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山光影─生命閱讀與書寫

雲山光影─生命閱讀與書寫
定價:210
NT $ 189 ~ 200
  • 作者:林素玟
  • 出版社:新學林
  • 出版日期:2013-09-1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2952210
  • ISBN13:9789862952214
  • 裝訂:平裝 / 25 x 17.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本書獲教育部補助,為華梵大學大一通識必修「中文閱讀與寫作」課程之授課教材。《雲山光影》書名,蘊涵了三重意義:一為紀念華梵大學創辦人曉雲法師,老人家俗名游雲山,於七十九歲高齡,翻越千山萬水,勘察了二十七處校地之後,才決定把校園落腳在雲山繚繞的大崙山上;二指校園景致,舉目四眺,「雲」、「山」、「光」、「影」,一一都是最動人的樂章,年輕的歲月,浸淫於此,心性當有潛移默化的薰習;三指人的一生,如同「雲山光影」般,瞬息萬變。本課程藉由八個單元主題、十六篇選文的規畫與設計,帶領大一同學思考生命終極的價值與意義。

 

作者介紹

編者簡介

林素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現任華梵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兼系主任。高中階段因家貧無法順利升學,轉而就讀高職夜補校美工科。曾師事畫壇耆宿王壽蘐女史習水墨畫,著有《晚明畫論詩化之研究》一書。博士班的問學方向轉至先秦的人文美學,著有《禮記人文美學探究》一書。

  博士畢業後,任教於華梵大學中文系,深受創辦人曉雲法師「覺之教育」的感召,祈願以教育接引年輕學子,啟發自覺本性。近年來從佛法及治療學角度研究《紅樓夢》,發表有〈《紅樓》解碼──小說敘事的隱喻象徵〉、〈《紅樓夢》創傷敘事的解構與療癒〉、〈覺性的追尋──《紅樓夢》敘事的意義建構與療癒〉等十多篇學術論文。

編撰者簡介

楊清惠

  〈汝身〉和〈為了下一次的重逢〉導讀人,華梵大學中國文學系101學年度「生命書寫──中文閱讀與寫作革新計畫」參與人,現職為華梵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明清小說和近現代武俠小說。

吳幸姬

  目前任教於華梵大學中文系。在此一生命書寫計畫裡,負責撰寫鄭愁予〈清明〉與張讓〈旅人的眼睛〉的導讀。

曾瓊瑤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研究領域為佛教思想與實踐、文學與生命教育、生死學、禪修學、禪文學。著有碩士論文《華嚴如來性起正法之研究》、博士論文《憨山治妄工夫之研究》,以及佛學、文學、生命教育等領域單篇論文多篇。

楊瀅靜

  東華大學中文系博士班,華梵大學兼任講師。曾得過聯合報文學獎、林榮三文學獎、宗教文學獎……等,出版過一本詩集《對號入座》。主要研究領域為現代文學,努力在創作與研究之間取得平衡,但還是熱愛創作多於研究,期許自己可以在各種文類間悠遊。

王鳳珠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曾擔任國中、高中的國文教師,現為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台北大學中國語文學系、華梵大學中國文學系等系之兼任助理教授。教授過「閱讀與寫作」、「中國古典小說欣賞」、「實用華語文」、「佛教文學」等課程。

林彥宏

  國立東華大學中國文學博士。曾任東華大學兼任講師,現任華梵大學、海洋大學、德明科技大學、台北商業技術學院兼任講師,慧炬機構寫作班教師,《慧炬》雜誌專欄撰稿。關心生命,著有博士論文《《大佛頂首楞嚴經》生命治療觀之研究》。

 

目錄

單元一 另類的角度01
周芬伶〈汝身〉03
王溢嘉〈蝦蟆的油〉15

單元二 遺憾的情愫23
顏崑陽〈蝶夢〉25
黃春明〈國峻不回來吃飯〉33

單元三 孤獨的對話39
簡媜〈紅嬰仔──密語之四〉41
張曼娟〈一樣的容顏〉50

單元四 社會的關懷59
李家同〈我已長大了〉61
嚴長壽〈擁抱天空下的星子〉69

單元五 價值的探索83
陳長文〈給畢業同學的一封信〉85
鄭愁予〈清明〉98

單元六 成年的禮讚103
李崇建〈成年禮旅行〉105
林素玟〈給親愛的成年禮生們〉115

單元七 自然的行旅123
謝旺霖〈因為,我懷疑……〉125
張讓〈旅人的眼睛〉137

單元八 生命的真相149
劉梓潔〈父後七日〉151
陳義芝〈為了下一次的重逢〉162

 

書寫生命的故事
華梵大學中文系主任 林素玟

  生命,被牽引抛擲到一個陌生闇黑的胎胞裡,全身瑟縮蜷曲著,一股巨大力量推擠再推擠,身體灼熱難熬,待擠出逼仄的甬道後,遂放聲大哭。

  於是,我們出生了!

  沒有人告訴我們,為何來此一遭?一路上會看見什麼樣的風景?遇見什麼人?譜出什麼曲調?最後我們又將往哪裡去?來此一遭的生命功課是什麼?

