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時代的哲學:與尤根.哈伯馬斯&雅克.德希達對話

恐怖時代的哲學:與尤根.哈伯馬斯&雅克.德希達對話
定價:400
NT $ 290 ~ 400
 

內容簡介

面對歷史,哲學有發言權嗎?
後911時代,關於全球恐怖主義議題的經典對話。
哈伯馬斯&德希達,首度於同一本書中思想交鋒。

  後911全球恐怖主義時代,兩位當代歐陸哲學教父的思辯交鋒
  偉大思想的碰撞,兩大哲學家針對當代重大事件的對決
  博拉朵莉:「這是首次,哈伯馬斯與德希達同意一起出現於同一本書,
  回答一系列相似的問題。本書的面市也能稱之為一個事件。」
  特別收錄作者獨家中文版序言〈911之後:多元主義的毀滅與新生?〉

  911是新事件嗎?什麼是「新」,什麼是「事件」?
  「另一個世界」可能嗎?
  如何寬容,怎麼好客?

  本書與其他哲學著作不同,其構思起於特定的歷史事件——911恐怖攻擊事件。

  事件發生後不久,哈伯馬斯和德希達先後訪美。博拉朵莉以訪談形式,分別就911此一特定事件與兩位哲學家對談,她的提問刻意求同,以突顯哈伯馬斯與德希達的思想歧異,有意讓它成為新的「德法思想之爭」,併置兩位哲學大師的不同觀點,也令本書張力十足。無疑,,哈伯馬斯與德希達間的異同,以及作者與哈伯馬斯、德希達三人的異同,使文本超越了個別、具體的歷史事件的範疇,引入了對於歐陸哲學傳統和人類總體歷史命運的沉思。

  書題為「恐怖時代的哲學」(Philosophy in a time of terror)。顯然,前提為博拉朵莉對我們身處時代的性質認定,本書之任務即「對那些與恐怖主義攸關的最急迫問題進行哲學分析」。博拉朵莉認為,參與911事件的恐怖主義者並非一群烏合之眾或偶然聚合的個體,他們有明確的意識形態,此意識形態所反對的不只是美國霸權,更是自啟蒙運動時期以降、哲學家加以表述,最終於美國得到全面體現的哲學概念︰現代性和世俗化。

  博拉朵莉認定哈伯馬斯和德希達是西方啟蒙思想的當代繼承人,因此迫切希望兩位對此作出回應,以他們從啟蒙思維承繼下來的武器解剖此事件,或進而加以還擊。同時,對於訪者這一跳躍式的指認,哈伯馬斯與德希達都以隱含的方式各自提出了不同看法,各自捍衛了哲學自身的榮譽及品格。

  兩位思想家的分析儘管各有歧異,但他們一致同意,應對啟蒙運動進行反思,從中覓得911事件的真正根源。全書是本世紀初偉大思想的首次碰撞,也是思想與當代重大事件之間的關鍵交會。

本書重點

  ●911是新事件嗎?什麼是「新」,什麼是「事件」?

  本書提醒我們,要思考這些問題,必須將其置於整體的哲學脈絡中,理解如何鑲嵌於哲學計畫,並據此對恐怖主義做出判斷。911是否為「新」、「事件」,顯然在此,哈伯馬斯與德希達持有不同看法。

  ●「另一個世界」可能嗎?

  無論是因為扭曲的溝通情境,抑或是自體免疫的惡性迴圈,對哈伯馬斯與德希達來說,恐怖主義都表現出現代性的困境。因此,二人咸認,我們必須再思、重構另一個世界──超越現有的國家、國際、世界體系與概念,駛往「另一個航向」。

  ●如何寬容,怎麼好客?

