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那天是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十九日,很多事盤旋於腦海。
  美國駐德黑蘭大使館遭好戰份子包圍後,
  冒險逃離的六名外交官,始終未能擺脫生命的威脅……

  當時擬定敵後淨空計畫如下:
  喬裝在伊朗謀職的流浪英語教師、偽扮至伊朗視察的加拿大營養學家,或者,虛擬一個好萊塢劇組。

  ★《亞果出任務》電影改編之事件史實╱電影與劇本已獲各大影評人協會之肯定,並入圍金球獎戲劇類最佳影片、最佳導演與最佳劇本等三大獎項

  About  ARGO

  週日清晨,接到大使館遭受攻擊的消息,那時我正在啜飲一天裡的第一杯咖啡;家人仍在夢鄉,屋內一片靜謐,這是我最享受的時刻。我將小型電晶體收音機調撥至全國公共廣播電台,一邊翻閱週日報,一邊心不在焉地聽著。窗外,只見路面鋪著一層薄薄的雪,天空灰冷陰暗,電台插播了這起攻擊事件的新聞……在此同時,國務院發來備忘錄,上面標示著「緊急」。消息指出,並非所有駐德黑蘭大使館的美國人都仍被俘虜,任職於領事處及另一單位共六名美國人,竟然順利逃出,冒著生命危險穿行於德黑蘭危機四伏的街道,而伊朗人步步近逼,他們隨時有形跡敗露的可能……

本書特色  

  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四日早晨,一如往常,這些美國人去上班時,誰都沒想到大使館將遭受前所未有的攻擊。他們才結束一場晨會,與會的各部門主任,即將前往伊朗外交部,爭取美國駐伊朗軍事人員的外交豁免權。

  不料幾分鐘過後,辦事處就被好戰份子包圍了,不同於平常那些群起激憤的示威遊行,這是一場策劃周全的攻擊行動。原定安全計劃是使館人員必須撐過兩個鐘頭,等候伊朗政府施援,而事實上,援兵根本不會來,而他們只能聽天由命了……

  此次攻擊事件,最大癥結點在於美國與伊朗政府之間微妙的政經關係,各自迥異的文化背景與國際視野,造成彼此的關係互動始終建立於某種恐怖平衡之上。本書的史實陳述,不僅是一次跨國救援任務,更提供了人性價值的思辯,在逃難與救援之間,得以窺見恐懼和正義的進退拉扯,並且在果決明快的敵後淨空行動之鋪展中,透析了情報事業的詭譎多變與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國際影響力。

作者簡介

東尼.曼德茲ANTONIO MENDEZ

  於美國中情局服務廿五年,是中情局成立前五十年期間,排行前五十名的高階官員,任職期間獲頒無數勳章,更因「逃離德黑蘭」任務榮獲「英勇情報之星」。撰有《偽裝大師》、《間諜生涯》等書,目前與家人住在華府外圍的馬里蘭州郊區。

麥特.貝格里歐MATT BAGLIO

  曾任職各大新聞媒體、雜誌社,撰有暢銷書《現代驅魔師》。常往返於義大利與加州。

譯者簡介

薛芷穎

  台灣師範大學翻譯研究所畢業,白天是疲於奔命的上班族,晚上是三癡:書癡、譯癡、咖啡癡。 現為出版社、畫廊及大愛電視台特約譯者。

 

內容連載

歡迎來革命
WELCOME TO THE REVOLUTION

早上十點剛過,無線電傳來呼叫:「召回!召回!海軍陸戰隊全部回第一站!」這個聲音是艾爾.葛雷辛基,美國駐德黑蘭大使館的首席安全官。今天是一九七九年十一月四日,大批「好戰學生」不久前突破重重大門,往使館區一湧而入。

大使館佔地不小,幅員將近二十七畝,四周豎立高高的磚牆。館區內,座落數十棟建築和倉庫,有大使官邸、運動場、網球場,連游泳池都一應俱全。除此之外,使館區位於德黑蘭市中心,四周盡是該市數一數二繁忙的街道。這些要素全加起來,就不難知道大使館為何治安差得一塌糊塗。使館區雖駐紮十數名美國海軍陸戰隊,他們的主要工作也只是保護內部安全。

基於這些原因,葛雷辛基想出一套維安對策,呼叫全員聚集到辦事處。辦事處是一棟三層樓大型建築,到處設有窗柵、防爆盾、時間密碼鎖,以增強戒備。二樓能以一扇厚重鐵門封鎖,理論上夠這些美國人足以撐上數鐘頭。世上每座大使館的外部保安,都仰賴東道國政府提供,因此,有了這些防護措施,伊朗政府應有充分時間採取對策、伸出援手。

