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惠如資料彙編與研究
- 作者:廖振富
- 出版社: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 出版日期:2014-03-13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0398941
- ISBN13:9789860398946
- 裝訂:精裝 / 265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蔡惠如――臺灣民族運動的先覺者
          本書網羅其作品、詩文與其他相關報導,以及友人日記記載,
          建構出蔡惠如的完整形象,以呈現於世。
      
          本書旨在蒐集蔡惠如作品與相關資料,以建構更清晰完整的蔡惠如形象,提供各界參考。全書共涵蓋六大部分:導論、蔡惠如作品、與蔡惠如相關之詩文與書信、蔡惠如的相關報導、友人日記之相關記載、蔡惠如年表初編。另附錄論文〈日治時期台灣「監獄文學」探析──以林幼春、蔡惠如、蔣渭水「治警事件」相關作品為例〉一篇。
        
          本書資料來源,包括報紙、雜誌、專書,及田野調查所得之「傅錫祺日記」、「林癡仙日記」與相關文獻,來源廣泛。其中櫟社社長傅錫祺家屬提供之原始文獻尤多,如蔡惠如書信、手稿多件,皆屬新發現之珍貴史料。書中所收蔡惠如作品與文友相關詩文,曾參考謝金蓉編輯《蔡惠如和他的時代》一書,並重新逐一核對出處,加以校正增補。至於導論專文,係編者根據本書編輯過程中所發現之新資料撰寫而成,曾發表於《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7期(2013年10月發行)。書後所附年表皆詳細交代出處,以方便查考。
         
      
        作者簡介
        
        廖振富(Liao Chen-fu)
        
          1959年生,臺灣臺中人。臺灣師範大學文學博士,曾任臺灣師大臺文所教授,現任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教授兼所長。專長領域為中國古典文學、臺灣古典文學、臺灣近現代文學、日治時期在臺日人漢文學。著有《唐代詠史詩之發展與特質》、《櫟社研究新論》、《台灣古典文學的時代刻痕:從晩清到二二八》,策劃「台灣古典作家精選集」大型叢書,並主編《林癡仙集》、《林幼春集》、《在臺日人漢詩文集》三冊,另有單篇論文多種。多年來致力探勘近百年來臺灣知識份子新舊世代之思想與文學傳承,近年並關注「在臺日人漢文學」,試圖挖掘日治時期日本漢文學在臺灣文學場域與臺灣、中國交會之多重意涵。近期接受臺中市文化局委託,與楊翠教授共同執行「臺中文學館展示與臺中文學史編纂」研究計畫。
         
      
        影像圖集:蔡惠如相關照片、書信、手稿
        編輯說明
        
        壹、導論:從「富家公子」到民族運動「啟蒙先驅」──蔡惠如生平與作品新論
        一、前言
        二、蔡惠如新資料的來源與價值
        三、蔡惠如的經商生涯:臺灣與中國投資的起落
        四、蔡惠如的政治活動:從同化會到臺灣民族運動
        五、蔡惠如的文學活動與創作:從「維護漢文」到「啟蒙意識」的覺醒
        六、結語
        
        貳、蔡惠如作品
        一、詩作
        二、詞作
        三、文章
        四、書信
        
        參、與蔡惠如相關之詩文與書信
        一、與蔡惠如相關之詩詞
        二、相關書信
        三、哀悼詩文與祭辭
        
        肆、蔡惠如的相關報導
        
        伍、友人日記之相關記載(摘要)
        一、傅錫祺日記中之相關記載
        二、林癡仙日記中之相關記載
        三、張麗俊日記中之相關記載
        四、林獻堂日記中之相關記載
        五、蔡培火日記中之相關記載
        
        陸、蔡惠如年表初編
        
        柒、附錄:日治時期臺灣「監獄文學」探析──以林幼春、蔡惠如、蔣渭水「治警事件」相關作品為例
        一、前言
        二、三家生平、「治警事件」及其相關作品簡述
        三、三家相關作品內涵綜論
        四、三家相關作品寫作特色的比較
        五、結語
        
        捌、參考資料
        一、未出版史料
        二、專書
        三、學位論文
        四、資料庫
        
        人名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