  因全球化而不斷遭遇他者的今日,兩位哲學家給予不同的建議──「寬容」(tolerance)及「好客」(hospitality)。哈伯馬斯認為,「寬容」是一種能夠讓自我與他者共同生活的方式,因此需要一個共同的標準,一條容忍的界線;對德希達來說,「好客」本身具有一種悖論困境。無條件好客必須銘刻在有條件的好客之中,有條件的好客作為痕跡與在場,說明了無條件好客的可能,二者不可分離。

好評推薦    

  我自己的經歷,是恐怖時代一個哲學家的經歷。我的故事,涉及歐洲和歐洲哲學傳統,哈伯馬斯和德希達是這個傳統中仍活躍且健在的兩個最偉大的喉舌。——作者 博拉朵莉
 
  哈伯馬斯和德希達同意在同一本書中並肩攜手,就911和全球恐怖主義威脅這個主題,並駕齊驅,對一系列相似的問題提出回應。探討911恐怖襲擊造成的哲學和政治學後果。從911事件的震蕩餘波裡孕育而生,《恐怖時代的哲學》一書的出版也將成為一個事件。——Axel Paul書評

  究竟公義如何在不斷的報復中體現?一個殺手殺掉另一個殺手就可以帶來和平嗎?無奈的是,「九一一」十三年過去,我們的人性依然在戰爭中沉淪;沒有勝與負,也沒有公義與和平,大家都是輸家,無法在泥沼中抽身而逃,這正是恐怖主義難解的原因。——世界新聞工作者 張翠容

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洪世謙  審訂&導讀

  究竟公義如何在不斷的報復中體現?一個殺手殺掉另一個殺手就可以帶來和平嗎?無奈的是,「911」十三年過去,我們的人性依然在戰爭中沉淪;沒有勝與負,也沒有公義與和平,大家都是輸家,無法在泥沼中抽身而逃,這正是恐怖主義難解的原因。——推薦者  張翠容│世界新聞工作者(全文詳見:風傳媒,張翠容專欄,〈愈反愈恐──「911」十三年後新威脅〉;www.storm.mg/article/23568)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吉爾安娜‧博拉朵莉  Giovanna Borradori


  一九六三年出生於義大利米蘭,現為美國紐約州瓦薩學院(Vassar College)的哲學教授。一九八九年前定居美國,研究領域專注於歐陸哲學、美學以及恐怖主義概念,並嘗試在分析哲學、歐陸傳統、社群主義、自由主義、解構及批判理論等彼此競爭的哲學系譜之間建立新的對話途徑。

審訂者簡介

洪世謙


  巴黎第八大學哲學博士,現任國立中山大學哲學所助理教授。研究領域:當代法國哲學、政治哲學、全球化研究、解構主義、馬克思主義。主要關注議題為「去政治與再政治」、「倫理主體、他者與暴力」、「全球民主與正義」、「去疆界與跨國移動」。近期學術論文為《缺席的他者與無主體性的主體》、《流動變異的生成域外──反思多重彊界》、《「虛擬」的悖論──從解構哲學觀點探討網路空間》。

受訪者簡介

尤根.哈伯馬斯  Jürgen Habermas


  德國當代最重要的哲學家、社會理論家之一,同時也是西方馬克思主義法蘭克福學派第二代的中堅人物。曾任海德堡大學教授、法蘭克福大學教授、法蘭克福大學社會研究所所長及德國馬普協會生活世界研究所所長。哈伯馬斯繼承了康德哲學,致力於重建「啟蒙」傳統,視現代性為「尚未完成之工程」,其思想圍繞著「溝通、批判和實踐」的旨趣,提出了溝通理性(communicative rationality)理論,與後學思潮深刻的對話,並提出了有力的批判。

受訪者簡介

雅克.德希達  Jacques Derrida


  生於法屬阿爾及利亞猶太家庭,在充滿殖民氣氛的環境長大,從小就被迫接受殖民地正規的法語訓練。由於有猶太血統,他在青少年及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飽嘗驚恐與屈辱。十九歲赴巴黎,一九五二年考入巴黎高等師範學院攻讀哲學,師從傅柯及阿圖塞。德希達是當代最重要也最受爭議的哲學家之一,一生共發表四十多部著作與數百篇散文,關注本體論、認識論、倫理學、美學等領域,對人類學、歷史學、語言學、社會語言學、政治理論、女權主義及酷兒研究都有顯著影響。

