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藝術之名:從現代到當代,探索台灣視覺藝術

以藝術之名:從現代到當代,探索台灣視覺藝術
定價:450
NT $ 260 ~ 405
  • 作者:公共電視台
  • 出版社:博雅書屋
  • 出版日期:2009-04-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614069
  • ISBN13:9789866614064
  • 裝訂:平裝 / 296頁 / 16.5 x 2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提問」應是《以藝術之名》的基本精神。如果架構上它以議題為主,肌理上它則以提問為主要線索。它「以藝術之名」發出了許多大大小小問題,它們在結構上交錯地出現,也在細部構成上進行應答與輪唱。──林志明

.「藝術」只是一種托辭或手段的寓意。在這當中,「藝術」被看成是一種「溝通」的載具或容器。而個別藝術家透過藝術語言的焠鍊,揭櫫他們所見的世界與關懷。──王嘉驥。

.〔本書〕不離本地藝術發展的問題意識,從藝術家的作品與創作理念出發,帶領觀眾與讀者,抽絲剝繭地分析當代課題的構成情境。──蔣伯欣

主體的想像(陳界仁、吳天章、姚瑞中)
  台灣歷史的斷裂經驗與不斷感受邊緣化的焦慮,反映了台灣尋找主體性的困境與匱乏。藝術家如何面對我們的現實處境?如何以個別書寫去質疑並擾動建構式的認同?

祖靈的召喚(拉黑子、撒古流、安力.給怒、瓦歷斯.拉拜)
  政經勢力與宗教的強勢介入,瓦解消散部落的生活世界,這樣的斷裂產生了無法連結的痛感。如今藝術家們在消散中凝視自己與部落,凝聚再生的創作能量。

輕與重的對話(陳其寬、于彭、袁旃、黃致陽)
  大半個二十世紀,以水墨創作的華人,都在各自的時代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水墨一方面有太多難以跨越的典範,另一方面往往背負民族大義的使命感而陷入意識形態的困境中。

新美術的追求(廖德政、林之助)
  日本將現代美術引入台灣,但藝術家能否突破透過日本學習西方文明所造成的「折射的現代」之侷限,建立自我的個性,一直是這個時代的爭論之一。

前衛精神(劉國松、蕭勤、夏陽、吳昊、李錫奇、莊(吉吉)、顧福生、馬浩)
  五○年代的五月畫會和東方畫會,站在時代的轉折點,引爆了改革的熱情。在他們身上,交錯了近現代美術的辯論;具象與抽象藝術的拉鋸;東方與西方的路線之爭;也真正標示台灣與國際藝壇互動的開始。

她者的凝視(吳瑪俐、劉世芬、王德瑜、尤瑪.達陸)
  九○年代初,台灣的女性藝術家開始進行陰性書寫,到其他藝術家由女性主體出發,從政治、種族、性別、身體等不同角度來建立自己的美學。什麼是女性感知?呈現什麼樣的獨特藝術樣貌?

流動的框架(李明維、林明弘、袁廣鳴)
  科技和通訊技術的革命發展,展開了新的創作類別,數位、軟體、聲音、網路等介面技術,既是格式也可以是內容。媒體藝術的種種嘗試,鬆動了既有框架、使之流動,進而創造新的意義。

奔赴烏托邦(張乾琦、王俊傑、陳界仁)
  全球化朝我們席捲而來,看似帶來烏托邦的想像,卻又不斷顯露越來越多的矛盾和衝突。藝術家的作品如何繞出這撲天蓋地的網,保有理解世界的獨特眼光?

