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中正的一九四九:從下野到復行視事

蔣中正的一九四九:從下野到復行視事
定價:300
NT $ 237 ~ 432
  • 作者:劉維開
  • 出版社:時英
  • 出版日期:2009-08-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653323
  • ISBN13:9789866653322
  • 裝訂:平裝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以「蔣中正的一九四九」為題,並不準備對蔣中正在一九四九年的各項作為進行研究,而是將重點置於蔣中正自一九四九年一月下野至一九五○年三月復行視事一年多的時間中,探討他如何再起?再起的過程與機遇。全書除前言、結論外,分為五章:第一章「第三次下野」,探討蔣氏決定下野的原因,以及下野之經過;第二章「從溪口到臺北」,敘述蔣氏下野後,居留溪口的生活,以及轉赴上海、舟山、臺灣等地之過程;第三章「建立黨政關係常軌」,分析蔣氏在杭州會談、成立非常委員會,以及閻錫山出任行政院院長等事中的地位;第四章「維護大陸最後據點」,探討蔣氏兩度至西南的情形,以及其在李宗仁出國後,角色如何轉換,從幕後走上前台;第五章「在臺復行視事」,探討蔣氏個人對於復任總統問題的認知,以及復職一事進行之經過。

  本書重點在探討蔣中正在一九四九年下野之後,如何重新再起,復任總統的過程,以及他個人對相關問題的思考、判斷。資料方面以蔣氏所留存相關資料,包括國史館庋藏《蔣中正總統檔案》、《蔣經國總統檔案》與蔣氏家屬所保存《蔣中正日記》; 及史政單位所收集或保存之蔣氏相關資料,如中國國民黨中央文化傳播委員會黨史館藏《總裁檔案》、《會議記錄》等為主。此外並參閱相關當事人留存之資料,如張群之《中行廬經世資料》,邱昌渭往來函電,張群、吳忠信、徐永昌、閻錫山、居正、胡宗南、丁治磐、雷震等日記,以及李宗仁、黃旭初、程思遠、蔣經國等回憶錄。

  在近代中國歷史上,常有一些年代具有歷史轉折的特殊意義,而成為歷史研究的主題,一九四九年即是其中之一。在國共戰爭的較量中,中國在一九四九年出現重大的變化。

  一九四九年四月,中華民國首都南京陷落,政府遷到廣州;十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京宣布成立,開啟了一個中國各自表述的局面。而中華民國政府在軍事失敗一路轉進的情況下,從廣州、重慶、成都,於十二月初播遷臺北,形成此後將近一甲子的海峽兩岸對峙局面。有研究者稱一九四九年為「中國的關鍵年代」,謂:

  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中國得到勝利並沒有帶來和平。一九四五年到一九五○年間,戰後中國政局演變至為激烈,國共的慘烈鬥爭隨著東西冷戰的形成而益趨複雜。此期間一九四九年的變局:中共建國、中華民國政府播遷臺灣、加上接著發生的韓戰,造成其後半世紀海峽兩岸的長期對峙,實是歷史上的一大轉折。

  亦有研究者認為這一年是「中國社會的大變革」,表示:

  一九四九年在中國大地上發生的,並不只是一個政權代替了另一個政權、一種政治力量代替了另一種政治力量,而且是一場中華民族歷史上前所未有的社會大變革。

  更有研究者如此形容一九四九年的重要性:「一九四九,不僅是一種符號,更是時代的爆破點,它造成了前所未見的歷史海嘯。」但是不論如何陳述,從本質上來看,一九四九年是一個動盪的年代。

  作為一個動盪的年代,一九四九年可以討論的人與事很多,但是相較於西方學界對於戰後國共關係或失去中國的研究,或許一九四九年所具有的特殊意義,海峽兩岸學界關於「一九四九年」的學術研究,在一九九九年之前是較為少見的。隨著時間的推移,當一些過去視為敏感的議題不再是禁忌時,一九四九年相關的人與事逐漸成為歷史研究的主題。