譯者簡介

葉佳怡


  木柵人,現為文學雜誌編輯與譯者。已出版小說集《溢出》、《染》、散文集《不安全的慾望》,譯作有《被偷走的人生》、《死亡之心》、《返校日》、《缺頁的日記》、《被抱走的女兒》、《為什麼是馬勒?:史上擁有最多狂熱樂迷的音樂家》等十數種。
 

目錄

作者中文版序   911之後:多元主義的毀滅與新生?   博拉朵莉
導言           作為「事件」的對話:另一個可能世界的兩種路徑    洪世謙
序              恐怖時代中的哲學  博拉朵莉
引言           恐怖主義與啟蒙時代遺緒


第一部
I   基本教義派與恐怖──與哈伯馬斯對話
II  恐怖主義概念的重構  哈伯馬斯

第二部   
III  自體免疫:真實且象徵性之自殺──與德希達對話
IV  恐怖主義概念的解構  德希達

索引
 

作者中文版序

911之後
多元主義的毀滅與新生?


  2001年9月11日的攻擊在許多面向上,已然成了歷史性的分水嶺:真實與象徵、倫理與政治、意識形態與心理。對於那天所發生的事件,本書是第一本,也是內容最廣泛的批判反思作品,企圖同時探索這些概念之最前沿。在紐約仍籠罩於有毒煙塵時,哈伯馬斯與德希達兩人便以證言確認了哲學家自古以來的預言能力:足以將現狀分析至極深入,致使未來的面貌清明無礙。因此,一切並非巧合—比起那足以轉變命運之日後的餘波,哈伯馬斯和德希達兩人在此書中重構又解構的世界圖像,我們在今日反而更覺得熟悉。

  本書中主要且迫切的焦點之一,便是這些悲劇事件中真實與象徵面向的對比。對恐怖主義進行理論詮釋時,赤裸現實的交錯疊覆與看似永無止盡的象徵迴旋,是哈伯馬斯與德希達的共有特色。一方面而言,無疑地,曼哈頓市區在那個清朗9月早晨所發生的事,以和平時期而言,正是對於一座全球性城市所蓄意進行的、影響最為深遠的暴力行為。恐怖主義行動是這樣令人痛心地真實,因為它們使殘暴及無從回復的生命損失不停擴張。另一方面,恐怖也在象徵層面上運作:藉由在政治領域中將恐懼武器化。

  早在17世紀,霍布斯已經意識到恐懼是民主面臨的最大挑戰,因為恐懼能加速謠言的擴散,並創造出令人彼此懷疑、失去信任感的氛圍。然而,相對於恐懼,恐怖是藉由過度簡化、標籤化,以及抹煞差異的手段生產宿敵,其中包括個體之間、文化之間、各種意見之間及資訊來源之間的差異。一旦恐怖確實掌握了政治論述,如同2001年911攻擊後所發生的那樣,等於為集權主義敞開了大門,此時政府系統內部會產生難以動搖的極化現象,公民自由被大幅削減,而這些現象,根據鄂蘭的經典著作,描述的正是希特勒統治的德國以及史達林統治的蘇聯所共有的政權基礎。她的名句如下:「無論其意識形態的特定民族傳統或精神根源為何,集權政府總是將階級對立轉變為群眾運動,再佐以政黨政治;然而那絕非一黨獨裁,而是藉由群眾運動,將權力中心從軍隊移轉至警察機構,並建立公然地朝往全球宰制外交政策。」

