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病的98個習慣:益軒的養生訓

不生病的98個習慣:益軒的養生訓
定價:310
NT $ 45 ~ 279
  • 作者:周東寬
  • 譯者:吳乃慧
  • 出版社:天下雜誌
  • 出版日期:2014-06-06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62418923
  • ISBN13:9789862418925
  • 裝訂:平裝 / 232頁 / 17 x 23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是短命還是長壽,端看個人的養生方式――
日本江戶時代以來三百年的養生寶典

  醫學博士周東寬以科學的角度分析益軒在飲食與生活方面的教誨,
  賦予《養生訓》新的意義,
  並將它整理成日後可以實踐的「不生病的98 個好習慣」

  本書內容主要以日本江戶時代的儒者貝原益軒的著作《養生訓》為基礎,作者再從《養生訓》中提出了九十八項適合現代人的養生、保健習慣,並藉由自己的醫學知識與觀點詳盡分析解說。

  全書共分為飲食習慣及生活習慣兩大部份,分別列舉四十九項現代人容易在平日生活的飲食、盥洗、就醫、心態調適等大小環節中忽略的重點,帶給讀者更貼近現代、更符合醫學角度的健康生活指南。

本書重點
 
  預防勝於治療,平日的保養更勝患病後的診治。對於養生、保健,古往今來都是同樣注重的。《養生訓》是三百年前由日本江戶時代的儒者貝原益軒所寫成,內容主要解說平日在生活各方面所應注意的生活細節與習慣,例如在飲食習慣的部份,書中提到幾項觀點如「飯要趁熱吃、夏天也不喝冷酒」、「老人與病人禁吃壽司」、「飯後用溫茶漱口」、「晚餐吃得比早餐、午餐少」等,其中有些內容與現代醫學觀念相符,但有些內容則不同於一般人的認知。

  本書作者周東寬本身即為醫學博士,他在書中以科學、醫學的角度分析檢視《養生訓》的內容,並以現代醫學的角度佐證,特別適合注重健康的樂活族或過度忙碌而疏於照料自己身體的上班族閱讀。

名人推薦

  董延齡 國醫董延齡診所院長
  張天鈞 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
  謝瀛華 萬芳醫院執行長暨家庭醫學科主任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周東寬


  南越谷健身會診療所院長。醫學博士。一九五二年生於臺灣高雄市。

  一九七八年畢業於昭和大學醫學系,一九八六年創立「千間台」車站大樓醫院,一九九〇年成立醫療法人健身會,擔任理事長。二〇〇年創立南越谷健身會診療所,擔任院長。著有《不生病的飲食法》、《靠演歌療法重返年輕》、《周東博士的生活環境病》等多本著作。

  編輯・製作  造事務所  
  設立於一九八五年的企劃、編輯公司。每年編輯的單行本多達三十多冊。編有《糖尿病請吃「生食」》、《發現時已經自癒的疾病》等書。

譯者簡介    

吳乃慧


  政大廣告系畢,京都大學經濟研究所畢,曾出過日文旅遊書,並曾翻譯建築、設計、健康、手作等相關書籍。
 

目錄

推薦序  養生保健重於治病  董延齡
推薦序  古代人的養生智慧、現代人的實踐  張天鈞
前言    現代也適用的「養生」智慧
《養生訓》令人恍然大悟的五大教誨

第一章    過著遠離疾病的「養生」生活
以不看醫生也能健康長壽為目標 / 遠離疾病的「江戶時代健康聖經」 /
日本人為之吸引的深刻人生觀 / 益軒的願望與現代人一樣 /
《養生訓》的思想源自中國儒學 / 從西醫的角度來看也正確的「養生」觀念 /
符合日本人生活方式的健康法 / 用「PPK」口號創造日本最長壽紀錄 /
長野縣充滿健康的高齡者 / 老當益壯的目標 / 學習「養生心得」並實踐它 /
長壽最前線①●地中海式飲食法—「雖古老卻嶄新」的均衡飲食觀念
 
