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像有一天遠別巴黎,隔得遠遠的,
          時光推移了不知多久,深夜,有月光的夜,
          我落腳於某一處,不自覺的在心裡對巴黎道聲:Bonjour。
      
          憂鬱,不必想像。
          詩意,不請自來。
          在台北,有個過往。
          在巴黎,有個後來。
      
          文學女子郭昱沂以法文音節,書寫巴黎與台北;
          以視覺人類學的人文,窺看巴黎與台北;
          以紀錄片的鏡頭,記憶巴黎與台北,
          聲音會消失,影像會糢糊,
          漸行漸遠的時光卻是越來越奢華的追憶逝水點點滴滴……
      
作者簡介
郭昱沂
Ecole des Hautes Etudes en Sciences Sociales (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社會人類學與民族學系──視覺人類學組博士。
          2009 博士論文:在靈界與冥界之間:尼帕——中國境內阿卡人世界中的女巫。
          「雪後」劇情短片(導演 編劇 剪接 後製中)。
          〈在五月的秋天預感到海洋〉獲旅遊文學獎桃園文藝獎。
      
          2008 「尼帕」Les Nipa紀錄片(導演、攝影、聲音、剪接之一)。
          〈識字〉獲吳濁流文藝獎。
      
2007 〈婆羅多舞〉獲梁實秋散文獎。
          2006 〈女名之書〉小說集(大田出版)。
          「阿卡陽光下」Lointain Soleil sur les Akha紀錄片,入圍法國國際民族誌影展。
          〈地鐵七號線〉獲新聞局優良劇本獎。
      
2005 〈遠方未完成〉小說集(大田出版)。
          2004 碩士論文:女書──女性書寫,從中國境內的一種秘密語言凝視女性生命思維。
          〈雪後〉獲聯合報小說獎。
      
2003 〈衣事〉獲教育部文藝創作獎、〈最色彩的一條街〉獲帝門藝評獎。
2002 〈苦艾之夏〉獲台北文學獎、〈大水〉獲桃園文藝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