  儘管雙子星大樓的倒塌似乎已是陳年舊事,「零地點」也成了旅遊景點,生產宿敵的狀況卻仍未停止。確實,這已成為全球現象,在整座星球上強迫症似地反覆發生。以此言之,我們不該忘記布希亞曾將911事件定義為類似母體(matrix)的「所有事件之母」,他也指出,所有未來事件為了被認定為「重大」事件,都必須回溯此事件。

  2014年8月,在敘利亞拉卡(Raqqa)郊區的一座荒涼山丘上,美國公民詹姆斯.佛利(James Foley)被伊斯蘭國(ISIL)斬首,這段被仔細編排且高調上演的過程即是絕佳案例。斬首的歷史悠久且舉世皆然(ecumenical)。從舊約聖經開始,大衛砍下了歌利亞的頭,獻給掃羅王證明自己足以繼承以色列王位,一直到英國都鐸王朝的亨利八世,也曾以叛國罪將兩位妻子安妮.博林與凱瑟琳.霍華德公開斬首,甚至在法國,1981年以前,斷頭台還是合法的死刑處決工具,還有沙烏地阿拉伯,美國最堅定的盟友之一,直至今日仍將判刑確定的罪犯斬首。

  然而,佛利的斬首卻不涉及以上脈絡。他身著關塔那摩灣風格的橘色連身囚衣,被一位戴面具的黑衣人處決,那人說著帶有異文化口音的倫敦英文,後來被認出是一位英國國籍、綽號吉哈迪.約翰(Jihadi John)的男子。從未有影像如同這次如此有效地刺穿了全球的螢幕,舉例來說,在墨西哥被斬首的記者們就沒被看見,就連更接近這座拉卡山丘的地方,在一場位於伊拉克下屬城市的復仇中,伊斯蘭國一次砍下了高達五十顆人頭,其中包括婦女與小孩,然而一切影像都不像佛利的斬首影片般成為全球媒體事件,也沒有從暴行紀錄變成影像產品。其實,在談撞入世貿中心的飛機時,德希達就已經觀察到,當時所有影像的創傷力量之所以強大,是因為早已存在我們的視覺檔案(visual archive)中的一部分。同樣地,佛利的斬首也令人害怕地熟悉,因為全球觀眾早在電影及電玩中反覆看過同樣的特效。因此,一條紅線從曼哈頓市中心連結到敘利亞北部的荒涼山丘:宿敵被無止盡地反覆再生產(re-production)出來,此點無疑,只不過是由反恐戰創造出的辨認參數所嚴格篩選出來的宿敵。

  自從2001年9月11日以來,全球媒體這個複雜且無中心邊陲之分、不受法律支配、也無清晰邊界可言的傳播網絡,已經有效縮小了地球。帕特.基南(Pat Kiernan)是紐約第一頻道(NY1)的晨間主播,負責播報紐都會區的地方新聞,當從波士頓飛往洛杉磯的美國航空十一號班機撞進世貿中心北塔時,他只差一小時就要下班了。當時首先躍上全球網絡的影像來自地方的網路監控攝影機,就架在帝國大廈頂樓。從那一刻開始,正如同哈伯馬斯精確地指出,這個地方事件「同步轉化為全球事件,讓世界上所有人都成了被動麻木的見證者。」(《恐怖時代哲學》,2003,p.51)

  因此,以下問題的區分至關重要:何者為真?何者為象徵?何者屬於地方且即時、何者又屬於全球且複製之資訊?因為我們雙眼所見,也就是被轉化為景觀(spectacle)的畫面,其實都已定義了何者可被忍受、何者則否的界線,並因此總體上塑造了全球觀眾整體的經驗與知覺架構。從這個角度出發,全球媒體的恐怖敘事所造成的衝擊類似一種自體免疫反應:它們無法克制地散播、並因此擴大恐怖主義的駭人效應。這種自體免疫反應沒有保護民主體制政治中的多元主義,反而以毀滅及去人性化的畫面佔領所有公共場所,並藉此毀滅多元主義。正如同德希達之前通透的預測:這樣的後果嚴重。因為這些敘事和影像造成知覺上的麻木,其影響允許受眾將他者視為不全然真實的存在,甚至不再是人,因為他們不是被妖魔化到極致,就是純然的被害者。

