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眼看歷史 共產世界大歷史:一部有關共產主義及共產黨兩百年的興衰史

另眼看歷史 共產世界大歷史:一部有關共產主義及共產黨兩百年的興衰史
定價:520
NT $ 411 ~ 493
  • 作者:呂正理
  • 出版社:遠流
  • 出版日期:2020-06-24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3288192
  • ISBN13:9789573288190
  • 裝訂:平裝 / 544頁 / 17 x 23 x 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新冷戰」已經來臨
  你往後能看多遠,就能往前看多遠
  這是最能幫助讀者徹底了解共產黨的一本書
 
  本書以拉長時間的大歷史觀點詳述共產主義的兩百年的興衰。全書以全球視角講述有關共產主義、共產黨、共產國家的歷史,介紹重要的歷史事件及歷史人物的生平事蹟。全書依共產世界的形成、擴張、分裂及崩解分四卷詳細敘述。跨越的地域包括歐洲、亞洲、美洲、非洲共四大洲。年代從19世紀初到20世紀末,凡兩百年。書中對與其對抗、競爭的資本主義及社會主義的發展也做了必要的陳述,是所有希望徹底了解共產黨的人必讀的一本書。
 
本書特色
 
  ● 以一個非歷史學者「另眼看歷史」的角度詮釋世界,用平易近人的筆觸看待以往被視為禁忌的共產世界歷史。
  ● 以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的對抗,解釋全球近代史,涵蓋相當全面。
  ● 以時間搭配空間列出近代大事紀年表,探討同時期在各地區所發生的事件,加強事件之間的橫向連結關係。
 
鼎力推薦
 
  曾憲政 (前新竹教育大學校長)
  陳健邦 (台積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
  陳東升 (台大社會系教授)
  張錦華 (台大新聞所所長)
  黃春木 (建國中學歷史教師)
  廖彥博 (歷史作家)
  江仲淵 (「歷史說書人History Storyteller」粉專創辦人)  
 
好評推薦 
 
  「本書作者以其理工邏輯思考之背景、多年企業管理之經驗,研讀數百部中外歷史著作及相關史料,輔以其個人的親身接觸,以其獨到的史觀,繼先前兩本有關東亞史的著作之後,完成了這本有關共產主義及共產黨兩百年的大歷史,令人擊節讚賞。」--曾憲政 (前新竹教育大學校長)
 
  「20世紀共產主義曾經是解決資本主義諸多問題的解方,但本書整理的歷史資料已經顯示這條道路可能是行不通的,我非常認同作者提到的檢視與反省過去的歷史經驗是思考未來社會藍圖的必要作為,而這本書精彩的內容正好提供了我們這樣的素材。」--陳東升 (台大社會系教授)
 
  「共產主義代表近代以來人類追求公平正義的一種激進行動,可惜的是,在實現過程中卻變成新階級、新威權,因殘暴腐化而崩解。《共產世界大歷史》所述說的,就是共產主義理想殞落的故事,發人深省。」--黃春木 (建國中學歷史教師)
 
  「以獨特的眼光、清晰的理路、豐富的史例,為讀者呈現共產主義從學說思想到黨國體制的全部歷程。從前台灣的高中學生上三民主義課程,讀到孫中山說『馬克思是社會病理學家,不是生理學家』時還必須畫重點,然而真正了解箇中意思的人又有多少?」--廖彥博 (歷史作家)
 
  「共產主義曾是風靡一時的世界潮流,對兩岸的歷史走向也有舉足輕重的影響。作者以紮實的資料作為參考,鉅細靡遺地描述出共產主義的興衰,大膽跳脫群常的敘事框架,將視野抬高到國際的角度,俯瞰整個二十世紀共產主義的形成、擴張、及崩解。」--江仲淵 (「歷史說書人History Storyteller」粉專創辦人)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呂正理
 
