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長,我有問題--解開你對航空旅行的所有疑問

機長,我有問題--解開你對航空旅行的所有疑問
定價:300
NT $ 270
  • 作者:派屈克.史密斯
  • 原文作者:Patrick Smith
  • 譯者:林嘉倫
  • 出版社:西遊記
  • 出版日期:2006-11-13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8274915
  • ISBN13:9789868274914
  • 裝訂:平裝 / 288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揭穿陰謀論和迷思
重拾航空旅行的浪漫情懷和魅力

飛機為什麼不會掉下來?
亂流有可能讓飛機墜毀嗎?
被閃電打中怎麼辦?

  雖然我們經常搭飛機,但是對許多人而言,飛行仍然是個謎。很少人知道,從台北搭飛機到東京,是如何花四個小時,而且為什麼是四個小時?而機師這個行業,又是否有什麼不為人知的內幕?

  本書作者派屈克.史密斯是一位航空公司機師,從2001年九一一事件的那個冬天,開始在Salon.com主持一熱門的航空旅行專欄,回答網友對飛機、飛行的所有疑問,為讀者揭開航空的面紗,讓你知道航空世界裡種種詭異和迷人的事情:
  *從機翼說起:飛機是如何飛行的?
  *搭飛機的不安:亂流、風切、閃電、小鳥……
  *飛機起落的祕密:起飛時飛機為何會跳動、抖動或轉向;在大霧中如何降落……
  *機師的本領和怪談:機師薪資之謎、機長和副機長有何不同?大多數機師都出身軍隊?……
  *機艙裡的生活:艙等的智慧、機艙的空氣品質;手機、筆記型電腦、耳機,為何不能用?窗戶遮陽板為何要拉開?……
  *災難、事故、庸人自擾的幻想:史上最慘的十大墜機事件;飛機在空中相撞?應該避搭某些機型?狂人和陰謀論……
  *飛行以服務為目的:最老、最大、最佳、最爛、最賺錢的航空公司;廉價航空公司的策略;夜班班機只向西飛的理由……

  史密斯透過一連串直率的風趣說明,再加上軼事、回憶、以及對航空的熱情,直指我們對搭飛機的恐懼感和好奇心。他回答了我們最擔心的問題,揭穿了陰謀論和迷思,而且還發出了罕見的聲音,想要重新恢復航空旅行的那股浪漫情懷和魅力。

得獎與推薦記錄
  *2004年美國Amazon旅遊類最佳選書
  *Amazon五星級評價

本書特色

有飛行恐懼症?想成為機師?想了解飛機這架龐然巨物?

  從航空旅行時代揭幕至今,已有60年。這60年來,噴射客機的速度一直沒怎麼變過,而乘客對飛行的疑慮和恐懼,也從未減少過。這本由機長執筆的書,幾乎已經囊括了一般人對航空旅行的所有疑問:有趣的科普知識、機艙裡令人捧腹的烏龍糗事、機師的專業,甚至還有「降落時為何遮陽板要拉開」這類讓人疑惑的小問題。不可錯過的是作者親身經歷(應該說是一手造成)的空中馬桶爆炸事件,已是網友心中的「飛機文學」經典。

作者簡介

派屈克.史密斯

  航空公司機師以及作家。中學時以在機場遊蕩為樂,曾數度闖入駕駛艙和安全管制區。15歲開始學飛行,1990年當上貨機副機長,月薪800美金。

  他在全球首屈一指的網路雜誌Salon.com主持熱門的航空旅行專欄,文章集結成《Ask the Pilot》一書,是美國Amazon年度旅遊類最佳選書。他曾經駕駛過客機和貨機,造訪過60多個國家,每次搭飛機都會堅持坐在窗邊。

譯者簡介

林嘉倫

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

專業名詞審訂簡介

馮翔緯

資深民航機機長

 

目錄

1. 從機翼說起
空中機隊入門

  飛機為什麼不會掉下來.翼剖面——機翼及浮力之藝術.波音747做特技飛行?.噴射機和螺旋槳飛機.沒有引擎還能降落嗎?.波音與空中巴士大對決.太熱了,無法開;太高了,無法飛?.天空的白線是雲還是陰謀?太空梭和飛機的比較

2. 亂流入門:風切、天氣、令人不安的因素
高速前進——協和號的承諾和危機

  亂流和風切.機艙加壓是什麼?.我們會把油用完嗎?.哪種飛機比較快?.被閃電擊中會怎樣?.小鳥撞毀一架飛機?.冰塊會導致墜機?.廁所用水的真相.機件故障了卻還要飛?.多老的飛機才算老?