  所以我們被迫面對的問題如下:在什麼條件之下,他人在我們眼裡才算真實的活著?我的答案是:唯有在認知到他人的生命是脆弱的、隨時可能消逝的,且我們會因此哀悼之時。倘此為真,媒體唯一能控制自己複製恐怖的方式,就是擁抱一種雙曲線╱超倫理學(hyperbolic ethics) ,也就是將他者的脆弱性優先置放於所有標準化的律則、權利與義務之前。擁抱這種倫理代表要打破「我們」與「他們」之間的對立邏輯,並致力於將任一集體行動者的身分多元化。因此,抗拒恐怖代表要說故事提醒所有人,所謂群體、民族和文化不只是被其他群體、民族和文化所界定,而是內部便有所區別,也就是說,其中的組成分子即便彼此依存,卻也都是獨特的個體。

吉爾安娜.博拉朵莉,紐約,2015年1月
 

內容連載

作為「事件」的對話:
另一個可能世界的兩種路徑
 
本書於2003年出版,當時具有一重要意義。哈伯馬斯與德希達這兩位歐洲20世紀末最具影響力的哲學家,1980年代中期後便對彼此保持沉默。此書由二人共同的朋友,亦即本書的作者博拉朵莉,分別於2001年與兩位哲學家進行訪談編纂而成。正如同博拉朵莉在法文版序言中表示:「這是首次,哈伯馬斯與德希達同意共同出現在同一本書中,並同時回答一系列相似的問題」 。哈伯馬斯於1985年出版的《現代性的哲學論述》(Der philosophische Diskurs der Moderne)中,主要針對德希達《論文字學》(De la grammatologie)、《聲音與現象》(La voix et le phénomène)兩本早期著作進行批判。該文指出,德希達為了擺脫西方傳統形上學,借道胡塞爾和海德格,然而德希達以元書寫(archi-écriture)、痕跡、延異等概念,非但沒能擺脫西方傳統邏各斯中心主義,反而更加地以神秘的、無名的力量,使其哲學重新進入源始哲學(Ursprungsphilosophie)之中。
 
儘管二人對主體、啟蒙、理性、現代性等概念多所歧異,但二人都有相同的政治關懷,包括思考歐洲公民身分、歐洲民主模式及新的國際秩序等。此次訪談也促成德希達與哈伯馬斯在2003年美國出兵侵略伊拉克之際,共同發表聲明,除了譴責美國的武力攻擊行為外,亦強調歐洲新的政治任務,在於批判舊帝國殖民者的角色,超越國族以及歐洲中心主義,追求新的世界主義。
 
本書的中譯本於此時出版,恰巧又具有另一項意義。目前時值以色列以幾近屠殺的方式攻擊加薩走廊。本書中二位哲學家對恐怖主義、以巴問題和暴力等觀點,足以提供我們進一步思考當前的以巴情勢。儘管身為猶太人,德希達仍對以色列針對巴勒斯坦所採取的政策進行了嚴厲的批判。早在1988年於耶路撒冷的一場演說當中,他便呼籲終結所有的暴力,並譴責恐怖罪行及軍事或警察的鎮壓,應該要撤離占領區中所有以色列的力量 。他主張,以色列必須承認巴勒斯坦所有的權力,承認它為一個意義上完整的國家,並使巴勒斯坦人民免於壓迫與令人難以忍受的隔離 。本書中,德希達甚至希望人們反思,相較於巴勒斯坦人民所遭受的對待,那些幫助以色列並支持武力占領加薩走廊的國家(尤其是美國)及團體,究竟誰才是恐怖主義?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二手書
    73
    $290
  2. 新書
    79
    $316
  3. 新書
    9
    $360
  4. 新書
    $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