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過詩經

最美不過詩經
定價:280
NT $ 105 ~ 252
  • 作者:李顏壘
  • 出版社:野人
  • 出版日期:2011-07-28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15842X
  • ISBN13:9789866158421
  • 裝訂:平裝 / 288頁 / 15 x 19.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20位北京大學、浙江大學教授聯合編審

  ★當當網五顆星評價

  不可求思的遠慕到相戀時云胡不喜的等候,桃之夭夭的婚定、不念昔者的婚變,宛若生命歷程再現,一部中國詩歌史就在這淳樸而清麗的詩經中,如風吹拂的低唱。

本書特色

  1.採擷《詩經》中聚焦愛情的詩題,以愛情為編寫之軸,層疊重釋《詩經》裡古中國男女各異的愛情觀。

  2.輔以經典史料《左傳》、通俗古典文學《警世通言》,甚至現代暢銷歌曲等豐富資料釋詩,生動有趣。

  3.釋詩時佐以《周禮》等古中國制度,還原當代時空背景,更深近詩意。

  有詩三百,思無邪!民風如歌,美且異。田園牧歌中發芽,亙古愛情在詩經。

  解構詩經三百首,以愛情的生命歷程為軸,彙聚成一幅質樸淡雅的水墨百工圖。

  古樸醇厚的清澈詩語,兩千年前先秦諸民的真摯愛情躍然重現。

  聞《周南.卷耳》中那征婦「采采卷耳」卻始終「不盈頃筐」的悵然若失,《秦風.蒹葭》中對「宛在水中央」的「伊人」之單相思;聽《邶風.靜女》兩千多年前等候情人赴約到心焦的男子,低吟「愛而不見,搔首踟躕。」;又或是《召南.鵲巢》中,下堂婦「維鵲有巢,維鳩居之。」的深深悲唱。這傳唱的歌謠自歷史的長河流淌至今,輕輕滌蕩出遠古意蘊的動人戀歌。

  《詩經》就像是一部愛情的民謠詩歌,在農忙時,由朝廷派下的採詩官在民間四處奔走,彙編成輯。當展開《詩經》的同時,彷彿穿越過三千年的漫長時空,進入星點零落的古代村落,瞥見耕男織女愛情的各色神采與面向。從《鄭風.溱洧》中知道最古老的情人節「上巳」節,男女「贈之以勺藥」相戀歡愛;《陳風.月出》裡望月思慕佳人以至「勞心慘兮」的單戀男子;《召南.摽有梅》中大膽的豪放女,對情人大呼「求我庶士,迨其今兮」的直接表白;又更有《邶風.綠衣》那思念亡妻的丈夫、以及比美現代女性主義的《衛風.氓》,那直指負心漢「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烈女。這些幸福與怨恨的愛情故事,令人動容;真實愛戀在字裡行間,樸素之美盡現。

摘詩五首:

  終風且暴,顧我則笑。謔浪笑敖,中心是悼。
  終風且霾,惠然肯來。莫往莫來,悠悠我思。
  終風且曀,不日有曀。寤言不寐,願言則嚏。
  曀曀其陰,虺虺其雷。寤言不寐,願言則懷。
  《邶風.終風》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鄭風.子衿》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採採,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秦風.蒹葭》

  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頃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謂之。
  《召南.摽有梅》

  綠兮衣兮,綠衣黃裡。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綠兮絲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無訧兮。
  絺兮綌兮,淒其以風。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邶風.綠衣》

作者簡介

李顏壘

  許昌人,於《詩經》的源頭踏露而來,感受從遠古時代吹來的和風,陽光細碎的初夏編織華美的錦緞,光影幢幢。

 

目錄

《本書編輯委員與顧問名單》

《推薦序》
文為枝葉性為根的《詩經》∕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林宜陵
溫柔敦厚 詩教也∕「搶救國文教育聯盟」執行秘書 李素真

遠古和風自心過(作者自序)

詩經 情為何物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從河畔之洲到關關雎鳩,有多少人在這江南潤濕的空氣中緩緩走出,卻躲不過反覆無常的情感糾結。悠悠千年,花開花落情為何物。
愛情不經易的流露─《周南.關雎》
調情是不是一種愛情─《邶風.終風》
真愛本無價─《衛風.木瓜》
相逢是為了不寂寞─《鄭風.野有蔓草》
春遊踏青,愛如雁歸來─《鄭風.溱洧》