3. 起起落落的祕密
閒野、羅諾克、還有廷巴克圖

  逆風起飛,順風高翔.起飛時的驚恐和爬升減緩.什麼是V?.中止起飛從哪一點開始?.為什麼會中止降落?.機場有22條跑道?.在濛濛大霧中如何找到跑道降落?.大飛機降落在小機場?.為何天氣會造成班機延誤?.消失無蹤的神奇雷雨.塔台是啥?.長程航線是如何畫出來的?.哪種飛機飛最遠?.最大和最忙碌的機場.

4. 機師的本領和怪談
爆炸的馬桶和其他糗事

  機師薪資之謎.機長和副機長有何不同?.成為機師的先決條件?.機師只能開一種飛機?.短程客機、貨機的機師技術比較差?.大多數機師都出身軍隊?.女性機師在哪裡?.降落不順=機師技術差?.未來的無機師飛機?.機師的神祕黑色登機箱.機師可以在駕駛艙睡覺?.機師與空服員關係非凡?

5. 機艙裡的生活
恐怖主義、鑷子、航廈抓狂了

  艙等的不同──我坐在哪一個艙?.何謂廣體客機?.機艙的空氣品質.手機、筆記型電腦、耳機,為何不能用?.神祕的第九頻道.像天書的安全簡介.小餐桌、窗戶遮陽板、椅背,為何要打開或收起來?.座椅的秘密

6. 一定會掉下來:災難、事故、庸人自擾的幻想
搭飛機的不安和恐懼心理

  史上最慘的十大墜機事件.外國的航空公司比較危險?.駕駛艙與文化.救生衣的錯誤見解.狂人和陰謀論.應該避搭某些機型?.肩上發射型飛彈的真相及謬論.大難臨頭卻沒有機師,乘客能自行降落飛機嗎?.軟體牆及其他糟糕的點子.飛機在空中相撞?

7. 飛行以服務為目的
哀悼窗戶線──最佳和最糟的航空塗裝

  最老、最大、最佳、最爛、最賺錢的航空公司.廉價航空公司的策略.什麼,不飛非洲!小國家,大航空.沒有航空公司的國家.無人搭乘的班次也能賺錢?.共掛班號的世界.夜班班機只向西飛的理由.航線最長的班次.班次號碼怎麼編?酢漿草、快船、仙人掌、華夏航空.

 

導言:畫家之筆

  • 「人類終究學會了飛行,讓我深感遺憾,這一點我一定要好好記下來。」──邱吉爾

      我們猜,邱吉爾在講這句話時,腦子裡想的是空襲和格林槍,而不是擠爆的客艙、壞掉的扶手、哭鬧的嬰孩,或是恐怖行動。我認為他關切的是德國空軍,而不是飛往馬霍卡島的旅遊包機。如今已經過了六十年,搭飛機這檔子事,仍多多少少勾起人們的好奇心、恐懼感與焦慮感。坦白說,每位旅客的心中,都還有著問題、疑慮,大概還有一連串的抱怨。

      以下章節,是我為網路雜誌Salon.com所寫的文章及專欄,修訂後集結而成。我從2001年紐約世貿中心倒塌後的那個冬天開始動筆。彼時,媒體對航空的相關報導扭曲失真、紕漏百出,而航空界的專家為了澄清事實,做出那些不怎麼吸引人的解釋,在在都讓我愈來愈難忍受。世貿大樓倒塌後,經常發表意見的那幾個熟面孔,像是理平頭的美國聯邦航空局發言人,或環球航空的某某退休機長,總說些枯燥乏味的大話,讓我深感厭煩。雖然他們嫻熟自己的專業領域,卻老是少說了些什麼。他們就是無法滿足民眾普遍的好奇心,並趁機推廣航空知識。

      本書的目的,不是要解釋噴射引擎的神奇,也不是說明GPS全球衛星定位導航系統可以容許多少誤差。這本書並非為科技怪胎或航空迷而寫,其宗旨,也不是要以專業術語來困擾讀者,或用飛機的詳細規格對他們(或作者)進行疲勞轟炸。這本書不會有醜聞爆料或是腥羶的內容,你看不到大肆渲染的機上狂歡酒宴,也不會有嚇人的飛航安全告誡。

