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性衝撞

靈性衝撞
定價:390
NT $ 283 ~ 343
  • 作者:傑德‧麥肯納
  • 原文作者:Jed McKenna
  • 譯者:魯宓
  • 出版社:方智
  • 出版日期:2014-02-25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1753435
  • ISBN13:9789861753430
  • 裝訂:平裝 / 432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讀者詢問度超高!靈性開悟三部曲終於到齊!
  ★讀者最好奇!如何運用「靈性自體解析」走向覺醒?作者傑德‧麥肯納在本書中提供了一位雜誌記者的實際案例。經過激烈的靈性衝撞之後,你將了悟真相!


  你渴望真相,如同一個溺水的人渴望空氣嗎?如果不是,別讀這本書。
  假如你厭倦了靈修的旋轉木馬,準備面對覺醒過程未加修飾的現實,這本書就是你需要的。

  靈性衝撞的開悟不是開悟的一種,而是唯一的一種!
  你必須踏出第一步,脫離生命所在的軌道,
  直線往真相、往真我衝去……

  ★金惟純、張德芬、賴佩霞、周介偉、魯宓 激賞推薦

  作者傑德‧麥肯納開悟了,他的開悟是藉由「了悟真相」達成的。所以,他的開悟之道極其單純:坐下來,排除雜念,問自己什麼是真實的,直到你確實知道。他稱這個方法為「靈性自體解析」。在本書中,一位跟過許多上師的靈修雜誌記者就運用了這個方法走向覺醒。

  他還認為,《白鯨記》是有史以來最有用的靈性書籍。它不是一個捕鯨或海洋冒險故事,而是靈性追尋過程,《白鯨記》就是作者梅爾維爾的靈性自體解析。於是在本書中,傑德將《白鯨記》中的人類、海洋與白鯨,分別對照為自我、宇宙與妄念,讓你看見消滅幻相、消滅自我這個覺醒過程的血淋淋。

  這就是傑德版本的開悟:沒有怪力亂神,不依賴任何外力,而是運用「靈性自體解析」對「自我」下手,讓自己陷入前無出口、後無退路的極端絕望裡。這條覺醒之路你必須自己走,不能依靠外力;也幸好,你不須依靠外力。而當自我經過激烈的靈性衝撞之後,必然無法再保持原貌,想不改變都不行。也許就在這時候,你看到了真相……

■名家推薦

  他寫書不是為了賣書,更不想討好讀者,他只想把自己覺得可以分享的訊息,介紹給那些有心的、真正需要的人。他不是要驚世媚俗、沽名釣譽……身為作家,我非常欣賞、羨慕傑德這種寫作態度。——張德芬(身心靈作家)

  想解脫、開悟,恐怕得好好聽聽傑德‧麥肯納提出的顛覆性觀點。他說得直接,只為打碎求道者對靈性追求的一些似是而非又堅不可摧的幻相。——賴佩霞(《魅麗》雜誌發行人∕作家∕身心靈成長導師)

■讀者激動推薦

  ‧許多人懷疑傑德寫的東西是虛構的,然而在書中茱莉的靈性自體解析過程中,我清清楚楚地看見這一切都是真的,因為我自己就經歷過同樣的戰鬥,知道那種赤裸裸的瘋狂。所以,即使傑德的書是虛構的,也是奠基於真相。

  ‧我讀過的靈性書籍如果沒有上千本,至少也有好幾百本,其中許多書我讀來都沒什麼感覺,但有幾本讓我覺得挺有趣的,而傑德的書,則在細胞層次觸動了我。

  ‧傑德的書的問題在於它們的辛辣、刺痛,在於它們對真相的毫無掩飾。傑德的文字不是你想在靈性書籍裡看到的那種。沒錯,我們都想知道真相,但不是傑德說的真相!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傑德‧麥肯納(Jed McKenna)


  一個並不符合所謂「靈性老師」形象的靈性老師,喜歡打電動、騎越野車、跳傘、讀惠特曼的詩。著有《靈性開悟不是你想的那樣》《靈性的自我開戰》及《靈性衝撞》等書。

譯者簡介

魯宓


  一個非信徒。
 

 