詩經 思念如潮
思念,是一種期許,這期許越刻骨,則表示付出的感情越多。不過,思念本就是不需要太計較的付出,只要心甘情願,這份感情便好像開在夏初的蓮花,清幽四溢,本性純良,但卻需要你耐心地等待它從污泥中亭亭而出。某一天,你的等待便會以一種不自知的方式得到回報。
一個人的單戀—《周南.漢廣》
心有靈犀一點通—《周南.卷耳》
愛真的需要勇氣—《召南.草蟲》
男人的痴,女人的怨—《鄭風.子衿》
可望而不可得的伊人—《秦風.蒹葭》
月光美人相思情—《陳風.月出》

詩經 情之夭夭
情愛在某時某地,會突然迸發出無法抑制的火花,常令人在措手不及的時刻陷入愛戀的沼澤無法自拔。這份感情的曼妙之處便在於它的無法預知,當你無法得知你會如何愛上一個人時,或許,你早已經在回眸時,發現了那個與你兩情相悅的人,縱使千山萬水,也無法阻隔。
來追求我吧—《召南.摽有梅》
美麗的邂逅—《召南.野有死□》
愛要大聲說—《鄘風.柏舟》
男人的等待,搔首踟躕—《邶風.靜女》
滿身風雨來踐約—《鄭風.風雨》
偷情指南—《鄭風.將仲子》

詩經 男耕女織度流年
當那些上古女子在桑田間採摘嫩綠的桑葉,歌唱幸福的時候,是否能感到溫婉的感動?當那些男子從田間歸來,夕陽下擁抱妻兒的時候,是否能從中觸摸美麗的誓言?
出嫁:一生中最美麗的時刻—《周南.桃夭》
一語定姻緣—《豳風.伐柯》
    歡唱葛藤間—《周南.葛覃》
歡樂心常在—《周南.芣□》
男耕女織的風俗畫—《豳風.七月》

詩經 愛在生離死別時
在離別面前,人只是不斷輾轉的流雲。曾經夢裡魂牽的雙眸,今日卻在漸行漸遠中模糊。到底要多久才會不再愛,是否忘記就真的如此艱難?
此地一別,生死兩茫茫—《周南.汝墳》
一個人的夜,怎能不想她—《邶風.綠衣》
牽你的手一同老去—《邶風.擊鼓》
無奈的放手—《邶風.燕燕》
離別之後不妝容—《衛風.伯兮》
只能說遺憾—《陳風.東門之楊》

詩經 多情女子空餘恨
往事如煙,前生的記憶紛紛飄落,散落一地憂傷。如同翩躚的蝴蝶一樣掠過滿心的惆悵,誰是誰的過客?如果愛情是一場曠日持久的煙花盛會,那麼為何在塵世中翻滾了多時,最後受傷的總是女子?這些男人的記憶被時間的潮水洗刷之後,他們已經忘記,曾經陪伴左右的那個韶華女子。
女子的深深哀傷—《召南.鵲巢》
傾城才女的悲情故事—《衛風.碩人》
照見那不忠的念頭—《邶風.谷風》
如花美眷,敵不過似水流年—《衛風.氓》
身不由己的「紅顏禍水」—《鄘風.君子偕老》

詩經 人生是一場悖論
人生好像一場悖論,初次探討的時候彷彿看見明晰的理論在眼前展開,涇渭分明。但越過時間,發現所論述的不過是一個人生的圈套,人生就是這樣無法理喻。世間的一切,不過是繁華夢一場,行走其中,卻不會自知自覺,這人生只是一場不明的鏡花水月。
亂世佳人—《陳風.株林》
相鼠有皮,何況人乎—《鄘風.相鼠》
生命不長,但願活得更深刻—《曹風.蜉蝣》
不如他鄉去—《豳風.鴟鴞》
少年天子與周公的博弈—《周頌.烈文》

詩經 戰爭悲音
戰爭從來都是傷心事。失敗痛傷,勝利感傷。都是刻骨銘心的淒美。
王土下的悲聲—《小雅.北山》
誰說女子不如男—《鄘風.載馳》
歸鄉路遙—《豳風.東山》
近鄉情更怯—《小雅.采薇》
古來征戰幾人回—《豳風.破斧》

