秩序繽紛的年代:1990-2010

秩序繽紛的年代:1990-2010
定價:350
NT $ 45 ~ 315
  • 作者:吳介民顧爾德范雲
  • 出版社:左岸文化
  • 出版日期:2010-07-09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723410
  • ISBN13:9789866723414
  • 裝訂:平裝 / 384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2010年是個特別有意義的年度。二十年前,由於一場國民大會選舉總統的紛爭而點燃了野百合學運。這場表面上是萬年國會「老賊」需索無度的鬧劇,卻無意之中激發了二十年來民主化的契機。1990年代這整整十年,不僅各個領域蓬勃發展,也是社會運動的黃金十年,台灣社會可說充滿自信。然而,進入二十一世紀的開始,台灣面臨國內外多重危機,內有藍綠對立,外有中國崛起。在此巨大變動的時刻,我們有必要對過去二十年進行一場批判性的回顧。除了給未曾經歷這段快速變遷的更年輕世代做一個歷史導讀外,也讓曾經歷過的世代更能看清未來的挑戰與方向。

  本書書名《秩序繽紛的年代》是為了紀念二○一○年離世的詩人羅葉。曾經參與「野百合學運」的羅葉,在他的詩作〈遺書〉當中寫著:

  若有音樂,哼我愛聽的那曲∕若有醇酒,斟我嗜飲的一杯∕也許為我出薄薄的詩集∕但不必寫長長的序∕追求的我已空無所有∕這秩序繽紛的世界∕就留給你整理

作者簡介

總計二十位作者,二十篇文章

.王金壽(成功大學政治系副教授)
.王健壯(博理基金會執行長、前新新聞社長、前中國時報總編輯)
.何明修(台大社會學系副教授,《綠色民主》《四海仗義》)
.吳介民(清華大學社會系副教授,《台灣社會學發展史》《第三社會的想像》)
.吳音寧(報導文學作家,《江湖在哪裡?台灣的農業觀察》)
.李道明(北藝大電影創作研究所教授,《一個電影作家的誕生》)
.李廣均(中央大學法律與政府研究所副教授,《跨戒:流動與堅持的台灣社會》)
.林志明(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教授)
.林國明(台大社會系副教授)
.林繼文(中研院政治學研究院研究員)
.邱毓斌(高雄市NGO工作者工會研究員、英國Essex大學社會系博士候選人)
.范雲(台大社會系助理教授,《新生代的自我追尋》)
.夏傳位(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班,《塑膠鴉片》)
.夏曉鵑(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教授,《不要叫我外籍新娘》)
.郭力昕(政大廣電系副教授)
.黃武雄(台大數學系退休教授,《學校在窗外》《童年與解放》)
.楊弘任(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助理教授,《社區如何動起來》)
.潘翰聲(綠黨召集人)
.蕭瓊瑞(成功大學歷史系所教授,《台灣美術史綱》《楊英風全集》)
.顧爾德(博理基金會主任研究員)

 

目錄

導言
為下一輪民主盛世而寫……吳介民、黃秀如、顧爾德、范雲
激流般起伏的紀錄片運動……李道明
掙扎於政黨輪替間的文化大夢……蕭瓊瑞
擺盪在國家與市場之間的藝術自主性……林志明
公共知識分子的隕落?……郭力昕
在國家與資本夾擊中成長的環保運動……潘翰聲
以社區之名……楊弘任
當工運的制度惰性遭遇全球化……邱毓斌
靜默中耕耘細節的婦運革命……范雲
新移民運動:慢一點,比較快……夏曉鵑
教改運動的驚奇冒險……何明修
教改中的左與右……黃武雄
憲改為何休市?……林繼文
從邊緣到風暴中心的司法體制……王金壽
民粹政治的兩張面孔……王健壯
從農村到都市,再到農村?……吳音寧
金融資本如何吃人?……夏傳位
全民健保的道德共同體……林國明
族群想像的感動與不安……李廣均
當媒體走出黨國巨靈的爪掌……顧爾德
第三種中國想像……吳介民
秩序繽紛的年表

 

為下一輪民主盛世而寫

  社會學者以「癲狂的時刻」,形容社會運動處於亢奮的嘉年華氣氛時人們爆發出著魔般的行為模式——無限提昇的愛、包容、憤怒、破壞,和想像的狂飆,集體行動突破社會的牢籠——例如法國兩百多年來間歇爆發的革命與反抗運動。台灣沒有經歷過大革命式的洗禮,社會也相對保守謹慎,但是我們曾經擁有屬於我們自己的狂迷的嘉年華時刻。