  一九九九年為「一九四九年」的五十週年,是年十二月,臺北與北京各自舉行一場以「一九四九年」為主題的學術研討會,推動了一九四九年的相關研究,會後分別出版《一九四九年:中國的關鍵年代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及《劃時代的歷史轉折-一九四九年的中國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兩本會議論文集,呈現出關於「一九四九年」的初期研究成果。此後,以一九四九年為主題的研究陸續出現,如傅國湧從十四位知識份子一九四九年的日記,探討他們個人在這一年的生活、感覺;張仁善從軍事、經濟、城市、農民、知識份子、學校、工商界、媒體及社會問題等九個方向,探討一九四九年的中國社會變遷;陳錦昌以「遷臺」為主軸,參閱相關史料及論文,建構中華民國政府播遷臺灣的過程;吳興鏞根據其父吳嵩慶遺留的資料及相關檔案,探討一九四八年底至一九四九年,中央銀行庫存黃金運臺的經緯; 林桶法以「大撤退」為題,探討蔣中正暨政府機關與人民於一九四九年遷臺的經過等。

  此外,亦有以一九四九年國共軍事戰略、知識份子抉擇為主題的相關論文。日本學者也注意到「一九四九年」在民國史研究的重要性,自二○○二年起進行連續四年的研究計畫,並於二○○六年十二月出版久保亨編著的《一九四九年前後之中國》,從「斷裂與延續」的角度探討一九四九年前後的中國,為一九四九年研究提出一個新的思考方向。

  在一九四九年的研究中,蔣中正及其相關人與事無疑是一個十分重要的主題。蔣中正身為中華民國總統,雖然在一九四九年一月宣布下野,但是仍然擔任中國國民黨總裁,政治上的影響力並未因此而減弱。而代行總統職權之副總統李宗仁一再指稱他在幕後操縱政局,甚至要求其出國,更顯示他在這個關鍵年代的特殊地位。在蔣中正的相關傳記中,對於他在一九四九年前後的相關活動,大多闢有專章,作相當篇幅陳述,但是以此為主題,進行討論之學術論文或專著並不多見,反而有不少非學術性作品出現,以類似小說的筆法敘述蔣氏在這一年的經歷。

  對蔣中正而言,一九四九年是他一生中最感屈辱的一年。他於一九四九年日記之總反省錄中回顧一年來身受各種遭遇,記道:

  本年一年中之生活,所見所聞與身受各種遭遇,無非為人唾棄,為世譏刺,恥辱悲慘,於茲為甚。

  一九五一年二月二十一日,重閱一九四九年之日記,記道:

  重閱三十八年日記,更覺當年環境與形勢之可怕,至於悲慘與侮辱之經歷,則不足道矣。

  至一九五四年二月十一日,回憶一九四九年底西南失陷的情形,記道:

  回憶三十八年杪,渝蓉陷落之情勢,匪軍縱橫,所向披靡,敵騎未至,疆吏早降,民心土崩,士氣瓦解,其敗亡形勢,不惟西南淪陷莫可挽救,即臺灣基地亦岌岌欲墜,不可終日。當此之時,共匪定余為戰犯,欲得而甘心,而一般叛將敗類,設辭攻訐,更予人不堪之侮辱,乃以中正為仇寇之不容,而反以共匪為可君矣。

  從這三段日記來看,蔣氏不僅在一九四九年當年,即使在時隔數年之後,對於這一年各種經歷的記憶,依然是「悲慘」、「侮辱」,顯示一九四九年對他而言,有著難以磨滅的悲憤。

  除了日記上的自我反省外,蔣氏亦曾多次在對中國國民黨黨員講演中,以「亡國」兩字形容一九四九年的處境,表示:「本黨的革命事業到了今天可以說已經失敗了!總理領導我們艱苦奮鬥建立起來的中華民國,已經在我們手裡被敵人滅亡了!」並強調自己不僅是帶罪之身,而且是以「亡國之奴」的心情來對同志講話;藉此激勵黨員同志。

  在一九四九年一直隨侍蔣氏的長子蔣經國,於一九五九年撰寫之〈危急存亡之秋〉,以「日記」體裁,陳述個人在這一年的經歷,但就其內容而言,充分呈現蔣中正在一九四九年的心情與處境,為蔣氏一九四九年日記未公佈前的忠實記錄。他在該文〈自序〉中稱:「民國三十八年,可以說是中華民族的『危急存亡之秋』;在這一年之中,國家民族所遭遇的危險困難,以及我父親所處的地位環境,乃是空前未有的惡劣和複雜。」