 

推薦序1

「文為枝葉性為根」的《詩經》∕林宜陵(東吳大學中文系教授)

  《詩經》是深入民心的民歌,也是具有十三經道統地位的代表經典,得到傳統文化所認同;甚至異族統治之下的金代詩人楊宏道在《小亨集》中〈贈楊飛卿〉一詩中也提及《詩經》的重要:「三百周詩出聖門,文為枝葉性為根。不憂師說無匡鼎,但喜吾宗有巨源。」元好問在《小亨集序》中說:「詩與文特言語之別稱耳,有所記述之謂文,吟詠情性之謂詩。其為言語則一也。唐詩所以絕出於三百篇之後者知本焉爾矣。何謂本,「誠」是也,古聖賢道德言語布在方策者多矣。」認為《詩經》與唐詩之所以精彩的原因都是本於「誠」意,所表達的情感是全面而深刻的。

  本書除了提及《詩經》記載歷史與反應民情的意義外,更鮮明與活潑的貼近自然寫出了遠古與今日情感的共通處,如「來追求我吧—《召南.摽有梅》」文中,提及:「摽有梅,其實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摽有梅,其實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摽有梅,頃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謂之。」從歷史現實的角度來看,是寫因為戰亂男子多去從軍服役,女子失婚所造成的社會問題,作者期望以此諷諫上位者,停止勞役,給予百姓修養生息的機會。本書援引元朝《牡丹亭》一劇,說出此詩可見的濃烈男女情感,探討此詩如同元朝《牡丹亭》一劇希望以文學衝破保守思想對於男女真情的桎梏,是創新與可以契合現代情感思維的詮釋。

  「男人的痴,女人的怨—《鄭風.子衿》」中將:「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深情的感動與等待,與李清照對於戀情的渴望,與曹操對於人才的渴求加以比較,更能讓讀者在不同的情境中閱讀此詩,感到詩歌所要表達的感動與痴情。

  「傾城才女的悲情故事—《衛風.碩人》」一文更能兼顧歷史典故與此詩對於歷代「美女」的評論影響,寫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的「沉魚落雁,閉月羞花」,中更有〈碩人〉中之美人「莊姜」她的美不只是面貌,還包含「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手、膚、頸、齒無一不美,更重要的是他是齊國國君之女,齊國太子之妹,這樣的身份與地位加上豐厚的嫁妝,使得衛國百姓歡喜歌頌,因為她的身份可以護衛衛國,帶來的是國家安定繁華的保證。

  閱讀本書可以以更宏觀與更貼進真實情感的角度瞭解「經典文獻」,以史為鏡,更讓詩歌陶冶生活,增加情感的寄託。

推薦序2

溫柔敦厚 詩教也∕「搶救國文教育聯盟」執行秘書 李素真

  一首<關雎>「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勾人心魂!一曲<黍離>「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痛澈心扉!一篇<蒹葭>「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蕩人心絃。 

  而「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激昂慨切;「風雨如晦,雞鳴不已。」亙古堅持;「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一唱三嘆;「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湧泉回報;「一日不見,如三秋兮」,令人會心,「相憶今如此,相思深不深?」「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是愛情的最高極致,夫婦,人倫之首,誰不盼?但幾人能夠享此幸福? <<詩經>>風情萬種,百讀不厭。詩經詩教,教我們許多。許多!

  經孔子刪取的三百篇<<詩經>>,已成孔子口中「不學詩,無以言。」人生必學功課。而可吟唱的<<詩經>>,可舞蹈的<<詩經>>,是中華民族最純美、最樸實、最華麗、最豐富的文學作品,韻文之祖,經典教化,抒情勵志,真善哲理。

  古典與現代的結合,讓學院、讓社會大眾都能親近研讀、貼切運用,是我讀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驚嘆折服古籍經書時的盼望。數十年來,朝這方向努力的學者、作家,不是沒有,各有千秋。今李顏壘先生這本集二十位北京大學浙江大學教授聯合編審的書<<最美不過詩經>>,更是嚴謹。

  此書旁徵博引,很多熟悉的詩詞曲文在此重逢,也有初次得知的。「不薄今人愛古人」,這是一本「問一得三」,看<<詩經>>得百書精華的書。這般寫作表達方式,「於我心有戚戚焉」,我存心志數十年,慚惶卻只是想,而未能實踐。零散未結集。但作者已完成。「輕舟已過萬重山」。「與人為善」,欣見同好,樂為推薦。