  一九九0年三月,「萬年國民大會」正在選舉正副總統,一群生活在威權溫床中的老人,無理顢頇,時代倒錯地試圖施展他們最後的影響力。這一場總統選舉紛爭,釋放了台灣累積幾十年鎮壓與反抗的能量,點燃了野百合學運──一齣「老賊」需索無度的鬧劇,激發了民主化的契機。所有的運動神經與組織肌理,處在隨時可迸發的臨界點上。

  二00八年十一月,台灣業已磨練了豐富的反威權、爭民主的運動經驗,剛上台的馬英九政府邀請中國國台辦主任陳雲林來台,由於維安措施過當,違法限制人民的自由權利,引發「威權復辟」的疑慮。這一波社會抗爭,意外點燃了長達兩個月的野草莓學運。

  兩個世代的兩波學生運動,都以令人意外的方式爆發開來,運動現場都瀰漫著嘉年華式的亢奮氛圍,也都標示著新一代青年文化的興起。如今,野百合世代已經紛紛步入中壯年,猶未可知的奇幻與險阻,正在曙光來臨之前展臂迎接野草莓世代。這是年輕世代準備展翅飛翔的時刻。

  兩次學運共有的理想性格,都在關鍵的社會危機時刻,扮演了觸媒的角色。然而,仔細端詳,承載兩個運動的時代與社會構造,卻已經距離如此遙遠。二十年來,世界急速變化,世代快步成長。台灣社會變化幅度之深廣,許多領域已經讓人難以辨識其面貌。

  且看媒體的發展。一九九○年,台灣解嚴不久,地下電台方興未艾;報禁剛剛解除,新報紙紛紛冒出。但是,電視媒體依舊是三家黨政軍電視台聯合壟斷的局面。野百合運動能夠在幾天內動員數以千計的學生聚集,電視媒體扮演了催化角色。二十年後,網路世界已然成形,在野草莓動員的關鍵時刻,BBS、推特與噗浪發揮了極大作用。

  無數活躍的部落客,以半公共、半匿名、去中心化的方式,在新一代的社會運動網絡中擔負著資訊匯流與分流的角色。有人半開玩笑嘲諷說:網路時代,在電腦螢幕上連署宣言者,永遠多於上街頭人數。也有人喟嘆:野百合運動之後發展出幾個全國性學生組織;而野草莓運動後並沒有全國性組織串連。但,這是時代倒錯的批判。

  「鄉民社會」的興起,大大改變了運動組織的內部結構。鄉民社會的溝通方式,是一種嶄新的技術能力,這個技術的質地是:參與感與責任感的分攤不只在街頭動員,而在於網路世界中的ID認同與信任。這個網路世界抵拒單一的、集中化的公共領域軸心;單一而集中的公共領域,是台灣的公共知識分子在民主化初階段賴以發聲的場域。因此,一九八0年代是傳統型公共知識分子最能展露身手的時代,野百合世代繼承了這個傳統,站在那個時代精神的頂峰。如今,公共領域已經轉化為高度分散的、去中心化的「雲端溝通」模式。www發明後的二十年間,我們見證了台灣社會從反威權的高音齊唱,經過眾聲喧嘩的民主化洗禮,而進入後選舉民主年代的繽紛秩序。

  本書的作者群,和野草莓世代有一個關鍵性的經驗差異:本書作者們成長於威權時代,對於專制統治如何箝制社會與個體,猶有清晰的記憶。那我們該怎樣在世代之間傳遞爭取人權與民主的集體抗爭的社會記憶?是我們寫作此書的初衷。因此,這本書不是懷舊風格的「雜菜煲」。讀者若想從中追尋自己過去二十年的身影、緬懷流逝的過往,將不免失望。我們在寫給作者們的「發想書」中如是設定這本書的目標:

 在台灣社會正歷經巨大變動的此刻,我們認為有必要對過去二十年進行一場批判性的回顧。除了給未曾經歷這段快速變遷的更年輕世代做一趟歷史導讀,也幫助我們自己看清未來的挑戰與方向。我們預擬了大約二十五個二十年來影響台灣社會的重要主題,邀請對這個主題長期關注、並且具有創意反思能力的作者,共同參與這個計畫。我們的目標是在明年春天出版一本書。這本書將不是一本無所不包的大雜燴,而是挖掘公共議題、提出新觀點的共同創作。我們希望每篇文章都能夠包含以下幾個元素:宏觀分析的眼光、觀念的前瞻性和引導性、具體的資料、引人入勝的故事性。

