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觀禪修

止觀禪修
定價:260
NT $ 234
 

內容簡介

「止.觀」是通往覺悟的二扇大門
古今兩大名師:蔣貢康楚仁波切與創古仁波切
帶你入門,鼓勵你實修

  一切修持的根本即是「止」,證悟實相的道路即是「觀」,止與觀即是八萬四千法門的根基與精華。

  創古仁波切將藏傳佛法的心要教導止觀禪修,以循序次第、歷史典故、經論依據、旁徵博引、以及經驗傳授等方式,讓教法精華全面且清楚的呈現在弟子們面前。

  「止觀禪修」是創古仁波切以蔣貢康楚仁波切所著《知識寶藏》做為開示的基礎,涵蓋了大、小乘和金剛乘對禪定的見解及修持方法,如百科全書般廣博。

  尊貴的創古仁波切在兩次開示中,循序漸進地闡釋兩種主要的禪修——「止」和「觀」,深入淺出導讀經典中對禪定的見解及修持方法,更舉出鮮明的例子,讓初機者易學易懂,身體力行。

為何要修持禪定

  修持禪定和「熟習」或「熟悉化」的過程非常類似。因為即使有時候禪修進行得並不好,修持者仍然要繼續修持下去。障礙及問題時常會升起,但是,只要繼續下去,使自己習慣於禪修,禪修終會變得自然、容易。

  三摩地包括「止」的禪修和「觀」的禪修,即梵文所稱的「奢摩他(samatha)」和「毗缽舍那(vipasyana)」。得受這兩種禪修的教導之後,我們必須用理智加以分析而徹底的瞭解。

  在瞭解這兩者之後,我們還必須實際去修持禪定,如此,我們所學習的一切才能被心所吸收。否則,縱使我們的佛法知識非常豐富,若不瞭解「止」、「觀」的禪修,我們仍然無法真正獲益。

  創古仁波切說:「我在歐洲及北美洲各地弘法時,許多人告訴我他們的私人問題——心理問題、生理問題、財產問題、以及工作上的不快樂……等等。儘管問題的類別不勝枚舉,答案卻都是一樣的:使自心平靜、平和,並開展瞭解實相的層次及智慧。所以,世俗快樂的根源是修持「止」和「觀」。」

「止」和「觀」的要義

  「止」實際上是心專一地安住於一個對象或對境上,所以沒有許多念頭升起,心因而變得非常穩定及平靜,而安住於平和之中。「止」的藏文是「息內(shi-ne),意為「平和」、「平靜」,所以,「止」就是「安住於平和之中」。

  僅只使心保持專一並不是「止」的禪修,因為在真正的「止」當中,專注的對象應當是正面的。負面的對象會使貪執、瞋恚或愚癡等煩惱在心中升起,使心無法平靜地安住於事物上,將心安住在正面的對象上,心才能安住於平和之中。

  修持「止」可防止許多念頭的紛紛升起。我們或許會認為「止」是一種無念的狀態,甚而像是一塊石頭般。這是不正確的見解,因為在「止」的禪修中,心不僅非常平靜及穩定,也非常清明,因此能分別及辨識一切現象,並把一切事物看得非常分明。這就是「觀」或「毗缽舍那」,它是經由「止」而開展出來的。

「止」和「觀」雙修的必要性

  行者或許會認為單獨修「止」,或只修「觀」而完全不修「止」是可能的。事實上,不論行者修的是佛教的哪一乘或派別,一定要同時修持「止」和「觀」。

  西藏人過去用來照明的酥油燈是一個很好的說明例證。酥油燈的光非常清晰、明亮,但是它必須具有穩定、不被風吹動的特質,才會放出明亮的光;如果燈的火焰不光亮或不穩定,我們就看不到黑暗中的事物。

  同樣地,若要看見現象的真實本性,行者必須有清晰的瞭解,並能將心持久地專注於對象上;如果其中任何一項缺失了,事物的本性就無法被覺受到,行者必須同時具有「止」(不動盪的燈焰)及「觀」(明亮的燈光)。若兩者兼具,行者就擁有專注於任何事物的全然自由,能淨除一切煩惱染污,並開展所需的智慧。

