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譯王陽明:明代第一流人物治學處世箴言

超譯王陽明:明代第一流人物治學處世箴言
定價:490
NT $ 330 ~ 441
  • 作者:蔡潔孫小明王春永
  • 出版社:中華
  • 出版日期:2014-08-31
  • 語言:繁體中文
  • ISBN10:9888290800
  • ISBN13:9789888290802
  • 裝訂:平裝 / 267頁 / 15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內容簡介

  王陽明是明代哲學家、教育家、書法家兼軍事家,他納佛入儒,提倡“致良知”,“知行合一”,集心學之大成,學問與事功皆堪稱明朝第一流人物。

  本書從王陽明言行、著作中擷取一百餘條箴言,闡發這位不世出偉人治學處世的秘笈,以為當今讀者鏡鑒。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蔡潔


  女,1997年畢業於河北師範大學中文系,獲碩士學位,河北景縣中學高級教師,獲“全國優秀實驗教師”稱號。

孫小明

  80後,資深媒體人。深圳作家協會成員,《知音》簽約作者。作品散見於國內各大期刊雜誌,已發表作品40餘萬字,代表作《愛情巴士站》。

王春永

  男,70年代出生,文學學士、法學碩士,曾在洛陽、蘭州和內蒙古等地讀書和工作,現居深圳。在海外和大陸出版的主要著作有《最小笨蛋=最大贏家》(香港中華書局)、《圖解周易》(香港中華書局)、《圖說莊子100名言》(廣西人民出版社)、《博弈論的詭計》(中國發展出版社)、《活得輕鬆的生 活法則》(香港三聯書店)、《贏得輕鬆的博弈法則》(香港三聯書店)。
 

目錄

序 viii

第壹章 把知與行當作是一件事 〇〇一
一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 〇〇二
二 知行本為一體,共同切於身心。/ 〇〇四
三 念念遵循天理,內心自然寧靜。/ 〇〇六
四 情感收發有度,調停適中最好。/ 〇〇八
五 務實之心要重,務名之心要輕。/ 〇一〇
六 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 〇一二
七 既要戒懼守靜,又要隨緣應物。/ 〇一四
八 工夫不離本體,本體原無內外。/ 〇一六
九 合着本體是工夫,做得工夫識本體。/ 〇一八
十 念頭產生之時,行動已在其中。/ 〇二〇

第貳章 在意念發起時反省察覺 〇二三
一 篤信前聖先賢,不如反身以求。/ 〇二四
二 格物就是格心,去除意念不正。/ 〇二六
三 人心若正即道心,道心失正即人心。/ 〇二八
四 悔固然可貴,改後不必執着。/ 〇三〇
五 用戒懼守衛念頭,避免流入惡念。/ 〇三二
六 誠意是學問頭着腦,也需要格致工夫。/ 〇三四
七 格物是誠意工夫,明善是誠身工夫。/ 〇三六
八 格物轉向正心,惟求能得其心。/ 〇三八
九 意念發起之時,進行省察克治。/ 〇四〇

第叁章 任何學習都要落實於身心 〇四三
一 言行以收斂為主,發散是不得已。/ 〇四六
二 大道難以言傳,必須自修自。/ 〇四八
三 不論境界效驗,一心向善改過。/ 〇五〇
四 獨知時用功是謹獨,共知處用功是作偽。/ 〇五二
五 人人心中有仲尼,結合經籍去體。/ 〇五四
六 道乃天下公器,只須服從真理。/ 〇五六
七 學問充實自己,工夫重於效驗。/ 〇五八
八 倘若被人厭惡,尋找自身缺點。/ 〇六〇
九 學習不為功利,只要有益身心。/ 〇六二

第肆章 讓生命操起志向之舵 〇六五
一 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〇六六
二 人若不立志,有如無舵。/ 〇六八
三 人格修養如樹,誠孝的心是根。/ 〇七〇
四 去除私欲遮蔽,成就完美人格。/ 〇七二
五 向下紮實用功,向上體達天道。/ 〇七四
六 為學須先立志,漸漸水到渠成。/ 〇七六
七 持志要如心痛,避免雜念雜。/ 〇七八
八 做人好比煉金,成色最為關。/ 〇八〇
九 德性重於才力,摒除功利之心。/ 〇八二
十 消除比較分別,人人功德圓滿。/ 〇八四
十一 種樹必培其根,種德必養其心。/ 〇八六
十二 拋棄虛名實利,專注於天理自然。/ 〇八八
十三 人胸中各有個聖人。/ 〇九〇
十四 立德猶如建屋,文藝掛做門。/ 〇九二
十五 一棒一條痕,一摑一拳血。/ 〇九四
十六 超越生死之,聖道即在本心。/ 〇九六
十七 孔孟之學如日月,不需再向別處求。/ 〇九八

