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惱與自由的平均律

苦惱與自由的平均律
定價:200
NT $ 70 ~ 180
  • 作者:陳黎
  • 出版社:九歌
  • 出版日期:2005-11-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4442691
  • ISBN13:9789574442690
  • 裝訂:平裝 / 192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每一首詩都燃燒著濃烈的生之愛慾,並潛隱死亡的陰影,以及因之而起的顫慄騷動。陳黎驅遣語字、圖象符號,將這層層累累的普世性的苦惱煩憂,以最無懈可擊又隨處開闔的藝術形式,轉化成不可思議的「新詩學」;已為他和讀者,拓展變異出某種魚水交歡式的,無限驚奇的生命視野。

  苦惱與自由,恰似美醜,生死,善惡……的一體雙面。像寫詩讀詩,像戀愛,革命,以及諸如此類既狂熱又虛無的東西,交織在陳黎如歌、如泣的文字中。

作者簡介

  陳黎,本名陳膺文,1954生,台灣花蓮人,台灣師大英語系畢業。著有詩集,散文集,音樂評介集等凡二十餘種。曾獲國家文藝獎、吳三連文藝獎、時報文學獎、聯合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金鼎獎等。

 

那越過春日海上傳來的音波……
賴芳伶
——讀陳黎詩集《苦惱與自由的平均律》

  作為陳黎長期虛構想像的讀者,我以為,是極幸福的。

  《苦惱與自由的平均律》這本詩集,或顯或晦地蓄釀了陳黎近五年來深切的生活體受。即使如他在〈木魚書〉中所抒陳的:「……我所有的只是杜撰」,這樣的「表白」仍然殷殷指涉,他一貫的誠懇認真,集子裡幾乎每一首詩都燃燒著濃烈的生之愛慾,並潛隱死亡的陰影,以及因之而起的顫慄騷動。陳黎驅遣語字、圖象符號,將這層層累累的普世性的苦惱煩憂,以最無懈可擊又隨處開闔的藝術形式,轉化成不可思議的「新詩學」;已為他和讀者,拓展變異出某種魚水交歡式的,無限驚奇的生命視野。

  苦惱與自由,恰似美醜,生死,善惡……的一體雙面。雖然強韌的意志與想像力,的確偶而能策動我們,在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災難裡,毅然前進;不過,一些源自慾望深淵的能量,反倒更讓人九死其猶不肯悔、不能悔地,去昂揚追逐,去陷溺受苦。像寫詩讀詩,像戀愛,革命,以及諸如此類既狂熱又虛無的東西。在斷續反覆地,讀過陳黎這些寫於一九九九年尾至二OO四年間的五十首詩作之後,湧進我記憶裡的是,他多年前寫的〈聞笛〉這首詩:

在混亂的夢的最後聽到笛聲
我清醒得像一隻空虛而真的酒器
想像那年老的樂人坐在石階中間
等待泉水溢出今夜的廟宇…

  是否那曾有但已確然不在的,雨後的鳶尾花,夏夜的星空……恍惚仍以她潮潤的顏色,或者姿態,韻致,錯落在我潛意識的幽谷裡?

  不少詩人以對美,真與愛的永恆追尋,來頡頏均衡醜陋淒厲的現實。宇宙大化煙火人間無一不可入詩的陳黎,寫詩的困擾早就不是題材如何取捨,他所致力探索的詩藝美學,上下古今,左右逢源。或許正因為處於這麼高度的寫作自覺狀態,使他不斷嚴苛地自我要求:既要敏感於中外藝文傳統的鍛接,又不得怠忽當下人文時尚之浸淫,還要措意於形貌內涵的比翼雙飛。前者如〈木魚書〉、〈六醜〉、〈世紀末讀黃庭堅〉、〈連載小?:黃巢殺人八百萬〉、〈冬日旅店夢中得詩〉、〈千代尼註釋〉、〈鑑真見證〉,後者如〈迷蝶記〉、〈消防隊長夢中的埃及風景照〉、〈硬歐語系〉、〈情詩〉、〈阿房宮〉、〈雙城記〉……都是範例;兩者間復形成一種迴環線路的關係。與和周邦彥同題的〈六醜〉異曲同工的〈世紀末讀黃庭堅〉,詩中坦承「你詩句裡那個閉門覓句的//陳無己,其實就是我:/相隔九百年,發向你/夢境的船/半分鐘一班」,其戀父弒父的情結,代表性地,昭然若揭了陳黎最深沉動人的影響焦慮。近作〈冬日旅店夢中得詩〉,細密鍛接他對生命與詩篇的患得患失,既受惠又負債於傳統的當代感懷,終於體證:

