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人談歐洲:十九與二十世紀歐洲自我認識的形成

歐洲人談歐洲:十九與二十世紀歐洲自我認識的形成
定價:350
NT $ 315
 

內容簡介

  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歐洲人遊歷美國時,漸漸有了這樣的感受「我在美國有個非常特殊的經驗,我第一次看到歐洲。我一直以為『歐洲』這個概念只能以地理觀念加以理解,然而卻證實了,真的有個歐洲社會。……」

  早期,地理上的「歐洲」這個地區其實只是散佈著各個民族國家,還沒有「歐洲」的輪廓,但是卻在民族主義興盛的十九、二十世紀初,逐漸滋養與民族主義不盡相同的另一種思考自己未來的可能——那就是將「歐洲」作為一個整體。

  作者非常細膩的分析這個概念的轉變,包括早期歐洲的「優越感」,二十世紀初、兩次世界大戰被美國人比下來的「自卑感」,一直到五○、六○年代又重新站起來的歐洲自信心。雖然這是一本有關論述的書籍,但是作者運用大量的旅行書寫,從當時歐洲人往返於大西洋之間的觀察,為讀者鋪陳出當時人們細語般的抱怨、挫折或者自鳴得意的驕傲,像是「美國擁有比較衛生的條件:每天都能拿到乾淨的浴巾,每天晚上在浴室看到兩塊包裝好的肥皂」都會為歐洲人帶來沮喪的感覺。本書從相當廣泛的面向,比較當時的美國與歐洲,涵蓋了親子關係、家庭型態、品味穿著、兩性互動、社交型態、精神氣質、出版市場、衛浴設備、公園綠地、城市規劃、工作倫理、勞資關係、商業效率、交通運輸等等,一直到二十世紀才逐漸浮現的政治議題以及具體的政治行動,像是歐盟等。

  如今,歐盟的發展顯得勢不可擋,然而歐洲人民是否也認同這個擴展當中的聯盟呢?作者既是學者,也從入世的角度描繪十九和二十世紀歐洲自我認識的歷史發展,並且呈現出歐洲人當前的認同感是如何從戰爭期間和戰後的危機之下形成。

  即使,一九五○年代的歐洲人面臨了這樣的危機

  「我們看美國電影、抽煙、吃著美國式食物,青少年嚼美國口香糖,婦女的打扮不再中規中舉而是上著美國妝,十字路口照著美國所計畫興建的加油站,如雨後春筍般一個個冒出來,為美國汽車服務,隨著美國音樂跳著美式舞步,幾句美語風行各地,慢慢地侵蝕我們的語言。我們歐洲人了解到,我們正被美國文明逐步征服……」

  但是,同時也有歐洲人不以為意,而想與美國相抗衡,認為「歐洲的創造力仍比美國的強,美國人建造值得讚嘆的博物館,然而其中擺滿了歐洲作品,就算是當代藝術,歐洲仍其來有自地保有它的聲望。在美國當然有天賦異稟的音樂家、雕塑家和畫家,然而這些藝術家自己都將歐洲人當成典範。……」

  更有歐洲人來到美洲大陸後,從失望轉而為驚奇,「初來乍到的『歐洲新鮮人』,第一個對美國都市產生的印象是『簡直可怕』。我在我的日記裡寫著:『各式房屋互相混雜,許多都蓋著醜陋的、為因應火災而向外伸出的鐵梯,骯髒、劣質路磚;直角相切的街道都是筆直的,如果向街道兩頭看去都通往空虛,似乎要直接向天而去,長長的大道看不到盡頭,消失在迷濛的遠方。……然後是開始感到驚訝,從驚訝變成驚奇雖然有些矛盾,而最後就像被迷住了一般。這種美式自由,這種毫無顧忌而逼人的行動精神,這種不顧一切、不管別人、不接受任何束縛的氣質,正是這個都市的獨特吸引力,就連抗拒它的人都會被攫住、被感染。』

  有些歐洲人則用異文化的包容心態,避免掉自己可能會遭遇的挫敗:「我們也已發現了必備的寬容,不再將我們邊界以外的人按照我們希望的樣子評判,而是真實的看著他們,那麼在保有我們對其他民族的經濟、政治和人性有興趣的同時,不必再經歷失望和失敗。」

  當時的美國如何衝擊歐洲人?歐洲人又如何弱勢的處境中,找到新的自我認同,修補受創的自信心?「這個歐洲自我認識的危機期,同時也是現代歐洲自我認識的誕生期──雖然這種認識起初模糊不清;它還是歐洲統一計劃的燦爛期,到了最後更成為邁向今日歐洲整合的轉捩點。」

