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其實沒那麼偉大

他們其實沒那麼偉大
定價:320
NT $ 85 ~ 288
  • 作者:威爾.柯皮
  • 原文作者:Will Cuppy
  • 譯者:麥曉維
  • 出版社:麥田
  • 出版日期:2009-10-16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1735674
  • ISBN13:9789861735672
  • 裝訂:平裝 / 304頁 / 14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年度最酷史書!
公孫策:這是我讀過最不一樣的一本歷史書!

亞歷山大大帝、伊莉莎白女王、彼得大帝、查理曼大帝、哥倫布……

  歷史教科書說這些人是神、天縱天才、不世出的思想家、超越時代的冒險家、人類的救星、世界的偉人……

  不!其實他們是蠢蛋、窩囊廢、貪吃鬼、軟腳蝦、怕老婆怕到膽寒、沒有用的傢伙!!!

  《他們其實沒那麼偉大》介紹了歷史上大名鼎鼎的二十六位大人物。每個不是創下名留青史的偉業,就是做出令人髮指的暴虐事蹟。但在本書裡,威爾.柯皮消化了堆積如山的史書,整理了成千上萬張資料卡片,耙梳各種不同角度的史觀,寫出本書中看似不正經,實則嚴謹且句句屬實的內容。這些功績赫赫的歷史人物,有讓人作夢也想不到的另一面:愚蠢、窩囊、自以為是、殘暴、殺人為快樂之本,以及令人髮指的貪吃…….

完全顛覆傳統角度,卻句句屬實
讓你捧腹大笑,極盡幽默刻薄之能事

  如果本書能被列為歷史教科書,該有多好!!這樣我們都會牢牢記得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實在是狗運加烏龍:他為了到達東方偏偏往西走,而且到死都不知道那是天大的誤會。

  威爾.柯皮素有「幽默大師中的幽默大師」的稱號,文中詼諧、挖苦處處可見,加上名插畫家威廉.史塔克為書中人物精心繪製55幅妙趣橫生的插圖,以及國內名插畫家Bo2諧仿惡搞最後的晚餐,呈現封面歷史人物齊聚一堂的喜感,更增添令人捧腹絕倒的樂趣。

亞歷山大Alexander the Great
—歷史說

  .在位期間:西元前336-323年。

  .為推廣希臘文化,不斷向外擴張,小亞細亞、敘利亞、埃及、波斯一路到印度,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在所征服地區建造了約七十五座亞歷山大城。

—柯皮說

  他之所以被稱為亞歷山大大帝,是因為與其他同時代的人相比,他殺了最多人,殺人範圍也擴及最多種族。他之所以這麼做,則是為了宣揚希臘文化。亞歷山大大帝並非道地的希臘人,也沒有文化。但他反正是打著這樣的名號……

埃及豔后Cleopatra
—歷史說

  .全名Cleopatra VII Thea Philopator。

  .古埃及最後一位法老。

  .相較於她的外貌,真正吸引人的是她的智慧、魅力與甜美的聲調。

  .其自殺,有人說是喝毒藥自盡,亦有人說是她讓蛇咬死自己。

—柯皮說

  凱撒大帝到埃及出公差,克麗奧佩脫拉回國找他商量。克麗奧佩脫拉把自己捲在鋪蓋裡送到他面前,徹夜與他長聊這趟旅程。他遂把她拱回王位上去,讓她與另一個弟弟托勒密十五世平分天下。……托勒密十五世沒能活得太久,克麗奧佩脫拉把他毒死了。怪不得她,「盡量把家人都毒死」是一種皇室禮俗。不過,她沒毒死妹妹阿爾西諾伊,她派別人去毒死她。

哥倫布Christopher Columbus
—歷史說

  .熱那亞的航海家及探險家,他跨越大西洋的旅程開啟了歐洲人到美洲探險、開發、殖民之路,但也同時將疾病帶回了歐洲。

  .哥倫布在1492年登上美洲大陸的日子,10月12日或10月的第二個星期一定為哥倫布日。

—柯皮說

  哥倫布發現了許多其他地方,但都不是什麼好地方,而且哥倫布全部叫錯名字。他以為自己到了東印度群島,但那其實是西印度群島,這就是為了到達東方往西走的下場,到死他都不知道那是誤會一場。

作者簡介

威爾.柯皮(Will Cuppy)

  1884─1949年,生於印第安納州。芝加哥大學文學碩士。1922年開始在報上寫書評,1924年擔任《紐約先鋒論壇報》「書冊」副刊約聘評論員,直至去世前為止。

  一如許多幽默作家,柯皮的原創題材來源正是他自身的不幸。柯皮深信自己命運乖舛,曾故作哀傷地對本書內頁插畫家友人威廉˙史塔克預測說,當大家要將他入土下葬時,會有一群科學家慷慨激昂地從實驗室裡跑出來,歡呼道:「萬歲!我們解開長生不老的祕密了!」

  命運的確開了柯皮一個大玩笑。在科皮服用過量安眠藥過世之後,他服務了二十五年之久的《紐約先鋒論壇報》登出他的訃聞時,居然錯用了別人的照片。歷經種種怪誕的失誤,他的骨灰被裝進一個有漏洞的鞋盒,以包裹郵寄回家鄉,他的親屬卻開靈車到火車站枯等。

