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愛上莫內:在花園中,看見美麗的力量

360°愛上莫內:在花園中,看見美麗的力量
定價:280
NT $ 196 ~ 380
  • 作者:鄭治桂鄭麗卿
  • 出版社:原點
  • 出版日期:2011-04-12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408353
  • ISBN13:9789866408359
  • 裝訂:平裝 / 120頁 / 19 x 24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北美館特展「莫內花園」最佳導覽閱讀
  My garden is my most beautiful masterpiece.──Claude Monet 1840-1926

  ◆細說莫內花園的打造始末
  ◆莫內名作的10個欣賞關鍵詞
  ◆關於莫內的11則人生記述
  ◆「莫內花園特展」語音導覽撰稿人─鄭治桂,導覽賞析
  ◆《360°系列》認識藝術家人生及經典的最佳導覽閱讀

  莫內是印象派的領導人物,也是印象派理念最純粹的實踐者,1840年出生於巴黎,童年在法國西北部的哈佛港度過,就莫內的自述,求學時期視學校為監獄,無法靜心過學校生活,覺得在清新空氣中奔跑或水中嬉戲才舒暢。

  1874年莫內與畫友籌組聯合畫展,以「印象.日出」參展,還遭當時藝評記者諷刺,但卻在西洋美術史引爆美學震撼,之後「印象派」一詞就此衍生,影響20世紀抽象藝術發展。

  莫內創作生涯60多年,徹底實現印象派理念精神,不間斷地以各系列主題繪畫,像是盧昂教堂、乾草堆、白楊樹、睡蓮池、日本橋等,在相同主題下,莫內捕捉不同時間點、氣候所造成的視覺景象、光線流動等大自然中最細緻的變化。

  他愛水一如戀慕情人,為了近距離觀察水波,他買下一條船,作為他的漂流畫室,讓他能夠更直接觀察他喜愛的「水面」,獲得更直接的感受。

  莫內花園:美麗的註腳

  此次北美館的「莫內花園」主要展出莫內在巴黎西北方郊區塞納河與沿岸的吉維尼(Giverny) 花園時的經典畫作,莫內從1883年移居至吉維尼後至晚年,幾乎沒有離開過,直到1926年逝世於這座他親手照料的花園。

  莫內說他的家與花園分不開。為了使吉維尼花園日益完善,莫內花了畢生的精力。莫內花園是分兩個階段建成的。首先是房子前面的花園,第二部分的庭園水池要到1893年才開始闢建。莫內在一位日本園藝師的指點下著手設計花園,而池水由塞納河的支流所灌入。「不必知道他如何建造這座花園。一定是根據眼睛的要求,根據對色彩的要求而建的。」

  1980年,重新整修後,將莫內花園成立莫內美術館,重新開放參觀。其實,莫內美術館內並沒有典藏他所有的作品,只陳列著有關〈睡蓮〉的巨作和一些收藏品。但它呈現的意義在於告知世人:莫內「他觀察一片蓮葉、一朵蓮花已到了忘我的境界。如此接近大自然的態度,在西歐的畫家中是極為罕見的。」

作者簡介

鄭治桂

  .畫家、大學藝術教師。
  .2011年「莫內花園特展」語音導覽撰稿人
  .2011年「生日快樂──夏卡爾愛與美特展」語音導覽撰稿人。
  .2010年「永遠的他鄉──高更特展」導覽手冊撰稿人。
  .2009年「燃燒的靈魂──梵谷特展」語音導覽撰稿人。
  .2008年「驚艷米勒」、「印象畢沙羅」特展導覽課程講師
  .台北市長官邸藝文沙龍系列演講主講人
  .聯合文化天地系列講座策劃∕主講人暨書評撰述
  .國立台灣師大美術研究所碩士,法國巴黎第八大學藝術造型碩士,專研十九世紀法國風景繪畫史,柯洛研究(Camille COROT)。
  .著有《360度看見梵谷》、《360度發現高更》、《360度夢見夏卡爾》

鄭麗卿

  屏東縣人,輔仁大學歷史系畢業。從事編輯工作與創作。作品曾入選《98年九歌文選》、《99年九歌散文選》、二魚文化《2010飲食文選》,曾獲台北縣文學獎散文首獎、時報文學獎小品文類、林榮三文學獎小品文類。

 

目錄

I  關於莫內這個人
1-1 少年莫內
1-2 前進巴黎
1-3 印象派的誕生
1-4 莫內的謬思
1-5 哈日一族
1-6 波濤洶湧的大海
1-7 美麗的吉維尼
1-8 光影印象的捕捉
1-9 四季.睡蓮
1-10 老畫家的堅持
1-11 莫內之後

II  10個莫內印象
II-1 草地上的野餐
II-2 卡蜜兒
II-3 日出印象
II-4 塞納河畔
II-5 都市風情
II-6 天空與海
II-7 盧昂大教堂
II-8 麥草堆與白楊樹
II-9 日本橋與花園
II-10 睡蓮