這座大使館過去曾遭受攻擊,而且距離現在不過九個月。那天是一九七九年二月十四日,距離伊朗王穆罕默德.雷沙.巴列維潛逃出境恰滿一個月。那次攻擊行動中,一群信奉馬克思主義的游擊隊攻陷大使館,開槍掃射,挾持職員四個小時…

當時的伊朗簡直是一盤散沙。先前被驅逐出境到巴黎的阿亞圖拉.何梅尼,如今凱旋歸來,伊朗王政府一夕垮台,其軍隊不久後也潰散了。原為驅逐伊朗王而奔走效力的各方派系(左派人士、民族自決主義者、蘇維埃支持的共產黨員、堅持強硬路線的伊斯蘭教徒)如今分崩離析,內鬨四起、自相殘殺。武裝軍人在街上巡邏,報復殺戮層出不窮。幫派份子紛紛在全國各地組成規模不大的「哥米塔組織」(Komiteh),各自宣示領土。美其名只效忠於一位穆拉,也就是伊斯蘭教神學家,但這些份子其實不過就是惡棍,舉著革命正義的旗幟,持槍恣意妄為。趁情勢混亂之際,何梅尼和幾個親信自組臨時政府,同時幕後召開專家會議,為起草新憲法忙得不亦樂乎。

臨時政府雖火速派一群販夫走卒趕走攻佔大使館的人,但這起情人節當天的包圍行動,對後續一連串事件引起的反響仍不可小覷。首先,美國大使館職員大幅縮減(大使館最多曾雇將近一千名人員)。再來,或許更重要的是,既然這些人有功在身,保衛了大使館和當時在裡頭工作的外交官,伊朗政府理應會多少給些甜頭。

驅趕完馬克思主義游擊隊後,保護大使館的工作就落到伊朗革命委員會身上,他們進駐使館區門口旁的小棟建築,負責地面巡邏。夏天來臨前,又派了一支常駐安全部隊,負責守衛大使館,但究其實,頂多只能嚇唬嚇唬人罷了。

有鑒於第一次攻擊彰顯的危險性,人們也許會問,何不乾脆把大使館關門大吉?簡單來說,伊朗的戰略利益,對美國而言實在太重要了。伊朗不僅石油儲量驚人,二十五年來一直是美國忠誠不二的盟友,又由於伊朗與蘇聯有一千六百哩國界相連,足為美蘇之間的緩衝。此外,眾所皆知的是,蘇聯向來渴求有個不凍港,因此一直希望能增加在波斯灣的勢力。這也是為什麼,與其斷絕關係,卡特政府選擇步步為營,與臨時政府合作,而美國駐伊朗大使館自然也就繼續運作。

伊朗和美國當年何以成為盟友,現在回頭想想,你也許覺得奇怪。但從蘇聯和美國發動影子競賽說起,就不難明白其中原委。

早期,美國對伊朗只是靜靜旁觀就足夠了。前稱是波斯(直到一九三五年才更名為伊朗)的伊朗,就像拔河比賽正中央的繩結,夾在蘇俄和英國之間搖擺不定。這角色伊朗扮演起來游刃有餘,把兩國耍得團團轉。接著,二次大戰爆發,這一帶的地緣政治學瞬間顛倒過來,一夕之間英俄結盟,為保護通往蘇俄的陸上運輸線,還決定聯合佔領伊朗,又擔心伊朗王雷沙與納粹德國交好,於是兩國攜手廢黜雷沙,扶植他二十歲兒子穆罕默德.雷沙.巴列維登上王位。

戰事一結束,美國立即在經濟、軍事上對伊朗展開大筆投資。一九四六年,史達林才心不甘情不願從北伊朗撤退,華府便憂心他會搬出各種藉口,再次佔領北伊朗。同樣令美國深感不安的是,蘇聯很可能採取秘密行動,試圖瓦解伊朗王政府。信奉共產主義的伊朗人民黨(Tudeh Party),勢力逐漸壯大,挑明支持莫斯科。

於是到一九五一年,伊朗王勢力一點一滴被伊朗律師穆罕默德.摩薩台削弱時,美國可是看得心驚膽戰。摩薩台當年能嶄露頭角,是搭上一場運動的順風車,當時伊朗人都深感長期受英國剝削,因此摩薩台順水推舟,將英伊石油公司(AIOC)國有化時,立刻贏得民心,而就在這股國有化風潮中,摩薩台成了英雄人物,後來還獲提名為總理。

眼看伊朗人試圖將英伊石油公司國有化,可以想見的是,英國立即對伊朗石油發動杯葛,使當地經濟陷入一團混亂。伊朗民怨四起,原本支持摩薩台的陣營也於是四分五裂。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6
    $169
  2. 二手書
    6
    $169
  3. 新書
    61
    $171
  4. 新書
    9
    $252
  5. 新書
    9
    $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