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蕩子美學與跨文化現代性:一九三○年代上海、東京及巴黎的浪蕩子、漫遊者與譯者

浪蕩子美學與跨文化現代性:一九三○年代上海、東京及巴黎的浪蕩子、漫遊者與譯者
定價:480
NT $ 213 ~ 432
  • 作者:彭小妍
  •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2012-02-22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0839546
  • ISBN13:9789570839548
  • 裝訂:平裝 / 376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The Dandy
The Flaneur
The Translator
一九三○年代,上海、東京、巴黎
浪蕩子、漫遊者、譯者

  以「跨文化現代性」重新思索「現代性」的本質
  一個集合了人物、文類、觀念、語彙及文本的旅行故事
  探明百年前外來元素究竟如何蛻變成本土的一部分

  本書探討源自於法國的「新感覺派」文風進入中國的歷程,重點置於在橫跨東西文化與地理的脈絡中,人物、文類、觀念、語彙與文本的流動鏈結。作者主要以現代性的三大推手:浪蕩子、漫遊者與文化翻譯者三者的故事,歸結出「跨文化的現代性」的觀念,企圖挑戰現有的語言與學科分界線。

  源自於法國的「新感覺派」文風的流行時間雖短,卻對一代中國與日本文學產生了無可比擬的影響。在橫跨東西文化與地理的脈絡中,人物、文類、觀念、語彙與文本互相流動鏈結,交織出一張錯綜複雜的網。現代性的三大推手:浪蕩子、漫遊者與文化翻譯者三者,共同描繪帶出一個「跨文化的現代性」的故事,挑戰我們現有認知中語言與學科的分界線。

  「以異性為自我的投射、致力於藝術的追求及自我的創造、持續不墜的跨文化實踐」是浪蕩子的三大特色。每一位在跨文化場域中致力創造自我、追求完美的男男女女,不都流著浪蕩子的血液?他們的追求與探索,產生的影響力跨越了國界,無遠弗屆。

  浪蕩子推動著的現代性,並非歷史上特定的時期。無論古今中外,任何人只要以突破傳統、追求創新為己任,都在從事跨文化實踐,都是現代性的推手。文化創造者時時處於現代性的門檻,生活、行動於文化前沿,在持續的越界行為中汲取靈感。跨文化場域是文化接觸、重疊的所在,是藝術家、文學家、譯者、思想家等,尋求表述模式來抒發創造能量的場所。本書探究跨文化場域中創造性轉化的可能性,討論的是語言、文學及文化的創造力,而非單純受外來文化的影響、摹仿、同化。

作者簡介

彭小妍

  美國哈佛大學比較文學博士,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擅長台灣現代文學、中國現代文學與跨文化研究。曾出版學術專書《超越寫實》(一九九三),小說《斷掌順娘》(一九九四)與《純真年代》(二○○四),並主編《楊逵全集》(二○○一年起)。

 

目錄

序:跨文化現代性
導言∕浪蕩子美學:跨文化現代性的真髓
第一章∕浪蕩子、旅人、女性鑑賞家:台灣人劉吶鷗
第二章∕一個旅行的次文類:掌篇小說
第三章∕漫遊男女:橫光利一的《上海》
第四章∕一個旅行的文本:《昆蟲記》
第五章∕一個旅行的現代病:「心的疾病」與摩登青年
結論:相互依存
中日文書目
西文書目
 

跨文化現代性

  本書視新感覺派文風為一種跨越歐亞旅行的文類或風格,探討其源自法國、進而移置日本、最後進入中國的歷程。日人推崇保羅.穆航(Paul Morand)為此流派的宗師,但他從未自稱為新感覺派。研究一九三○年代上海新感覺派作家與其日、法同行間的淵源,筆者關注的議題遠超越傳統的影響或平行研究,更遠非新感覺派書寫中的「異國情調」(exoticism);現代日本及中國文學中,異國情調俯拾皆是。相對的,筆者嘗試在跨歐亞脈絡中,探討人物、文類、觀念、語彙及文本流動的鏈結關係,亦即探究它們從西方的「原點」(points of origin)旅行至日本及中國的過程,並在此過程中如何產生蛻變,同時改變了接受方的文化。因此,本書各章節講述的,是人物、文類、觀念、語彙及文本旅行的故事。旅行的發生,絕非「強勢文化的單向宰制」(one-way imposition of the dominant culture),而是「雙向的施與受」(two-way give and take),如同拉丁美洲的跨文化(transculturation)概念所示。

