧的理論),只希望能讓人看完之後,多幾個有心人去體會歐洲的精緻環境,說不定哪天有人坐上有影響力的位子後,使台灣能在「賺錢」之外,還能有些藝術、文化上的長進,那就謝天謝地了。不過講這些話都太嚴肅,平凡如我輩者還是輕輕鬆鬆翻看美美的照片、文章,當作是「一個建築傻瓜的歐遊心得」就可以了!

 

內容連載

挑戰地心引力
「哇!怎麼有房子蓋成這樣?」
「這種房子會不會倒啊?」
「地震來了怎麼辦?」
所有看到這棟房子的人第一個反應都是如此,尤其當他們知道這棟房子竟然還是專門給老人家住的老人公寓時,都差點沒昏倒。「他們不怕住在裡面的老人嚇出心臟病嗎?」我的一個朋友這樣說。

求新求變直到老
荷蘭人向來以國小志不小,求新求變走在時代尖端著稱,沒想到連老人公寓都是如此。這是一棟位於阿姆斯特丹郊區,一般觀光客不會來的新社區裡,造型可說是「極端突兀」的新建築。
不管是誰,第一眼一定都會被它超大尺寸的懸挑量體所震懾,太不合常理了;可是話說回來,誰規定老人家一定要住在死板板像「榮民之家」的建築裡才能頤養天年?(想想「榮民之家」的設計可能是延續部隊裡的建築樣式,這樣當了大半輩子軍人的老兵退伍後住在這裡才有親切感!)

從書上的資料得知,原來當初要蓋這棟房子時原始構想是要建一百個住戶單元的公寓大樓,可是建築師在這塊長方形的基地上擺來擺去,配置單邊走廊讓住戶一律座北朝南,再加上高度限制,最多只能塞進八十七戶;那不夠的十三戶要怎麼辦?這個天才事務所大筆一揮,就讓它從主量體中懸空長了出來,一方面湊足業主要求的戶數,另一方面也替自己造就了一個轟動建築界的案子。
所以這個房子的組織就是這麼變出來的,先有一個長方形的大盒子,朝北面全是公共走道,走進房間裡就只有朝南向的單面採光(當然邊間的住戶條件好一些,會有兩向可以開窗戶!),每一戶都朝南面開了許多大大小小的窗戶及陽台;反倒是懸空朝北向那十三戶,他們的條件比起「本體」的八十七戶要來得好些,因為若將同樣的格局反過來用在這些多出的塊體上,會產生一個荷蘭法規特有的問題,「一棟房子不可以只有朝北面開窗!」(因為緯度太北,大半日照都在南向,只朝北向開窗的房子太不健康。)所以這些懸空塊體上,除了朝馬路方向的北面之外,其他東西兩面也都開了不少窗戶,通風採光要比其他八十七戶都來得好,勉強算是「提心吊膽住在懸空屋子裡」的一些補償。換作是你,你要選哪一邊?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27
    $82
  2. 二手書
    37
    $110
  3. 新書
    9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