本書特色

  *圖文全彩書

  *展現台灣百年來當代藝術的關懷與發展面向。

  *記錄片榮獲第六屆「台新藝術獎」入圍。

編者簡介

公共電視台

  《以藝術之名》原為公共電視拍攝的八集記錄片,前後經歷三年的規劃與拍攝。以台灣自身作為立足點與出發點,內容設計跳脫美術斷代史的陳述模式,從主體性、族群、水墨、現代、前衛、性別、跨界及全球化等議題切入,這些議題都是對台灣所處時代或社會環境脈絡的各種思考,並透過藝術家對自己創作的初衷、訴求與目的的描述,進而與時代對話及辯證。

  現代至當代,時間橫跨百年,資料龐大,藝術家眾多。八個主題和藝術家之間,以議題和關連性來決定,每一主題拍攝三至四位重要的當代藝術家,總計三十位,每位藝術家均創作長達十年以上。片中呈現他們的新作、創作歷程以及重要的代表作品,深入探索他們的創作內涵。不同藝術家的訪談與作品,在穿插對照的敘事結構下,試圖見證台灣藝術家的視野、關懷與見解,為台灣的首度嘗試。

撰稿者簡介

徐蘊康

  政大新聞系畢業,現就讀英國Sussex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曾任多家財經媒體記者,卻始終無法忘情藝術,其後至公共電視擔任企畫編劇,企畫撰寫「台灣百年人物誌」、「以藝術之名:台灣視覺藝術」等系列紀錄片,前者獲得2003年金鐘獎最佳文教資訊節目獎,後者除了入圍2008年的同名獎項,也入圍第六屆台新藝術獎年度最佳視覺藝術展演。個人的主要興趣在人文藝術領域,尤其愛好攝影及現代、當代藝術,並關心媒體的社會性及表現性。

 

目錄

林志明:以藝術之名而作的議論之書和有我之書
王嘉驥:以藝術之名書寫當代台灣
蔣伯欣:迴紋針串起的影像敘事
序言:徐蘊康

第一章 主體的想像(陳界仁、吳天章、姚瑞中)
攝影、記憶與權力
交疊的時間空間
迷走現實
斷裂的主體經驗
藝術就是行動

第二章 祖靈的召喚(拉黑子、撒古流、安力.給怒、瓦歷斯.拉拜)
無法連結的痛感
返回部落
部落就是學校
創作是身體力行
注視消逝的隱形計畫
創作改變現實

第三章 輕與重的對話(陳其寬、于彭、袁旃、黃致陽)
時代的變局
藝術無止盡
水墨實驗
兩大仿古路線
原慾的崩解
穿越的美學

第四章 新美術的追求(廖德政、林之助)
日本求學路
日本美術與現代國家
典範轉移
福爾摩沙的藝術
遊走於多重文化間

第五章 前衛精神(劉國松、蕭勤、夏陽、吳昊、李錫奇、莊?、顧福生、馬浩)
東方與五月
各有面貌的東方
「浪子回頭」的五月
風起雲湧的青年時代
出走

第六章 她者的凝視(吳瑪?、劉世芬、王德瑜、尤瑪.達陸)
互為主體的夥伴關係
剖析慾望
解構權威
在空無中體驗當下
體驗所有感官
編織:重建女性系譜
展開新的視野

第七章 流動的框架(李明維、林明弘、袁廣鳴)
是藝術還是生活?
媒體藝術與科技生活
文本取代作品概念
媒體間的滲透轉換

第八章 奔赴烏托邦(張乾琦、王俊傑、陳界仁)
China Town:未曾見過的影像
內化的加工情境
全球性的交易
末世的疏離
在世界中的存有
感謝名單

 

內容連載

推薦序1



以藝術之名而作的──

議論之書和有我之書



林志明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副教授)





如果已經拍了電影,為何還要寫小說?法國電影新浪潮的健將侯麥曾經如此自問。《以藝術之名》原先是公共電視所拍攝的八集有關台灣視覺藝術的紀錄影片,現今,它以書籍的方式重新呈現,作為這個想法的推動者之一,深覺有必要交待一下來龍去脈。



