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大腦不懂你的心

其實大腦不懂你的心
定價:360
NT $ 190 ~ 324
 

內容簡介

英國《衛報》評選2013年最佳心理學作品


  售出美、巴、德、希、義、荷、葡、西、韓等多國版權

  2008年約翰.肯德魯年輕科學家獎(John Kendrew Young Scientist Award)得主歐洲神經科學與社會聯絡網創始人暨國際ENSN Transdisciplinary NeuroSchools協調人喬凡尼.弗契多 精彩力作

  我們嘗試用科學找到所有問題的答案,
  然而,憤怒、快樂、嫉妒、愧疚、幸福……各種陰晴不定的情緒,
  真能透過神經科學、心理學或基因科學被化約成簡單的方程式,讓人一一透視?

  「先天的基因缺陷或後天的基因受損,容易使人具有暴力傾向。」
  「當你心懷罪惡感,這個腦區就會亮起來。」
  「你之所以感到快樂,或陷入瘋狂愛戀,都是因為腦袋裡分泌了某種化學物質。」

  科學家們宣稱他們從大腦裡找到了情緒的祕密,
  但是,這些描述真的能夠說明我們的感受嗎?

  本書除了介紹心理學與神經科學在情緒研究上的進展,
  更透過哲學、藝術、詩歌、音樂及劇場等科學以外的角度,
  帶你重新認識那些讓人又愛又恨的微妙情緒。

聯合推薦(依姓名筆劃排序)

  精神科專科醫師 陳豐偉醫師
  清華大學系統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焦傳金教授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系與神經科學研究所合聘教授 廖瑞銘博士

  ★「以與眾不同的視角檢視人類情緒的力量,並指出人類在自我認識的道路上對科學的誤用。全書介紹相關的心理學及科學實驗之餘,也穿插作者個人在實際生活中發生的有趣事件或是歷史軼聞,弗契多藉此論述人類絕不單是腦造影的總合。……弗契多為我們架設了一個入口網站,讓人得以綜覽人類在歷史上關於心智及大腦的探索,以及從中獲得的豐碩成果。」――《出版人週刊》

  ★「令人著迷……相當清新。弗契多藉以解釋科學的圖像及比喻極具啟發性,時而發人深省。」――《泰晤士報》

  ★「引人入勝……大開眼界。弗契多條理分明的解說實在令人激賞。」――《星期日泰晤士報》

  ★「一趟探索憤怒、焦慮、悲傷、喜悅與愛戀的旅程,同時也強調,科學若不將詩意與哲學納入考量,其力量是有限的。」――《觀察家報》

  ★「本書為讀者介紹腦科學研究的最新發現,同時探詢每個新發現為人類在自我認識上所帶來的意義。」――《新政治家》

  ★「不費吹灰之力就習得許多新知。」――《科技新時代英國版》

  ★「書架上不可或缺、值得一讀再讀的優質科普書。」――讀者Mr. R. E. J. Stradling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喬凡尼.弗契多 (Giovanni Frazzetto)


  出生成長於西西里島東南。1995年高中畢業後進入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修習科學,于2002年自德國海德堡歐洲分子生物學實驗室(European Molecular Biology Laboratory)取得博士學位,是歐洲神經科學與社會聯絡網(European Neuroscience & Society Network)的創始人和諮詢專家,同時也是國際ENSN Transdisciplinary NeuroSchools的協調人。2008年獲約翰.肯德魯年輕科學家獎(John Kendrew Young Scientist Award)。在學時便從事寫作,其作品多著眼於科學、社會與文化等不同面向之間相互影響的關係,並散見於《自然》(Nature)等期刊。現居倫敦與柏林。

譯者簡介

林肇賢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所臨床組碩士
  臨床心理高等考試及格
  教育部部定講師
  現任新竹馬偕醫院身心內科臨床心理師
  新竹市臨床心理師公會理事
  玄奘大學應用心理學系講師

劉子菱

  政大心理學系學士
  政大心理學研究所碩士
  目前為中央大學認知與神經科學研究所博士候選人
 

目錄

【出版緣起】
【好評推薦】

前言
第一章 憤怒:熾熱的噴發
第二章 罪惡感:不可磨滅的污點
第三章 焦慮:未知的恐懼
第四章 悲傷:不在的存在
第五章 同理:帷幕後的真相
第六章 喜悅:恩寵的片段
第七章 愛戀:症候群與十四行詩