作者簡介

哈爾特慕特.凱爾柏勒(Hartmut Kaelble)
  德國柏林市洪堡大學(Humboldt university)歐洲社會史教授,講學各國,曾至哈佛大學、鹿特丹Erasmus University、巴黎的Maison des Sciences de l’Homme和巴黎第四大學客座。最近由德國校園出版社出版之作品為《歷史比較:十九與二十世紀入門》。最新英文作品為編著編The European Way: European Societies During the Nineteenth and Twentieth Centuries。長期從比較社會史的面向,整合德國與西歐的歷史,主持德國的歐洲比較史中心,關心歐盟的未來與民主的可能。

譯者簡介

柯燕珠
  台北市人,輔仁大學德國語言文學研究所碩士,二○○○年赴德國攻讀社會學,目前正進行社會學碩士考試。編輯作品包括《出售夢的商店-德國當代女作家作品集》、《第三世界的貧困與覺醒》。

審訂者簡介

周全
  台大歷史系畢業、德國哥丁根(G【o..】ttingen)大學西洋史碩士及博士候選人,通六國語言。譯者旅居歐美二十年,先後擔任德國高中及大學教師、俄羅斯高科技公司總經理、美國及巴哈馬高科技公司行銷總經理,現為自由業者,從事撰著及歷史書籍翻譯。譯作有《白玫瑰 一九四三》(左岸)、《德藝百年特展》及《一個德國人的故事:哈夫納1914-1933回憶錄》(左岸)、《破解希特勒》(左岸)。

 

內容連載

【小標】三.三.二 歐洲個人自由空間對抗美國從眾主義
現在要進一步敘述的歐洲社會論述,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因為上述的背景因素而有所改變。它並非陡然改變,戰前的主題和評價也未完全消失。戰前歐洲婦女較小的私人和公共自由空間、歐洲教育少以培養獨立性為目標、歐洲社會鮮明的區隔、現代工作和經濟倫理的歐洲界限等都是公開論述的主題。然而它們被新的基本論調和其他課題所加疊,例如:歐洲個人自主空間受到歐洲以外的從眾主義(Konformismus)的威脅、歐洲經濟和生活水準的衰退、歐洲人相處時的不公平等等。
基本論調的決定性改變已經提到過了:從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有關歐洲的論述明顯受到歐洲危機意識和歐洲處於美國強權之下的劣勢感所影響。在大部分論述參與者眼中,歐洲再也不只是像一九一四年前那樣是過時而需要改革的,而是有完全失去其特點,並受到異於歐洲的美國文明完全滲透的危險。

這改變的新基調甚至導致某些重要論點的完全反轉,這和已經提過的知識份子的情況有關,因為論述中心不再是美國社會自主空間和傳統歐洲社會聯繫的對比,而是在於歐洲個人自主空間相對於現代美國的或蘇聯的制式化。歐洲社會的捍衛者讚揚歐洲個人自主空間的優點,並抨擊外來而造成威脅的制式化。然而歐洲人對自主空間有非常不同的認識,並視情況而不同,他們認為個人自主空間會因為政治宣傳或心理分析、社會從眾壓力或是經由現代的大眾消費、強力介入的公眾教育或教會而受到威脅。
美國社會對許多歐洲人而言,體現了這種個體受到威脅的例證。他們將對自己的未來發展的憂慮投射到美國模式上。一九二七年,對德國社會學家布靈克曼而言,美國社會不只缺乏「歐洲人的理性就像這裡〔美國〕的生活一樣,在無可避免的內在狹隘和牽制當中,仍勇敢而愉悅地忍受在這其中不斷顯示受制的自我失敗,維持社群內部一致變成有著鋼鐵般的必然性,個體在這其中變得不完整而且不重要,而且有一定程度的無我和樂於犧牲。」保守的德國記者哈費爾德於一九二七年時認為,歐洲特殊的自主空間表現在大學裡,尤其是在消費上,在他眼中「歐洲人希望個性化的,而非一體的運用經濟。

美國人將之視為奢侈的生活小細節對歐洲人而言那是他生活的基礎。他和他所得到的東西密切結合,他也想知道如何按照自己的品味去使用它。」對哈費爾德而言,歐洲自主空間較大的基本因素也在於大企業的權力有限,依他看來,在美國的大企業「因為沒有國家、學校和教會早先帶入的利益競爭對象,並為了實施有利可圖的法條而買票、賄賂公務員、販賣許可證、支付整個政黨運作來威脅選民。歐洲的經濟領導企業,其影響範圍不斷受到新的限制,影響力很難高於政治家、法律代表以及工會團體,他們在面對長久以來無工業化基礎的舊文化上,尤其顯得無力。」法國政治學家席格福立德以另一種經濟意義著眼,認為歐洲文化以其較大的個體自主空間優於美國:「有些偉大的物質進步在那裡〔美國〕只有做出犧牲才能達到,而且犧牲的是個人的某些優先權,這在舊世界卻正是他們文化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