第伍章 在世事上磨煉才能進步 一〇一
一 經書也是歷史,學會判別是非。/ 一〇二
二 交友以誠相待,戒除優越心理。/ 一〇四
三 省察是有事時存養,存養是無事時省察。/ 一〇六
四 事變皆是人情,時時守護內心。/ 一〇八
五 邪鬼不能迷人,只是人心自迷。/ 一一〇
六 若知晝夜,即知死生。/ 一一二
七 既不流於張狂,也不失於虛寂。/ 一一四
八 知新必由溫故,溫故乃所以知新。/ 一一六
九 遵循自然即是靜,聽從私欲未嘗靜。/ 一一八
十 必須事上磨練,才能氣定神閒。/ 一二〇
十一 倘若一味好靜,遇事必然忙亂。/ 一二二
十二 好心態關乎生死,常快活便是工夫。/ 一二四
十三 大道不離世間,不可空鍋煮飯。/ 一二六

第陸章 我們的心與萬物本是一體 一二九
一 人天民物本一體,儒佛老莊皆可用。/ 一三〇
二 天下本是一家,眾人本為一體。/ 一三二
三 天地間萬象,與我心相通。/ 一三四
四 心外無物,心外無理。/ 一三六
五 身之主宰便是心,意之所發時格物。/ 一三八
六 心之本體即天理,無論動靜皆泰然。/ 一四〇
七 如能不動於氣,即得天理之靜。/ 一四二
八 心體本無一物,不可執着善惡。/ 一四四
九 若無真己,便無軀殼。/ 一四六
十 心體即良知,無起無不起。/ 一四八
十一 正心誠意致知格物,本質上都是一事。/ 一五〇
十二 無心則無身,無身則無心。/ 一五二
十三 善惡之法不放棄,視如幻相莫執着。/ 一五四
十四 萬物是良知的發用,求本源於心之感應。/ 一五六
十五 天地萬物與人原是一體。/ 一五八
十六 此花不在心外,看時方才鮮明。/ 一六〇
十七 心不是那塊血肉,以萬物感應為體。/ 一六二
十八 太陽無照無不照,心體無知無不知。/ 一六四
十九 無善無惡心之體,統攝超越萬物。/ 一六六

第柒章 莫讓私欲遮蔽良知的鏡子 一六九
一 只要心如明鏡,不怕不能照物。/ 一七〇
二 良知與情感交融,不執着也不排斥。/ 一七二
三 良知如鏡不留染,情順萬事而無情。/ 一七四
四 良知不滯於見聞,而亦不離於見聞。/ 一七六
五 思想是邪是正,無法瞞過良知。/ 一七八
六 不欺人則能察覺人欺,若自信則一切明曉。/ 一八〇
七 良知當下具足,不離日常行為。/ 一八二
八 心體只有一個,部分即是全體。/ 一八四
九 如果違了天理,便與禽獸無異。/ 一八六
十 靜處體以收心,事上磨煉去私欲。/ 一八八
十一 當下心收攝一切,便能一了百了。/ 一九〇
十二 七情自然流動,一執着便成私欲。/ 一九二
十三 千聖皆過影,良知乃吾師。/ 一九四
十四 心體本自弘毅,莫讓私欲蔽累。/ 一九六

第捌章 發掘我們心靈的直覺力 一九九
一 理表現在哪裏,就在那裏用功。/ 二〇〇
二 專一與精深一體,節制流蕩人心。/ 二〇二
三 安於自身條件,不可武斷追求。/ 二〇四
四 心性上用功勘破,事理一覽無遺。/ 二〇六
五 蕩滌一應私心,避免偏倚染着。/ 二〇八
六 從已發之意下手,回復心體之正。/ 二一〇
七 循理便是善,動氣便是惡。/ 二一二
八 灌天理之根,刈除習氣雜草。/ 二一四
九 隨事致其良知,必能聰明堅強。/ 二一六
十 良知應對事務,事務即是修身。/ 二一八
十一 千變萬化一切事,為求自慊致良知。/ 二二〇
十二 不求料事如神,若求即是私欲。/ 二二二
十三 從孝敬父母開始,學問工夫打成一片。/ 二二四
十四 實實落落依良知,便能着穩當快樂。/ 二二六
十五 終身專一於治本,勝過事物上尋討。/ 二二八
十六 以義為原則,自然沒有執着。/ 二三〇
十七 致良知不要間斷,心性則縱橫自在。/ 二三二
十八 良知完完全全,清楚判斷是非。/ 二三四
十九 心如斑駁之鏡,必須磨刮一番。/ 二三六