  生於台灣桃園大溪, 清華大學化學系及研究所畢業;曾任跨國企業英商卜內門化學公司台灣分公司(ICI Taiwan)總經理及中國卜內門化學公司 (ICI China)董事總經理。1999年後從事企業顧問工作,業餘研究歷史。現專業寫作。 2010年出版第一本著作《另眼看歷史--一部有關中日韓台灣的多角互動歷史》,榮獲2011年台北國際書展大獎;該書於2016年修訂為《另眼看歷史 –中、日、韓、台三千年》。2016年出版 《從困境中奮起 - 另眼看1945年後的東亞史》,以接續前書。本書是作者的第三本著作,亦為「另眼看歷史」系列之一。
 

目錄

各界推薦
自序
 
第一卷 共產世界的形成(一九一七年之前)
第一章 兩種革命——資產階級革命及無產階級革命
第二章 從《國富論》到《共產黨宣言》
第三章 馬克思與歐洲各國的社會主義工人運動
第四章 羅曼諾夫王朝統治下的俄國革命運動
第五章 列寧與俄國的二月革命、十月革命
 
第二卷 共產世界的擴張(一九一七~一九五三)
第六章 十月革命後蘇俄的內憂與外患
第七章 布爾什維克一黨專政及獨裁體制的形成
第八章 二○年代的中國及蘇聯扶植下的中共
第九章 三○年代的歐、亞局勢及史達林統治下的共產世界
第十章 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其對共產世界的影響
第十一章 共產勢力在東歐、中國及朝鮮半島的擴張
第十二章 日本、台灣及東南亞各國共產黨的早期發展
 
第三卷 共產世界的分裂及持續擴張(一九五三~一九七八)
第十三章 從赫魯雪夫反史達林到毛澤東的反右運動
第十四章 從大躍進、中蘇決裂到美蘇交惡
第十五章 越戰、文化大革命及其影響
第十六章 布里茲涅夫統治下的蘇聯及東歐
第十七章 共產勢力在亞太地區的擴張
第十八章 美、蘇集團在拉丁美洲的角力
第十九章 共產勢力在非洲、中東及中亞的擴張
 
第四卷 共產世界的崩解(一九七八~二○○○)
第二十章 鄧小平與戈巴契夫的改革開放之路
第二十一章 山雨欲來——蘇聯改革的紛亂及中國的六四事件
第二十二章 共產世界的崩解——東歐劇變及蘇聯解體
第二十三章 巨變後東歐國家及前蘇聯加盟國的崎嶇道路
第二十四章 亞、非、拉丁美洲共產世界的黃昏
 
後記 共產世界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誌謝
附錄 主要參考書目
 
 

自序
 
  二十世紀的世界史可以說是一段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對抗的歷史。資本主義雖然起源於十四、十五世紀, 但遲至十八世紀的工業革命後才加速發展,不過也由於過度發展,才有共產主義伴隨而生。
 
  共產世界的加速開展,始於馬克思和恩格斯於一八四八年發表《共產黨宣言》,號召全世界的無產階級聯 合起來革命,目標是消滅資本主義。此後有幾件大事發生。第一件是一九一七年俄國十月革命,列寧創立了世 界上第一個共產國家。第二件是史達林在二次大戰後將東歐國家都關入「鐵幕」,又支持毛澤東打贏國共內戰,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接著分割南北韓。第三件是一九五六年赫魯雪夫在蘇共二十大祕密報告中批判史達林,並主張「和平過渡」,埋下共產世界分裂的種子。第四件是一九八九年東歐劇變,各國共產政權紛紛倒台,蘇聯也在兩年後解體。
 
  本書的目的,就是依上述的脈絡敘述共產世界的形成、擴張、分裂及崩解,寫一部共產世界興衰的大歷史。書中雖以敘述共產主義、共產黨、共產國家及其中的人物為主,但對於與其對抗的資本主義,和與其競爭的社會主義的發展,也都做了必要的陳述。
 