  「詩無達詁」,可以各盡其意,各自解讀。但原典精義,不能離譜。詩有六義;風、雅、頌、賦、比、興。這般內容義理作法,重要文學源頭,世世代代傳承,一篇<蓼莪>更是中國人中學課本永恆的經典選詩,一字一淚,「欲報之德,昊天罔極」!我致力於國文教學三十多年,推動古文、詩歌吟唱,在策畫製作的「長安吟」、「風雅之歌」、「風雅頌」,詩歌吟唱錄音帶、光碟中,選錄收集編曲詩經<關雎>、<蓼莪><采葛>、<黍離>、數篇,傳唱教學,今有此書,可相輔佐,實為美事。

  盼讀者不只讀,學,思,用;更盼讀者背、吟、唱詩;更盼有朝一日復古兩岸,我中華民族同胞、四海中國人,全世界,皆言詩、誦詩、唱詩、跳詩,「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你能想像那是多麼美好的畫面嗎?「文質彬彬,然後君子。」要批評,要對罵,要打架,都可以,但要用<<詩經>>的字字句句,篇篇章章,出口成詩,背出來,唱出來,跳出來,(如國術對打),以詩經來「批評」「對罵」「打架」,則粗鄙罵打皆消失,皆平和,溫文以對。

  <<禮記>><經解>:「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詩最大效力,正是讓人溫柔敦厚,不怒不惡不殘不暴。「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

  子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孔子教導弟子要學詩。而學詩,不止於學子,更是「全民運動」。<<詩經>>是人類瑰寶,經典中之經典。

  子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詩經>>於此---道德仁藝全部涵蓋融合。<<詩經>>是老祖宗,呵護照料庇蔭我們,於是,中華民族是詩的民族。「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作者自序

遠古和風自心過

  初夏的清晨,陽光明亮而柔麗地從樹葉間輕盈落下,碎碎地鋪滿翻開的《詩經》書頁裡,異常美好。這種美好於心底滋長蔓延,纏繞到窗外聳立的梧桐樹上。在這個夏天,梧桐這種自《詩經》以來就有的遠古植物,在和風中落下清涼的樹蔭。

  年少時候,覺得《詩經》就是一部愛情的詩歌,漢、溱、洧、淇之水,透徹清涼,我欲淌之;蕙、蘭、芷、蘅之花,招展美麗,我欲採之。在優美繁密的詩句中穿梭,遙望先古河流兩岸的男女,他們的歡笑與淚水,幸福與怨恨的愛情故事,讓人動容。

  《詩經》中那麼多的愛情真摯而生活化,沒有呼喊著偉大與高遠,但那些樸實無華的句子,讓人回味無窮。《關雎》中君子對窈窕淑女的熱切追求;《漢廣》中男子對游女的盼望與留戀;《擊鼓》裡流傳千載的「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誓言;還有《木瓜》裡不分貴賤的真愛饋贈,都是凡人真實的戀情,字裡行間,樸素之美盡現。

  愛情之外,還有那個時代的勞作與智慧。伴隨墜落的星辰,先民們耕種、狩獵、祭祀、園藝、婚嫁等,這是人類一代又一代傳承下來的生活方式。《詩經》就是那個時代日常生活的真實寫照。

  《詩經》的言辭是一幅幅質樸淡雅的國畫中最美的注腳。或是月光如水的夜晚,或是瀰漫芳香的田園,或是那叢叢纖塵不染的植物,莫不失古樸的意蘊。《詩經》的藝術形象,清純簡約,沒有任何粉飾,卻深深烙印在人的心裡。

  應該感謝《詩經》這部詩歌總集。在高樓大廈燈火通明的現代社會中,當我們開卷深讀《詩經》,一下子就回到了星點零落的古代村落。穿越過三千年的漫長時光,我們依然可以感觸到先秦諸民的生活。阡陌盡頭的那個古樸小村,有雞鳴狗吠,也有男女談情說愛的身影,在水一 方的「伊人」,逾牆的「仲子」,貽我彤管的「靜女」。戰事來了,便有了建功立業的豪情與馳騁沙場的雄姿,綿長的黑夜給思婦留下望穿秋水的悲涼,那一個個翹首盼望君歸的故事在遙遠的年代成為夢中的期許。

