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從夏啟到秦始皇(二版)

傳說:從夏啟到秦始皇(二版)
定價:320
NT $ 211 ~ 288
  • 作者:袁珂
  • 出版社:五南
  • 出版日期:2013-07-2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571171891
  • ISBN13:9789571171890
  • 裝訂:平裝 / 344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二版
 

內容簡介

文王夜夢飛熊兆,
周穆王奏笛止霖雨,
伍子胥一夜白髮,
干將莫邪造雌雄二劍,
孟姜女哭倒長城,
塑造龐大瑰麗的中國歷史。

  《封神演義》中的奇人異事、《搜神記》中的古英雄事真是假?

  神話世界裡,天上或人間的各路英雄演繹出一幕幕可歌可泣的故事,這些故事無一不烙印上人類社會的足跡。千百年來,中國傳說一直擁有不朽的魅力,膾炙人口,令人百讀不厭。是中國人不可多得也無法取代的文化遺產,是一筆極為寶貴的財富。

  作者集畢生之精力,從這些零碎的材料中,通過蒐集、整理、梳理、分析,並構建出神話的輪廓,使那些在時代的流變中因被誤認為聖君、或被誤認為凶神、或被拔高為創世神,而徹底失去了本來面目的神話人物各歸各位,從架兩條龍的啟開始,到秦始皇大興土木,建蓋皇塚與阿房宮等,用簡練、流暢、平實的文字進行了系統性的陳述,搭建出中國神話傳說系譜的相對完整性和清晰性,傳說不再僅僅是故意捏造、美化前人的史詩,而是一幅動人的藝術畫作。

本書特色

  作者袁珂為當代中國神話學大師。本書是他一生研究成果的集大成之作,也是中國第一部較系統的漢民族古代神話專著。因其專業系統且通俗易懂,出版三十年來,受到國內外讀者的歡迎,並且被翻譯成俄、日、韓等多種語言。其作品還被中國、日本、美國、新加坡等國選入學校課本。

  書中內容除導論篇外,撰寫模式就像是故事一般,不僅文字淺顯,甚至有對話的模式,可將本書作為故事書來閱讀。此外,近幾年來,由於大陸小說家的緣故,山海經一書重新活躍於市場,加上中國人對神話傳說一直都有神祕的好奇,這類的書籍一直是市場上較為熱門的題材

作者簡介

袁珂

  當代中國神話學大師。一九四六年,曾任職臺灣省編譯館,開始系統化地研究中國神話。一九四九年後回到四川,繼續從事文學暨神話學的研究,爾後更任四川省社會科學院任研究員及中國神話學會主席。

  一生著述頗豐。一九五○年,第一部神話專著《中國古代神話》出版,這是我國第一部較系統的漢民族古代神話專著,從此奠定了袁珂先生的學術聲望。之後,更先後撰寫了《古神話選釋》、《神話論文集》、《袁珂神話論集》、《山海經校注》、《巴蜀神話》(合著)等二十多部著作及八百餘萬字的論文。 袁珂先生的多數著作在香港、臺灣均多次重印,並且被翻譯成俄、日、英、法、義、西班牙、捷克、韓國、世界語等多種語言。其作品還被中國、日本、美國、新加 坡等國入選為學校課本。

 

目錄

序言

夏殷篇

第一章
大樂之野夏啟寫作的新歌劇 / 孟塗和血衣 / 啟的荒淫生活 / 童年時代的后羿 / 楚狐父教后羿射箭 / 灶臺前的哀思 / 后羿和吳賀 / 「大野豬」和「黑狐狸」 / 寒浞和玄妻合謀殺死后羿 / 少康復國

第二章
孔甲收養了一個平民的兒子 / 「破斧之歌」 / 龍和夏王朝的關係 / 劉累給孔甲吃死龍 / 孔甲受不了師門的抬杠 / 孔甲的死

第三章
夏桀的荒淫生活 / 風沙埋葬了長夜宮 / 吃人的蛟妾 / 王城裡市民的歌聲 / 兩個太陽同時出現在黃河岸上 / 空桑中的嬰兒 / 有莘國嫁送姑娘 / 伊尹在湯王面前賣弄烹調本領

第四章
殷民族的興起 / 王亥和王□趕了牛羊到有易做生意 / 王亥進餐的圖畫 / 弟兄倆攪進了愛情的紛爭中 / 血染的床上王亥屍分為八 / 王□向有易王索還被沒收的牛羊 / 河伯□明上甲微滅了有易 / 有易被河伯變做搖民 / 草原的兒子們請河伯吃美酒和羊肉