  蔣中正對於一九四九年雖然感到屈辱、悲憤,是革命生涯中最大的挫折,但是從他一生事業來看,一九四九年亦是他人生另一個階段的開始;雖然被指稱為「失去中國的人」,卻是建設臺灣的奠基者。論者嘗謂蔣中正是一個「大冒險家」,若就一九四九年的挫折與再起來看,確實如此。蔣氏從一九二四年五月出任陸軍軍官學校校長,至一九七五年四月病逝於中華民國第五任總統任內,執掌中國軍政大權達五十年之久,是二十世紀中國最具影響的人物之一。

  在這五十年中,可以一九四九年為界,分為兩個階段:從一九二四年至一九四九年的二十五年,蔣氏的活動空間在中國大陸,從領導北伐、剿共、抗戰至戡亂,是他生涯中的第一個階段;一九四九年底,國共戰爭失敗,政府播遷臺灣,從一九五○年至一九七五年的二十五年間,蔣氏在臺灣,創造了他生涯中另一個階段。但是蔣氏如何扭轉他個人的命運?

  蔣中正在一九四九年一月下野之後,除了在溪口的三個月,生活較為安定外,其餘時間大多是奔走於政府所控制的各個地區,從上海、舟山,到達臺灣,再以臺灣為基地進出大陸,至福州、廣州、重慶、成都、昆明、廈門等地,力挽危局;期間還以中國國民黨總裁的身份,赴菲律賓及韓國訪問,結合反共力量。值得注意的是他在下野之後,沒有任何政府的職務,只是中國國民黨總裁,依憲政體制,執政黨的領導人應遵守黨政分際,不應亦不宜干預或主導屬於政府部門的軍政事務,但是以他掌握中國軍政大權二十餘年,所累積的政治實力與能量,實不容許他置身事外。蔣經國曾引述蔣中正的話語說:

  本年憂患艱危忍辱茹辛,在內奸外敵重重包圍夾擊之下,幾乎無倖存之理,而乃竟能出死入生堅忍不撼。

  蔣經國亦說

  父親自三十八年初,第三次下野以來,一直到舟山撤退為止,可說是最艱苦的時期;然而用最大的忍耐力,把這個最嚴重的難關渡過了。

  蔣氏為何「忍辱茹辛」?為何「用最大的忍耐力」?他如何在黨、政之間取得他的位置,持續在軍政事務上的影響力?如何能「以在野之身對內對外」?以及如何復任總統?筆者認為這些都是值得探討的問題。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第三次下野 
一、桂系的逼宮行動
 (一)白崇禧的「亥敬電」
 (二)蔣中正決定下野
 (三)桂系提出的下野方案
二、主張和談的壓力
 (一)蔣中正的元旦文告
 (二)政府的和談試探行動
三、蔣中正下野
 (一)下野前的準備
 (二)最後的考慮
 (三)繼任或代行總統職權

第二章 從溪口到臺北
一、溪口歲月
 (一)宋美齡的意見
 (二)優遊山林
 (三)親友團聚
 (四)接見訪客
二、關心黨政事務
 (一)協助李宗仁
 (二)研究黨政改革
 (三)旁觀北平談判
三、告別溪口
 (一)上海之行
 (二)〈談話紀錄〉風波
 (三)停駐舟山
 (四)抵達臺灣

第三章 建立黨政關係常軌
一、杭州會談
 (一)會談召開的背景
 (二)經過與決議
二、成立非常委員會
 (一)非常委員會之設置
 (二)人事安排的波折
三、推動閻錫山組閣
 (一)何應欽的繼任人選
 (二)蔣、閻關係之發展
 (三)蔣中正與閻內閣的組成
 (四)外交、國防兩部的人事爭議

第四章 維護大陸最後據點
一、第一次赴西南
 (一)視察重慶
 (二)解決雲南問題
二、再蒞重慶
 (一)知其不可為而為
 (二)主持重慶防務
三、保衛成都
 (一)部署成都防禦力量
 (二)成都失陷

第五章 在臺復行視事
一、李宗仁出國就醫
 (一)促請蔣中正復職
 (二)李宗仁赴港
二、復職前的準備
 (一)解決「代總統」問題
 (二)閻錫山辭職案
三、蔣中正復行視事
 (一)蔣中正決定復職
 (二)復職的法律解釋

結論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後記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79
    $237
  2. 新書
    88
    $264
  3. 新書
    89
    $267
  4. 新書
    9
    $270
  5. 新書
    9
    $270
  6. 新書
    9
    $270
  7. 新書
    $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