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中謎

書中謎
定價:300
NT $ 130 ~ 270
 

內容簡介

美國精裝首印量即高達100,000冊。
獲選美國獨立書商協會2007年三月選書。
獲選邦諾書店2007年夏季「發現新人」選書。
登上獨立書商協會、舊金山紀事報暢銷排行榜。

每個人終其一生,都在追尋著一個魅影。We all pursue a phantom.

一本失蹤的梅爾維爾手稿
一個孤身從澳洲塔島來到紐約的少女
文學史的懸案與少女的身世之謎
還有讓這一切追尋與成長發生的神祕書店…

美國獨立書商協會(Book Sense)選書

  十八歲的女主角羅絲瑪莉剛喪母,千里迢迢從塔斯馬尼亞島隻身飛到紐約,大都市裡她唯一的歸屬是一家書店:拱廊書店。

  她在書店工作,在這個書堆如山、與世隔絕的書之迷宮中,她認識了一群稀奇古怪的人:脾氣古怪的老闆、慈愛的變性人收銀員「珍珠」、無所不知的非文學區專員奧斯卡,以及主管圖像書區胖男子亞瑟。

  為了一本梅爾維爾的書稿,拱廊書店開始改變,書店成了一座城市的縮影,秘密與揭發、失去與尋找、學習與成長,當然還有愛與背叛……。

作者簡介

雪瑞登.海伊 (Sheridan Hay)


  書店工作者,並且在家鄉澳洲和紐約間從事出版業。擁有班寧頓學院寫作與文學的藝術碩士,著有短篇故事,並在帕森設計學院教授寫作。已在紐約居住了二十年。

譯者簡介

陳重仁

  一九七四年生,台大外文所畢業,師大英語系博士班,臺北醫學大學通識中心講師。研究後殖民理論、文化研究、醫療史與十九世紀英國文學。譯有《波赫士談詩論藝》、《反目》等書。

 

推薦序

書中謎:書店的故事vs.成長的故事   文/灰鷹

  
2005 年6月,我第一次去紐約,在當地朋友的帶領下參觀了全球聞名的超大二手書店 The Strand,那簡直就像波赫士筆下的迷宮,或者《風之影》故事裡的「遺忘書之墓」,新書、回頭書、樣書、絕版書、古舊書森羅陳列,數不清的記憶和經驗埋藏其中,像是一座書的城堡,遺世而獨立。

  同年的法蘭克福書展前,我看到國外成交報告:《追風箏的孩子》經紀人伊蓮.寇斯特(Elaine Koster)賣出了新人作品《書中謎》(小說原名 Mine to Keep),Doubleday 出版社副總裁戴波拉.傅特(Deborah Futter)親自出馬,在激烈競價中以超過台幣一千萬重金買下美國版權。而負責海外市場的錢德勒.克勞佛也迅速售出英國、德國、俄國、荷蘭和巴西版權。

   這本書的故事與梅爾維爾的亡佚手稿有關,故事背景的二手書店明顯以 Strand 為藍本,而且作者雪瑞登丹.海伊(Sheridan Hay)本身就在那裡工作過!這實在是太迷人的致命組合。

  那年書展我沒有和錢德勒排約,卻在書展前一天在市中心的 Frankfurter Hof 飯店巧遇。原來書展還沒開始,業界人士就齊聚一堂,展開無數的會前會,復古式大廳裡摩肩擦踵,全部被出版界同業擠滿。我和錢德勒找到角落的櫃臺,問起《書中謎》,她很爽快地同意讓我代理。 

  不料從那之後,我無論怎麼寫信去要稿子,她都沒有回應。從去年十一月到今年八月,我先後問了三次,她若非不回,就是說再等等然後沒下文。等了整整一年我才收到稿子,錢德勒說之所以沒給我,是因為「稿子經過多次修改」,看得我又好氣又好笑:她自己不也拿初稿賣出歐洲多國版權,怎麼我就不行呢?但畢竟是拿到稿子了。這本書預定 2007 年三月在美國發行,精裝首印量高達十萬冊。法蘭克福歸來之後,我總算收到一本樣書。封面有種古典的朦朧之美,下面是並排陳列的古書,主體則由女主角蘿絲瑪莉披灑一地的紅髮所構成。  

(故事中略) 

  《書中謎》是一場精彩的文學冒險,也是一個流浪和尋找安身處所的成長故事,更有著永遠迷人的書店風采。它與《風之影》有某些程度的相似,但是重點並不相同。這裡沒有時代的動盪流離,也沒有皆大歡喜的圓滿結局;追尋手稿的旅程終告落空,女孩的愛情夢碎,離開書店,走進出版社的世界。她離開了有如亞哈船長那艘載滿奇人異士的捕鯨船的書店,才要開始探索真實的世界。