  緣於這些思考,本系負責執行的大一通識必修課程「中文閱讀與寫作」,遂定調為「生命書寫」,一○一學年度並獲得教育部「全校性閱讀書寫課程推動與革新計畫」的補助,透過從「生」到「死」一系列的主題與選文,得以和一群有緣的年輕學子,共同書寫屬於我們的生命故事。

  泰半的學子,從來都是依循著別人期待的眼光而活,早已忘卻真正自我的圖像究竟為何?因此,「中文閱讀與寫作」的教師群,共同研商規畫了八個單元的主題,每單元選錄兩篇現代文本,十六篇選文中,文體涵蓋新詩與散文,作為省察觀照自我生命的座標。

  第一單元主題「另類的角度」,我們試著用不同以往的視野,來觀照自己所認知的自我形象。周芬伶的〈汝身〉,帶領我們探索最親密卻又最陌生的身體,回顧一生的身體記憶與變化。對於童年所受的創傷,我們把恐懼深深埋藏在記憶的地窖裡,不想走進,也不敢走近。王溢嘉的〈蝦蟆的油〉,讓我們看見創傷原來是一種療癒的力量,是造物者賦予我們的、讓生命變得更完美的禮物。

  第二單元主題「遺憾的情愫」,談的是我們生命中曾經擁有的各種情感,因為某種不可抗拒的際遇,命遇之神過早地將它收回,這份沒有預期心理的休止符,讓我們回顧以往,仍不免惆悵或感傷。顏崑陽的〈蝶夢〉,從好友之妻的逝去,省察生命究竟是否如夢一般虛幻不實。如何面對,才不致有所遺憾?黃春明的〈國峻不回來吃飯〉,道盡喪子之痛的憾恨。往者已矣,但天下父母心的傷痛與遺憾,如同飯桌旁空了的椅子一般,永遠沒有填補的機會。

  第三單元主題「孤獨的對話」,談生命本質的孤獨感。孤獨雖然是一種宿命,然而對親情、鄉土之人的懷想,依舊在內心不斷地對話,不因時間的流逝而褪去。簡媜的〈紅嬰仔─密語之四〉,訴說「失去」的重量。沒有見面就離別的臍帶深情,一輩子的痛是無法取代的,直到再次擁有,才能向過往揮手說再見。張曼娟的〈一樣的容顏〉,在三個不同命運的故事裡,孤獨的心靈卻看見一樣真摯動人的容顏。

  第四單元主題「社會的關懷」,希望傳達「利益人群,服務社會」的價值思考。李家同的〈我已長大了〉,訴說「寬恕」的力量。寬恕別人,真正的意義,其實是原諒自己的心。嚴長壽的〈擁抱天空下的星子〉,以三個小故事告訴我們,社會上總有許多陽光照不到的陰暗角落,年輕時擁抱的淑世情懷,如何從根本處找出解決的辦法,「關愛」,其實是最好的答案。

  第五單元主題「價值的探索」,帶領年輕學子思考生命終極的價值意義。陳長文的〈給畢業同學的一封信〉藉由分享挫折的經驗,讓我們瞭解,「挫折」其實是成長過程中珍貴的禮物,因為挫折,讓我們思索更為深刻的生命課題。鄭愁予的〈清明〉,以獨白的口吻,呈現生命最後的休止狀態。在成為仰臥的青山一列之前,我們能否有所作為,才不枉白走世間一遭。

  第六單元主題「成年的禮讚」,談世代成長的記憶。在生命蛻變的過程中,我們拾取點點滴滴的美好片斷,俯首感恩陪伴在身邊不離不棄的對象;我們曾擁有豪情壯志,一度想丈量宇宙的深度與廣度。李崇建的〈成年禮旅行〉,訴說著狂飇年歲的苦悶與探索,原來走過世界一遭,看過許多不同的生命故事,才會讓有稜有角的靈魂變得圓潤柔軟。結合本校每年五月舉辦的「成年禮」,我寫下了〈給親愛的成年禮生們〉,分享古代冠禮的三加儀式、華梵大學重新制禮作樂的意義,以及成年的責任與期許,盼能創造「感恩」的校園文化。

  第七單元主題「自然的行旅」,每個年輕生命都曾夢想過流浪的壯舉,而初次行旅的悸動總是最令人刻骨銘心。謝旺霖的〈因為,我懷疑……〉記錄了申請「流浪者計畫」的因緣,以及出發前的心路歷程。因為走過大山大水,讀過人世滄桑,觀看世間的角度遂變得沒有邊界。張讓的〈旅人的眼睛〉,則帶領我們反思旅行的意義,不論走過多少國度,總不忘回到最初行旅的感動,在不同的生命故事裡,看見生活中真實的美。

  第八單元主題「生命的真相」,從親情網絡的關係中,認識死亡的真相,探索這一世存在的意義與價值。劉梓潔的〈父後七日〉,以嘲弄台灣喪禮儀式的詼諧筆觸,對比出父女感情的深細。年歲越長,對逝去者的思念越深,肉體終歸腐朽,然而靈魂是否依然存在?陳義芝的〈為了下一次的重逢〉,則因喪子之痛而思考這一世的父子情緣,以及是否有下一生輪迴轉世的可能。

  反覆閱讀以上所收錄的每一選文,咀嚼每一段深邃的文字,進入每一位作者的內心世界,在在都讓我有種想哭的感動,那是對人世閱歷也無風雨也無晴之後,重新拾回最最單純的感動。「中文閱讀與寫作」的授課教師群,一一寫下對每篇選文的導讀,帶領年輕的生命,品味個中的靈思雋語,讓學子在啜飲一口人生醇酒時,不管苦澀或甘甜,都能多一分清明的觀照與覺察;也期盼學子經由八個主題的閱讀與自我生命的書寫,變得更有勇氣面對人生旅途的磨難與試煉,更具智慧地去抉擇苦難當下的步履──向上提升,或者,向下沉淪。

  期盼經過這一番洗禮之後,華梵的學子都能真正地說:我已長大了!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9
    $189
  2. 新書
    9
    $189
  3. 新書
    95
    $200
  4. 新書
    95
    $200
  5. 新書
    95
    $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