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陳榮政

  國立陽明大學碩士、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博士、倫敦大學聯位學位
  研究專長:教育社會學、教育政策、比較教育

譯者簡介

謝昇佑

  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班

魏龍達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博士班

 

目錄

作者前言 iii
推薦序 xi

第1部分 個人與社會 1

1.社會學與日常生活 2
社會學與個人 5
社會學的洞察 7
社會學的想像 8
涂爾幹(Emile Durkheim):自殺的社會學分析 9
結論 16
你的作業 16
本章重點 17
名詞解釋 17

2.社會學的觀察與思考 18
個人如何建構社會 19
他人對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影響 23
社會心理學家Stanley Milgram:普通人和殘酷的行動 24
社會結構對我們日常生活的影響 26
.地位和角色 26
.團體 28
.組織 30
.社會制度 31
食品營養家Marion Nestle:食物的經濟學和政治學 33
.文化 35
微觀-巨觀連結:家庭隱私和兒童福利 36
.全球脈絡下的社會結構 39
視覺議題:歷史悠遠的棒球賽 40
關於社會秩序的三種觀點 45
.結構功能論的觀點 46
.衝突論的觀點 47
.符號互動論的觀點 48
結論 49
你的作業 50
本章重點 51
名詞解釋 51
網路資源 53

第2部分 自我與社會的建構 55

3.建構實在:知識的社會建構 56
理解實在的社會建構 57
鋪設基礎:實在的根基 59
.文化與語言 59
微觀-巨觀連結:戰爭的語言 62
.自我應驗預言 64
.信念與不能修正的命題 66
建造隔閡:衝突、權力與社會制度 68
.實在的經濟 69
.實在的政治 71
.媒體即為訊息來源 72
微觀-巨觀連結:新聞的缺漏 74
.道德企業家 76
掌握社會學研究的貢獻 77
? 視覺議題:個人告示牌 78
.社會研究的經驗本質 85
.質性與量化研究 86
.理論、變因與假設 87
.研究的模式 88
.社會研究的信度 93
社會學家Laud Humphreys:茶樓貿易 97
結論 98
你的作業 98
本章重點 99
名詞解釋 100
網路資源 102

4.建構社會秩序:文化與歷史 104
文化的層次 106
.物質和非物質文化 107
微觀-巨觀連結:椅子 108
.全球文化 109
.次文化 111
.歷史:日常生活的「檔案」 113
文化期望與社會秩序 114
微觀-巨觀連結:你現在聽得見我嗎? 116
.社會制度與文化規範 118
微觀-巨觀連結:「對的」情緒 119
.規範與制裁 122
.內團體和族群中心主義 122
文化差異與日常生活經驗 124
.健康與疾病 125
.性別 127
視覺議題:荷蘭的葬禮儀式 128
結論 137
你的作業 138
本章重點 139
名詞解釋 139
網路資源 140

5.建立認同:社會化 142
社會結構與人的形成 143
社會化:成為我們現在的樣子 145
.獲致自我 145
.再社會化 151
社會學家Spencer Cahill:禮儀師專業的社會化 152
.文化脈絡中的自我 154
社會化與階層化:在不平等中成長 155
.社會階級 155
社會學家Annette Lareau:不平等的童年 158
.種族與族群 159
.性別 161
微觀-巨觀連結:女孩與男孩的玩具 164
制度與社會化 166
.教育 166
視覺議題:成為水手 168
.宗教 173
.大眾媒體 176
結論 178
你的作業 178
本章重點 179
名詞解釋 180
網路資源 181

6.構築認同:自我的展演 182
形成對他人的印象 183
.社會群體中的成員 183
.外表 184
微觀-巨觀連結:肥胖 185
.語言與非語言的表達 189
印象管理 189
視覺議題:看起來很酷 190
.創造印象 198
.戲劇理論:社會舞台上的戲子 202
社會學家Peter Ubel:醫生與護士的電梯談話 203
.社會對印象管理的影響 205
社會學家Elijah Anderson:街頭爭霸 206
.集體印象管理 209
錯誤的印象管理:錯誤的身分 211
.尷尬 211
.修復損害的身分 213
.污名 215
結論 218
你的作業 219
本章重點 220
名詞解釋 220
網路資源 221

7.社會關係的建構:家庭與親密關係 222
與他人相處 223
社會多元性和親密的選擇 225
.選擇親密關係的宗教背景 226
.選擇親密關係的種族與民族 227
.選擇親密關係的社會階層 228
家庭生活 229
.家庭生活的歷史趨勢 229
.家庭與親密關係的文化 233
視覺議題:友善家庭 236
家庭及社會的結構 244
.其他制度如何影響家庭 244
微觀-巨觀連結:雙薪家庭 248
.社會多樣性如何影響家庭 249
社會學家Mary Pattillo-McCoy:中產階級黑人家庭的特權與危險 251
家庭困境 252
.離婚 252
.家庭暴力 259
結論 263
你的作業 264
本章重點 265
名詞解釋 266
網路資源 266

