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食者的兩難:速食、有機和野生食物的自然史

雜食者的兩難:速食、有機和野生食物的自然史
定價:420
NT $ 60 ~ 446
  • 作者:麥可.波倫
  • 原文作者:Michael Pollan
  • 譯者:鄧子衿
  • 出版社:大家出版社
  • 出版日期:2012-01-3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6179273
  • ISBN13:9789866179273
  • 裝訂:平裝 / 416頁 / 17 x 2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在飲食工業浩劫下,我們是會走路的玉米?喝的都是石油?
你每日不自覺吃下的食物,真相可能令人戰慄!

  ★ 餐飲界權威「詹姆斯.比爾德獎」(James Beard Foundation)飲食寫作類得獎著作
  ★《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出版人週刊》年度好書
  ★《華盛頓郵報》、《西雅圖時報》、《芝加哥論壇報》等眾多媒體好評推薦

  我們所倚賴的工業社會,正是讓人類生病的飲食源頭!
  美國飲食界的良心與革命者麥可.波倫
  揭開餐桌上的陷阱,追索每日的飲食選擇,
  如何決定你與世界的未來!

  吃,還是不吃?這是21世紀雜食性動物的兩難。
  肉食動物吃肉,草食性動物吃草,而人類作為雜食性動物,到底要吃什麼?
  要選擇有機蘋果還是傳統蘋果?該購買野生魚還是養殖魚?
  該吃低卡布丁或代糖餅乾嗎?封殺澱粉類食物的減肥法到底對不對?

  人類透過飲食,將自然轉化為文化,將自然界的物質轉化成我們的身體與心智,也讓自身與萬物共享一切關連。數百萬年來,人類已把對食物的嘗試,融合成一套套飲食禁忌、儀式和食譜,讓我們避開有害的食物,攝取有益的食物,免去雜食者進食上的難題。

  然而,20世紀後半,在工業化食品和不成熟營養學的推波助瀾下,人類創造了新的食物鏈。餐桌上的食物與它的源頭越離越遠,而人類則萎縮在工業化食物鏈的末端,喪失與自然之間的原始記憶,更無從判斷哪些食物該吃,重新面對雜食者的難題。

  麥可.波倫為了「完整了解一頓餐食的因果關係」,以記者的追獵精神,沿著現代人主要三條食物鏈:工業化食品、有機食物和野生食物,從產地一路追蹤到餐桌。他深入農場、研發室、養殖場、加工場到賣場,親身觀察與訪談,如偵探般揭開現代食品的面貌。

  這是深度的調查報導,是趣味的科普作品,更是優美的自然文學。它是一本關於飲食樂趣的書,越了解飲食,才能越享受飲食。

  劃時代飲食意識覺醒之書──是寫實、深入的關鍵報告,也是無比豐美的飲食寫作
  為現代人面對的飲食難題,提出最鏗鏘有力的建言!

  ※本書為《到底要吃什麼?》全新譯本

作者簡介

麥可.波倫

  美國首屈一指的飲食作家、食物類研究權威,也是無數人的飲食導師。他下定決心追蹤一頭牛,看看能從牠身上追到什麼東西?

  事實上,他追蹤的不止是一頭牛,還有牠背後的牧草、農場,以及食物供應體系。他親身走訪農場、工廠和賣場,以田野調查研究從產地到餐桌的流程,也對飲食文化背後糾結的政商和軍事關係進行歷史探究。這些調查結果揭露了工業化農作物可笑的命運,揭露了工業飼育場中動物的悲鳴,也揭露了現代人類工業飲食最矛盾且自我毀滅的真相。

  然而他也是個自然的愛好者,他在農場、牧場、獵場的體驗,亦化做優美而幽默的文字,為工業化食物鏈下的人類,指出一條古樸、美好,且真實可行的出路。

  他是《紐約時報》、《洛杉磯時報》、《出版人週刊》年度好書、食物類大獎「詹姆斯.比爾德獎」的作者,獲選美國為《新聞週刊》「10年來10大思想領袖」,更名列2010年《時代雜誌》全球百大影響人物。每推出一本著作都是年度出版大事。

  代表作《雜食者的兩難》(2006)榮獲《紐約時報》與《華盛頓郵報》年度十大好書,至今仍是飲食寫作的至高典範。最新著作《飲食規則》更引發熱烈迴響,同時名列《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榜首、亞馬遜網站不分類總排行第一。

譯者簡介

鄧子衿

  中興大學生命科學系,目前專職科學編輯。幼年曾隨外祖母種菜宰雞,長大後假日喜歡逛傳統市場,希望以後有機會嘗試打獵。

 

內容連載

我們正餐該吃什麼?

這本書很厚,但想回答的問題很簡單:「正餐該吃什麼?」在回答這個問題的同時,我也想探討,這個簡單的問題現在為何會變得那麼複雜。在目前美國的飲食文化中,以往的庶民智慧已逐漸消失,轉而浮現的是困惑與焦慮。「吃什麼」這樣的基本問題,居然也需仰賴許多專家來協助。我們需借助專業記者的調查,為我們說明食物是從哪兒來,還需要營養師幫我們決定晚餐的菜單。情況怎麼會變成這樣?

