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自序
這數年來,每次從台灣旅行歸來,都喜歡把旅遊的經歷寫成「旅程回顧」。每次展示給親朋好友看,他們總會說:「出書啦!」而我總是一笑置之,自覺還未夠資格。不經不覺,截至今年暑假,七、八月間我已往來台灣十九次,嚷著我出書的朋友也越來越多,於是忍不住上網查看一下出書的程序,似乎也沒有想像中的複雜。說真的,雖然做為一個中文老師,但感覺上,自己的文筆比很多人差,用詞也不夠豐富,空有一股對台灣的熱情,試問我又怎敢出書呢?因此,一直只把文章放在自己的部落格,讓認認識與不認識我的朋友參考而已。
回想起 2004 年,我與男友(現在已是老公)第一次踏足台灣,到台北四天三夜自由行,回來後覺得意猶未盡;不足四個月後,又跑到台北四天三夜,還多帶幾個朋友一起去,從此迷戀上這塊離香港僅1.5 小時機程的土地;2006
年的暑假,與一起看「台灣小說」長大的好朋友,前往小說中男女主角最常去的渡假天堂——墾丁,深深愛上南部人的純樸與熱情,雖然遇上連續四天半的大雨,卻在「雨程」的泡溫泉中,認識的第一個台灣朋友——同是執教鞭的舒帆老師;同年聖誕節以「探朋友」為藉口,帶男友重遊墾丁,兼遊名聞遐邇的阿里山;2007
年暑假再接再厲,開始探索台灣的後花園:花蓮、台東、綠島,又愛上台灣的海島風情,在綠島浮潛之後許下「下一站要到澎湖」的願望;翌年3 月,熱愛台灣的我當然選擇到台灣拍攝婚照,同時不忘相約朋友三天後會合,到中部及東北角包車旅遊;2008
年暑假,雖只有幾個人,也仍然堅持「去年的承諾」,出發到澎湖五天遊兼探望南部的朋友,並冒著婚禮前被「燒焦」的危機,親近澎湖熱力四射的陽光與碧海藍天;2008 年年底,到日本蜜月旅行後,隔兩天又帶老爺奶奶到高雄台南作首次的台灣旅遊;2009 年復活節開始舉辦多人「自由團」,跟十二位同事好友再遊墾丁、阿里山,三天遊只去墾丁,五天遊再上阿里山,浩浩蕩蕩的一次包車遊;2009
年暑假,是值得紀念的第十次台灣之旅,把宜蘭、台中武陵農場、福壽山農場、北海岸這些夢寐以求的旅遊點串連起來,集合來自不同朋友圈子的好友共八人,與台灣的司機好友坤哥,渡過難忘的八天豐富包車遊。這十次越來越難忘的台灣旅行,深化了我對台灣的認識,「旅程回顧」的頁數也越來越多,但這些「初版」遊記,年代漸久,排版也欠成熟,大家有空可以到部落格看看。
2010 年,是目前人生中往台灣次數最多的一年,由新春期間的台北「補遺」五天遊開始、首次「桃竹苗」超級賞花包車之旅、暑假台中南投包車遊、關島+花蓮Crossover 九天遊、代表學校參加的「台灣生命教育交流團」,以至跨越2010
年的台北宜蘭家庭旅行,是極其精彩的一年。「旅程回顧」的質素好像也在「進步」,我開始發現,如果看我遊記的朋友,對這個景點的認識是「0」的話,而我只說出自己對那個景點的感受,大家可能會無法體會箇中特色。當然,有些客觀資料需翻看旅遊書的資訊才會知道,但能讓讀者先認識一下景點的資料及特色,再抒寫自己的感受,不是更好嗎?同時也不會辜負了我家那擁有二百多本藏書的「台灣旅遊書庫」了。
這次暫把 2010 年的六次體驗結集成書,分享我與眾多位「團友」的台灣遊經歷,由於當中有些地方不是第一次去,又是香港人的熱門旅遊點,例如台北、高雄等,我就沒有太花時間去介紹。希望2011 年的旅行更精彩呢,大家拭目以待吧!最後還是忍不住問一句:我出書會有人看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