8.建構差異:社會偏差 268
偏差的定義 270
.絕對論對偏差的定義 271
.相對主義對偏差的定義 273
.偏差的元素 277
視覺議題:遊民的文化 278
微觀-巨觀連結:性侵害與神父 283
對偏差行為的解釋 285
.制止偏差 285
.貼上偏差的標籤 286
社會學家Nancy Herman:回到瘋狂之前 289
連結權力、變異與社會控制 290
.偏差犯罪化 291
.治療偏差 300
微觀-巨觀連結:藥劑學的個人特質 303
結論 306
你的作業 307
本章重點 308
名詞解釋 309
網路資源 309
第3部分 社會結構、制度與日常生活 311

9.社會結構:組織、社會制度與全球化 312
社會結構與日常生活 313
社會困境:個人旨趣與結構需求 316
.公有地的悲劇 316
.搭便車問題 317
.如何解決社會困境 318
組織結構 319
.科層組織:按章行事 320
社會學家George Ritzer:社會的麥當勞化 321
.組織的階層構造 323
.組織實在性的建構 327
組織與制度 328
.制度內的組織網路 328
微觀-巨觀連結:美國醫療體系 329
.朝向同質性的制度壓力 330
全球化與社會制度 331
.傳播媒體 332
.經濟 334
視覺議題:蕃茄的歷程 336
.教育 344
.宗教 345
結論 347
你的作業 348
本章重點 349
名詞解釋 349
網路資源 350

10.社會階層化:社會階級與不平等 352
階層體系 353
.奴隸制 354
微觀-巨觀連結:人口販賣 354
.種姓制度 355
.貴族制度 356
.社會階級體系 357
視覺議題:社會階級的形象 360
階層化的社會學觀點 368
.結構功能論對於階層化的觀點 368
.從衝突論來看階層化 370
美國的階級不平等 374
.美國社會是如何進行階層化的? 375
作家Mike Rose:在工作中的心理狀態 379
.「貧窮」在美國所代表的意義 383
.為何貧窮仍舊存在 388
全球性發展與不平等 395
.全球性經濟鴻溝 395
微觀-巨觀連結:全球的醫療差距 396
.全球階層化的擴張 398
.全球金融組織 399
.跨國公司 400
結論 403
你的作業 404
本章重點 405
名詞解釋 406
網路資源 407

11.不平等的結構:種族和族群 410
種族和族群:不只是單純的生物學問題 412
微觀-巨觀連結:政治和多重認同 415
壓迫和不平等的歷史 416
.美國原住民 417
視覺議題:「文明化中」的印第安人 418
.拉丁裔美人 424
.非裔美人 424
.亞裔美人 426
種族與民族關係 427
.個人性種族歧視 427
Joe Feagin和Eileen O’Brien:白人之於種族 436
.種族主義的文化意識形態 437
微觀-巨觀連結:種族優勢和佔優勢的黑人運動員 440
.制度性的種族主義:系統固有的不公平 443
種族主義的全球觀點 456
結論 458
你的作業 458
本章重點 459
名詞解釋 459
網路資源 461

12.不平等的結構:性與性別 462
個人層次的性別歧視 463
.性別歧視與社會互動 464
社會學家Laura Miller:軍中的性別、權力與騷擾 467
.對女性施暴 468
性別歧視的意識形態:生物決定說 474
制度與性別不平等 477
微觀-巨觀連結:女性、男性與醫療 477
.媒體上的性別不平等 479
.法律上的性別不平等 481
.家庭中的性別不平等 482
.教育中的性別不平等 487
.經濟中的性別不平等 488
全球對女性的貶抑 494
結論 497
你的作業 498
本章重點 499
名詞解釋 500
網路資源 500

13.全球人口動力學:人口學的趨勢 502
出生世代所帶來的影響 505
.嬰兒潮 507
.X世代 508
.千禧年世代 509
人口動力學 511
.人口成長 512
.年齡結構 520
.地理分布 522
美國人口趨勢所帶來的衝擊 526
.移民與改變中的美國面貌 526
視覺議題:移民之國 528
微觀-巨觀連結:特殊的移民政治 537
.美國的人口高齡化 539
結論 542
你的作業 543
本章重點 545
名詞解釋 545
網路資源 546

14.社會變遷的架構:重構社會 548
社會變遷 550
微觀-巨觀連結:父母對童年體育活動所施予的壓力 553
.社會變遷的速度 554
.社會變遷的肇因 555
社會運動 559
.社會運動的類型 560
.社會運動的元素 562
社會學家Robert Bullard與Beverly Wright:環境正義運動 565
重返社會學的想像 573
視覺議題:煤礦工的鬥爭 574
結論 582
你的作業 583
本章重點 584
名詞解釋 584
網路資源 585
參考文獻 587
索引 641

 

  身為一名社會學教師,面臨到最大的挑戰之一,就是試著讓我的學生發現他自己和課程教材中的關聯,領會個人與社會的連結。社會真正的價值在於,它是唯一有能力去揭示我們生命中,那些私人元素(個人特徵、經驗、行為和思想)和個人所屬之文化、團體、組織和社會制度之間的雙向連結。本書「日常生活」的取向取用了「真實世界」的例子,以及一些個人觀察,來作為理解個人與社會之間關係的媒介。