第五章
「網開三面」的湯王 / 湯王被囚禁在夏臺 / 失寵的妹喜結交伊尹 / 湯王砍掉夏耕的腦袋 / 火神祝融放火燒毀夏桀的都城 / 暴君的窮途末日 / 湯王在桑林禱雨

第六章
武丁的異夢 / 在傅岩尋訪到的賢人 / 「聖人窟」和「傅說星」 / 桀紂故事的類同 / 紂的儀錶、力氣和辯才 / 酒池和肉林 / 殘酷的刑罰:炮格 / 暴君的種種暴行 / 被囚禁在羑裡的周文王 / 父親喝了兒子的肉湯 / 有莘國的美女解救了危難 / 「吐子塚」

第七章
近視眼的周文王 / 文王夢中的大賢 / 太史編替文王卜課 / 文王在渭水邊遇見姜太公 / 姜太公的坎坷身世 / 關於太公遇文王的種種傳說 / 山神的女兒向文王訴苦

第八章
姜太公贊助周武王興兵伐紂 / 伯夷叔齊和軍隊鬧了點小彆扭 / 四海的海神和河伯雨師都來幫忙 / 八百諸侯月夜渡黃河 / 鷹鸇群飛在牧野的戰場上 / 暴君的畢命 / 關於妲己 / 首陽山二位賢人的結局

周秦篇(上)

第一章
周昭王到南方迎接白色野雞 / 膠船的悲劇 / 化人引起了周穆王遊行天下的興趣 / 造父調教的八匹駿馬 / 周穆王在崦嵫山見到了西王母 / 偃師的靈巧手藝 / 徐偃王誕生的神話 / 周穆王平定了徐偃王的叛亂 / 昆吾割玉刀和夜光常滿杯

第二章
周穆王的神性 / 高奔戎生擒猛虎 / 周宣王無辜殺杜伯 / 左儒為朋友而自殺 / 杜伯的鬼魂射死了周宣王 / 伯奇落進了後母的圈套 / 「履霜操」 / 水上歌聲感悟了昏暴的父親 / 伯奇化鳥 / 尹吉甫射殺後妻

第三章
尹氏的大飯鍋 / 周幽王寵愛褒姒 / 太子宜臼嚇退老虎 / 兩條怪龍的神話 / 賣山桑弓和萁草袋的鄉下夫婦 / 孤女褒姒的奇特命運 / 烽火臺上的大笑 / 悲劇的收場

第四章
周靈王的鬍鬚和昆昭臺 / 萇弘想模仿姜太公的法術 / 神人施法變夏改寒 / 野貓頭沒有起到作用 / 「智多星」用了反間計 / 萇弘遭到車裂的慘禍 / 「碧血丹心」

第五章
黑鶴跳舞,丟掉明珠 / 師曠拿琴撞晉平公 / 太子晉難倒叔向 / 師曠在殿堂下踏足 / 河東王喬和犍為王喬 / 緱氏山巔停駐的騎鶴仙人 / 崔文子向王子喬學仙 / 王子喬陵墓中的寶劍

第六章
「子不語怪、力、亂、神」 / 叔梁紇舉千斤閘 / 關於孔子履的傳聞 / 孔子的力氣和射藝 / 孔子向師襄子學彈琴 / 使人「三月不識肉味」的韶樂 / 羵羊是羊不是狗 / 防風氏的巨骨 / 「天將大雨,商羊鼓舞」 / 博學的孔子 / 七歲的項囊難倒了孔子

第七章
孔子向老子問禮 / 三頭怪人守護瓊枝樹 / 貌似陽虎,孔子遭殃 / 公良孺拔大樹 / 孔子和子路共擒鰱魚精 / 杜三娘穿九曲明珠 / 孔子墳墓周圍的樹 / 孔子和七十二門徒悠遊在仙島上

第八章
沒足的鼎像只船 / 顏淵揮劍斬蟒怪 / 徘徊山上的網羅 / 學生和老師比賽眼力 / 初進孔門的子路 / 「下士殺人懷石盤」 / 臨死還不願丟掉帽子 / 子貢的儀容和辯才 / 子貢奉命「調琴(情)」 / 野人妙語索還被扣的馬