第玖章 平實快樂的心靈教育法 二三九
一 只可大而化之,不可引而自高。/ 二四〇
二 心術忠信篤敬,避免欺妄非僻。/ 二四二
三 孩子心中喜悅,自然樂於向學。/ 二四四
四 行為禮節,不可放蕩。/ 二四六
五 愛親敬長,不可懈怠。/ 二四八
五 道必學而後明,講學之外無明道。/ 二五〇
六 功課不在多少,貴在精熟與否。/ 二五二
七 針對氣質施教,造就個性人格。/ 二五四
八 與愚夫愚婦同德,不做社會異端。/ 二五六
九 聖愚良知相同,不可高高在上。/ 二五八
十 滿街都是聖人,只為習氣遮迷 。/ 二六〇
十一 真聖賢並無崖岸,人人可學而至。/ 二六二
十二 大道本無窮盡,問難有助發揮。/ 二六四
十三 心外無學。/ 二六六
十四 參考文獻/ 二六八
 

序(節錄)

  王陽明(一四七二—一五二八),名守仁,字伯安,寧波餘姚人。因為他曾經築室於家鄉陽明洞中,世稱陽明先生,他創立的學派又被稱為陽明學派。

  陽明一生的經歷複雜而富有傳奇性。十一歲前,他在祖父王倫養育下成長,後隨父親王華到北京,一度熱心騎射、研習兵法。

  十五歲這年,他一個人偷偷地溜出京城,一路北上,遊覽居庸三關。居庸關分下關、中關、上關三關,三關相距十五里,出上關北門就是八達嶺。陽明騎馬在下關兩山之間的小道行走,突然有兩個韃靼人騎馬迎面而來。陽明拈弓搭箭,大叫一聲朝他們衝了過去。韃靼人見到一個舉着弓箭的中原人衝過來,勒馬扭頭就跑。

  陽明在關外玩了一個多月後才回到北京,被老父臭駡了一通。

  不久,十七歲的陽明回江西結婚。結婚的那一天,他偶然走進一座道觀,見到一位道士趺坐。陽明於是叩問那道士養生之道,和道士聊了起來。因為聊得太投入了,竟然一坐忘返,直到第二天早晨才被岳父家的人找了回去。

  第二年, 他帶着新婦回家鄉餘姚途中, 拜訪了學者婁一諒(一四二二—一四九一)。婁諒向他介紹朱熹的格物說和通過學習就可以超凡入聖的思想,使他深受啟發。二十一歲,陽明中鄉試,遍讀朱熹著作,二十八歲中進士,任職於工部,後又擔任刑部雲南清吏司主事。

  正德元年(一五〇六)武宗朱厚照繼位,太監劉瑾專權,王陽明因抗疏救援戴銑等人被劉瑾廷杖,不久貶為貴州龍場驛丞。

  但就在這樣險惡的環境中,陽明依然沒有忘記他那做世間第一等人第一等事的豪情壯志。他問自已,倘使叫聖人來面對這種境遇的話,又會有什麼辦法?

  他自己思索,一切得失榮辱到此境地已然可以超脫,只有生死一念還沒有淨化。他做了一個石榻,日夜端居靜默,努力把怕死的心一並超越。逐漸地,他覺得胸中灑灑,漸次的空了。一天半夜,他在睡夢中聽到好像有人告訴了什麼,一下子跳躍歡呼起來,旁邊的人都被驚醒。從此,他發明了格物致知的學說,這就是「龍場悟道」。劉瑾伏誅後,陽明被召回內地,歷任南京刑部四川清吏司主事、北京吏部驗封清吏司主事、文選清吏司員外郎、考功清吏司郎中等職,後升任南京太僕寺少卿。太僕寺是明朝朝廷的馬政管理機構、寺署設在滁州,負責輿車與軍馬訓養。少卿是副職,相對政務較簡。行政之餘,陽明常帶弟子涉險尋幽。月圓之夜,數百從遊者環龍潭而坐,歌聲震動山谷。

  正德十一年(一五一六),在兵部尚書王瓊的推薦下,升任都察院左僉都御史的陽明受命平定贛南民變。正德十三年正月,陽明平定池仲容(池大鬢)部,奏請設立和平縣,並興修縣學。

  正德十四年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六月,督兵討伐寧王朱宸濠發起的叛亂,僅用三五日即生擒宸濠。不料,他卻被朝內讒臣張忠、許泰等人誣陷要造反,險遭不測。跟隨平亂的將士除了吉安知府伍文定以外,都沒有得到應有的獎勵,陽明門人冀元亨等人更被羅織罪名下獄。

  明世宗繼位後,陽明被任命為南京兵部尚書(明朝遷都北京後,在南京仍設有吏、戶、禮、兵、刑、工六部,稱南部,但均為虛職),封新建伯。但因遭到楊一清、桂萼等朝內反對派的攻擊和排擠,從正德十六年到嘉靖六年(一五二七)一直過着退隱生活。