目錄

〈推薦序〉培養靈性自主的勇氣  賴佩霞
〈譯者序〉不依賴外力的開悟之旅  魯宓
〈導讀〉準備好接受衝撞  張德芬

1 遠方幻影
2 加州大夢
3 假扮狄克
4 魚的故事
5 靈性自體解析
6 那裡沒有綠洲
7 陰影潛伏者
8 不是你想的那樣
9 極端清明
10 現在把我握在手中的人,無論你是誰
11 薩德侯爵
12  美國方式
13  激盪科提斯
14  沒有來世
15  突破原型
16  無法妥協的差異
17  梵歌生活
18  阿周那為何倒下?
19  我將肢解那肢解我的
20  阿周那為何再次站起?
21  第一步
22  毀掉封住之物
23  讓該來的來吧
24  歡迎負面心態
25  小混蛋
26  愉快地挨了幾拳
27  絕對信任之心靈
28  勞工階級英雄
29  鳥巢
30  不信任所有誠實的傢伙
31  各位,解除你的洗腦程式
32  有意識地活著
33  交響樂
34  最偉大的故事
35  蒙特婁
36 尾聲
附錄1  訪問傑德‧麥肯納
附錄2  禪與自我凌遲的藝術
附錄3  曼納哈塔

 

推薦序

培養靈性自主的勇氣 by《魅麗》雜誌發行人∕作家∕身心靈成長導師 賴佩霞


  革新是一件有趣的事,然而對一個循規蹈矩的人來說,革新是危險的。

  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靈性追尋變得越來越令人沮喪,求道者越變越執著,教條、規矩也越來越繁複。一方面說活得痛苦、不自由,希望求得解脫,另一方面又不斷搬進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石頭,阻擋去路。

  到底是求道的路難走,還是我們更安於留在找尋的路上,屈於安心,而非勇敢革新?靈性開悟是自我徹底地革新,少了勇氣與信任,哪裡都到不了。

  不堪求道者被戲弄,作者說:「對於任何想要知道真相的人,我的建議是自己來吧。」培養靈性自主的勇氣,了解頓悟後的自由與單獨;想解脫、開悟,恐怕得好好聽聽傑德‧麥肯納提出的顛覆性觀點。他說得直接,只為打碎求道者對靈性追求的一些似是而非又堅不可摧的幻相。勇敢革新,刪除,歸零。

譯者序

不依賴外力的開悟之旅


  我曾經也是個信徒,喝著道聽塗說的奶水長大,毫無保留地相信種種的道聽塗說(鬼神、巫術、外星人、神通……),無不照單全收,越神奇越好。

  但到了某個時候,我突然發現,我只是一個閉著眼睛、被牽著鼻子走的人。而牽著我的人,也同樣被牽著鼻子走。

  所以我就睜開眼睛,不再重蹈覆轍,看清楚道聽塗說的本質:外界的一切資訊,必然都會先以道聽塗說的形式呈現,而我們都會先入為主地相信道聽塗說,也就是先假設聽到的事情都是真的。這是人類學習語言,從小就被教養出來的習慣,而這也就是信仰的養成。

  在生命旅途上,參加信仰旅行團很舒適,而且看似很安全,不會孤獨,但我只能看到別人打造出來的一些表象,看不到真相,而且還會被帶去買一些本來絕對不會想買的玩意兒。

  現在我了解,生命本來就很奇妙,實在不需要道聽塗說的渲染。一個人終究要走上自己的旅途,踏出第一步。

  這也就是傑德‧麥肯納在「靈性開悟三部曲」所強調的。「第一步」就是發現一個事實:你從生下來到現在所接受的一切信仰,都是道聽塗說,都不是真相。只要是別人告訴我們,而不是我們自己找到的,就是道聽塗說,而不是真相。

  如何自己找到真相?傑德提供了一個聽起來像廢話、但又無法反駁的簡單方法:「坐下來,排除雜念,問自己什麼是真實的,直到你確實知道。」

  之所以像廢話,是因為它把真實與否的判斷,還是交給了讀者自己。建立判斷真相的準則是每個人自己的責任。所以,傑德不談什麼是真相,只談什麼是「非真相」。判斷「非真相」的方法也很簡單,就是去找出矛盾。只要有矛盾存在,就不是真相,而一切信仰都存在著矛盾,沒有例外。