  《詩經》中的男女是幸運的,他們生活在最樸素的地方。推門而出是一片舒心的原野,山川與河流讓人心曠神怡。這片廣闊的精神天地瀰漫著清香,和風襲人,人們採摘著植物,採摘著屬於自己的快樂、憂傷與希望。生活的每一個片段都能夠唱出歌來,成為歌謠,也許這就是最高境界的詩歌,不加修飾,卻吟出最純粹的旋律。於是那些手搖木鐸的採詩官奔走在田野花草間,步行於美妙的大自然,聆聽純美的歌聲,執筆飛速記下每一個音符。

  《詩經》這部記載著周朝到春秋時期長達五百多年歲月的詩歌總集,在歷史的長河中流淌而至,滿載著遠古意蘊,裊裊娜娜地走來。遠古的和風拂過心靈,感受這穿越千年依然至美的風景,在喧囂的世界裡,滌蕩出清澈的樂感。

 

內容連載

女子的深深哀傷—《召南‧鵲巢》

維鵲有巢,維鳩居之。之子于歸,百兩御之。
維鵲有巢,維鳩方之。之子于歸,百兩將之。
維鵲有巢,維鳩盈之。之子于歸,百兩成之。

冬天過去,天氣漸漸暖和,小麥生長,桃花盛放,在這段比較清閒的日子裡,先民們都會忙著辦一些喜慶的事情,比如婚娶,就是上面《召南‧鵲巢》的故事。

喜鵲樹上搭個窩,斑鳩來住它的家。這個女子今出嫁,百輛彩車迎接她。
喜鵲樹上搭個窩,斑鳩來住它的家。這個女子今出嫁,百輛彩車陪送她。
喜鵲樹上搭個窩,斑鳩擠滿它的家。這個女子今出嫁,吹吹打打成婚啦!

有百餘輛彩車吹吹打打從村落裡出來,那頂鮮紅的花轎,在田野中分外刺眼,夾雜著的喜慶喧囂,驚嚇到正在簡單料理庭前庭後的樸質村民,他們都向這邊看來,欣喜的表情浮現在臉上,互相交談著是誰家迎娶、誰家出嫁,發出陣陣艷羡的驚嘆。不會有人注意到,在這人群中,有一個特別的女人,因為這場盛大的婚禮,既與她有關又與她無關。

有關是因為馬上那個披紅掛綠的迎親男子是自己曾經的丈夫,那無關就不用解釋了—他將要娶別的女人。

有一篇養蠶的文章中說到:「餵蠶一般是在晚上,一層層的桑葉撒下去,鋪滿整個蠶床,然後一個晚上就聽見蠶食的聲音,沙沙沙,如雨似風,也不見它們怎樣的狼吞虎嚥,可第二天起來,就見厚厚的桑葉只剩下了絲絲脈絡」。

《鵲巢》中的這位棄婦就如同一株桑樹,茂盛的綠葉似青春年華時的滿頭青絲,在整日的勞作中漸漸地變為蒼白,歲月讓她的容顏老去,家族一天天興盛與富足。然而丈夫再也不會站在她的身後,在她低眉的羞怯時將她抱起。她被冷淡、總是被責怪,有時候還被呵斥,曾經的親切與山盟海誓也如風而去,剩下的只有回憶與痛苦。

春風拂面,在這絲絲的溫暖中,女人似乎還可以捕捉到一些昨日夫妻二人相親相愛的快樂、幸福的情景:她拉起他的手,她靠在他的肩上,她依偎在他的懷裡,她體會他撫摩她臉龐的溫存,一次次感受愛情的幸福甜蜜。

如今看到馬上丈夫的笑臉與自己是那麼遙遠。物是人非事事休,往事都已經成為明日黃花。她以為她會痛哭流涕,甚至會發瘋,而她滄桑的臉上卻寫滿平靜。她知道,有些事是人力無法挽回的,就像在這樣的父權社會裡,一個普通女人沒有顯赫的家世,容顏憔悴之後,只有認命!