  我的目標是,幫助你批判性的檢視自己生命中普通不起眼的地方。唯有當你停下腳步,並且檢視那些你個人經驗中,覺得理所當然的部分,你才可以看出,這當中有一股隱藏的,有時候甚至辨識不出的,可預測的系統性法則。在此同時,你也將看到,社會的結構大於所有經驗和個人心理的總和。

  我的信念是,知性思考的旅程,應該要不斷刺激想法並享受於其中。閱讀教科書不一定就是枯燥、糟糕的。我給自己的任務是,提供我學生一個有挑戰性的導引,但同時教室是充滿舒適氣氛的。在這本書中,我做的是一樣的事。如果你的老師採用這本教科書,絕不是因為可以更輕鬆的教學,而是因為他或她希望學生可以明白,即便是小到不行的個人日常生活經驗,也可以和這個我們稱為社會之物發生關聯。我希望你可以領會到這個重要的訊息,並且我希望你享受這本書,就如我對寫作時的享受。

推薦序

  「社會學」是社會科學中重要的學科,但其範圍極廣,複雜度極高,各家論點更是莫衷一是。因此,學生往往敬而遠之,而從事社會學教學的教授們,亦苦於難以尋到一本合適的入門教材,可結合學生之生活經驗以啟發其學習的興趣。本書原作者David M. Newman教授,在撰寫本書 “Sociology: Exploring the Architecture of Everyday Life” 之前,想必也應遇到上述的困難,因而從學生較熟悉的各式各樣生活內涵出發,以日常的生活對應學理上的解釋。從教學角度來看,一方面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結合,另外又尋求驗證社會學於日常生活與環境的適切性;從研究角度來看,David M. Newman教授多處使用現今經常出現之時事做引,做出合乎學理的解釋,就相關理論的應用性與延伸性上,深化了社會學理論研究的價值。

  本書的中譯本依據原著之第六版編譯,但原著至2010年暑假已再出版第八版,可見其深受社會學界之歡迎。這一點可從作者自序企圖編寫一本「真實的教科書」之出發點來看,他認為大學教科書因為適用對象的關係,常被一般的舊書回收商視為拒絕往來戶,但他認為社會學儘管帶有濃厚的學術意涵,卻也不能囿於象牙塔內而自外於日常的生活世界。因此,David M. Newman教授期望編寫一本能真實地反映生活事實的社會學教科書,作為本書的定調,讀者當可從此特點,感受本書之實用性與解釋性。儘管本書通篇是以美國社會所發生的各種社會現象作為撰寫的依據,美國的生活或文化模式或許無法全然與台灣相同,但在資訊無國界的全球化影響下,西方世界的生活模式對我們已不再陌生。就學理解釋而言,讀者不妨就書中所舉之生活現象,檢視其指涉之社會學理意涵並與之對話,相信必能跳脫文化之隔閡而有所獲。

  就學術價值而言,本書作者相當程度呼應了C. W. Mills所提出的《社會學的想像》(The Sociological Imagination)對社會學研究的期待,作者自己也承認「社會學的想像」是縱貫本書的主題,它不是很難掌握的抽象概念:許多我們無法掌控的外在事物,有時會以不甚明顯的方式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每個人的生命史會與社會的歷史息息相關。但你如何能夠理解整體社會與歷史的事件對你的生活產生影響?一種方法是回想你出生的時候所發生的事情;到圖書館,找尋你出生當天的一份報紙與一本通俗性的雜誌,當時究竟發生哪些重要事件?主要的社會與政治議題為何?經濟情勢如何?穿著、電影、音樂各方面的流行趨勢如何?問問你的父母或其他長輩,他們是如何回應這些事件與情勢。你認為他們的回應如何影響養育你的方式以及家庭的價值觀?這些歷史性的情事對你是否仍持續產生影響?諸如此類的章節鋪陳,在本書中不勝枚舉,讀者可就此架構出一個深具歷史與生活意義的社會學想像。

  本書的另一項特色,即是在每章末了均有合適之作業討論、明確之重點提示與整理、鉅細靡遺之名詞解釋摘錄、專屬之讀者互動學習網站,以及相關延伸閱讀之文獻建議,就教學者或初入社會學領域學習者而言,均顧及到其不同之需求,在此相同類別之教科書中獨樹一格。由此看來,不難得知為何其原著已發行第八版,就社會學教科書而言,誠屬不易。完成本書翻譯工作之謝昇佑與魏龍達兩位老師,為台灣大學城鄉所與社會學研究所博士班之高材生,負責校閱工作之陳榮政老師,亦先後於暨南國際大學與倫敦大學以社會學理論完成其學位。相信在這三位對社會學學有專精的年輕學者努力下,這本中譯本的問世,在社會學研究與教學上,特有重要貢獻。本人基於編纂社會學入門教材確有其難度,並樂見本書之中譯本發行以饗台灣之讀者,故為之序。

  陳伯璋

  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主任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5
    $665
  2. 新書
    95
    $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