  回顧共產主義之所以興起,主要是因為資本主義帶來極端的貧富不均,為富不仁,使得全世界有良知的知識分子無不起而撻伐。英國的哲學家羅素(Bertrand Russell)曾經批評說:「資本主義在今日已經不容於世界。人類文化的遺產,已不是資本制度所能保全。」各種社會主義及共產主義因而大起,吸引許多有志青年懷抱著追求公平、正義的理想,為濟貧扶弱而奮鬥。
 
  共產主義擴張最迅速的期間是二次大戰後的三十幾年,在全世界建立起數十個共產國家。除了前述的東歐、中國及北韓之外,共產黨也成功地輸出革命到東南亞、拉丁美洲、非洲及伊斯蘭世界。其成功有極大部分是以協助被西方國家剝削的殖民地人民進行獨立運動為名,自認是正義之舉,也因此吸引了無數的愛國青年擎起民族主義的大旗,投入共產革命的行列。
 
  共產世界的擴張固然快,衰落卻更快,竟在短短幾年內就幾乎全面崩解。至今全世界只剩下四個共產國家:中國、越南、寮國和古巴,但實際上都只是在政治上維持共產黨一黨專政,在經濟上卻向資本主義靠攏。另外還有北韓、白俄羅斯、阿塞拜疆等國家在實質上仍然是一黨專政,由一人獨裁統治,卻宣稱已經廢棄共產主義。因而,共產世界其實已經名存實亡。
 
  共產世界為什麼會如此迅速瓦解呢?事實上,從馬克思在世時一直到今天,曾經批評、反對共產主義,或預言共產政權必定不能長久的人很多。其中最多的當然是那些擁護資本主義的人。但也有主張社會主義,或立論較為客觀的哲學家、史學家,如前述的羅素和另兩位英國思想家,卡爾‧波柏(Karl Popper)及以賽亞‧伯林(Isaiah Berlin)。不過更值得注意的是有一部分人原本在馬克思主義陣營裡,後來卻成為新成立的共產政權的反對者,例如列寧昔日的同志普列漢諾夫(Georgi Plekhanov)、馬爾托夫(Julius Martov)和南斯拉夫共黨領袖狄托(Josip Broz Tito)的昔日同袍吉拉斯(Milovan Djilas)。以下我舉其中的卡爾‧波柏及吉拉斯為例說明,以供讀者們參考。
 
  先說波柏。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只有十六歲的波柏自願到維也納的共產黨辦公室去幫忙跑腿。根據他的說法,當時共產黨之所以對年輕人有那麼大的吸引力,是因為馬克思說資本主義是邪惡的思想及社會型態,必須摧毀;共產主義推翻資本主義乃是歷史的必然。共產革命成功後,人們就會享受美好的生活,人人互信互愛,永遠沒有戰爭。共產黨員奮鬥的目標,就是讓此一夢想提早實現。波柏說,這樣的訴求及理想其實是一個陷阱,一個「捕鼠器」,而他就是那隻被引誘到陷阱裡的老鼠。
 
  然而波柏很快就發現,共產黨人只顧黨的利益,唯莫斯科的命令是從,無論是對事或對人,只隔一天態度就可以完全轉變。共產黨又善於挑撥群眾的情緒,鼓動別人冒生命的危險。波柏有六名朋友因而在一九一九年六月參加示威活動時被維也納警察開槍射殺。波柏認為沒有人有權力以這種欺騙的方法叫別人犧牲生命,因而決定脫離他所稱的「捕鼠器」,並開始認真研究《資本論》,從此走上批判馬克思主義的道路。他在二次大戰後出版《開放社會及其敵人》(Open Society and its Enemies),不但批判共產主義,也批評法西斯主義,從此聲名大噪。
 
  波柏說,馬克思主義最大的錯誤在於認定資本主義不能改造,只能摧毀。事實證明馬克思錯了。歐美先進國家的勞工和農民的生活越來越好,資本主義在二次大戰後也逐漸向社會主義方向修正。波柏又說,馬克思的歷史唯物論堅持經濟是唯一影響歷史的因素未免過於偏執,其實宗教、民族、國家觀念,甚至親情,對歷史都能發生極大的影響。
 