……我是一粒醒來的
米,赤裸,清冷,在白色
旅店的床榻,一片純粹的
空白,虛空的豐滿:一如
得而復失,夢中那首詩

  「我」就是「他人」,「縫合」即「分拆」的覺識,透過「入夢」與「驚夢」的主題,在此處獲取最深度的和諧。

  這本新詩集,再次展現陳黎穿梭抽象具象時空的藝術能力,他和許多青史傳說中的才子佳人、高僧舊典——如阮籍黃庭堅李清照周邦彥鑑真維特阿房宮,忽必烈汗黃粱夢,如千代尼芭蕉金閣寺柯勒律治波特萊爾,馬勒秋光奏鳴曲——以及現今社會的情色物件、尋常細節——如花花公子雜誌屁貨幣馬桶蛋糕世界盃,車過二結木瓜溪,裡裡外外莊諧並置、雅俗互植地對話交心。有時,甚或故意迴避深刻的思考,運用虛實追逐、無俚頭的抬槓詭辯,諧擬戲仿聖賢經典的道德成規,拆卸解構、重組拼貼浮世人生的各色風景,創造層出不窮的新現實,在既有的傳統美學內外,翻轉出獨創的「醜的美學」。他的〈退休聯盟〉系列組詩,〈添字〈添字采桑子〉——改造李清照〉的逆向操作,以及通篇意符意旨各自飄散的〈情詩〉……,隨處可見炫奇耀目、聲東擊西的形構技巧,共同譜出一闋闋同質異構、動魄驚心的生死主題,愛慾樂章。穿梭其間看似無心或許有意的「鳥糞國營化公投」和「大小便狗腿統獨」問題,是為走馬燈般的歷史風尚政治輪轉,故作定位。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的,火燄般的渴念與絕望的冰雪,往往混雜肉的聲響靈的氣味,奮然嗒然,連袂越過春日的海上,輾轉傳來。複製kuso文化的〈代函〉,日昇日落的〈小死亡〉,超現實反邏輯的〈舌頭〉,刺穿世界表象的〈達達之歌〉,以及海市蜃樓的〈忽必烈汗〉的寢宮,〈迷蝶記〉裡的羅麗塔……,無一不是如此。此外,仍有不少詩篇延續了陳黎一向深情節制,簡單又複雜的風格,默默芬芳〈在我們生活的角落〉,神祇下凡的〈七星潭〉,或者永不止息的〈夜歌〉。

  不論就陳黎前此的詩作,或台灣近二十餘載的詩壇潮流來檢視,《苦惱與自由的平均律》可說具現了豐沛的「後現代」聲色。這本詩集在歷史性的前瞻與回顧中不斷自我辯證,既反思了舊有的美學軌範,並努力開放更新詩的形式;當然,類似的用心早在他近十餘年來的詩作中迭番出現;不過,仍以此集為最。陳黎自創的語言遊戲,喜歡大量援用約定俗成的話語和意象,常帶有後設式的自我指涉的傾向,讀者受邀進入詩中世界,聽其喃喃絮語的同時,亦回應了詭譎的閱讀反應。虛實並陳的詩篇內外,既任由詩人,也歡迎讀者來去自如,因而形成某種相互展演、彼此融涉的戲劇性。我讀〈木魚書〉,不只一回彷徨在「我知道怎樣追敘歡樂的時辰」的悵惘裡,錯覺自己是「度日如年/寫詩,憶舊,遣悲懷」的詩人,看著電腦螢幕的水缸泅過「銀鱗閃閃的游泳隊,歌詠隊」,而「迷路的語字的鷹架」上,正切換出一頁頁「沒有封面/沒有內文的聖經」。

  陳黎從《島嶼邊緣》開始所試驗的圖象詩,在這本詩集中有更圓熟緊俏的風味,唯美抒情蝶形翩躚的〈迷蝶記〉,以有限的詩行暗示無比長之小說,殺氣騰騰無休無已的〈連載小?:黃巢殺人八百萬〉,以及小大換喻,戲諷連連的〈天下郡國害病書〉,體製精工到無以復加的〈海岸詠嘆〉、〈春歌〉……,既形式又內涵,都讓人難以為懷,銘心刻骨。融合聽覺與視覺的聲音詩,則是他長期積累在音樂和繪畫各方面藝文素養的極簡濃縮,新新世代的讀者想必會對這樣的圖色音響節奏,一見鍾情、傾心,像縈繞耳目的〈阿房宮〉,顯露了陳黎對母語中文特質的深度思考,這個既是視覺又是聽覺的階梯,如同另一首〈在島上——用雅美神話〉,為我們牽引出無窮的文化記憶和童話/神話想像;而看似Denis Donoghue所謂「毫無選擇的矜持」(promiscuous cool)卻命中要害的〈硬歐語系〉,不斷翻譯每個生命體的自然密碼,尤其是老讀者的新挑戰,需要更用心的玩味體察。乍讀以為是尋常散文詩其實並不是的〈白楊瀑布〉,在嚴謹的自我規範下,詩行的字數長度,韻律節奏,互為張力,恰是陳黎近十年來永不歇止的孜矻追求。