第九章
曾參和母親精神相感的程度 / 小棍子可以忍受,大棍子便得逃跑 / 殺豬的家庭教育 / 懂得鳥獸語言的人們 / 公冶長知鳥音關進監獄 / 雀兒報告軍情 / 以貌取人的差錯 / 澹臺子羽打掉河伯的威風 / 宰予被子路踢下大車

第十章
一生下來就是白頭髮 / 三尺木鑽鑽穿五尺石盤 / 「鐵杵磨成繡花針」 / 老子騎青牛過函谷關 / 青羊肆上的青羊觀 / 墨子造的木鳶三天不落地 / 禽滑釐學到了守城的本領 / 楊朱門徒的詭辯術 / 墨子居然成了「仙人」

第十一章
公輸般替楚王造「鉤」、「拒」 / 木鵲能飛不如車轄 / 公輸般乘坐木鳶去偵探宋城 / 十天十夜的長途行程 / 楚王攻宋不聽勸阻 / 殿堂上拿衣帶和木片模擬軍事演習 / 墨子說服了公輸般 / 想在宋國城樓下躲躲雨也不行 / 魯班的巧藝 / 門戶鋪首原是仿造螺螄 / 忖留神不敢出頭見魯班 / 敦煌魯般用巫術報了父親的仇 / 魯班和妹妹比賽修造趙州橋

周秦篇(下)

第一章
伍子胥智嚇關吏 / 一夜頭白居然混過昭關 / 「蘆中人」和「漁丈人」 / 溧水沉沒的擊綿老處女 / 「一人之下」的勇士 / 吳市的吹簫行乞者 / 專諸刺王僚 / 菑丘訢奮戰水神 / 要離折服菑丘訢 / 要離刺殺王子慶忌

第二章
闔閭舞鶴誘人殉葬死女 / 風湖子論劍 / 伍子胥鞭屍 / 夫差不忘報父仇 / 勾踐臥薪嚐膽 / 蹲在洞前學狗叫的範蠡 / 夫差營造姑蘇臺 / 一雙神木四十丈長 / 關於西施的種種傳說 / 館娃宮和響屧廊 / 南林處女擊劍勝袁公 / 陳音論說弓弩的起源

第三章
朝堂上生荊棘的勸諫 / 伍子胥的頭懸掛在吳都東門 / 越軍受到暴風驟雨的阻止 / 文種不聽范蠡的忠告 / 文種和伍子胥一起做了潮神 / 素車白馬站在潮頭的伍子胥 / 洞庭湖裡的范蠡魚 / 陶朱公救兒子 / 祝雞翁養雞登仙 / 祝雞翁和陶朱公

第四章
干將莫邪鑄造寶劍 / 吳鴻扈稽的血釁成金鉤 / 王妃生產的鐵和吃鐵怪獸的鐵膽腎 / 楚王藉口殺干將 / 眉間尺覓得寶劍報父仇 / 黑衣服漢子的奇計 / 煮不爛的勇士頭 / 三頭相咬的壯觀 / 「三王墓」

第五章
吳王膾餘、膾殘和王餘魚 / 東海黃花魚的來源 / 紫玉和韓重 / 服食菖蒲的韓終和韓終李 / 宋康王作無頭冠 / 十二個字的謎語 / 青陵臺上蝴蝶飛舞 / 「烏鵲歌」 / 相思樹和韓朋鳥

第六章
動物也喜歡聽音樂 / 「方子春先生」在海上 / 伯牙和鐘子期 / 甯戚餵牛夜半唱歌 / 齊桓公用人不疑 / 五張羊皮贖回百里奚 / 華堂上老嬤嬤的歌聲 / 簫聲把白鶴孔雀都引來了 / 鳳凰臺上的簫聲 / 華山玉女洗頭盆

第七章
鬼谷先生的門徒 / 蘇秦張儀辛苦尋師 / 奇特的畢業考試 / 兩個童子變成野雞飛去 / 大梓樹中跳出青牛 / 「烏頭白,馬生角」 / 燕太子丹冒險回國 / 田光先生品評勇士 / 荊軻能忍小辱 / 太子丹禮待荊軻 / 荊軻刺殺秦王 / 異樣的琴音救了命 / 「白虹貫日」只貫了一半