  以新感覺派文風為起點,筆者提出「跨文化現代性」(transcultural modernity)的概念,來重新思索現代性的本質。筆者認為,現代性僅可能發生於「跨文化場域」(the transcultural site)中──所謂跨文化,並非僅跨越語際及國界,還包括種種二元對立的瓦解,例如過去∕現代、菁英∕通俗、國家∕區域、男性∕女性、文學∕非文學、圈內∕圈外。「跨文化」的概念也許更具有包容性。簡言之,跨文化現代性的概念,既挑戰語言界限,也挑戰學科分際。就筆者的理念而言,現代性並非指涉歷史上任何特定時期。無論古今中外,任何人只要以突破傳統、追求創新為己任,都在從事跨文化實踐;他們是現代性的推手。文化創造者時時處於現代性的門檻,生活、行動於文化前沿,在持續的越界行為中汲取靈感。 跨文化場域是文化接觸、重疊的所在,是藝術家、文學家、譯者、思想家等,尋求表述模式來抒發創造能量的場所。本書主旨是探究跨文化場域中創造性轉化的可能性,主要是討論語言、文學及文化的創造力,而非外來文化的影響、摹仿、同化。筆者感興趣的是,創造性轉化過程中語言的流動及蛻變,而非固定及僵化──固定僵化是語言文化滅亡的前兆。

  跨文化場域正是文化翻譯的場所。在全球化及多元族裔的當代社會,就某種層次而言,每人每天都在從事文化翻譯。無論我們是否意識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可見或不可見的「外來」事物充斥,使我們不得不時時進行文化翻譯:從古典辭彙到科學話語,從翻譯文本到外來語彙,從外語到方言,從專業術語到俚語。雖說如此,本書的研究主體是以文化翻譯為志業的人。他們是現代主義者,自視為領導時代新氣象的人物,透過文化翻譯,在跨文化場域中施展創造性轉化。

  比較文化研究者常以「接觸地帶」(the contact zone)或「翻譯地帶」(the translation zone)的概念,來探索文化的接觸;兩者皆難免「交戰地帶」(the war zone)的意味。藉由跨文化場域一詞,筆者希望消解其中的軍事意味。我感興趣的是不同文化如何彼此連結及相互轉化,而非它們之間的衝突或「撞擊」(clash)。除此之外,與其探索文化接觸地帶所銘刻的文化記憶 ,本書著重的是身為文化翻譯者的知識分子,如何在跨文化場域中引領潮流。如果以舞台為譬喻,他們是跨文化場域中具有自覺的演員,而非劇中的角色──角色的身體可比擬為跨文化場域本身。對於自身所處的跨文化網絡的運作邏輯,劇中角色可能渾然不覺;相對的,演員雖與角色共同經歷跨文化的過程,卻對自身的表演有高度自覺。當然,演員並非總是能完全掌控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而且往往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如同劇中角色一般,他們對從其身心流進流出的資訊也可能只是半知半覺。茱蒂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所謂的「心理過剩」(psychic excess)──心理能量總是超越意識主體的範疇(the psychic that exceeds the domain of the conscious subject)──當然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將這個問題複雜化 。然而筆者要強調的是,文化翻譯者不僅是被動的角色;他們是在跨文化場域中行動的藝術家,透過個人的能動性來轉化分水嶺兩邊的文化元素。

  為了說明何謂跨文化現代性,本書凸顯跨文化場域上的三種人物形象:浪蕩子(the dandy)、漫遊者(the flaneur)及文化翻譯者(the cultural translator)。浪蕩子∕漫遊者及文化翻譯者,是跨文化場域中的現代性推手;相對的,在形形色色思潮資訊交匯的跨文化場域中,漫游男女(如新感覺派小說中的角色)充其量只是隨波逐流、鸚鵡學舌。就某種意義來說,我們都是生命的過客。在時間洪流裡,多數大眾累積記憶,未經思考就人云亦云;惟獨少數菁英能運用創造力來改造、創新記憶。他們的表現是跨文化現代性的精髓:對自己在分水嶺或門檻上(on the threshold)的工作具有高度自覺,總是不斷測試界限,嘗試踰越。在歷史的進程中,他們的創造轉化環環相扣、連綿不絕,以致外來元素融入我們的日常現實中,不可或缺,其異質性幾乎難以察覺。本書嘗試探討外來元素如何蛻變為本土成份,更進一步顯示持續不墜的跨文化實踐(主要是旅行及翻譯,但不僅止於此),如何將來自不同文化的個人及概念聯繫起來。

  本書的導言鋪陳全書的理論架構,以浪蕩子美學為跨文化現代性的核心概念,進而區分身為藝術家的浪蕩子∕漫游者,以及不以藝術為職志的城市漫遊者。結論闡釋本書主要目標之一:跨文化現代性的實踐如何將異文化聯繫起來。相對於目前後殖民文化研究盛行的對抗式取徑,本書的核心慨念是「相互依存」。

 