第二章  向《養生訓》學習四十九條飲食習慣
飯要趁熱吃、夏天也不喝冷酒 / 依身體狀態改變煮飯方式 /
一餐飯不吃兩種以上的肉 / 對稀有的、美味的食物要節制 /
不要一味地只吃一種味道 / 有害的食物再怎麼美味也不吃 /
禁吃過多白飯 / 半夜不宜吃東西喝酒 / 以嚴格的態度控制飲食才對 /
吃飯時要心存感謝 / 晚餐吃得比早餐午餐少 / 不吃當季以外的食材 /
飲酒只求微醺 / 記下會引發宿疾的食物,並且不吃 / 胃不舒服就不吃東西 /
煮太久、煮半熟的食物都不好 / 年紀愈大愈要注意不可吃太多 /
「五種食物」吃了對身體有益 / 一點一點餵食病人魚或肉 /
蔬菜切成薄片再煮 / 油脂多的魚應切薄後再煮 / 老人與病人禁吃壽司 /
味噌可修補腸胃 / 宴席上,不喜歡吃的食物就不吃 /
必須知道脾胃的喜惡/ 不可喝太多茶與湯 / 飯後要活動身體 /
晚餐後不可吃「麻糬、湯圓、饅頭」 / 選擇乾淨又甘甜的水飲用 /
太燙或半煮沸的水都不可飲用 / 不可暴飲暴食 / 老人與小孩整年只吃溫熱食物 /
不吃使身體發冷的食物 / 飯後用溫茶漱口 / 到外地旅行時先吃豆腐 /
早上吃稀飯非常好 / 飯後不可劇烈運動 / 早晚只搭配一樣菜就夠了 /
蘿蔔葉的部分可做成味噌湯來吃 / 服藥期間吃太多食物,會讓藥效不佳 /
殘留酒氣時不吃碳水化合物或甜食 / 空腹不吃水果或甜點 /
太疲累時應禁食 / 避免將相剋的食物一起吃下肚 /
喝太多酒卻不吃飯,容易短命 / 空腹時不可飲酒 / 酒後不吃辛辣食物 /
不可大口喝茶 / 不可碰菸
長壽最前線②●每天十分鐘∼一個小時的運動能常保健康

第三章  向《養生訓》學習四十九條生活習慣
心是身體的主人,不可施壓 / 坐姿要正確 / 睡覺時要關燈 /
長時間坐著對身體不好 / 一早起來先從頭摸到腳 / 養成按摩小腿的習慣 /
要梳開頭髮、按摩臉頰 / 睡前「泡腳」與「用鹽漱口」 /
彎曲、拉直腳拇趾 / 不可讓頭部變熱 / 每天早上好好清潔「牙齒」與「眼睛」 /
寫太多小字,會讓眼睛與牙齒都不健康 / 不可用力用牙籤剔牙 /
睡覺時不宜吹風 / 睡覺時留意「腳、肚、腰」的保暖 /
最好能規律通便 / 不憋尿不忍便 / 不需要太常入浴 /
熱水澡很舒服卻不宜泡 / 空腹時不可入浴 / 下痢或腹痛時可泡澡來改善 /
沒病時更應徹底預防疾病 / 病的關鍵時刻在於「治療期」 /
不要因病悶悶不樂 / 黏答答的「溼氣」是健康大敵 / 不要吹到初春的風 /
夏天不可長時間吹冷風 / 冬天不可過度保暖身體 / 必須慎選醫生 /
名醫不一定是良醫 / 不可自行判斷後服藥 / 即使是醫生開的藥,不合的話請停藥 /
了解藥的副作用 / 注意藥物與食物是否相剋 / 食物中毒應喝大量的水再吐出來 /
享受芳香療法 / 孩子不可不奉養父母 / 老後一日值千金 /
晚年更應守住節操、保持寬容 / 夏天更需要用心保養 / 不可讓父母覺得寂寞 /
愛惜並觀賞花木 / 不可怨天尤人 / 年老時注意要「省心省力」 /
不可像年輕時一樣吃太多 / 生病後重新審視飲食習慣 /
控制點心與消夜 / 不可總想要躺著 /「一點點空腹、微寒」才好
 