  形式講究對稱之美,思想雜糅今昔的陳黎,以「走索者」之姿經營詩藝,與時俱進,未嘗棄捨讀者舊愛,但蓄意勾引新歡。《苦惱與自由的平均律》嘗試容納各種不同題裁與形式的誠懇用功,會讓每一位聆聽,見證生命無常哀歡的讀者,成為詩人永恆、唯一的戀人,願意與他一起搜尋那湧自心靈深處最幽邃的笛聲,切切等待泉水溢出今夜的廟宇。陳黎的詩銘刻並超越「像潮水咬過沙灘/留下短暫的印記」、「像音樂流過天空/旋又消失」的虛幻人生;他感喟頌美恍若荒涼其實厚重的塵世真理,不管它藏身妓院人家,抑或宗教歷史,瑣碎浮生。

  在微雨料峭的寒夜裡,我細細聆聽:那越過遙遠的春日海上傳來的重重音波……想像自己是詩人未曾謀面的摯友,正為他所杜撰的詩的鳴禽神授魂與。

二OO五年一月 東華大學中文系研究室
 

內容連載

後記

《苦惱與自由的平均律》是我的第八本詩集,是我一九九九年至二OO四年間詩作的結集。年輕時讀新批評論者編的文學讀本,開宗明義就說:「沒有衝突,沒有文學。」的確,文學,乃至於人生中,充滿了種種衝突,苦惱與波動:四季變化,生老病死,愛恨情仇,喜怒哀樂……。這本《苦惱與自由的平均律》中呈現的,一方面固然是這些普遍性的人間苦惱以及超越苦惱之可能,一方面則是一個創作者如何持續創作,如何自我超越,適得其所的苦惱。

這本詩集的寫作,一如我以往各階段的寫作,雖然力求翻新突破,卻無意也無能建立一種「全新的」詩學。許多詩是傳統聲音或形貌的翻轉或更新。許多詩是自己過去某些詩作的呼應,延續,或進一步的推展,變形。許多中國、日本或西方經典詩人的名字或影子出現在這本詩集中:阮籍,黃庭堅,李清照,千代尼,芭蕉,柯勒律治,波特萊爾……。宋朝周邦彥以「六醜」為題,以絕美難唱之聲調寫薔薇謝後,意念之新穎,讓人印象深刻。我也效顰寫了一首〈六醜〉,並且在其他一些詩裡適當探索醜的美學,譬如〈硬歐語系〉、〈情詩〉,乃至於〈屁貨幣時代〉、〈馬桶之歌〉等。從詩集《島嶼邊緣》開始,我試驗了一些圖象詩,並且似乎也能讓某些觀者心領神會,不以為怪。這給我鼓勵,也給我壓力:如何繼續借取圖象語言的優點,而避免技巧重複,甚至墮入固定反應,遂成為極大的挑戰。我也試驗了一些聲音詩,或者融合了視覺與聽覺效果的詩作。如果說〈硬歐語系〉是一首以硬「歐」(ㄡ)音寫成,帶著某些極簡主義以及某些達達或超現實主義機會或自動書寫趣味的詩作,那麼〈阿房宮〉則是一首緊密結合了形狀與聲音要求的詩作。如果說它們是大膽的、開放的、複雜的,它們更是節制的、內斂的、簡單的。既大膽又節制,既開放又內斂,既複雜又簡單,這大概就是目前為止我苦惱以求而未必有得的詩的理想風貌。

很多詩人的詩看似簡單其實複雜,譬如千代尼這首俳句:「蚊帳的一角/鬆開:/啊,月亮」。據說有人問她可否以十七個音節寫一首包含四角形、三角形和圓形的詩,她即以此首被我翻成中文總共十字的詩做答。閱讀我的〈迷蝶記〉的讀者,在注意到藏著多重蝴蝶身形的詩的外型後,也許會跟詩中人一樣迷惑、驚嘆:有「多少隻蝴蝶」啊!

二OO四年三月,受邀參加巴黎書展中國文學主題展,在會場聽到巴黎第七大學尚德蘭(Chantal Chen-Andro)女士和法國詩人帕拉(Jean-Baptist Para)用法語唸拙詩之翻譯,覺得一個詩人所寫的詩能被讀者讀到——即便只有一個讀者,一個異地或異時的讀者讀到——並且喜歡,就是一個詩人最大的幸福了。

讀者是作者的情人,或者如波特萊爾所說「情人中的情人」:

……我所有的只是杜撰

啊,情人中的情人,你的聆聽即是
歌唱。我書寫,因為你的存在


這是我在〈木魚書〉中的幾行句子,用來概括一個詩人寫作的情境應該也算恰當。一個詩人自言自語地反芻自己以及人間的苦惱,他想像有一個人聆聽,見證,詩,或詩集,於是完成了。

存在或不存在的讀者,你在那裡嗎?
二OO四年十二月 花蓮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35
    $70
  2. 新書
    9
    $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