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第的蠟燭科學
- 作者:法拉第
 - 原文作者:Michael Faraday
 - 譯者:倪簡白
 - 出版社:台灣商務
 - 出版日期:2012-11-0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0527498
 - ISBN13:9789570527490
 - 裝訂:平裝 / 152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本書共分為六章,除談論到蠟燭製造、燃燒相關的氣體外,並有專章提到火光、氧氣及水、二氧化碳、燃燒產物的大氣汙染等,各種有關蠟燭燃燒的物理、化學原理。其中燃燒的物理、化學過程此一部分,雖然是151年前的科學,依然可以適用於現今的基礎科學教材中,更可從中窺知法拉第蠟燭系列演講的歷久彌新。
【什麼是蠟燭化學?】
法拉第最著名的通俗科學演講,就是以蠟燭為題材的一系列演講。在這演講裡他將各種與蠟燭燃燒的物理化學原理深入淺出地以實驗示範方法介紹給青年學生。因這一系列演講通常在聖誕節舉行,所以又稱為聖誕講座(Christmas Lectures)。第一次蠟燭系列演講開始於1827年,結束於1860年。演講內容紀錄於《蠟燭的化學史》(Chemical history of a candle)一書中。
本書特色
★ 這本書在英國已印了近兩百版,並被翻譯成數十種語言,在日本就印了近八十版!
★ 本書所講的知識均為可檢驗而非空談,是精確而清楚的。
作者簡介
法拉第(Michael Faraday, 1791~1867)
十九世紀英國科學家,他所成長的十九世紀初正是自然學開始萌芽之時。法拉第對科學教育、科學普及非常重視,他的重要貢獻如發現電磁感應(法拉第定律),及在電化學(電解)、靜電學(法拉第籠)、磁光學(法拉第效應)等,並合成許多重要化學用品,如苯、液化氣體……等。英國人將法拉第看為實驗科學的開山祖師,以法拉第為名的機構與會議常年不斷的進行。
譯者簡介
倪簡白
          畢業於國內大學物理系,並於1970年代留學美國獲得博士學位。目前任教中央大學,從事物理、化學、地球科學研究三十餘年。翻譯《蠟燭的化學史》的起源是多年前留學美國偶然見到此書,便深為此書內容所吸引,後來發現尚未有中譯本,因此利用餘暇翻譯此書。
      
        關於本書及法拉第的科學歷程介紹 
        科學家法拉第的介紹  
        譯者序言   
      
        第一章   蠟燭:火焰之源 1
        1-1 蠟燭的製造 2
        1-2   燃燒的火焰 6
        1-3   火焰之光 13
         
        第二章   蠟燭的火焰與光 21
        2-1   火焰的構成 22
        2-2   火焰與空氣 26
        2-3   火光的來源─碳粒 31
         
        第三章   燃燒的產物:水 41
3-1 火焰中有水 42
        3-2 水的特性 45
        3-3 水的轉變 50
        3-4 氫 55
      
        第四章   蠟燭中的氫氣 63
4-1 電解水 64
        4-2 氫的性質 73
      
        第五章   大氣的特性 81
5-1 大氣的組成 82
        5-2 大氣壓力 88
        5-3 二氧化碳的性質 95
      
        第六章   生命的燃燒:人的呼吸 105
6-1 碳的燃燒 106
        6-2 生命的燃燒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