  禪修時,心或一般意識被收攝、融入根本識或阿賴耶識中,例如,如果我們把波浪當做是念頭,根本識是海洋,那麼,波浪起源於海洋,升起之後,又消逝於海洋之中。密勒日巴(Milarepa)的一首歌中即?述道:心顯現的方式就如同海洋顯現的方式一樣,波浪會回到海洋中安住,如同念頭會回到心中安住一般。如此,念頭只是心的顯現或變幻而已。所以,念頭自心升起,因為它們來自心;因此,從根本識升起的風平息時,心就變平靜了。

  所以,「止」的究竟形式就是使念頭沒入根本識之中,心因而變得很穩定、很放鬆。換句話說,倘若行者有很多念頭源自根本識,禪修時,他必須更加努力地把這些念頭收攝回來,融入根本識無間、無礙的明性中,如此,行者將會有一個放鬆及平靜的心。

禪修的成果

  佛陀說過:做任何禪修都是非常好的。例如,他說:即使某人只具有他將要去何處及做什麼的念頭,雖然他尚未到達此處或做任何事,這個念頭也將會帶來有益的結果,同樣的,只是想到未來的修持,也將會帶來好的結果。一般而言,只是往禪修地點走一、兩步,本身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利益,但是,根據佛陀所說,這終究會帶來有益的結果。

  所以,我們的禪定修持是非常有益的,我們不應該認為由於我們缺乏如同密勒日巴的大精進力,修持禪定就沒有意義或不會有利益,這是不正確的看法。

  穩定、持續地修持禪定非常重要,但若只是在一段密集期間內精進地修持,然後因為沒有成果而放棄,反而不當。我們需要的精進力是?久、不變的精進力,這種精進力能讓我們保持修持的持續性,同時具有這種精進力及不執著任何禪修覺受,至為重要。

本書特色

  現代人的許多煩惱——心理問題、生理問題、財產問題、以及工作上的不快樂……等等。儘管問題的類別不勝枚舉,答案卻都是一樣的:使自心平靜、平和,並開展瞭解實相的層次及智慧。

  所以,世俗快樂的根源是修持「止」和「觀」。

作者簡介

堪千.創古仁波切

  尊貴的第九世創古仁波切,是尊勝的 第十七世大寶法王噶瑪巴鄔金欽列多傑的總經教師,曾任噶瑪噶舉四大法子的導師,是噶舉傳承當代一大禪師暨學者。1968年時榮獲格西學位,學養、修證、講學、著述,無不圓滿,是藏傳佛教寧瑪、噶舉、格魯及薩迦四大教派一致推崇的的大師。

  仁波切誕生於公元1933年,二歲時由第十六世大寶法王噶瑪巴和廣定大司徒認證為第九世創古仁波切。過去幾十年以來,仁波切致力於弘法利生的佛行事業,建寺興學,灌頂講學,不遺餘力。至今,仁波切依然每年巡迴世界各地弘法,蒙受正法甘露的弟子多不勝數。

譯者簡介

陳玲瓏

  .私立輔仁大學食品營養系畢業。

  .美國堪薩斯大學人類學博士。

  .一九九四年正式皈依三寶後,開始從事藏傳佛教著作的翻譯工作。

 

目錄

十七世大寶法王序
前 言
止觀禪修的簡介

為何要修持禪定
「止」和「觀」的要義
「止」和「觀」的語源
「止」和「觀」雙修的必要性
禪修的漸進次第

第一部分
「奢摩他」:「止」的禪修
修持「止」的必要條件
「止」的種類
姿勢
四種禪修對象
「止」修的次第
認識「止」的禪修經驗
五種過患
八種對治
六力、九住心及四作意
口授傳統
「止」的成就
成就「止」的目的

第二部分
「毗缽舍那」:「觀」的禪修
修持「觀」的必要條件
不同傳統的「觀」
「觀」的類別
「觀」的修持方法
「觀」的成就

第三部分
「止」、「觀」融合
融合的修持
融合的時機
融合的成果
總論「止」與「觀」

辭 彙
書 目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