後記
致謝
參考書目
 

推薦序

  在我所開授的一門通識課《當代認知神經科學:腦與心智》中,「理性與感性」是其中一個非常吸引學生的主題,尤其是關於感性的部分。從情緒是什麼?到情緒與認知的關係,大家對情感的神經科學研究無不充滿著好奇。《其實大腦不懂你的心》是一位神經科學家以自身的經歷與研究所撰寫的科普書籍,無論你/妳對腦中的情緒中樞在哪裡有興趣,或是你/妳想知道為何會突然情緒湧上心頭,這本書都能提供你/妳最知性與感性的解答。


焦傳金
清華大學系統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推薦序

  對解析心智與大腦的奧秘,神經生物學或許不是唯一的途徑,但它所發展演進出的神經科學是不可或缺的。大腦的解剖結構雖已明,但如何支配其多元的功能與富藏待開發的潛能迄今持續被驗證。近代的神經科學從早期的細胞分子層級的研究,已經拓展至認知行為神經科學,最近甚至衍生出社會與文化神經科學,後者結合諸多人文社會科學的相關領域,深入探測吾之心智運作的神經基礎。當我們的思維昇華至心腦合一的美麗境界,心智能量將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廖瑞銘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心理系與神經科學研究所合聘教授
 

內容連載

序言 

在實驗室工作時,實驗的步調支配了時間的流動。實驗室是一個遠離現實、遺世獨立的孤島,而這個自成一格的世界,是我從十六歲起就一直想要進入的領域。實驗室中永遠有做不完的工作:調配溶液、進行精細的解剖、純化珍貴的分子,或者照顧實驗動物。這些工作環節一個扣著一個,其中有些會打斷我的白日夢,為我指出重要研究的方向;而我則趁隙在實驗日誌上填滿筆記、圖表和各種計算,蒐集所有零散的研究數據,試圖了解隱晦而複雜的人類情緒與心智。
  
探索大腦的祕密成為一個深刻自省的機會,有如對我所不理解的自己提出問題。本書的書寫猶如解析我以實驗編碼的心智故事,大腦組織、神經細胞和DNA的片段則像是故事的主角,逐一揭露新的真相。

每天傍晚,當我穿著骯髒的實驗外套,日誌上沾滿化學溶液,站在堆滿玻璃器皿的水槽前時,我都會再次審視自己的進度,順一順腦中的想法。我發現無論在實驗檯上多麼努力,永遠都有未竟之處:一個問題會引發另一個問題,每個實驗都等著被驗證,而得到的結果也總有另一種分析方法。故事的下一章,總是早早就在隔日候著了。

在回家的路上,實驗室的事被拋諸腦後,我沉浸在另一個進行中的故事裡。那是生活中的情緒,我是唯一的主角,擁有專屬的劇本,而故事的主軸和發展則有待發掘。在家裡,我面對的是自己的情緒。

情緒充斥在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此刻我們感到悲傷,下一刻卻又燃起希望。有些情緒糾纏著我們,有些則迴避我們;有時候情緒讓我們受傷,甚至吞噬我們,卻又在其他時刻將我們高高舉起,或是帶到遙遠的邊際。也因此,有時我們會想擺脫某些情緒,或至少馴服它們,有時卻又想重溫那些快樂的情感。

寫這本書的過程中,每當我以神經學家的身分發表一些新的結果,每個領域的人都會表現出興趣;我若是提及情緒,更是絕無冷場。人們會詢問如何能控制脾氣、如何擺脫不快樂的記憶、如何克服恐懼獲得快樂,甚至如何修補破裂的親密關係。而他們也總是很訝異,即便我身為腦的研究者,也無法回答所有問題。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53
    $190
  2. 二手書
    63
    $225
  3. 二手書
    63
    $225
  4. 電子書
    75
    $270
  5. 新書
    75
    $270
  6. 新書
    79
    $283
  7. 新書
    79
    $284
  8. 新書
    83
    $298
  9. 新書
    85
    $306
  10. 新書
    88
    $317
  11. 新書
    9
    $324
  12. 新書
    9
    $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