      關於飛行的種種,我比大部分的機師懂得更多或更少,任君評斷。小時候讓我如癡如醉的是航空公司的運作,至今仍舊不變。天空對我的吸引力有限,而掙脫地心引力的蠻橫枷鎖,也不會讓我有狂喜的快感。中學時,我會細細鑽研泛美航空、俄羅斯航空、德國漢莎航空、英國航空的作業系統圖和航班時刻表,背誦其飛抵的國家首都名,然後我會虛構自己的航空公司,再描繪出預定班機航線。看到派柏小熊(Piper Cub)輕航機,我毫無感覺;到航空展看雷鳥空中特技小組表演翻滾,五分鐘我就無聊得哈欠連連。搭飛機讓我懂得欣賞這個世界,並將我的興趣延伸至地理、旅遊及文化。由於小時候研究過飛機,長大我後興起了造訪波扎那、柬埔寨、印度等地的念頭,這中間的關係相當直截了當。

      航空旅遊和文化之間,若要說毫無關聯,我覺得似乎完全說不通,但實際上,這兩者卻總是被切了開來。沒有人在乎「如何到達目的地」。若我的朋友搭了飛機,我總是會問他們搭了哪一家航空的哪一種型號,而答案經常是「我不記得了」。人們如此重視旅遊,視其為豐富人生之道,卻又忽視了功不可沒的旅遊工具,將手段和結果硬生生切開來,真是令人遺憾。對大多數人來說,不管是要去堪薩斯州,還是加德滿都,飛機都是躲不掉的夢魘,伴隨著旅程而來,但卻不再是旅程的一部分。

      飛機既複雜又精密,而且,在狂熱的飛機迷眼中,還很美麗(有些確實很美)。有些人看到馬力超強、外型粗獷的「肌肉車」時,會感受到腎上腺素激增的熱情;槍枝收藏家替手槍上油時,也會發出深情、憐惜的低語。但受飛機吸引,則是另一回事。我認為飛機也可以很性感,但用不著跟陽具象徵和賀爾蒙變化扯上關係。我說的是一種涵蓋全人類的熱情:全世界的航空公司為各大洲搭起了橋樑,串連起世界各地的國家和民族。如果這段話聽起來很虛假或牽強附會,我建議你晚上到甘迺迪機場散散步,觀察一下橫跨大西洋的班機起飛前的離場後推。

      這種感人熱淚的文化接軌,其本質究竟為何?就是飛機,就是那架停靠在外頭、姿態優雅卻沒人理會的飛機。護照蓋滿了出入境章和簽證的旅客,有幾個說得出空中巴士A340和波音777的差別?有多少人能告訴你全世界歷史最悠久的航空公司是哪一家?(荷蘭皇家航空)最大的飛機是哪一型?(目前仍是波音747)或埃及航空機尾上的臉是誰?(埃及的天空之神荷魯斯)

      我以前有位藝術家女友,她能毫不費力地欣賞十七世紀畫家維米爾作品中的光線變化,卻認為以上我所描述的一切令她摸不著頭緒。我可以辨識噴射客機高貴優雅的線條,或看出知名航空公司色彩設計的重大意涵,但她並不會把飛機比喻為藝術品,反而認為那只是工具而已。有人說天空是畫布,而飛機就跟畫家的畫筆一樣,可以隨手丟棄,但我可不這麼認為。因為如同畫筆的每個線條都代表畫家每一刻的靈感,少了旅程的話,旅行還像樣嗎?

      1970年代中期,我還是個孩子,我記得那時每當飛機順利降落,乘客都會爆出如雷的掌聲,搭飛機旅遊仍然是種虛幻的尊貴表徵。如果要說這刺激感是在什麼時候走入歷史,那絕對是1978年的秋天,卡特總統在航空解除管制法案(Airline Deregulation Act)上簽了字,在接下來幾年裡,造就了一群急速致富的航空公司。雖然其中大多數之後注定會失敗,但他們共同攻占了一度只有穿金戴銀的人才享有的版圖。機場就像皇帝的宮殿一樣,頓時敞開了大門。