推薦序

養生保健重於治病
董延齡

  
我們都知道:人類所共同追求的終極目標是真、善、美;我認為這還不夠,應在真善美下再加一個「壽」字或者「康」字。不是嗎?我們試想,不論哪個時代的人,不論哪個年齡層的人,一生下來,都會遭遇到疾病的侵襲,都會自然地老化。因為有以上兩種不可避免的自然因素,任何人、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你都必須注意維護身體的健康,國父曾說:「人生有二件大事,一是『保』,二是『養』。」「保」就是自維,隨時隨地維護自身的健康,免受外來不利於自身事物的侵犯;「養」就是養生,也就是現代人所說的保健。

  中華民族自古即非常重視保健,我們只要打開中醫的著作,大多都是先教人保健,再教人治病。我國上古時代的醫學寶典《黃帝內經.上古天真論》說:「虛邪賊風,避之有時……病安從來。」又說:「正氣內充,雖有大風苛毒,莫之能害也。」都是教人養生保健,預防勝於治療的名言。我個人在二十年前也寫過一首《保健要訣》,前五句是:「飲食應適量,營養求勻衡,睡眠要充分,排瀉須暢通,運動恒為貴……。」

  都是提醒世人,養生保健,勝於生病治療。無奈自西方醫學傳入後,都在強調醫療設備多麼精良,醫療技術多麼先進,醫院建築多麼宏偉,以致造成今天醫院愈多、醫生愈多、醫療技術愈進步,病人愈多的反常現象,其中原因,皆在捨棄了醫療的真正目的。

  西方人說:「一分的預防,勝於十分的治療。」我國自古即強調「養生重於治病」的保健觀念。現在由於科學的進步,人類生存環境的惡化,一些莫名的疾病,更是愈來愈多。根據已往美國《孤兒藥法案》的記載:美國現有疾病五千多種,真正有藥可治者,僅有二百多種。換言之,還有四千八百多種疾病根本無藥可治。這樣的醫藥先進大國,尚且有如此多的疾病無藥可治,其他國家的醫療,就可想而知了。

  如今天下雜誌出版部日本館,挑選這本彙集日本江戶時代的保健聖經《養生訓》的好書,作者周東寬披沙揀金,共選出九十八個與現代人生活習慣有關的問題,定名為《不生病的98個習慣》,相信此書定能稽古揚新,帶給現代人更多的健康。是以為序。

(本文作者為國醫董延齡診所院長)

推薦序

古代人的養生智慧、現代人的實踐
張天鈞


  俗話說:「人吃五穀雜糧,哪能不生病?」雖然如此,有時候身體變差,自已也要負很大的責任,因為遺傳與環境都是決定自身健康很重要的因素。例如外國許多有名的演員或歌手英年早逝,和吸毒及不正常的生活習慣有很密切的關係。

  在三百年前的日本江戶時代,就有貝原益軒寫的《養生訓》一書,強調如何維護身心的健康。當然其中的說法,有時我們以現代的角度來看,並不一定適用。有趣的是,在日本行醫,台灣高雄出生的周東寬醫師出版了以三百年前的《養生訓》為基礎,寫出本書《不生病的98個習慣》。

  這一本書,就是告訴現代人如何維護健康的養生方法,例如飯要趁熱吃、美食要節制、喝酒不過量、不要喝太多的茶、不抽菸,這些其實都是很平常的健康知識,可是經作者一點醒,相信大家就會比較清楚。再如睡覺要關燈、不要吹風、規律通便,也是很普通的常識。又如名醫不一定是良醫,這是因為有名有時是置入性行銷的結果。還有醫生開的藥不合的話,請停藥。吃藥如果發生過敏或出現其它的副作用還勉強吃藥的話,當然我們只能稱這種人是固執的笨蛋了。這一本書也讓我想到台灣的長壽畫家吳梅嶺,他就是凡事善解,也喜歡修剪花木,保持苗條身材的人。