在2002年秋天,這種情況已經荒謬到了我無法漠視的地步。人類古老而珍貴的一種主食,竟突然從美國餐桌上消失──我指的是麵包。美國人幾乎在一夕之間改變了飲食方式。1977年,卡特當政的時代,國會公布新的「飲食目標」,警告愛吃牛肉的美國人遠離紅肉,之後美國就進入「畏懼脂肪」的時代,我們迄今也一直謹遵這些方針。而現在,全民畏懼的對象改為碳水化合物,如同痙攣發作,席捲全國。

為何會有如此巨變?似乎是緣自一股媒體風暴,由各種飲食書籍、科學研究,以及一篇適時發表的雜誌文章共同掀起。許多新飲食書籍深受阿特金斯(Robert C. Atkins)這位聲名狼藉的醫師影響,帶給美國大眾一個天大的好消息:只要遠離麵包與麵食,不管吃再多肉都能減輕體重。許多新流行病學研究也一致支持這種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方式,並認為自七○年代以來美國人奉為圭臬的飲食方針是錯誤的。他們認為,「脂肪使人肥胖」這種官方說法並不正確,會讓人發胖的,反而是大家為了維持苗條身材而攝取的碳水化合物。2002年夏天,《紐約時報雜誌》針對這些研究,刊出封面故事〈如果不是脂肪讓你胖?〉,更讓飲食內容的方向起了一百八十度的轉變。受到這股新營養智慧的影響,幾個月內,超級市場架上的商品重新陳列,餐廳的菜單也改了。牛排的罪名被洗清,而麵包與麵食這兩種無可非議的優良食物則名聲掃地;數十家烘焙坊與製麵廠接連倒閉,受到糟蹋的好食物更是不可勝數。

飲食習慣出現如此激烈的改變,正是「全國性飲食失調」的病徵。一個文化若有扎實的飲食傳統,不但不會出現這種現象,也不需勞駕國會來說明國家的「飲食方針」;甚至不需要每隔幾年就發動政治戰爭。具有穩固飲食文化的人民,也不會每到一月就掏出大把鈔票來購買寫滿謊言或常識的飲食書;他們對食物的好惡不會如鐘擺般擺盪,也不會因為每隔幾年新發現一種營養素,就把某項食物捧成仙丹或是打成妖魔。這樣的社會,不會把蛋白質棒和食品補充劑與正餐弄混,也不會無法區分早餐穀片和藥物;更不會每五餐就有一餐是在車上解決,或是以速食來餵飽全國三分之一的孩子。在這種社會中,人們也不會這麼胖。

擁有扎實飲食文化的社會,倘若發現義大利或法國等其他國家,是以飲食樂趣與傳統這樣古老奇異而非科學的準則來決定正餐內容,也不會覺得驚訝。這些民族吃下的食物這麼「不健康」,但你瞧瞧,他們竟比美國人更健康且更愉快!面對此情此景,美國人覺得意外,說這叫「法國矛盾」:這些人怎能吃下鵝肝、高脂乳酪等顯然有毒的食物,卻比美國人更苗條、更健康?然而,我卻覺得把這稱為「美國矛盾」似乎還比較合理:這群著迷於飲食健康概念的人,卻非常不健康。

在某種程度上,「正餐要吃什麼」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雜食動物。畢竟自然界的東西你幾乎都可以吃,因此決定要吃什麼,當然會引起焦慮,特別是有些食物很可能致病甚至致命。這是「雜食者的兩難」,盧梭與法國作家畢雅.薩伐杭老早就指出這一點,而賓州大學心理學家保羅.羅辛則在三十多年前提出此一名詞。我借用這個詞為本書標題,因為雜食者的兩難正可鮮明描繪出我們目前在食物上的困境。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14
    $60
  2. 二手書
    27
    $115
  3. 新書
    32
    $133
  4. 二手書
    47
    $199
  5. 二手書
    47
    $199
  6. 二手書
    47
    $199
  7. 二手書
    48
    $200
  8. 二手書
    5
    $210
  9. 二手書
    5
    $210
  10. 二手書
    52
    $220
  11. 二手書
    54
    $228
  12. 二手書
    62
    $260
  13. 二手書
    62
    $262
  14. 二手書
    69
    $290
  15. 二手書
    69
    $290
  16. 二手書
    71
    $300
  17. 二手書
    71
    $300
  18. 二手書
    71
    $300
  19. 二手書
    72
    $304
  20. 新書
    79
    $332
  21. 新書
    79
    $332
  22. 新書
    79
    $332
  23. 新書
    79
    $332
  24. 新書
    79
    $332
  25. 新書
    79
    $332
  26. 新書
    79
    $332
  27. 新書
    $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