      問題就在於,搭飛機不只變得更加便宜,更加平易近人,也淪落到極不舒服、沉悶乏味。這就好比兩億五千萬人忽然能免費使用某項公共建設,這時你也料想得到,絕對會有故障和問題。機場大廳變得愈來愈擁擠,有個老掉牙的比喻,把機場航廈和市區公車站相提並論。機場內的座椅和灰狗巴士總站一樣,年久失修,滿是污垢,這種情形旅客還要再忍受多久?想好好體會字裡行間的諷刺含意,你只需要逛逛波士頓剛翻修好的南站,那裡有擦得發亮的花崗岩地板和採光天窗。

      先澄清一點,我並不是要歌功頌德,讚美狹小座位的優點或半盎斯綜合小點心包的精緻調味。我只是想在你們意想不到之處,展現出一些美妙的事物。撇開搭飛機種種令人不快之事,至少在目前,我們還是可以發現許多美學上與實質上的珍寶。如果想繼續用在第37排座位聽來的恐怖故事來反駁這些,我倒不如拿出飛機電力系統分布圖,反正都一樣無聊透頂。沒錯,搭飛機實在是一件煩人的事,但是搭乘一架重百萬磅的機器,在十二個小時內從美國衝到香港,若你還是覺得沒什麼了不起,那就大有問題了。

      你很少會遇到沒搭過飛機的人,而我們最後也覺得飛行沒什麼了不起,就像另一個雖然令人感動,但實在不怎麼有趣的科技領域。或許這是科技完全發展成熟的最終體現:飛行本身已經變得不如整體的體驗重要。我目前坐在一架747裡,這架飛機如果機頭頂地直立起來,足足有二十層辦公大樓那麼高。我人在太平洋上空三萬三千英呎之處,以時速六百英哩的速度往遠東地區飛去,這趟旅程以前搭帆船,需要花上七個禮拜。而飛機裡的乘客在做什麼呢?抱怨、悶悶不樂、看報紙,然後把滿腹牢騷打進筆記型電腦。坐在我隔壁的男人,花了六千九百美元買商務艙座位,卻因為薑汁汽水罐上有凹痕,而發起了脾氣。

      進步,不管是哪一種進步,最後都會讓超凡入聖之物,變得平凡無奇。就商用航空而言,原本的豪華和特權,如今是大家都可以分享的一杯羹。但是當我們開始或多或少地將平凡無奇跟索然無味劃上等號時,也不要把我們自身的能力和成功看得一文不值;當我們見到噴射機卻覺得沒什麼稀奇的時候,也不要認為我們沒什麼好自傲的。因為憑良心說,噴射機的確是工業設計的輝煌成就,改變了世界。

      我的目的就是要讓你有這種想法,雖然你也很有可能不屑一顧,像某人一樣想罵我「笨蛋」,並且希望所有把你擠進狹小座位,要你吃下噁爛食物的航空公司通通破產。還有人會嘲弄一番:「那當然,能夠搭飛機,還真是我上輩子修來的福氣!」並且譴責我居然膽敢要求社會大眾好好珍惜搭飛機跨越海洋和大陸的機會。事實上,沒錯,你應該要覺得這是福氣。

      在好久好久以前,你還能在飛機上享用五道菜大餐,伺候你的服務生穿著燕尾服,還有間吸菸室讓你窩在大躺椅上。在你回到私人臥鋪之前,或許還可以跟埃及的法魯克國王聊聊天。不過,在1939年搭乘泛美航空的迪西快船(Dixie Clipper)來回紐約和法國,單程就要花上375美元。以上這一切,對今日的平民百姓簡直是天方夜譚。他們只要用259美元,就可以穿著夾腳拖鞋,坐上價值兩億五千萬美元的噴射客機,飛越大西洋。如果你覺得還不夠滿意,想重溫逝去年代的那種奢侈放縱,當然也行,用50年前的票價零頭,你就可以買得到頭等艙或商務艙的機票。

    而且,到達終地的速度還快了四倍。

 

內容連載

搭飛機的不安和恐懼心理
乘客會問機師,他們害不害怕?有沒有想過下一趟的飛行可能是此生的最後一次?我總覺得這種問題既深奧又頑鈍。「沒錯,」我會這麼回答,「我當然會害怕,我一直都很怕。」雖然聽到這句話時,你會看到我的眼睛還眨了一下,不過它多少還是帶有一點真實性,而且如果我是你的話,我會選擇像我這樣的機師,而不是那種天不怕地不怕、總是不信邪的人。

