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孫子與孫子兵法篇
      
      
        始計篇──攻其不備,出其不意
      
      
          在開戰之前,必須對敵我雙方的基本條件做周密的研究和比較,以便制訂正確的作戰計劃。決定戰爭勝負的基本條件有五項,就是「道」(道義)、「天」(天時)、「地」(地利)、「將」(將帥)、「法」(法制)。瞭解敵我雙方的這些條件,就可以判斷戰爭的勝負。而在戰爭過程中,也必須根據利害關係和不斷變化的形勢研究和謀劃,採取機動靈活的措施。
        .諸葛亮「草船借箭」
        .拿破崙「聲東擊西」,攻占埃及
        .借別人的錢,賺更多的錢
      
      
        作戰篇──行動是致勝的玄機
      
      
          行動是致勝的關鍵,或明或暗,取決於行動者的心計。一般來說,明可以示假,暗可以為真,這是許多詭秘者的行動絕招。如果只知明鬥,而不知暗爭,十之八九會導致敗局。
        .司馬懿「兵貴神速」,剷除叛將孟達
        .「抓住時機」,摩托羅拉風靡全球
        .「當機立斷」,學運領袖成印尼錢王
      
      
        謀攻篇──活用每一顆棋子
      
      
          相互攻守,可見之於任何場合,除了看雙方實力之外,還要看誰能活用自己手中的每一顆「棋子」,用之巧妙,「小卒」也能「不戰而屈人之兵」發揮最大的力量。如果一味地使用蠻勁,再勇武的「將帥」也無力抵抗群兵的圍攻。
        .「知己知彼」,諸葛亮反讓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
        .「兵不血刃」,化解古巴導彈危機
        .「巧用人才」,積架重振雄風
      
      
        軍形篇──不打無把握的仗
      
      
          怎樣才能做到「不打無把握之仗」呢?這就需要有一雙明亮之眼,認清周圍局勢變化,並提出最有效的方法。聰明人與糊塗人之別往往就在於聰明人有一雙明亮之眼,從不被灰塵遮擋住。
        .「以信為本」,王永慶成經營之神
        .「執著之心」,造就微軟帝國
      
      
        兵勢篇──抓住時機
      
      
          抓住時機,就能比別人先占得有利局面。在那些圖謀大局的成功者眼中,從不放過任何一次時機,總能把時機變成成功的條件,因為他們都擅長「攥」功。
        .淘金熱潮,成就牛仔褲文化
        .可樂大戰
        .突發奇想,休斯翱翔天空
      
      
        虛實篇──真真假假,虛實交錯
      
      
          虛實交錯,最容易讓人眼花撩亂,為此這一「兵法」,常被人利用。「虛」可不露聲色,不露實力,讓人掉以輕心;「實」可顯鋒芒,彰顯力量,讓人嚇破了膽。如果以虛掩實,往往能置人於最絕望的心理折磨之中。
        .力挽狂瀾,周亞夫平息「七國之亂」
        .班超出使西域,「化被動為主動」
        .「自我虧損」,雀巢攻佔西歐市場
      
      
        軍爭篇──不能失去主動權
      
      
          丟掉主動權,意味著被動挨打。當然,爭不是硬爭、蠻爭,而是巧爭、暗爭,這是善爭之道。欲做到這一點,需要的是不是理論,而是實戰。
        .「以退為進」,晉文公稱霸
      
      
        九變篇──靈活應變
      
      
          將帥指揮作戰應根據各種情況靈活機動地處置問題,不要機械死板而招致失敗。孫武認為,將帥要從實際情況處置問題才能戰勝敵人,所以對於國君的命令可以適時地違背,因此,他大膽地提出了「君命有所不受」的軍事名言。
        .「麻痹大意」,關羽敗走麥城
        .「按兵不動」,陸遜巧妙撤軍
        .「未雨綢繆」,本田走出困境
      
      
        行軍篇──善於選擇最佳路線
      
      
          只會低頭走路的人,大多數都是走到死路以後,才知道掉頭。表面看來,這些人屬於「踏實」一類,實則是不善於選擇最佳路線,去走最短的距離,以便達到成功的目的地。
        .「半濟而擊」,俄軍大敗拿破崙
        .「重整旗鼓」,豐田汽車敗中取勝
      
      
        地形篇──因勢而變
      
      
          天下事沒有一成不變的,總有不同的情勢,去影響人做出不同的決定。凡能因情況不同而訂定不同方案者,這是勝者;凡遵循教條不知因勢而變者,這是敗者。
        .「用人不當」,克萊斯勒慘敗
        .「創造環境」,馬克?吐溫獵取機會
      
      
        九地篇──抓住關鍵點
      
      
          解決問題不能盲目下手,而是要抓住要害問題,把它解剖得清清楚楚,乾乾淨淨。有些人總想解決所有的問題,結果一個問題就令他束手無策。假如能抓住關鍵點,就可以事半功倍,收效甚大。
        .「破釜沉舟」,楚軍大敗章邯
        .「延誤戰機」,尼克森敗北
        .「出奇制勝」,耐吉挑戰愛迪達
      
      
        火攻篇──不同的對手,用不同的招式
      
      
          針對不同的對手,要使用不同的招法去應對,不能千篇一律。因人而異,因時而別,因地制宜。
        .「借東風」,周瑜火燒赤壁
        .「善用廣告」,百服寧有絕招
        .「借助媒體」,雷根大勝卡特
      
      
        用間篇──巧用「間計」
      
      
          離散人心,就能拆散一群人。反間與用間是兵法的一部分,不管在什麼時候,都要知人之心,用能用之人,不可粗心大意,否則就會被徹底利用,甚至淪為?牲品。
        .「巧妙造隙」陳平計除范增
        .巧用反間,岳飛大戰金人
        .政府反間,「矽谷」反獲商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