內容連載

■ 前言:路易十四,浪蕩子的完美典型
為說明何謂浪蕩子,姑且先談洛杉磯的保羅蓋提博物館 (Paul Getty Museum) 所收藏的一幅油畫:一七○一年法國畫家亞森特.里戈 (Hyacinthe Rigaud) 的路易十四畫像。二○○七年筆者正擔任傅爾布萊特訪問學者,在美國哈佛大學進行研究。三月間,受邀至加州大學的三個分校演講。在戴維思和柏克萊分校之後,前往此行的最後一站: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參觀鄰近該校的博物館並非預計的活動,卻是此次西岸之行收穫最豐富的經驗。肖像中的路易十四完美展現了我心目中的浪蕩子形象。多年來筆者反覆思索,為了本書的整體理論架構,再三推敲浪蕩子美學的概念。千言萬語卻不如一幅畫!
肖像中,人稱太陽王的路易十四貂袍加身,頭頂假髮,手握權杖,身繫寶劍:典型的皇家尊榮造型,一派王者風範。但卻有一處相當惹眼:貂袍斜披左肩向後垂墜,特意敞露出短蓬裙,看似裸露的雙腿裹著緊身襪,膝蓋下方飾有米黃色針織束帶,足蹬米黃高跟鞋,鞋背上方飾有風車結扣。高跟鞋的後跟及風車結扣均為豔紅色。米黃加豔紅的高跟鞋襯在淡灰、蒼白的腿下,與暗藍襯白斑點的貂袍呈現強烈反差。更引人注目的,是路易十四俏生生的芭蕾舞站姿:左足虛點前方,與實踏的右足呈九十度角,左肩及左側邊偏向前方,斜睨觀者。姿態之撩人,有如伸展台上搔首弄姿的模特兒。簡直是完美的雙性一身,男體女相。這不是浪蕩子/藝術家在創造及定義何謂女性嗎?正徹底體現了我心目中的浪蕩子真髓。太陽王曾有一句經典名言:「我就是國家」。在此肖像中,他似乎在宣稱:「我即流行」,更是宣告;「我就是女人」。
肖像的展示說明中,有一點頗耐人尋味。由於此巨幅肖像 (114x 62 5/8 in) 懸掛離地約四英呎高,首先映入觀者眼簾的,是看似裸露的雙腿及高跟鞋。然而說明中只強調路易十四的王者風範及豪誇姿態, 卻絲毫未提及他刻意展現的雌雄同體特質,令人訝異。他裸露的雙腿與高跟鞋何其鮮明,即便是孩童也不可能不注意到。事實上,正當我納悶之時,一個孩子擦身而過,正在嘻笑品評那雙豔紅色高跟鞋。為何說明中刻意遺漏這雄風裡的女相?
翌日返回哈佛後, 筆者立即展讀史學家彼得. 柏克 (Peter Burke) 的《建構路易十四》(The Fabrication of Louis XIV ),探討他對太陽王的公眾形象的研究。沒想到此書收錄的第一個圖像,竟是同幅肖像的黑白摹本。然而同樣令人驚異的是,柏克雖然反覆闡釋此圖,卻也對圖中的雌雄同體特質,隻字未提。他對此圖描述如下:此圖呈現國王「年高而尊榮不減」(the dignified old age) ,並成功顯現「儀式與隨性間的平衡」(a certain equilibrium between formalityand informality),因為「他手持的權杖頂端朝下,有如他平常在公共場合所撐的一隻拐杖般;姿態雖是精心設計,卻顯得隨性」。柏克提及,某歷史學家曾指出:「國王優雅的小腿及芭蕾站姿,令人緬懷他過去跳舞的歲月」。於〈再現的危機〉一章中,我期待
柏克對此幅畫作會有不同的說法,但此處他僅說道:「假髮及高跟鞋使路易顯得更宏偉」。其後又提到同幅畫作時,他的說明與我的想法總算勉強呼應:「路易身著皇袍,但開敞的貂袍下,摩登服飾鮮明可見」。
我認為皇袍下顯現的不只是「摩登服飾」(modern clothes) 而已,雖然它的確是某種「摩登服飾」。就十七世紀的流行而言,短蓬裙及緊身襪是男人的時尚,高跟鞋更是不分性別,在男女間都大行其道。眾所皆知,路易十四熱衷各種時尚。單就皮鞋而言,他前所未有地指派來自波爾多的鞋匠尼可拉斯.列斯塔吉 (Nicolas Lestage),作為他的御用「製鞋師」,並將他晉升至貴族之列。據稱路易十四還延請畫師替製鞋師造像,並展示於他的畫廊之中,以「尼可拉斯.列斯塔吉大師,時代的奇蹟」為標題。然而我所關注的不是流行時尚本身,而是跨性別扮演在當時法國舞台上的普遍現象8。當時服飾對於性別的規範,或許不像今天一樣的涇渭分明。里戈的路易十四肖象中雌雄同體的形象,也許當時的觀者司空見慣,不至於大驚小怪。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44
    $213
  2. 新書
    79
    $379
  3. 新書
    79
    $379
  4. 新書
    79
    $379
  5. 新書
    85
    $408
  6. 新書
    9
    $432
  7. 新書
    9
    $4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