有人會納悶,機師的工作中,最困難、壓力最大的是哪一個部分?我只能從負面的角度回答:在吵雜的旅館短暫停留、半夜裡花一個小時等接駁車、在一座座航廈間搬運四十磅重的裝備,心裡著實希望能在下一班機票超賣的班機離站前候補到座位……都是一些造成離婚和高血壓的瑣事。當機師走進駕駛艙,在工作崗位上繫好安全帶時,他所感受到的壓力,就跟他滾回家後癱在電視機前的皮沙發上一樣大。

誇張嗎?多少有一點,但卻非常重要。畢竟機師的工作就是控管突發狀況:起火、爆炸、機械故障等,這些難纏的場景,全都是模擬機教練最喜愛的教材。問題隨時都存在,潛伏在儀表板的下方,靜待爆發。至少在理論上,一趟舒適(但永遠都不夠舒適)的航行就是如此。而機師的工作,就是即時回應處理。機師會不會擔心墜機?雖然機師並沒有滿腦子的恐怖幻想,也沒有罹患恐懼症,不過,就實際上來說,他們當然擔心,畢竟,擔心就是他們的工作。

我能否治療你的飛行恐懼?那就要看你為何恐懼了,跟我的說明技巧好不好比較無關。無論如何,你得相信,我很同情那些害怕飛行的人。乘客的侷促不安,既不會為機組人員帶來歡樂,也無法改善他們的生活,而且,如果機師無法減輕你的焦慮感,反而還會傷害他的職業尊嚴。關鍵就在,狀況不明所導致的那種難以捉摸的恐懼感,機師並沒有能力做心理分析,例如:「我覺得飛機快要從天上掉下去了」。這類乘客覺得大難就要臨頭的情形,我早就見怪不怪了。各種狀況我都聽過,像是機翼快斷了、飛機快要衝入海中沉沒了等等。

2001年恐怖攻擊後,航空公司的乘客急遽減少,下降了將近20%。雖然現在已經有很多都回升了,但乘客顯然比以前更緊張。如果有肩上發射型導彈怎麼辦?恐怖攻擊警報?配槍的機師?……諸如此類。而乘客該不該擔心呢?即使在最糟糕的情況下(基本上就是現在),我還是會堅決地跟你說不必擔心。重點是,你是哪種人?會熱中於計算樂透機率,或擔心被閃電打到?

棒球學者比爾‧詹姆斯(Bill James)喜歡說一句話:「絕對不要使用數字,能免則免。」正常而言,他說得沒錯,而我也不喜歡嘮叨那些老掉牙的飛安統計。我們是如此習慣於摘錄飛安的有效數據,以致不再去思考。我就舉個例子,好讓你能想像一下:美國每天有超過兩萬七千架商用飛機起飛(並沒有關於全世界的官方統計,不過據推測,大約每天有五萬架),每天、每週、每月都是如此。前十大航空公司,每年的班次就超過五百萬。在這些班次中,抗拒不了地心引力而出事的次數,可以在短短幾秒鐘內算出來。2002年期間,美國的航空公司並未發生任何死亡空難,雖然不是每年都這麼了不起,但幾乎都相去不遠。

2003年,《美國科學家》(American Scientist)雜誌曾刊出一篇研究,密西根大學的研究員麥可.佛蘭根(Michael Flannagan)和麥可‧西瓦克(Michael Sivak)重新評估了搭飛機和開車孰優孰劣的長久爭論。為了盡量保守一點,機率的計算基準,並不是基於飛機航行的距離,而是起飛和降落的次數,因為有超過90%的事故都發生在飛機起降的時候;對照的公路資料,只採用鄉下的州際公路,也就是最安全的行車環境。他們的研究顯示,在一段典型的飛機旅程中,如果有位乘客選擇開車,他的死亡機率會增加六十五倍。佛蘭根和西瓦克的結論是:「如果想讓搭飛機的風險變得跟開車一樣高,那麼九一一這種規模的攻擊事件,就必須大約每個月發生一次才行。」

若有人威脅要開一架噴射機去撞艾菲爾鐵塔,那是不是表示飛行本身很危險?並不是,如果有危險(而且也不是非常危險),也是指艾菲爾鐵塔。搭飛機的優劣其實很清楚,雖然我覺得要大家照單全收,還滿天真的,但恐怕那就是我所能做的最有意義的事了。所以不要再讓電視把你嚇壞了,你的敵人是喜歡擾亂民心的人,還有他所播下的恐懼種子,他們就跟偷偷摸摸的恐怖分子、爆炸的引擎,以及亂流造成的搖晃一樣恐怖。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