  也許以後作者應再多寫一章更適合摩登現代人的養生習慣,那就是如何避免工作忙忙忙、上網打電腦、過度使用手機、看電視不愛運動、生活太複雜等,也許可以使本書更完美,也更適合現代人。

  即使如此,適合三百年前的《養生訓》衍生出來的這本書,對現代人仍然是相當有用的。雖然我們可以說這本書是健康長壽的秘訣,但秘訣歸秘訣、知識歸知識,如果不去實踐,這充其量也不過是一本書。能夠看到一位台灣出生的醫生到了日本,讀了江戶時代的書,而有這麼多的感觸,是令我們十分高興的。

(本文作者為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


前言

現代也適用的「養生」智慧


  任誰都希望能「永遠健康長壽」吧!根據日本衛生福利部的調查顯示:二〇一〇年日本人的平均壽命是男性七九.六歲、女性八六.四歲。而過著健康生活的健康壽命則是男性七〇.四歲、女性七三.六歲。也就是說,許多人因為晚年罹患癌症或失智症等各種疾病,過著很長一段的療養生活,必須有看護隨伺在側才能過完餘生。想要年老時也不用看病、健康生活的話,年輕時就要養成正確的生活習慣並力行養生。

  貝原益軒於三百年前編寫的《養生訓》,是一本現代也適用的健康指南書。本書以科學角度分析益軒所建議的飲食習慣與生活習慣,讓現代人也能活用於健康養生上。為了健康長壽,讓我們從現在開始身體力行益軒的種種「心得」吧!

南越谷健身會診療所院長 周東寬
 

內容連載

遠離疾病的「江戶時代健康聖經」
 
大家聽過「PPK」這個名詞嗎?這是由日文「健康地倒下」一詞縮寫後誕生的現代新語,意思是「不成為家人與他人的麻煩,健康地度過晚年,某天一倒下,便能毫不痛苦嚥下最後一口氣」。
 
為什麼突然以這麼一段話作為本書的開頭呢?因為本書的主題《養生訓》裡,隱含了許多實現「PPK」境界的概念。養生訓所提及的知識,放諸現代,仍然是相當睿智、相當有用的,並且內容解說詳盡,讓人看了馬上能實踐。
 
《養生訓》是距今約三百年的江戶時代中期由儒者貝原益軒(1630年〜1714年)所著的「健康指南書」。益軒自幼體弱多病,一直為疾病所惱。
 
娶了年輕二十歲的妻子後,體認到長壽的必要,所以開始在日常之中力行「養生」生活,最後活到八十四歲高齡,在當時是相當罕見的!
 
他過世前一年,將其畢生所實踐的「健康長壽祕訣」歸納成冊,《養生訓》這本曠世鉅作於是誕生。
 
日本人為之吸引的深刻人生觀
 
《養生訓》裡的內容,大部份是益軒以自己的身體來做「實驗」,「證明」什麽才是對身體有益的生活方式。並且書裡也觸及「人生的價值是什麽」、「注重養生、健康長壽才會幸福」等問題,反映著益軒的「人生觀」與個人色彩。
 
像這樣,反思著人生在世的意義,正是《養生訓》歷經三百年依舊可以抓入日本人的心、成為長賣巨作的原因吧!
 
益軒的願望與現代人一樣
 
現在,當我再讀一遍《養生訓》時,發現益軒所傳達的思想其實就是「健康長壽地活著,某天受神召喚而倒下,對人來說就是最幸福的事」。
 
當然,當時沒有「健康地倒下=PPK」這麼一詞。但《養生訓》的中心思想裡,的確清楚透露著「健康地倒下」這個概念,這不正與「現代人不斷追求的人生與健康的願望」不謀而合嗎?也就是說,《養生訓》裡歸納觸及的,不只適用於「過去」,也「適用於生活在現代社會的每一個人」。這也就是為什麼這本書能重新獲得許多追求健康長壽的人的關注眼光吧!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15
    $45
  2. 新書
    79
    $245
  3. 新書
    79
    $245
  4. 新書
    79
    $245
  5. 新書
    79
    $245
  6. 新書
    85
    $264
  7. 新書
    88
    $273
  8. 新書
    9
    $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