  這本書錯過野百合二十週年的春天,但沒有讓盛夏溜走。歷經一整年努力,我們完成了這本集體創作。編輯們要向作者群的辛勞與寬容表達敬意:我們在書肆日益商業化、出版日益短薄化的時代,共同書寫了一部不尋常的書。說「集體創作」一點也不為過,從發想、到成書,這部作品每一個敲打鍵盤與編修的環節、每一頁,都洋溢著這二十一雙手的思索同勞動痕跡。

 

內容連載

知識分子社會角色的消與長(節錄)
郭力昕 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系副教授

回顧過去二十年來知識分子對台灣社會的參與情況,有一種頗為普遍的看法,或者說印象,即知識分子介入社會的角色,似乎趨於隱沒、沉寂。這種看法在某些意義上,也許一定程度是真確的;然而,若仔細追究以上這個描述,則我們也許得做幾個提問:一、為什麼對知識分子介入社會的回顧,圈限在過去二十年內?二、所謂「知識分子」,究竟何所指?三、台灣知識分子的社會角色,真的已經全面消退了嗎?

本文在《秩序繽紛的年代:1990-2010》這個時間框架裡進行陳述,當然將會比較集中回顧過去二十年裡的相關現象。但我認為,若論及知識分子與台灣社會之互動的議題,可能並不存在一個特定的年代、時間點、或歷史事件,作為準確切割或標誌出一個關於知識分子在社會角色上之消長的轉捩點,無論「野百合學運」、「保釣運動」、或其他。從這個島嶼被殖民的歷史以來,一直到今天,台灣作為最早、也相對充分地擁有民主機制與言論自由的一個華人社會,它受過高等教育的知識階層,在他們根源於歷史經驗的「文化基因」裡,普遍仍對參與政治社會或公共事務不感興趣,甚至依然戒慎恐懼。同時,同一個歷史與今日,數量較少的另外一些台灣知識分子,在評議時政、批判文化、奉獻社會的個人或集體作為,倒也從來沒有中斷、消沉過。

因此,一個看起來有著較大戲劇性、新聞性、或時代象徵性的事件,未必自動可成為知識分子社會角色何以消長的適切理解方式。如果一定要以一九九○這個年份作為標誌,來理解「知識分子怎麼了」這件事,則我以為,若說那一年因為發生了「野百合學運」而使這個時間點有特殊意義,不如以這個時間點象徵著「後解嚴時代來臨的年代」、或者「全球化的擴大登陸」這樣的意義,具有比較寬闊一些的解釋力。不過,更重要的問題則是,「知識分子」到底是誰?以及,他們的社會角色與作用,是否真的已經沉寂?我試著從一些事實、現象、或經驗,對這些問題稍微做些描述。

媒體裡的公共知識分子
當論者認為知識分子的社會角色或影響力逐漸式微時,我想他們主要是指在大學裡工作的學院知識分子(以下暫且簡稱「學知」)。但即使是學知,我們也得至少先將這個環境裡的人,分為教授和學生兩個層面來談,不能只看大學教師這部分學知的作為。不過,教師身分的學知,畢竟有著比學生優勢太多的發言位置和條件,因此,他們若普遍被認為在社會參與上日趨銷聲匿跡,是值得稍做議論的,下一節裡我將多做一些鋪陳。除了學知,至少還有兩種知識分子社群需要被討論,即在媒體任職、或固定近用媒體以發揮影響力的「公共知識分子」(暫稱「公知」),以及具有大專以上學歷、投入社會實踐的行動者(暫稱「行知」)。在最後一節,我將簡略描述行知的一些面貌。

在台灣,公知其實大量來自在校園任教或研究機構的學者,以及積極於社會實踐的行動主義者,但我於此所稱的公知,暫時專指在報紙雜誌等傳統平面印刷媒體任職,負責撰寫特稿、評論、專欄的人,以及雖未專職於媒體,但在報章雜誌有固定專欄或不定期(但一定程度地頻繁)文章/投書的「民間學者」、評論工作者或文化人,和固定在電視/收音廣播上現聲現形議論時事的媒體人/名嘴。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13
    $45
  2. 二手書
    63
    $220
  3. 新書
    9
    $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