  這趟探究矛盾之旅從既有的宗教信仰開始。一切宗教都建立在靈魂之上,但是只要放下道聽塗說(天堂、地獄、輪迴……),認真檢驗「靈魂」的說法,就會發現我們最多只能確定有意識存在(我思故我在),而無法證明這個意識能夠存在肉體之外(如果能證明,宗教就不會是宗教,而會成為科學)。

  到底有沒有靈魂?佛教很狡猾地用二諦論來規避這個矛盾,在所謂的世俗諦大談六道輪迴,但在勝義諦則揭示無我與無靈魂。傑德也很狡猾,他在本書中借用了馬克‧吐溫的短篇小說來表達這個足以摧毀一切宗教的觀點。但他還是有點孬,不敢自己說出來,因為任何人只要膽敢明確宣示無靈魂,就會嚇跑九成的追隨者。

  檢視了宗教信仰的矛盾,接下來就是檢視傑德‧麥肯納的矛盾。傑德三部曲中的矛盾顯而易見(本書英文原名中的「incorrect」,指的就是矛盾):他宣稱「無我」,但又說開悟後必須穿戴上「自我」才能活在世上;他要我們與幻相戰鬥,但又要我們接受宇宙的一切;他說宇宙是一隻愛玩的大狗,但狗也會有咬嬰兒的時候;他說宇宙會回應我們的問題與期望,這種心態難道不會創造出另一種上帝嗎?他要學生質疑權威,但又不太接受學生質疑他自己;他強調要自己找出真相,但似乎又擁抱種種經不起檢驗的超自然說法(靈媒、外星人、能量療法……);他對於《白鯨記》穿鑿附會的詮釋只能算是個人的創見,而沒有真正的依據;在本書結尾,他對裘琳的那些鼓勵也似乎是在暗示著什麼。(還是我想歪了?)

  這些矛盾處處可見,他似乎也不想隱藏,因為在這些矛盾的背後,是三部曲精心鋪陳出來的矛盾之母:「一切皆假,唯我思故我在」對上「一切皆真,唯自我為假」。

  矛盾其實是重要的公案。要先清楚看到矛盾,才有機會剝離信仰。從最外層的種種信仰(宗教、習俗、政治、道德……)開始剝離,然後是中間的信仰(靈修、老師、麥肯納……),最後才能清楚看到最核心的信仰。只有先確立了「一切皆假,唯我思故我在」之後,真正的目標才會顯現。這時,你才進入真正屬於自己的旅程,面對你自己的矛盾。這是你獨有的公案,你最堅固的信仰,你的白鯨,你的自我。

  「我」究竟是什麼?為何是這個樣子?傑德用他發明的「靈性自體解析」來對自我下手:誠實地寫出自己所有的憧憬、所有的遺憾、所有的偽裝、所有的恐懼、所有看似不可能改變的自我特質、所有看似不可能化解的自我矛盾,陷入前無出口、後無退路的困境,一片黑暗,看不到光明,唯一的選擇,就是像亞哈船長那樣,抱持著與白鯨同歸於盡的準備……然後就在這種極端的絕望中,也許就會看到「一切皆真,唯自我為假」。

  這就是傑德‧麥肯納的三部曲歷程,沒有怪力亂神,不依賴任何外力。當自我經過如此激烈的靈性衝撞之後,必然無法再保持原貌,想不改變都不行。也許就在這時候,看到了真相;也許,精神崩潰了。

  我們不能排除,傑德的開悟可能是一種清明的精神崩潰,而佛陀的開悟可能也是如此。也許他們終究為自己的叛逆與孤僻找到了最好的理由。精神崩潰而又保持清明,也就是「無我」又穿上「自我」的矛盾。我們看到傑德在他的幾本書中舉出不少極端的無常情況(跳傘意外、機車翻車、在酒吧被圍剿、被警察追捕……),來示範穿脫「自我」的可能,以及所謂的開悟到底該如何落實在生活中。

  這也是傑德的三部曲所運用的另一個重要的矛盾:所謂的開悟大師通常不會自稱開悟,而是要信徒幫他說,這樣大師才能戴上開悟的光環。但傑德剛好相反,他一開始就宣稱自己開悟,引起眾人的懷疑與撻伐,因為必須這樣,大家才有機會明白:「開悟」始終都是道聽塗說。