第八章
縹緲的仙山傳說 / 安期生吃的大棗子 / 不死草救活了大苑的冤死者 / 宛渠國的螺舟 / 徐福求仙一去不還 / 大翮山和小翮山 / 神女向秦始皇臉上吐唾沫 / 驅山填海的王勤 / 海神替秦始皇豎柱 / 「地市」的奇聞

第九章
驅山鐸和趕山鞭 / 萬喜良「一人能抵萬民亡」 / 冬瓜裡的女嬰兒 / 失足落水的姻緣 / 孟姜女尋夫拍乾一條河 / 小烏鴉替孟姜女引路 / 哭崩的長城下面白骨縱橫 / 秦始皇替允婚的孟姜女辦三件事 / 孟姜女殉夫自沉鴨綠江 

第十章
阿房宮、長狄和翁仲 / 建造始皇塚需要的大石頭 / 埋葬的工人在墳裡寫「怨碑」 / 由拳縣淪陷成了湖泊 / 端溪縣的龍母 / 關於秦始皇的神話傳說種種

 

序言

  本書原名《中國古代神話》,一九五○年由上海商務印書館出版,只有七、八萬字,薄薄的一本小冊子。由於適應了讀者的需要,幾乎每年都在重印,到一九五五年底,已重印過六次。於是,得到出版單位的贊助和支援,來函要求我對此書加以修訂和擴充,字數還可以增加一倍,到十五、十六萬字。

  我對中國神話的研究,解放以前雖然就已經開始了,但是由於各種原因,如生活的動盪、條件的不足等,始終還處於「雜學旁搜」的狀態,沒有下定決心以此為終身職志。不過,書出版幾年以來,還是陸續積累了若干可供增補修訂的神話傳說材料,而外界的這種敦促,更堅定了我逐步轉移到專門來研究神話的信心。經過領導的同意和我本人將近一年的努力,又得到從四川大學圖書館新發現的許多材料,改寫的工作便比較順利地完成了。

  改寫本的篇幅,突破了出版單位要求字數的範圍,擴大到原作的四倍左右,很多章節,都是原作沒有的,即使有、也往往面目迥異,可以說不是在改寫,而是在另起爐灶地重作了。除了將舊有材料盡可能地運用以外,又加入了兩、三倍於舊材料的新材料。全書所注明引用的神話傳說的片段,不下千條,連同雖引用而未加以注明的,實在在千條以上。要把這些碎片排比起來,加以考訂,汰其重複,去其矛盾,掃除其由歷史學家、哲學家、神仙家所加予的煙瘴,還原它的本來面目,把它安排在一個適當位置上,用藝術的爐火與匠心,熔鑄它成為結晶的整體,這工作確實是相當繁難的。我嘗試著這麼做了,自然還是做得不夠好,不過,比較起先前的那本簡陋的小書來,總算是又跨進了一步。

  在經過徹底改寫的這本神話裡,視野大大地開闊了:不但增加了許多新的神話資料,並且連很多仙話和傳說的資料也都運用進去了。這在以前是不敢這麼大膽運用的,後來從那篇神話、傳說、仙話無所不包,屈原所寫的汪洋浩瀚詩篇〈天問〉中,才悟出神話、傳說和仙話實在不應該那麼判然地劃分,它們在古代人民的口頭傳說裡,實際上恐怕也是彼此包容,劃分不了的。因此,我才從謹小慎微的窘境中放開手來,採擇了一些歷史傳說和仙話的資料進去,這麼一來,神話的時代就延長了,神話的領域也擴大了。而且觸類旁通、左右逢源的結果,連一些看來是哲學裡的寓言都復原成了神話資料而被運用進神話中:像《莊子》裡的鯤鵬之變、黃帝遺失玄珠、藐姑射仙人等等。

  在放開視野尋找傳說和仙話的資料來充實神話內容的過程中,當然也不是兼收並蓄、不加甄選、隨手摘拾的,實際上也還是經過相當的選揀。傳說,就盡可能避免近於歷史的一類;仙話,也只選取了幾個古仙人的行跡,如赤松子、甯封子、彭祖、師門、嘯父、王子喬等,並沒有把《列仙傳》或《神仙傳》裡的仙人們都搬列進去。偶然敘寫到一些修仙慕道的小故事時,抑或加以調侃,或斥其虛妄,這也表明我在運用這些資料時的態度和運用神話的資料有所不同。