 

內容連載

摘錄自章節1-1
擅長諷刺漫畫與布丹的啟蒙
少年莫內
「突然間,彷彿一層布幕似乎被掀開了,我明白了什麼是繪畫……我的畫家生涯就此開始。如果我算是個畫家,那完全要歸功於布丹。」莫內少年時已經在諷刺漫畫中展現了他的繪畫才能。在十八歲時遇見布丹,成為好友,莫內因此常隨布丹到諾曼地的海邊寫生,從此改變了莫內一生的繪畫生涯。


1840年11月14日莫內出生於巴黎,父母親經營雜貨生意。在四歲時,他隨父母遷往諾曼地的哈佛港(Havre)定居,一直到十九歲才離開,從童年到青少年時期都是在諾曼地的鄉村和海邊度過。莫內最早的作品是一些里巷人物的漫畫、帆船和風景素描,已經表現出他對大自然的愛好;諾曼地的海上波濤與天光雲影,在未來將提供他一生取之不竭的繪畫題材。莫內後來回憶道:「我生來就不是個守紀律的人。我小的時候,就沒有人能讓我服從某個規定。……學校像一座監牢,要我一天在那裡待上四小時是不可能的。」


巴黎社會正面臨變革
在莫內成長至青年的時期,法國工商業發達,工業革命之後大都會形式的城市成形,鄉村人口向城市移動。巴黎是法國的首善之區,在十九世紀初才出現的火車,以巴黎為中心駛向法國的各個鄉鎮。

與莫內同年出生的文學家左拉(E. Zola),後來不僅創作了《酒店》、《娜娜》等精於犀利社會觀察的小說,也是支持當代畫家馬奈(E. Manet)、庫爾貝(G. Courbet)和莫內等人,將自己的文化主張訴諸行動的旗手;同時,巴爾扎克在四0年代開始《人間喜劇》的寫作;1857年福樓拜出版《包法利夫人》,波特萊爾出版詩集《惡之華》。

在藝術界主流的官方沙龍,流行對古代希臘羅馬詩意抒情的回憶,但工業革命改變了社會結構,城鄉差距日益擴大,勞資矛盾更顯嚴重,新一代畫家已經不能滿足於學院正統而僵化的美學標準,紛紛在創作中呈現新的社會議題,例如畫風崇尚寫實的庫爾貝、杜米埃(H. Daumier)等人。另外,有一群以楓丹白露森林外小鎮為名的風景畫家──巴比松畫派,這些畫家比如米勒(Jean-Francois Millet)等人則直接在戶外作畫、觀察真正的自然風景的作風,打破以往寫生只能做為草稿和以人物畫的主流觀念。

少年諷刺漫畫家
1856年到1858年莫內師從新古典派繪畫巨匠大衛的學生奧哈德(Jacques-Francois Ochard)學畫。在他的習畫過程中,對諷刺漫畫尤其熱衷,筆觸誇張、潑辣或詼諧。他在一系列的政治諷刺漫畫中展現了他的繪畫才能,十五歲時已成為頗有名氣的少年諷刺漫畫家。

生命中第一次大轉折
1857年,莫內的母親去世,姑姑勒卡德十分鼓勵他的繪畫創作,讓他到她的畫室學畫,同時繼續學習素描。十八歲左右,莫內把自己署名「O. Monet」的漫畫,在一個美術用品店寄售,他的漫畫與當地的海景畫家布丹(Eugene Boudin , 1824-1898)的作品一起展示。布丹生長在諾曼地,從小與海洋有深刻的接觸,他透過同鄉畫家米勒而接觸巴比松畫派,也受到自然主義畫風的影響,直接走向大自然。與布丹相識的波特萊爾1859年在沙龍看到他的作品時,對布丹直接簡要地記錄天空隨著季節、時間與風向改變的手法,驚為天人。

美術用品店的主人將莫內介紹給布丹,布丹看過莫內的漫畫,盛讚說道:「很有趣,很有熱情,充滿活力。你很有繪畫天賦。」他建議莫內不要把自己侷限在漫畫上,要去「研究、學習去觀察,去速寫,去畫風景」。

此後,莫內常隨布丹到附近海邊寫生。布丹帶領莫內走向戶外寫生,走向海洋,觀察天空雲影和自然光的變化,領略到戶外寫生的樂趣。布丹給了莫內啟蒙教育,使他學會了熱愛大自然,懂得大自然。

啟蒙教育的成果之一是〈哈佛港郊外一景〉,充分體現了布丹對他影響。這幅畫被視為是莫內正式出道的作品。

1859年,莫內帶著父親給他的一筆錢,和以諷刺漫畫賺得的積蓄,出發前往巴黎。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電子書
    7
    $196
  2. 新書
    79
    $221
  3. 新書
    79
    $221
  4. 新書
    88
    $246
  5. 新書
    $280
  6. 新書
    $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