導讀

準備好接受衝撞 by身心靈作家 張德芬


  這本書的主題非常明確:以《白鯨記》瘋狂的亞哈船長的精神貫穿全書,茱莉(在傑德的第一本書中訪問他的靈性雜誌記者)的靈性自體解析過程點綴其中。最特別的是它的開頭,沒有像《靈性開悟不是你想的那樣》來個詭異的免責聲明,而是放上一位讀者的抗議信。

  這名讀者是個很正常、很典型的美國家庭主婦,以身為母親及社會中堅分子感到驕傲。她義憤填膺地指責傑德:「我讀完了你的《靈性開悟不是你想的那樣》,真是氣到想嚼釘子。雖然你以『靈性』為你的書命名,但它跟靈性毫無關係,而且令人非常困擾。我真希望自己從來沒讀過,相信我,你若再寫一本書,我絕不會買。」

  然後她洋洋灑灑地述說她所認為的靈性的美好、慈悲與責任的重要,最後她還請傑德把她這封信放在下一本書的最前面,免得像她這樣的人浪費時間去讀。傑德在獲得她的允許之後,真的這樣做了。
這就是傑德。

  他寫書不是為了賣書,更不想討好讀者,他只想把自己覺得可以分享的訊息,介紹給那些有心的、真正需要的人。他不是要驚世媚俗、沽名釣譽,他只是作為一個宇宙的通道,表達他所知道的、所經歷的,如此而已。至於讀者想不想看、能不能接受,那是你們的事。身為作家,我非常欣賞、羨慕傑德這種寫作態度。

  一開場,傑德就有失身分地說他討厭加州,尤其是洛杉磯。他描述了一群生活在「靈性生態」中的加州人,他們沉浸於天真的、夢想的、不敢正視真相的幻想中,過著盲目但自我感覺良好的生活。傑德的介入、出現,對他們來說只是晚飯後的餘興節目,不會激起什麼漣漪。從旁觀者的角度來看,我覺得他們的生活其實沒什麼不好。傑德也說,如果話題不是「開悟」,你想做什麼都行,就是不要掛羊頭賣狗肉。這值得我們好好深思、反省一下:怎麼生活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了解自己是被自我、瑪雅(幻相女神)控制的囚徒,這就夠了。

  書中有很多篇幅摘錄自正在蛹裡、經歷「化蝶」過程的茱莉寫出來的激情文章——她的靈性自體解析。茱莉採訪傑德以後,對她多年來深信不疑的靈性法則和信仰起了動搖之心,選擇獨居於偏僻的度假小屋,面臨崩潰,開始一一檢視自己的信念和過去採訪過的「大師」。整個過程真的像「凌遲」:拿一把手術刀,一刀一刀地把在自己心靈裡駐紮多年的、不實的、虛幻的信仰逐漸割除,包括她從父母、師長、社會、上師那裡得來的所有二手資料和經驗,她全部清掉。過程也像一次痛苦的大排毒,只是為時一年多到兩年。在第三十五章,我們看到一個破繭重生、脫胎換骨的茱莉,戴著太陽眼鏡問傑德:「一個新吸血鬼要如何跟創造她的老吸血鬼說話?」

  哦,好吧。難怪傑德說「開悟」不是你可以「想要」的事,任何人想要開悟,都是對開悟有所誤解。開悟是萬不得已的,在你厭惡假象到了極點(還不是熱愛真相哦!是厭惡假象!光熱愛真相是不夠的),除了體會真相之外,你什麼都不想要了——這就是傑德版本的開悟。

  關於很多讀者對《靈性開悟不是你想的那樣》的反應和回饋,本書藉由一個幫傑德打工的黑人小男生科提斯和他的交談、互動,來展現傑德的回應。下面這句話充分表達出傑德的觀點:「現實與真相存在,但傑德‧麥肯納無法表達,也沒有讀者能夠了解,因此我在書中說,你們自己來看。那是唯一可能的回答。我知道這不合理,能夠談這件事的人沒有一個說這是合理的。這是範式之間的隔閡。傑德‧麥肯納也許能夠侃侃而談那些可以被談論的,但傑德並沒有比這張桌子更真實,所以他只能談『什麼不是』,而不能談『什麼是』。」說來說去,傑德還是鼓勵我們「自己去看」,而不要聽信任何人(包括他)的二手訊息。