  古代的風俗習慣,如求雨的暴巫聚尪、逐疫的遊行呼噪、高禖神廟前的唱歌跳舞等,都很有趣而且和神話有密切關係,所以我也不憚詞費將它們敘寫進去;至於與神話有關的壯麗山河、名勝古跡,在談到的時候,也有意地加以刻畫和點染,這也是使視野擴大的因由。

  從改寫的本書裡可以看到:減少了一些不必要的議論,而增加了許多文學筆墨的敘述和描寫。這在先前是沒有充分做到的,現在則突破了不必要的拘謹,能夠較充分地發揮想像和推想。這種想像和推想的發揮,尤其在夏代以後的一些章節,如王亥和王□的故事、姜太公遇文王等的故事裡可以見到,使文章在這些地方顯得比較活潑而有生氣。但是這些想像和推想,仍然是從一定的根據出發,不是架空的玄想。

  有些朋友希望我用純文藝的體裁來寫作一部神話,不要用目前這種夾敘夾議體。我感謝他們為青年也為文藝著想的好意,將來也許我會嘗試為之,大膽地寫出那麼一部來,可是,目前由於中國神話散碎的特點,又是做初步的整理工作,若不用這種體裁,好些東西就都綴集不起來。用了這種體裁,倒覺得既不失為謹嚴,又比較方便靈活,所以還是用了。
  
  本書每章後面的注釋和引文,花去我的時間和精力並不比正文少,為的是說明所整理的神話有哪些資料的依據、安排是否恰當、理解是否正確(有的注釋和引文還擔當著補充正文不足的任務),同時也為了引起青年們研究古代神話的興趣,並不只是為注釋而注釋、為引文而引文。所以,雖然附以注釋和引文,也盡量求其簡短。例如內文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引文都是摘引,原來都有在刪節處加以虛點,後來覺得虛點太多,既礙視線,且占空間,所以於抄錄時,只除了文意過於不連貫的幾處還保存著以外,大多刪除。我想這當無礙於查對原書和對所引資料本身作初步的理解。

  改寫本的《中國古代神話》,一九五七年七月仍由商務印書館出版,一九五八年六月重印了一次,以後又轉到高等教育出版社重印過一次。後來由於業務分工,又將此書轉給了中華書局。在中華書局重印出書以前,我又就原來紙型所允許的範圍,作了一次小的增補修訂。從幾個字的小修訂到幾百個字的較大增補都有,總計大小不下百餘處,也可算是盡了相當的努力。修訂本的此書,一九六○年一月便由中華書局出版了。二十多年以後,一九八一年六月又由該書局在成都重印過一次。

  在對本書作小修訂的當時,我正住在北京,由於幾年以來對中國神話探究的逐步深化,腦子裡產生了將本書的結構加以改造、索性分篇為七的設想:篇幅還要大加擴充,內容還要仔細訂補,時代還要往後延長。這個計畫,記得當時曾和中華書局的金燦然、徐調孚兩位約略談過,他們也表示很支持。

  但是,事物的發展每每不是一帆風順向前進行,而是曲折迂徐最後終於勉強達到目的的。因而,雖然有了如上所說的設想,回到成都以後,因種種內在的和外在的原因,並沒有按照計畫將它完成。只是把周秦傳說部分,就已經搜集到手的材料,斷斷續續,整理編寫出了一些,約十萬字,但是看了看,連自己也感到不很滿意,便將它們束做一札,置之篋底,沒有再去過問了。

  接著,便來了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和所有人一樣,我也經歷了十年的風風雨雨。幸非「長漢」,家又僻處城西小巷,未遭籍沒之災,書籍文稿賴以保存。四害既除,春回大地,我像被凍得半僵的蟲豸一樣,慢慢地舒展著足爪和翅翼。幾年之中,陸續做完幾件先前未了的工作,包括校改《古神話選釋》,增補《山海經校注》的「山經」部分,完成《中國神話傳說詞典》的編寫等。這以後,才從篋底翻檢出十多年前編寫的周秦傳說舊作,覺得某些部分還能有用,便下定決心,用了大半年的時間,從去年(一九八二年)下半年到今年(一九八三年)春初,將整個《中國古代神話》拆散開來,截長補短,又增加了一些新的材料,在剪刀和糨糊的幫助下,修修補補,終於完成了這部分篇凡七的《中國神話傳說》。為什麼要把本書更名為《中國神話傳說》呢?因為本書補充的重點是在〈周秦篇〉部分,補充了近二十萬字。這些大都是帶有神話因素的傳說,和歷史也有相當關聯,不像古代神話那樣較具有純粹神話的性質。循名責實,或者據實立名,應該加上「傳說」二字,才能更妥善準確地將它概括。所以書名就這樣更定了。