一切開始於二○○三年。年底有一天,接到公視來電,說要約我討論一個有關台灣視覺藝術的劇集,並希望邀我擔任顧問。記得那時是約在公館一帶的一座咖啡館,來的是製作人邱顯忠和企畫編劇徐蘊康。之前和電視媒體曾有不佳的親身接觸經驗,總覺得媒體雖然讓受訪者在鏡頭前談了不少話,但最後只是要截取他們所要的,有點受騙的感覺。那一天的討論感覺還不錯,談了不少有關作節目的大方向問題。我建議不要以藝術史方式去作,一方面題目太大,那就要有很堅實的學術累積作後盾;而且,這種方式在選擇探討人選等問題上也容易引起爭論,徒生困擾。如果用媒材的方式分類,範疇化的方式又太古老。最後便建議以議題為主導,以便能夠橫跨領域去談,比較適合當代藝術的探討方式,而且最好多參照一些國外良好而又多樣的案例。老實說,我對國內先前的一些成果不是很滿意,總覺窠臼斧鑿痕跡不少。雖然感受到來訪者的誠意,但對於是否能成就什麼,老實說,離去時仍抱著不少疑問。



緊接下來的一些時日,徐蘊康來訪了幾次。帶著她看了一些國外的例子,也對比較細節的問題提出了一些看法:比如一集中最好不要放太多的人物,因為電視觀眾的注意力總是浮動的,因此最好highlight數位焦點人物,如此較能深入,改革電視節目常在處理大題目時的浮光掠影現象。



後來,就無聲無息了一段時間。心想,大概是作不下去了。直到由學生口中聽到徐蘊康重病住院的消息。又過了一年多,奇蹟式地她又出現在眼前。對於這樣一位像是復活了般的人物,總是令人感到生命的奇異力量,而隨著她每次說要出外景,便可以瞭解這節目又動了起來。



時光荏荏而過,二○○七年九月節目終於在公視播出,但只播了一輪(隔日重播)就結束了。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中間可能還賠上了企編的半條性命),實在可惜。更何況,雖然是列名顧問之群,對於電視的作業方式仍然不甚瞭解,只是片段地知道一些內容和大方向。有點像是某些人參加電影製作的經驗,只有在首映後才能看到最後全貌。看到這個劇集的完整版,我才能感受到它的付出和重要。不但是精緻的製作,也用心地跟隨台灣當代藝術家在世界各地的足跡,探討的主題和所談的深度,以電視而言不但是很難得的,談論的方式仍能顧及一般觀眾的接受性。當時就覺得如果只是電視播出,再加上公視一向並不是很主動推廣的DVD,這難得的材料(尤其是教學教育上的材料)大概就要埋沒了。於是便有了推動成書的想法。



先前侯麥在出版《六個道德故事》時提出的問題,也在她腦中浮現:這完全不在計畫之內。那時我正為《禮物的美學》一書寫序,重新體會禮物經濟的震撼,便用以下的說法勸服她:雖然我知道這書稿寫不寫,妳是其中的關鍵人物,但除了這是公視參與團隊的集體成果外,也是許多在其中貢獻心力的人士共同的資產。其實,我們只是許多事物守護者而不是擁有者,尤其是這共同的資產。



書是延續影音材料生命的另一種方式,先前許多由電視節目轉寫而來的書籍明白地證實著這一點。比如今天我們仍然捧讀為教材的《觀看的方式》(Ways of Seeing),原先是BBC的電視節目,但今天可能很少人看過這四集七○年代的節目,透過書,它們的影響力卻一直持續著。



然而,書也有它自己的生命,如果,它要能存在,也需要自己的一些機緣。透過伯欣的慧眼提議,《以藝術之名》入圍了當年台新獎年度最佳視覺藝術展覽(我自己雖也在入圍評審之列,但因是節目顧問便迴避投票),如此,便有了台新藝術文化基金會補助出版的可能。再加上和出版界舊識有點偶然的重新聯繫(他們搬來學校對面工作,真巧),《以藝術之名》便有了成書的可能。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58
    $260
  2. 二手書
    69
    $310
  3. 新書
    79
    $356
  4. 新書
    9
    $405
  5. 新書
    9
    $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