  本書的附錄部分收錄了傑德與媒體的問答(這是極少數傑德接受過的媒體採訪),以及他寫給一位「熱情」讀者的回信。喜愛傑德的讀者應該很高興可以從一個更人性的角度旁觀傑德。他回應那位讀者的方式雖然絕妙,但未免太決斷。那位讀者來信說,他願意奉獻所有的財產和自己給傑德,以求成為傑德的門徒。傑德嘲笑他說,他就像那些把孩子丟在有錢人家門口的母親,自己無法照顧,就把孩子丟給更好的人選。傑德說,如果你真的像你自己說的那樣認真求道,那從現在開始,你就每天從自己身上割下一兩肉,直到你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什麼是真的?」當然,最後傑德也說不要真的這樣做,但他的用意在於:如果你真的那麼認真,你會心急如焚地自己去尋找真相(因為真相只有自己可以體會到),而不會浪費時間打坐、唸經、找上師、看書什麼的。所以,大部分說自己認真求道的人,其實都只是拿求道當幌子,好讓自己睡得更香、更穩,或者只是找一個洞穴,安心地躲在裡面。

  在這本書中,傑德花了大量篇幅討論《白鯨記》。他認為所有對《白鯨記》的闡釋、描述、研讀、討論,都走錯了方向,沒有正中紅心。他認為亞哈船長不是為了報復而追殺白鯨,白鯨就是擋在他與真相之間的那座牆,所以他不惜一切代價要毀掉那頭龐然大物。在過程中,他表現得毫無人性,對他人的苦難漠不關心,也不吝惜犧牲自己全部的船員,當然包括自己的性命。這是一個比喻。是的,傑德版的開悟就是:不惜一切代價追求真相,除了肉體之外,全面性地自殺。這是他對文學史上最偉大著作之一的詮釋。

  書中還提到《薄伽梵歌》為人誤解之處。他和一個研讀《薄伽梵歌》的團體有了幾次邂逅,發現這些人真的只是「研讀」,在旁邊欣賞、探討這部偉大的史詩經典,但內容說些什麼,跟他們毫無關係。他們只是繼續沉睡,不去理解書中想要表達、傳遞的訊息。傑德認為,阿周那放下武器、無法開戰,其實是不想「犧牲一切」,而這場戰役,根據克里希那的說法,發生在外或內都無關緊要,它是一場全面放棄與否的戰爭,難怪會讓當時最偉大的戰士兩腳發軟地跪倒在地:「對夢境狀態的所有執著都是由能量構成,那種能量名叫情緒。所有的情緒,不管正面或負面,都是執著。人類是由情緒驅使的動物,而所有的情緒都從一種核心情緒取得能量:恐懼。你無法正面對抗或斬殺恐懼,因為這是對空無的恐懼、對無我的恐懼。斬殺恐懼的欲望本身就是被恐懼驅使的情緒。面對恐懼,你只能臣服:凡是你所恐懼之物,就讓它進來。你可以花一輩子斬殺執著的百萬顆腦袋,然後永遠無法向前一步;你也可以跟隨情緒的能量,回到它的源頭、它的巢穴,看見那頭巨獸——光明之敵——的真實面目:你的心。那就是阿周那看到的東西。因此,阿周那倒下了。」

  而我最不滿意傑德的一點就是:他口口聲聲說開悟不是一個選擇,勸大家不要追求開悟,他卻一再宣揚真相的重要性,好像其他東西都是狗屎。所以每次看到亞哈船長的瘋狂行徑時,我心裡都會有一些反感(或是羨慕?)。加上茱莉最後自問:「如果我有個小孩,我是否能與孩子產生連繫?」她的答案是:不會。她的孩子就像別人生的一樣。啊哈!這可不是我想要的人生,我相信大多數讀者也是如此。雖然我們不能魚與熊掌兼得,但傑德也指出一條明路:成為人類成人。這是大家想要的,也是他在《靈性的自我開戰》中著墨甚多的。「仔細看看亞哈船長──突破原型。你準備好扮演那個角色了嗎?不管你的答案為何,都不重要,因為那不是我們選擇的角色。亞哈並沒有選擇那個角色,茱莉也沒有,我也是。誰會選擇?誰能選擇?那是個白癡行徑,不僅如此,也很傻。然而,我在書中提到的人類成人,則是我們都可以選擇的。人類成人是所有求道者真正想要的,而且不傻。」