  這次可說是最後一次較大的增補修訂,又從原來的三十萬字擴充到六十萬字,增加了約一倍的篇幅,比起一九五○年底所出的簡本,則增加的字數達七、八倍,半生以來我整理中國神話的工作這回算是作了一個小小的總結。

  這回增訂,全是就原來《中國古代神話》的格局整理編寫,各章都有增補。增補得最多的是原書第九、十章。〈夏以後的傳說(上)、(下)〉部分,增補擴充成〈夏殷篇〉和〈周秦篇〉兩篇文字,共二十多萬字。〈周秦篇〉因增補字數過多,不得不分為上、下兩篇。〈羿禹篇〉因分量較大,也只好分為上、下兩篇。由是從〈導論篇〉、〈開闢篇〉、〈黃炎篇〉、〈堯舜篇〉、〈羿禹篇〉、〈夏殷篇〉到〈周秦篇〉,篇名為七,實際凡九。〈周秦篇〉絕大部分都是增補的。這樣,就從盤古開天闢地到秦始皇統一六國,在歷史長河的肩架上,展現了形形色色的古代神話傳說,而它們先前本來是各不相干、斷簡零篇地散落在大量古書裡的。這種整理編寫的嘗試,是否成功,現在還不能夠作出肯定或否定的預言,還要靠將來在群眾中實踐的證明——那就只好讓它去吧。

  十年前,我在西安參觀過從秦始皇陵墓發掘出來陳列展覽的幾尊兵馬俑,從那種樸茂、雄健的藝術造型,以及各個兵馬俑表現出來的不同的栩栩如生的形姿,使我深深地感到我國古代文化基礎的宏偉、深厚。幾尊兵馬俑不過是未經發掘或未經整理的數千兵馬俑中的極小部分,即此已可略見秦代文化水準的一斑。這本書講的雖是從盤古到秦始皇的神話傳說,然而通過神話傳說三稜鏡的折射,也處處可以見到我國古代歷史文化的影像。希望此書多少能起到一點像兵馬俑那樣的作用,使人受到想像的啟示、感情的激發,從古代文化的滋育中精神振奮地走我們自己的新路子,能如此,則著者微薄的願望就算是達到了。

  一九八三年二月十一日,春節前夕,於成都;同年九月二日改定。

 

內容連載

第一章

夏代的開國君主是禹,繼承禹做了國君的,是禹的兒子啟,啟就是從在嵩高山腳下變做石頭的母親的裂開肚子裡生出來的。這位啟在《山海經》裡也很有名,他原是神和人間女兒所生的兒子,雖不全是神,但也算是一個神性的英雄。我們來看看他的狀貌:耳朵上掛兩條青蛇,駕兩條龍,三層雲簇擁著他;他左手拿一把羽傘,右手握一個玉環,身上還佩戴一隻玉璜,這儀容是多麼俊偉!據說他曾經三次乘飛龍上天,到天帝那裡去做客,就把天庭的樂章〈九辯〉和〈九歌〉偷偷地記下來,帶到人間,改作了一遍,成為〈九招〉,也就是〈九韶〉,在高一萬六千尺的大穆之野,叫樂師們在那裡開始第一次的演奏。後來又根據這支曲子,寫做歌舞劇的形式,吩咐歌童舞女手裡拿著牛尾巴,在大運山北方的大樂之野表演起來。他本人便乘龍駕雲,張傘握環,儀態閒雅地在那裡觀看自己的創作在雲煙山樹的縹緲中一幕幕地展開,想來他還會不知不覺地拿握在手裡的玉環,敲著佩在身上的玉璜,用以代替樂曲的節拍呢。人間從此有了新的繁複的音樂,那舊式的、單調的女媧的笙簧,人們恐怕已經不想再去欣賞了。

他有一個臣子,名叫孟塗,也是一個半神半人的奇怪人物。據說當他在巴(今川東一帶)這地方做巫教主的時候,老百姓到他那裡去打官司,他全不管原告、被告雙方臉紅脖子粗的爭論,他只消作起一陣法術,抬起眼睛一看,見那衣服上露出血跡的,就叫人把他捉住,定下他的罪名。因為衣服上有血,乃是神的示意,具體說明了犯罪者的犯罪事實。像這樣的斷案,比起有些糊塗官草菅人命的斷案來,算是充分具有好生之德的了。後來孟塗死了,人民就把他埋葬在巫山上,之後還在巫山下面給他建修了一座廟,叫做「孟塗祠」,以紀念他的功德。