這世界上很多事情是無能為力的,所以,當女人無限滄桑地看著自己曾經的丈夫的迎親隊伍時,沒有做出出格的舉動,只是微笑面對,那曾經夜夜來襲的疼痛,終於在歲月的深處麻木了。

自己現在正看著一場完全與自己無關的熱鬧,大家都在被婚禮的熱烈氣氛感染,還要爭些甚麼?三月的田野,遍野桃花盛放,小麥瘋長,斜飛過的喜鵲,已經開始到處搭窩了,樹枝上還沒有嫩綠的芽,喜鵲忙碌多日,最終搭建了溫暖的巢穴,準備暖一窩今春的小喜鵲,奈何回到巢穴的喜鵲卻發現自己的家園被冬眠醒來的斑鳩侵佔,這公平嗎?可誰會注意到這樣的不公平?

女人不去追求所謂的公平,其實她明白她被遺棄的根本原因—寒微的她和闊綽的新娘,實在是無法相提並論,讓任何一個男人來選擇都是同樣的結論。
因為男子在在男權社會中享有特權,男人有正妻、有貴妾。先秦時候的媵妾制度保護著他們的特權,來滿足了感官的享樂與權欲的夢想。媵妾制度是先秦婚姻制度的一種風俗。

《公羊傳‧莊公十九年》中說到:「媵者何?諸侯娶一國,則二國往媵之,以侄娣從。侄者何?兄之子也。娣者何?弟也。諸侯一聘九女。」

簡單來說就是諸侯娶一個國家的一位女子為夫人,女方必須以侄(兄弟之女)娣(妹妹)隨嫁,同時還須從另外兩個與女方同姓之國各請一位女子陪嫁,也要以侄、娣相從,一共九個人,只有夫人處於正妻地位,其餘都屬於貴妾。要是正妻如亡故或被休掉,諸侯不可再娶,應由眾妾中依次遞補。媵妾制度盛行周朝,周之後逐漸沒落,但諸侯和貴族們一娶幾嫁的現象卻並不少見。

這也就決定了在中國以後歷代的愛情故事之中,女性總是傾向於被動,傾心就將終身付託,卻得到男人負心變節女方無法收拾的結局。在封建的禮教環境之下,在重重的束綁之下,女子只得丟下自己勞作所得的所有,被趕出家門。

也有特例,明代馮夢龍所著《警世通言》中的「杜十娘怒沈百寶箱」就是。杜十娘本是娼妓出身,但是在邂逅李甲之後,她將自己的情感都奉獻出來,但是李甲卻不珍惜這份感情,玩膩了之後將她轉手轉賣給別人。但是他低估了杜十娘,杜十娘在將終身付託之時保留了自己的財富,以致她在被拋棄之後她還能夠站在金錢的高度上鄙視李甲,乃至反過來將其拋棄。也正因為如此,人們都欣賞杜十娘的烈氣。

然而《鵲巢》中的女子做不到如此剛烈。當女方陪送的彩車和男方迎親的彩車匯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個壯觀的場面,當鑼鼓敲響、鞭炮放起,新娘子抬上花轎,她只是哀婉地看著這一切。對新人雙方來說,對觀看的眾多人來說,都是喜慶歡樂的,而只屬於她一個人的淒惶時刻。當新人的背景消失,女人付出過的、得到過的、笑過哭過的昨日忽然全部被抹去,人群散去,她剩下的只有孤單和淒楚,有甚麼比這更讓人哀傷的呢。

這就是《鵲巢》中的一幕,女人曾經用勤勞的雙手,辛苦搭建的溫暖巢穴已經拱手讓人,要控訴這男權的社會嗎?哪裡將是自己的歸宿?女人沒有那麼大的本事,只好選擇對著宿命,一聲長嘆。

在一場喜樂之事中看到哀傷之情,喜事變了原有的味道,哀愁被賦予了讓人心疼的意義,她淒艷的歌聲在遠古的風裡被裊裊吹散。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38
    $105
  2. 二手書
    39
    $110
  3. 二手書
    5
    $140
  4. 二手書
    5
    $140
  5. 二手書
    5
    $140
  6. 二手書
    5
    $140
  7. 二手書
    5
    $140
  8. 二手書
    5
    $140
  9. 二手書
    5
    $140
  10. 二手書
    5
    $140
  11. 二手書
    5
    $140
  12. 二手書
    64
    $178
  13. 二手書
    64
    $178
  14. 二手書
    64
    $179
  15. 二手書
    68
    $190
  16. 新書
    9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