(全文請見blog.roodo.com/grayhawk/archives/2464300.html )
 

內容連載

「經驗,此乃唯一真實的知識。」
--赫曼‧梅爾維爾《大騙子》(The Confidence Man)

第一章

我出生的時候,還沒有這個故事,除了寓言、童話故事,沒想過會有拱廊書店這樣的地方,還有渥特‧蓋斯特這樣的人。如果沒有他,沒有他瞎掉的眼睛,我在拱廊的日子又會是另一回事了。總之,我認識他的時候,他已幾乎看不見,但要不是因為這樣,我可能就永遠不知道赫曼‧梅爾維爾還有一本書下落不明。蓋斯特失去了眼睛,對他來說一直是揮不去的遺憾,但對我來說,卻意義非凡,畢竟故事起因於此。不過要讓你了解我怎麼來到拱廊,它如何成為我生命的要角,我得先說說自己的前塵往事。

我的生日是四月二十五日,至於是哪一年別太計較;我是不年輕,所以介意自曝年齡,但也稱不上老,忘記自己曾經年輕過。

不過話說回來,我的生日是有點意思。四月二十五日正是澳紐軍人節,是澳洲人日曆上最重要的節日。每到這一天,為紀念加里波里半島的慘烈戰役,澳洲人會在胸前別上一株株迷迭香(那兒的沙灘長滿了迷迭香),也紀念所有在戰爭喪生的人。奧菲利亞就說過:「迷迭香代表回憶,」她此時已因悲傷而失神,「我的愛,祈願勿忘。」

正是四月二十五日,在塔斯瑪尼亞島上,我的母親步行至不收費的公立醫院生產,看見許多尖尖的迷迭香被別在左胸;她穿過擁擠的廣場,一邊避開每年都衣衫襤褸出來遊行的老兵,以及呆在一旁張望的本地民眾。生產的痛苦過程中,她的心中一直想著這株生命力強韌的植物,倒不是因為失落感,畢竟她才剛生下我,而是為了記住。

如此這般,因為澳紐軍人節,我的名字就叫做羅絲瑪莉,而這名字,也真符合我現在做的事--憶往。說到底,記憶算是種應盡的義務,不論是誰,或許都得執行到最後。

我姓薩維奇(我的名字你都有了),因為我只有我媽,連姓也跟著她。她帶著我定居在市中心廣場附近租來的小公寓,就在店面樓上。「神奇帽子」是塔斯瑪尼亞島唯一賣帽子的地方,我媽和我,就靠著這家店維生。但是就像金魚一樣,我們被關在魚缸之中,儘管與整個城鎮僅隔著一道透明的牆,但頂多長到魚缸的大小,日子也就這樣過。媽媽是從澳洲大陸來的,算是外地人,而且大家都知道,稱呼她薩維奇「太太」也掩飾不了一個明確的事實:從沒見過她先生。

某種程度上,掩飾也成為她的工作。總之,帽子可以蓋住許多不想被發現的部分,甚至使無人做伴,獨自挺著大肚子從澳洲大陸來的女人,有了還不錯的小生意,找到被接納的方式。

「帽子對我們有恩,」媽常掛在嘴邊。「所以我說它們神奇。因為帽子,我對體面的人變得很重要。」

事實上是想像力,特別是她自己的想像,救了我們。我相信,我這部分也承襲於她。

「神奇帽子」讓媽媽被認為精通上流生活,成了我們鎮上的品味專家。她只要一看到客人,很快就可以猜出他的帽子尺寸,她記得所有常客的尺寸,以及頭圍的各種特徵。

比如她在廣場上遇見我們有錢又愛現的房東法蘭克先生,她會說:「那位法蘭克先生,難怪得戴九又四分之三號,他滿腦子都是大計畫,當然需要足夠的空間。」

或者提到種花的派姆太太一直試不到能戴去比賽的帽子,她會說,「當然啦,羅絲瑪莉,這裡的帽子都不對。派姆太太是五號半,跟針頭沒兩樣,不要說做決定,恐怕連想事情都不夠。」

帽子成了神諭,是解讀行為的神聖權杖。儘管媽媽這種評判塔斯瑪尼亞同伴的方式正確度頗高,但固執的特性也成為小鎮謾罵的對象,對我們的孤立狀態沒什麼幫助。當然,孤立本身是有助於想像、幻想,但隔閡也愈來愈深。鎮上的人頂多認得我們,但是從不往來。我放學後就到店裡幫忙,如果有朋友對店感興趣,或者應該說是好奇,我也不讓他們來。(未完)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43
    $130
  2. 新書
    9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