  吉拉斯原本是狄托的忠實革命伙伴,不僅為實現馬克思主義的理想而共同奮鬥,又在後來支持狄托與史達林決裂,曾經被認為是狄托的接班人。但他在後來對共產主義卻產生根本性的懷疑,竟公開批評共產黨是自欺欺人,最終不過是打造出一批新的特權階級官僚,是「新階級」。吉拉斯堅持己見,拒絕認錯,因而被捕,在牢裡關了十五年,是當時共產國家裡最知名的異議分子。
 
  吉拉斯後來出版他在獄中歷盡千辛萬苦而寫成的一本書《不完美的社會》(The Unperfect Society-Beyond the New Class)。吉拉斯在書裡說,他之所以決定和昔日同志割袍斷義,是受到良心的驅使,不惜讓自己從舒服的權力高峰自投於深淵,縱然每日在牢裡擦地板、倒汙水,也要反對極權統治。他說:「共產主義下的所有權是一頭怪物,在形式上是社會的和國家的,實際上是由黨的官僚來管理和操縱,這是共產主義失敗的根由。」又說:「共產主義的理想是不真實的和不可能實現的。但人類社會從來都不是完美的,有待不斷地改善,因而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雖然終將沒落,新的思想必能從其廢墟中茁長出來。」
 
  人類社會確實從來都不是完美的,總是有新的問題出現。不過我要指出,從古至今人類社會最大的問題是貧富不均。如今共產主義雖然已近黃昏,貧富不均的情形在本世紀初起卻已經隨著新科技與商業的緊密結合而惡化。法國新銳的經濟學家皮凱提(Thomas Piketty)在他的名著《廿一世紀資本論》裡斷言,這個世界正在朝著越來越傾斜到不平等的方向。共產主義雖然未必會因此而重新燃起,但可以確定的是極端不平等的社會必定無法永續。吉拉斯雖然認定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終將沒落,不也說新的思想必能從其廢墟中茁長出來嗎?
 
  因而,我希望讀者們不僅能從本書中獲知過去共產世界的歷史,也能看見資本主義在十九、二十世紀是如何造成世界上種種的不平等,從而獲得一些啟示,或有機會用於解決二十一世紀的新問題,使其不至於惡化,以避免整個世界重蹈覆轍。
 
  不過就在這新問題出現而尚未有答案時,舊日的共產主義與資本主義之間似乎又已出現新一輪的對抗,尤其是出現於中、美兩國之間。究其根本原因,其實是在於中共雖然引入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其意識形態始終不曾有重大的改變,仍然拒斥自由、民主、人權等價值觀。這對於雙方在政治、經濟、文化交流中是否想要積極取得優勢,或容忍對方取得優勢,當然都有影響。近兩年來,由於雙方的態度都日趨強硬,自然引發較大的衝突。
 
  有一部分觀察家認為,一個「新冷戰」可能即將來臨,也有說已經來臨了。這將會導致什麼樣的變化?什麼樣的結果呢?我自認只是一個歷史研究者,不是政論家,自然不敢妄加揣測。但我相信一件事,歷史從來不是命定的。未來雖然有種種的可能會發生,人們卻可以有選擇,可以決定什麼樣的道路是他想要,或是不想走的。我也相信,人們如果對過去的歷史知道得越多,越清楚,就越能知道應該選擇什麼樣的路,不選什麼樣的路。英國前首相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曾經說:「你往後能看多遠,就能往前看多遠。」就是這個意思。因而,我衷心地希望這本書也能多少幫助讀者們往前看得更遠。
 
  是為序。
 
呂正理
二○二○年夏,於台北大屯山下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411
  2. 新書
    79
    $411
  3. 新書
    79
    $411
  4. 新書
    79
    $411
  5. 新書
    9
    $468
  6. 新書
    95
    $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