  接著,在窮困潦倒的狀況下去世一年之後,他的書大賣。如同柯皮老愛掛在嘴上的:「啊,唉,我的人生哲學可以總結成八個字:算了算了,沒有辦法。」

  著有《隱士養成手冊》(他曾跑到荒島隱居十年)、《是人是猴傻傻分不清楚》、《完全絕種聖經》、《袋熊吸引力法則》

譯者簡介

麥曉維

兼具編輯與譯者雙重身分的文字工作者,個人信箱[email protected]

 

目錄

第一部—從前從前,埃及有兩個傢伙……
奇歐普斯(或古夫)國王
哈特薛普斯特女王

第二部—古希臘人和更糟的人
培里克利斯
亞歷山大大帝
漢尼拔
埃及豔后
尼祿

第三部— 同床異夢枕邊人
匈王阿提拉
查理曼大帝
戈黛娃夫人
露克蕾齊亞.博爾吉亞
大忙人腓力普

第四部 —幾個叫大帝的
路易十四
杜巴利伯爵夫人
彼得大帝
凱薩琳大帝
腓特烈大帝

第五部—美哉英格蘭
征服者威廉
亨利八世
伊莉莎白女王
喬治三世

第六部—海上狗熊
幸運兒萊弗
克里斯多福.哥倫布
蒙特蘇馬二世
約翰.史密斯船長
麥爾斯.史坦迪斯船長

第七部—反正他們開心就好
皇室搗蛋鬼
皇室貪吃鬼

 

推薦序

這是我所讀過最不一樣的一本歷史書。

—公孫策(歷史專欄作家)

  誠如〈序〉中說的,作者威爾.柯皮是以嚴謹的考證,加上一貫的幽默筆調,由人性化的角度切入,將史書中一個個「不平常」的歷史人物,還原為「有血有肉的人」。

  撇開他對幾乎每一位「偉人」的批評,他寫英國伊莉莎白的女王:「許多人對伊莉莎白女王的印象,就是一個臉型瘦削、戴了頂紅色假髮的老太太。不全然是這樣的。她也曾是個十六歲的俏姑娘,而且還挺漂亮。」這在洋溢全書的無情嘲諷文字中,算是罕見的「暖流」,還了伊莉莎白女王一個公道。

  正因為是人,而人都一定會犯錯。我們讀歷史,最重要的,其實就是避免再犯前人犯過的錯誤。為此,作者很用力的提醒讀者,一個偉人的成功,常常是因為對手犯了比較多的錯誤。例如他寫亞歷山大大帝擊敗波斯王大流士:「要打敗大流士易如反掌,誰教他老是在犯錯。」「亞歷山大大帝始終沒有增進部隊後方的防禦力,而波斯人也始終沒在這一點上花心思。」

  一個國家領導人犯錯太多時,不必像前述的大流士那樣,等敵人來攻打。他憑著「一己之力」就足以搞垮自己的國家。甚至不必是一位蠢皇帝、壞皇帝,一位「盡心盡力」的皇帝,有時反而更糟糕。例如作者筆下的法王路易十四:「在位期間,路易十四每天辦公八小時。其他國王會讓公卿大臣代替他們犯錯,路易十四則堅持親自犯下重大錯誤。……於是企業家紛紛破產,農民啃樹根、吃泥巴過活,有些甚至拿破布當衣服。」這種皇帝在中國歷史上也不少見,例如南北朝的南梁武帝蕭衍,每天工作有時超過十二小時,而且自奉甚儉,卻因篤信佛教,最後搞垮了國家。此外,秦始皇每天批公文都得用秤來量──當時文字是刻在竹簡、木簡上,秦始皇嚴格要求自己每天的工作量。易言之,慈悲且認真的皇帝仍不免成為昏君,嚴格且認真的皇帝更容易成暴君。這是歷史真實又殘酷的一面,作者由「人性」切入觀察,避免了泛道德的批評,更未淪於「以成敗論英雄」的價值裁判。

  同時,偉大的人成就的偉大功業,也可能是源於「錯誤」。例如書中寫到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接下來,哥倫布發現了許多其他地方,但都不是什麼好地方,而且哥倫布全部叫錯名字。他以為自己到了東印度群島,但那其實是西印度群島,這就是為了到達東方往西走的下場,到死他都不知道那是誤會一場。」

  作者最煞費苦心的,更在於希望大家「輕鬆一點讀歷史」,所以他採用如此輕鬆幽默的筆調。同時,他更針對那些「背誦無益」的歷史素材嗤之以鼻。例如在〈匈王阿提拉〉章,寫道:「東哥德人和西哥德人太像了,外行人不可能分得清楚。就算你分得清,那阿斯丁人、希凌人和吉比第人,又怎麼分?遑論盎格魯人、撒克遜人、朱特人和立陶宛人。不然我考你,隨便講三種吉比第人的重要出口產品來聽聽。三種太多,一種好了。」——作者毫不留情的指出了當今歷史教育的荒謬:給學生的考題,連老師也背不起來。扭轉我們對歷史的印象,應該是這本書最棒的地方。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27
    $85
  2. 二手書
    27
    $87
  3. 二手書
    33
    $105
  4. 二手書
    42
    $135
  5. 新書
    9
    $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