  正德十六年,五十歲的陽明在江西開始揭示致良知之教。年譜上說,他自經宸濠忠泰之變,益信良知足以忘患難,出生死。陽明在此前還是借用前人話頭證實他自己的經驗,至此才有自創的宗旨和自鑄的話柄,卓然成一家之言。

  嘉靖六年五月,朝廷再次起用陽明,平定廣西民變。陽明平亂後,在當地興辦南寧書院,建立思田學校。嘉靖七年十月病重,上疏請求回鄉養病。批覆遲遲未到,陽明把軍務交與他人,匆匆踏上回鄉之路。

  但陽明終究沒有能夠回去。十一月,他到達了江西南安,再也走不動了。臨終之前,門人聚在他身旁,問他還有什麼遺言。陽明笑了笑,用手指向胸前,留下了他在人世間的最後一句話:「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陽明精通儒家、道家、佛教,而且有非比尋常的政治軍事才能,是一位治世能臣。清人王士禎稱讚他「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絕頂」,為「明第一流人物」。

  陽明才高學邃,治學不倦,廣泛教化,教育思想充滿人性關懷,而且有着濃烈的創新精神。他積極追求個性解放,在哲學上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等觀念,最終集「心學」之大成,開創了著名的「姚江學派」,成為明朝中晚期的主流學說之一。

  他的「心學」的思想本質是強調個性化的發展、個人意願的尊重及個體創造力的調動,至今仍有很強的現實意義。要真正理解和體悟陽明的思想,有幾個方面必須瞭解。

  第一是要瞭解陽明本人的行狀和心路歷程。

  若知山中路,須問過來人。我們不僅要把他指出的路看清楚,更要努力把他如何走這條路看清楚,這樣,才能把他的體驗移到自身,設身處地加以體驗。只有如此,才能和他心心相印,不僅弄清他的思想,更能從這些思想中吸收到對自己生活有益的營養。而只有把理解和體驗工夫結合起來,並且把體驗工夫做為主要追求,才能真正把它變成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正如錢穆先生所說:他的良知,決不是現成的東西,也不是平凡簡單的把戲,更不是空疏無着落的一句話。要研究王學的人,不要忘了他成學前的一番經歷。他說立志,說誠意,說事上磨練,說知行合一,說易簡說真切,說的一切,要把他自己成學前的種種經歷來為他下注釋。忘了他的實際生活來聽他的說話,永不會瞭解他說話的真意。聽了他的說話,忘了你自己的實際生活,更不會瞭解他說話的意義。
 

內容連載

第壹章    把知與行當作是一件事
 
一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
 
「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是人們常常提及的陽明關於「知行合一」的話頭,有人認為這句話是說人的意識思想及觀念要領先行為實踐,而行為實踐是思想意識及觀念的實現、完成,由此推論出陽明「知行合一」在實質上是主張「知先行後」的。
 
這其實是誤解了陽明。我們考察陽明整體的「知行合一」說,就發現他一直主張「知行不可分作兩事」,知中含行,行中含知。無論從邏輯上還是經驗,二者在陽明的思想中都無主次和先後之分。如果我們通過大腦思維,知道某事某理在邏輯上是正確的,這還並不是知,因為邏輯正確不會對我們的身心有任何影響。只有我們從內心感受到某事某理的力量和價值,它才會成為主意,成為我們身心的一部分,這才算是知。而這個過程,是知與行的交互作用。在知與行互動下,我們和世界才會碰撞和感應,身心才會改變。知是行的開端,行又是知的完成。沒有這個過程,即使我們面壁十年,也仍然只能算是無知。這才是「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道理。
 
原文
 

愛曰:「古人說知行做兩個,亦是要人見分曉。一行做知的工夫,一行做行的工夫,即工夫始有下落。」
 
先生曰:「此卻失了古人宗旨也。某嘗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若會得時,只說一個知,已自有行在;只說一個行,已自有知在。古人所以既說一個知,又說一個行者,只為世間有一種人,懵懵懂懂的任意去做,全不解思惟省察,也只是個冥行妄作,所以必說個知,方才行得是。又有一種人,茫茫蕩蕩懸空去思索,全不肯着實躬行,也只是個揣摸影響,所以說一個行,方才知得真。此是古人不得已補偏救弊的說話。若見得這個意時,即一言而足。」
 
——《傳習錄.徐愛錄》(五)
 
譯文
 
徐愛說:「上古之人把知行分開來講,亦是讓人有所區分,一方面做知的工夫,另一方面做行的工夫,如此工夫方有着落。」
網路書店 類別 折扣 價格
  1. 新書
    67
    $330
  2. 新書
    78
    $382
  3. 新書
    85
    $417
  4. 新書
    9
    $441
  5. 新書
    9
    $441