啟自從得到天樂〈九辯〉和〈九歌〉,就自以為確實是個非凡人物,簡直忘乎所以,一點也不把國家大事放在心上,只是淫蕩放恣,圖自己的舒適快樂。他常到郊外舉行盛宴,大會賓客,這時只聽見簫管聲和鐘磬聲齊作,一片鏘鏘鍠鍠的音樂,加上人們的笑聲、鬧聲,嘈雜得實在是有些聒耳。可是這位夏啟王,卻沉湎於醇酒和美色裡面,醉眼迷離地舉著酒杯,朦朧地瞧著面前歌童舞女表演的模仿蠍形的獨足舞蹈——萬舞,一隊去了一隊又來,他非但不覺得樂聲和吵鬧聲聒耳可厭,反倒覺得可以給他添歡助興,像這樣不拘形跡的野外宴遊,真是其樂無窮。
這些音樂聲、笑鬧聲,大概是過於響亮和喧囂了,因而不止一次從地面飄揚到了天上,讓天帝都聽見了。這位神的兒子的胡作非為,起初天帝還稍稍能夠容忍,後來見他鬧得愈來愈不像話,便決定把他拋棄,並且給他應有的懲罰。所以啟剛剛死去不久,他的五個兒子就鬧起內訌來,致使夏家的天下被有窮國國王后羿所奪,讓夏家的基業中斷了數千年之久。

有窮國國王后羿,原本是一個普通農民的兒子,因為仰慕為民除害的天神羿的善於射箭,自己也喜歡射箭,因而也取名叫羿,後來做了國王,人們便尊稱他為后羿。「后」就是王,是首領的意思。

他生來就有射箭的才能,當他還是小嬰孩、躺在搖籃裡的時候,茅簷下的蒼蠅常來叮他的眼睛、吮他的鼻子,攪擾得他不能睡覺,他就要求他的爹媽拿蓽草來給他做一把小弓和幾束小箭,他拿起小弓和小箭,左開弓、右射箭,向著空中飛舞的蒼蠅射去,居然一下子射死許多,使蒼蠅們都不敢近身。

他五歲那年,有一天,爹媽帶著他上山去採尋藥物。那時正是夏秋天氣,山間多的是鳴噪的蟬兒。走了大半天,走到一棵大樹下,他疲倦得直想睡覺,再也走不動了。這時候,整個山上只有這棵大樹上有一隻蟬,正「知了——知了」地鳴叫著。爹媽商量,只好讓他在這棵蟬鳴的大樹下暫睡一會兒,回來再憑蟬叫聲來尋找他。安頓已畢,老兩口就自去採藥去了。

到傍晚,老兩口採藥回來尋找兒子時,卻發現山上到處都是樹,棵棵樹上都有「知了——知了」的蟬聲,原來打算拿樹上蟬叫做記認的,現在再也無法辨認了。

暮色漸漸來臨了,老兩口實在找不著孩子,只得含著一眶眼淚,哭哭啼啼地走回家去。以後又來山間找過好多次,還是杳無蹤影。

再說后羿在大樹下一覺醒來,只聽見滿山的蟬兒亂叫,卻不見了爹媽。起初他只覺得好玩,並不害怕,就跳跳蹦蹦地,從這山到那山,到處亂竄。直到天色漸漸黑下來,才覺得事情有些不妙,於是只得坐在山道旁邊的一塊石頭上,傻愣愣地張著嘴巴大哭。

哭著哭著,來了一個山間的單身獵戶,名叫楚狐父,見孩子哭得怪可憐的,就問起他家住哪裡?姓甚名誰?為什麼會丟失在這裡?傻小子后羿只是搖頭,結結巴巴地,什麼也說不清楚。楚狐父見孩子雖然愣頭愣腦,長相倒還氣勢,就把他收養下來,做自己的兒子。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66
    $211
  2. 新書
    79
    $253
  3. 新書
    79
    $253
  4. 新書
    85
    $272
  5. 新書
    88
    $282
  6. 新書
    9
    $288
  7. 新書
    9
    $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