  想要成為人類成人,傑德認為一定要踏出「第一步」,有一定程度的覺醒,而這通常是由一些事件引發的。請參考第二十八章的圖:事件發生之後,我們開始了英雄旅程的重生部分。最後,傑德也提出了一些像樣的建議(我認為他那拋棄一切、六親不認的說法是「不像樣」的,呵呵!):

  「肉體死亡,心靈誕生,並不等於開悟,但它們算是共乘了一段路。如果你想在自己的生命中達成這種轉變──在夢境之中醒來,擺脫我執的繩圈──我建議你使用靈性自體解析加上熱切地祈禱,兩者互相加持。利用寫作來找出並照亮你的虛假,發展出一種健康的自我憎惡。然後,這種情緒的力量會強化你的祈禱,而你應該祈求勇氣與能力,讓你得以找出並照亮你的虛假,如此循環下去。然後準備好接受衝撞。」

  看過《靈性的自我開戰》的讀者就會知道,除了靈性自體解析之外,傑德還提供了「紀念死神」「自我觀察」等方法。但無論採取哪一種做法,我覺得最重要的一點還是:放下掌控的假象,順流、臣服。這是成為人類成人的絕對必要條件,也是我現在盡量在生活中實踐的。

  OK,至少有點像樣的事可做。

 

內容連載

5靈性自體解析

在《靈性開悟不是你想的那樣》一書中,我介紹了「靈性自體解析」,那其實就是一種吃了大力丸的記事過程,讓我們能以最快、最無痛的方式燒掉自我和幻相那些看似無限多的層次。試著寫下某些真實的事情,一直寫下去,直到你真正寫出來。這是一根火柴,將來會成為烈焰。

此外,在《靈性開悟不是你想的那樣》中,我們也認識了茱莉這位聰明迷人的年輕女子。她為了某本靈修雜誌來訪問我,而離開時,她帶走的比她以為的還多。事實上,茱莉踏出了她這輩子(也許是好幾輩子)所追求的一步:第一步。

《靈性開悟不是你想的那樣》第三十五章快結束時指出,對茱莉而言,一切都還沒有結束,只是開始而已。而她當初展開的那個過程可以讓我們在這裡舉為範例,因為茱莉選擇把「靈性自體解析」當成面對她漫長戰鬥的主要方法。她也選擇把我當成寫作的對象,這很合理。她可以寫給她認識的某個人,想像寫作時這個人就坐在她對面,或與她一起踱步思索、陪她散步。我是她認識的人,也是她正在經歷的過程的畢業生。可以對一個想像的我發言,對她來說是非常有力量的工具。

當我經歷同樣的過程時,沒有一個像我這樣的人讓我傾吐,所以我寫給「你」,我想像的讀者。《靈性開悟不是你想的那樣》正式出版的十二年前,我在兩年內寫了十五個版本,而且寫每一版時都真誠地想要出版,然後每一版都被燒掉或刪除,但每一版都達到了它真正的目標。

剛住進瑪麗的房子時,我見到了她管家的兒子。科提斯是一位十八歲的非洲裔男孩,有一天來接他母親時抱怨說他必須去漢堡店打工到九月,然後開始上社區大學,他在那裡獲得部分的足球獎學金。我們談了幾分鐘,我問他要不要來我這裡工作,而不要去麥當勞,反正我總是有很多不想做的事情要做,尤其是關於寫作與收集這本書的資料。他答應了,我們就去徵求他母親的同意。她想如果我是瑪麗的客人,應該沒問題,便說好。

很好。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73
    $283
  2. 新書
    79
    $308
  3. 新書
    79
    $308
  4. 新書
    79
    $308
  5. 新書
    79
    $309
  6. 新書
    85
    $332
  7. 新書
    85
    $332
  8. 新書
    88
    $343
  9. 新書
    88
    $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